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暗算读后感1000字

暗算读后感1000字

《暗算》是一本由麦家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暗算》读后感(一):看到一半就没继续看了,以后再看吧。

可能是因为好多年前,哥哥带着看过《暗算》的电视剧,当时太过震惊,觉得非常好看,现在再回头看书,总觉得缺少些东西,找不回来了。瞎子阿炳,黄依依,下部的老吕没有影响了,也有些不太想继续看下去了,可能我更多是个影视派,而不是个读书派。

瞎子阿炳给我的印象很深,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肯定会为你开一扇窗,阿炳的这扇窗让他成了那个年代的无名英雄,同时他年轻的,辉煌的生命也终结于这扇窗,组织觉得好的东西就要赋予这个生活于其中的人,但不知其中之人对组织赋予的东西到底有多需要,到底会给他的生活带来好的还是坏的结果,生活于组织之内的人无权选择,也无力反抗组织给予的,甚至还要感恩戴德。阿炳的传奇之路很短,但始终是701不可磨灭的传奇。

在那个年代里,可以说黄依依是一个放荡之人,这可能和她在国外生活过有极大的关系,如果自始至终黄天使就生活在中国,她可能破译不了乌密,更不用说会让保守的国人觉得放荡不羁。

这本书没看完,从中部陈二湖徒弟书信开始,与之前影视带给我的感官刺激不同,没有了看下去的兴趣,稍后一段时间再看看吧,书不止读一遍就结束了。

那个年代里有多少人像他们这样的人默默奉献为现在的新中国添砖加瓦,才有了如此强盛的中国。

《暗算》读后感(二):红墙里的秘密

正如小说导言中所说,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四个故事,都是讲述有关国家特殊部门701所的人和事。701所是国家的秘密情报部门,分为侦听部,破译部,行动部。里面的工作人员也分别称为听风者,看风者和捕风者。

其中听风者的故事讲述的是瞎子阿炳利用他敏锐的耳朵帮助侦听部,找回丢失的敌军电台的故事。当他找回所有丢失的敌军电台后,组织问他有什么要求,他却担心的家里老母亲柴火的问题,瞎子阿炳虽然耳朵敏锐,在常人看来却有点傻傻的,其实他是生性纯良。组织为了奖励和照顾她帮他解决了婚姻问题,但他却无法掌控,由于妻子的出轨,导致他精神崩溃,最后自杀而亡。 读了这则故事,我觉得像瞎子阿炳这种纯良之人或许独善其事是对他最好的照顾,他的这种纯良是无法真正融入世俗生活中去的。

看风者则讲述了数学天才黄依依破解“光复一号”密码的传奇故事。黄依依自小就是珠算能手,后来去美国留学,之后又师从冯诺依曼,与世界级数学大师近距离接触,他回国后在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之后则被调到701所参与“光复一号”的密码破译工作。“光复一号”能否在短时间破译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虽然黄依依很有才学,但是他从西方留学回来同时也养成了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她乱搞男女关系,不论是在之前的研究院还是701所都是家喻户晓的。但组织为了保护她的名声,往往会处理和惩罚男方,不是降职就是撤职,这往往使她为男方鸣不平。因为她的才能以及最终破译“光复一号”密码所获得的巨大殊荣,组织可以恢复和她有“纠缠”的男人妻子的岗位,甚至可以让和她有“纠缠”的男人离婚再娶她。这样的行为从道德角度来说是很不耻的,但话说回来谁让她破译了“光密”是国家的大功臣呢!这让我想起了三国志中曹操对待人才的观点:唯才是举,即便道德上有点小瑕疵,也可以为他所用。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她的这种不顾世俗道德的行为最后也让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和她“纠缠”的男人的前妻在厕所对她实施了报复行动,使她也成了前妻。

陈二胡,破译处的处长,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所从事的职业,同时也收获了很多的荣誉,赢得了组织上的信任和尊重。当他退休离开红墙时,他不久却变得焦虑,敏感,暴躁。儿子和女儿无意间发现了围棋能够缓解他的症状,想尽办法请来了许多高手和他对弈,但最终都会被他杀得连连败退。当找不到能和他对弈的人时他又变得敏感和暴躁,最终组织决定让他重返红墙,交给他破译“炎密”的任务,才是他的病情安定下来。最后他是在破译“炎密”后巨大喜悦中,心脏病发作而去世的。他临死时唯一歉疚的是觉得自己抢了徒弟的功劳,其实破解“火密”的方案是徒弟在他说梦话时所得,从另一种角度来说,破译“火密”的功劳他当之无愧,但就是由于他和徒弟的谦虚互让,才导致他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陈二胡可以说是“死得其所”,他离不开红墙,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他工作奉献了一辈子,到了也死在了岗位上。

