绿林网

艺术光晕中的电影读后感精选

艺术光晕中的电影读后感精选

《艺术光晕中的电影》是一本由[美] 达德利·安德鲁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光晕中的电影》读后感(一):怎样看懂文艺片

所谓文艺片,是与商业片相对而言。它的场面往往不宏阔,情节不紧凑,感官刺激不强烈,很容易给观众以拖沓、迟缓、不知所云的感觉,在商业时代中,文艺片正不断没落。

然而,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真的是故事组成的吗?在我们人生的经历中,有多少属于戏剧性呢?当我们仍希望有人给我们讲故事时,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智商被贬低了,仍然没能告别儿童时代?

对于真正的欣赏者来说,他们不喜欢看故事,因为故事往往是人工制造出来的,是一个人对一群人的欺骗。如果一部电影不能让我们对生命的本质有所感悟,让我们的情感更加丰富,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白白浪费那100分钟呢?

在一个充满刺激的时代中,我们最不需要的是刺激。本书致力于帮助读者去理解真正的电影艺术。它不是夸张的画面、匪夷所思的特效、喧嚣不已的音乐,而是对于自我的那份孤独,对于人性的那份迷茫,以及对于命运的那份无奈。

好的艺术永远是悲剧,而好的悲剧永远是不可战胜的力量在背后左右。所以我们需要艺术,它滋养了我们的灵魂,使它敏感,能品尝出人生这出悲剧的底色。

好电影让我们成长,而看懂好电影,我们就有了成长的可能。

《艺术光晕中的电影》读后感(二):为早期艺术片正名之笔

世界电影不是CGI展示的完美无暇无干扰的对称,边缘生活和角色才得以使World Cinema世界化,两个维度和长镜头地深度挖掘,摒弃隐藏贫穷来投射闪光的超级现代性.(第十一章)

以上这段话,是来自于该书第十一章中作者对于中国导演贾樟柯《世界》的点评总结,在这一章中,虽然作者是为了在中国出版该书而带有临时性地额外添加章节,但就内容来看,与前面对于早期艺术电影的点评相得益彰,承接顺然。贾樟柯也因此被达德利·安德鲁以与张艺谋和陈凯歌的对比,以符合西方朴素和关注边缘社会的绝对内容性优势而抬升了一个世界等级。

前十章,达德利·安德鲁挑选的十部电影,都具有绝对的历史经典意义,但从这些电影的当时放映效果或者某一阶段性的影评家点评来看,过于特立独行的反传统创作风格,不得不受到一些非议和票房冷淡效果,或者地域性的抵触和惨淡。然而达德利·安德鲁首先以客观角度,在解读电影理论的同时,将这些电影的艺术之光严肃地阐述。达德利·安德鲁是个对于声色光影有着绝对天赋的人,从书中每一处镜头场景、人物性格特点、演员表演方式、导演创作意图和摄影师摆弄摄像机方式的精辟分析来看,一般人是很难在看完一部电影后凭印象来一气呵成地做点评的,而达德利·安德鲁正是靠着记忆来完成的。

如果你无法深入那些早期黑白影像,但你必须深入达德利·安德鲁对那些影像的分析,否则你无法读懂。这是一本为那些艺术影像正名之作,它立意去填补历史中关于早期艺术电影不受主流影评届关注或好评的空白,填补电影理论上关于艺术电影开创到繁盛的客观解读。

《艺术光晕中的电影》读后感(三):作者是一个值得敬仰的学者

转自李洋的小站

关于达德利·安德鲁的对谈

2011-05-30 19:25:59

学习了安德鲁与各位专家在库布里克书店的对谈,得这场对谈的质量很高,很受启发,大家有备而来啊,问题问的很好,很贴心也不难回答,可能除了tomshiwo的那个问题有点不好回答(其实法国始终为给美国的文化研究输出理论,不是么?),最后那个如何编辑巴赞2000多篇文章的问题,问的好,安德鲁也喜上眉梢,神采飞扬,对答如流。还有九只苍蝇撞墙问的那个关于客观性的问题,我觉得安德鲁回答的很好,估计也是过去他的许多学生问过的问题了。

关于单万里老师说的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问题,引用了一个埃尔文·潘诺夫斯基的观点,请问哪位同学有这篇文章,我很想读一下。这个问题也是我试图在《迷影》那书的结尾回答的,当我们把话语模式转变一下,商业与艺术的对立的问题可能就不成立了,或者说它们就不再是矛盾关系了。

郝建说黑色电影中也有血腥场面,这个我印象不深刻,谁举个例子?此外,暴力美学这个概念是否产生于香港,我没考证过,但电影中的暴力似乎从1960年代就开始了,与审查制度的变更有关,尤其在西欧发展到了惊人的程度。这边的许多学生也愿意写关于暴力美学的论文,我觉得不能单纯从暴力场景上来定义,很多关于暴力的电影没有暴力,很多不关于暴力的电影,其电影语言和表现方式是非常暴力的。

视频地址在这里: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xMzUxNjky.html,欢迎大家学习。

原文链接: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2890140/note/153561027/