捕风者一节则以一个死去的越南士兵的口吻讲述了他生前在家乡以及在军营的生活,死后却被行动部门伪装成高级军官,从而诱导美军进入我军埋伏并最终歼灭敌军的故事。

《暗算》读后感(三):这是一本结构和内容远大于文笔的小说

看很多人在批评麦家的文笔,但如果关注一下这本书的结构,文笔问题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先看一下小说的开头,“一个已经几十年不见的人,有一天,突然在大街上与你劈面相逢;或者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有一天,突然成了你的故交挚友,然后你的人生像水遇到了水,或者像水遇到了火,开始出现莫名的变化。我相信,这样的事情说起来大家都有。我也有。坦率说,本书就源自我的一次奇特的邂逅。”

再看一下杜拉斯的《情人》开头“ 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我相信这是有意模仿的。

小说并不是一开场就直接给你讲述某某主角的一生经历,不管是用正述还是倒叙的手法,而是插入一个特殊的角色“我”,以一次奇特的邂逅开始,以701的“解密日”为重要依据来展开故事叙述。注意,身为墨镜记者的“我”,从来都不是故事最直接的讲述者,“我”只是一个转述者,或者说是一个故事的记录者与加工者。而那些真正讲故事的人,无论是“我”的乡党还是高级院长首长等等,他们都已经步入老年。从一位老者口中说出的话,你用太过唯美的文笔去写,其实是不太合适的。

由于这种特殊的讲述方式,“我”在文本也有自己的牢骚。如面对黄依依的讲述者钱院长,“我”的评价是:“不过,说真的,他的讲述远没有我的乡党讲得好,也许是年纪大的缘故吧,讲得特别拉拉扯扯,我几乎花了多于对付阿炳十倍的精力,才勉强整理出下面这个样子,应该说,依然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我没办法,因为我不能添加材料,不能变腔改调,只能删繁就简,作些词语的调整而已。如此这般,也只能是这个样子——”也就是说,面对这些“被说出来”的故事,我们读者最好不要总是带着作者的主观视角去看,而应该努力从故事讲述者的视角去看。某些细碎的支线情节,其实都是故事讲述者的需要,而不是故事本身的需要。

这篇小说最大特点就在于他的叙述方式和文本结构,也是它最为成功的地方。在处理陈二湖的故事时,主要是以日记和信件展开,即贴合了故事主人公特殊的保密身份,又使得小说的叙事避免单调。而且作者有意在日记信件中做了注解,这很有意思,还有些地方用括号进行注释以及故事讲述者(老人)本人对故事的评价等等,都呈现出一个置身其中同时又抽离开外的姿态,是在故事中说故事。暗算首次出版于2003年,这在当时来说,这种讲述结构无疑是作家一次大胆的尝试与突破。

对于《暗算》这部作品,我们读者很容易给它归到“谍战小说”当中,但其实这种行为是很危险的,它带有极强的先入为主的观念。但其实这部作品只不过是借用了一个谍战的外壳,重点讲述的是谍战中那些在家国观念之下,在人性之下形形色色的活生生的“人”。整部作品对谍战细节的处理其实是很概括与模糊化的,双方的斗智斗勇没有具体展开,破译密码,间谍行动的过程与艰辛都被淡化处理,因为这都不是故事主要讲述的内容。阿炳的奇,黄依依的情,陈二湖的痴,韦夫的巧以及鸽子的母性等等,他们在间谍生涯中生活的一面,或许才是小说重点刻画的部分。

当然,虽然小说在技巧上的突破与运用很值得肯定,但在人物以及情节的设计上确实存在一些可以完善的地方,比如说对于阿炳的塑造过于扁平化,阿炳个人的主体性不够突出,如果能更具体地展现出他对于701部队的爱与恨以及两者之间的纠缠和折磨,而不是简单用一个被绿然后自杀来草草结尾或许更有起伏;对于黄依依的情感观念,并不能直接归置于留学经历以及年龄大等等原因,两段失败的婚姻描写得也过于简略,如果能让她先前的经历更丰富曲折一些,而不是过于刻画她放浪的一面,这个角色应该会更加生动出彩,也更容易让读者共情和接受。还有陈二湖下围棋那段,前面铺垫了很多,但是后面的解释部分过于简单,如果能更多地挖掘围棋与密码破译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应该更为精妙。

前面说过关于小说的文笔问题,理解了它的结构和想表达的内容也就能理解它的文笔以及为何电视剧看上去比原著更为精彩。对于茅盾文学奖的争议,我想更多的原因应该是给这一系列的作品吧,正如颁奖词中的那句“ 《暗算》讲述了具有特殊禀赋的人的命运遭际,书写了个人身处在封闭的黑暗空间里的神奇表现。 ”至于政治类的因素,应该是微乎其微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