《艺术光晕中的电影》读后感(四):在艺术光晕中迷失的中国电影

在艺术光晕中迷失的中国电影

——读达德利·安德鲁《艺术光晕中的电影》

■禾刀

达德利·安德鲁是一个电影理论家,写过不少精彩的影评,其中不乏辛辣的批评。本书撷取安德鲁观看的十部电影,着重剖析摄影机器和胶片的选择、光圈的运用、镜头的摇摆、剧情的映衬……以严谨的逻辑,将电影素材重新剪辑,让读者似乎看到电影之外的另一部电影。

安德鲁偏好艺术电影,这是国际电影界特别是理论界的职业习好。有幸的是,安德鲁在对贾樟柯的《世界》点评时,赞多毁少。不过,其中也夹杂着对中国电影界的尖锐批评,比如张艺谋和陈凯歌的后来电影,安德鲁认为“那些电影的出发点不是边缘,而是权力的中心,全知全能、无所不及的摄影机展示出壮观的全景”。有趣的是,国内虽然没有像安德鲁这样的职业影评理论家,但他的这番评判与公众普遍感受基本吻合。

怎样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差?放在冯小刚的面前,那就是票房;放在贾樟柯等人的面前,那便是思想,是穿透力。冯小刚偏重于商业化路线,这无可厚非,但文艺片往往承载着一个国家电影发展的龙脉。很简单,如果一个国家的观众失去思考,电影就会沦为一件纯粹的商品,与艺术的沉淀思考价值背道而驰,观众不可能因为电影,引发对生活对社会的深入思考,自然谈不上灵魂的洗礼与反思。

虽然从国际电影界来看,票房与艺术并不具备绝对因果关联,但在国际电影评价体系下,优秀的艺术片和独立影片往往很有市场。2007年的奥斯卡便将四项大奖慷慨地授予由独立制片人科恩兄弟打造的《老无所依》。虽然此部电影票房无法与由钞票堆出的大片匹敌,但8600万美元的票房足以令小制作电影扬眉吐气。更主要的是,该片引发了欧美影评人竞相评论的狂潮,也令同年度的参评大片《变形金刚》锐气大挫。

稍感欣喜的是,国内似乎从来不缺艺术片的细胞。改革开放后,张艺谋的《红高梁》率先冲出国门,让世界电影人对中国电影刮目相看。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基本奠定了自己的事业根基。后来的第六代导演更是屡有斩获,除了贾樟柯,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和《青红》、陆川的《寻枪》、顾长卫的《孔雀》和《立春》等均获得高度认可。最近则是张猛的《钢的琴》再度让国际电影界看到了中国电影人的深厚功力。

然而,这些优秀作品往往只是属于国外奖台,或者是国外的电影市场,一旦回到国内,往往难掩铁将军把门的尴尬。文艺片遭遇的国别特色尴尬,当然是观众无法接受。而观众欣赏水平的提升,倚赖于评价体系的“质变”,但这显然任重而道远。以《钢的琴》为例,不提国外的强烈反响,这部影片在国内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好评,然而在前不久落幕的第20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仅仅只是收获一个难掩照顾情绪的“评委会特别奖”,倒是《飞天》这样执着于献礼模式的电影,居然可以成其为一匹谁也不曾预料到的“黑马”,摘下分量最重的“最佳故事片”。

指望一个长期扭曲的奖项,短时间内回到顺应艺术发展规律道路上显然不切实际,但国内独立尤其是专业影评人理论人才的匮乏,无疑是制约影响改革国内电影评价体系的最大缺憾。眼下的现实境况是,2011年国内电影票房有望突破130亿元,虽然许多媒体开辟了发布电影信息的栏目,但绝大多数只是人云亦云,专注于挖“八卦”。这也使得一些电影人不是在如何打造质量上下功夫,而是一门心思制造歪门邪道的噱头。噱头的大行其道,何尝不是电影评价体系缺失的重要表征?

令人悲叹的是,虽然有一些导演仍然选择坚守文艺片,但无法冲出投资匮乏的掣肘,只能苦苦挣扎,毕竟像贾樟柯那样能够轻松赢得国际投资的导演只是凤毛麟角。如果没有持续资金的“输血”,意味着文艺片将只是证明导演能力的一张毕业证,抑或敲门砖。

11月6日凌晨,贾樟柯发表了一条微博,称自己和几位朋友已经商谈好,决定投资一百万余元共同资助影评事业。贾樟柯表示他会通过只投资、不直接参与管理的形式来保证影评人和资助之间的独立性,自己想建立这样一个模式和平台是出于行业需要的考虑,“必须有人先开始做这件事情”,完全不要求回报。这当然是个好的开端,但要坚定地走下去,走得更远更好,还需要舆论包括影协等评价体系共同与时俱进。

值得国内影评人学习的是,本书中收录的影评中,除了编者考虑国人阅读偏好,加上贾樟柯的《世界》外,其它十篇都写于DVD问世这前。这意味着,安德鲁必须像许多普通观众一样,在电影院里观影,然后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思想,对电影进行点评。对中国影评人而言,贾樟柯的激励吹响了号角,而安德鲁的严谨与细致,则树立了样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