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眼见非实读后感精选

眼见非实读后感精选

《眼见非实》是一本由【美】唐纳德•霍夫曼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202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眼见非实》读后感(一):到底是眼见为实还是眼见非实?

“我认为味道、气味、颜色等等……都存在于意识中。因此,如果没有生物,所有这些性质都将被抹去和湮灭。”——伽利略

伽利略把事物的性质分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第一性质比如广延(事物的空间延展性),是不依赖于认知主体的,而第二性质,比如上面说的味道、气味和颜色等等,是依赖于认知主体,并且会因认知主体而存在差异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我们的感觉无法让我们确定什么是客观实在的真相,那么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世界吗?这些感觉对我们来说有用吗?

当然有用,这本《眼见非实》并不是要彻底否定我们通过感官获得的知识,而是要告诉我们,意识体验与大脑活动的相关性,告诉我们,感官是如何工作的。

这本书的另一个有趣的观点在于,根据进化论的研究表明,自然选择的进化蕴含着一个违反直觉的定理,即我们看到实在的本来面目的可能性为零。这个定理不仅适用于味道,气味和颜色,也适用于形状,位置,质量和速度,甚至适用于时间和空间。这就意味着伽利略关于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区分被打破了!

这就是这本书神奇的地方——我们看不到实在的本来面目,就像康德说的,我们永远无法把握到物自身,在我们把握实在的时候,实在的意义已经随着我们的认知行为发生了改变。

我们不再执着于平坦的地球和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这意味着人的认知是有边界和会犯错的,在实在面前,我们确实需要谦逊。

我们经常说,我们总是会看到我们想看的东西。研究表明,确实是这样,大脑并不是对它所感知的一切都给予同等关注,而是更侧重那些影响、改变、渗透它的事物,而非那些对他没什么影响的东西。这就是生物学对于“看是一种主动的建构过程”的解释。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有趣的例子,可以让我们看到我们的知觉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在进化的过程中,适应性这个概念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生来就在自然之中,就是自然的一部分。适应确实是生存的一个必要能力。当然进化论的解释也不是对这个问题的唯一正确的解释,还有更大的空间等待我们去探索。

《眼见非实》读后感(二):到底是眼见为实还是眼见非实?

“我认为味道、气味、颜色等等……都存在于意识中。因此,如果没有生物,所有这些性质都将被抹去和湮灭。”——伽利略

伽利略把事物的性质分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第一性质比如广延(事物的空间延展性),是不依赖于认知主体的,而第二性质,比如上面说的味道、气味和颜色等等,是依赖于认知主体,并且会因认知主体而存在差异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我们的感觉无法让我们确定什么是客观实在的真相,那么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世界吗?这些感觉对我们来说有用吗?

当然有用,这本《眼见非实》并不是要彻底否定我们通过感官获得的知识,而是要告诉我们,意识体验与大脑活动的相关性,告诉我们,感官是如何工作的。

这本书的另一个有趣的观点在于,根据进化论的研究表明,自然选择的进化蕴含着一个违反直觉的定理,即我们看到实在的本来面目的可能性为零。这个定理不仅适用于味道,气味和颜色,也适用于形状,位置,质量和速度,甚至适用于时间和空间。这就意味着伽利略关于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区分被打破了!

这就是这本书神奇的地方——我们看不到实在的本来面目,就像康德说的,我们永远无法把握到物自身,在我们把握实在的时候,实在的意义已经随着我们的认知行为发生了改变。

我们不再执着于平坦的地球和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这意味着人的认知是有边界和会犯错的,在实在面前,我们确实需要谦逊。

我们经常说,我们总是会看到我们想看的东西。研究表明,确实是这样,大脑并不是对它所感知的一切都给予同等关注,而是更侧重那些影响、改变、渗透它的事物,而非那些对他没什么影响的东西。这就是生物学对于“看是一种主动的建构过程”的解释。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有趣的例子,可以让我们看到我们的知觉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在进化的过程中,适应性这个概念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生来就在自然之中,就是自然的一部分。适应确实是生存的一个必要能力。当然进化论的解释也不是对这个问题的唯一正确的解释,还有更大的空间等待我们去探索。

《眼见非实》读后感(三):挑战感知:眼见非实的科学真相

那一天,丽茹如同电影里的女主角一样闯入了彪子的世界。她在宿舍门口,倏地就扑了过来。而彪子,这位即将走出门的勇士,只能傻傻地握紧手中的书,愣愣地寒暄几句。

啊,画面似乎定格了。我们的彪子一定在想:“哈,看来丽茹被我俊朗的外表所吸引,对我有意思!”然而,生活就是这么善于捉弄人。丽茹这次找上门来,并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找个人帮她解决她身上的“小问题”——怀孕了。这种剧情,真是亏了编剧的脑洞。

感知,真是个让人既爱又恨的东西。日常生活中,感知常常成为了我们对现实的诠释。我们看到,听到,触摸到,于是默认它们是真实存在的。然而,这并非完全正确。

唐纳德·霍夫曼教授的研究表明,我们的感知其实并不总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而更多地是为了优化生存和繁衍,反映出对我们有利的信息。

唐纳德教授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做认知科学研究,同时还是个科普作家,写了很多探究意识、人工智能和哲学的文章。他的书由唐璐老师翻译,译者之前的作品也耳熟能详,比如《复杂》《烧掉数学书》《哥德尔:逻辑的困境》等,在翻译这事儿上有点水平呢。

说回书本身。霍夫曼教授告诉我们,感知常常蒙蔽了人类的双眼。就像是超市里的草莓,那一盒看似鲜红诱人的草莓,是不是看了就想买回家品尝?可是你买回去打开一看,妈呀,下面的草莓都烂掉了!真相总是这么猝不及防,躲在盒子的底部。你想要真相吗?

我们可能自诩为求知若渴的探索者,热衷于探索真相,但真相可能并不总是你想要的。如果每一次我们都能看透草莓盒子的底,看清下面烂掉的草莓,我们可能就不会买草莓了,对吧?我们其实并不总是需要真相,反而感知到太多真相可能会让人类这个物种灭绝。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但这位霍夫曼教授可不是随便乱说的,这是基于几十年的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他把我们的感知比喻成电脑桌面上的图标,看上去很美观,用起来也很方便,但真的代表了电脑里面的数据吗?那可不一定。

这本书真的是大开眼界,挑战了我们的常识,提醒我们去重新审视我们所感知的世界。他解释了为什么某种颜色能让你感到开心,为什么某种设计能让人显得更性感。这些平常我们熟视无睹的事情,其实背后都藏着科学的秘密。

读完这本书,我开始质疑我对世界的理解。我敲击键盘,看着屏幕,写下这些文字,我开始疑惑——这真的是我自己在做的事情吗?还是有个看不见的大手,在操控我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一切?真相,究竟是什么呢?眼见,真的为实吗?

另外,书的封面涉及也很有巧思。封面有八个镂空的圆形。只管看过去,你会看到一些零散的图形组合。翻开书之后你才能看到全貌——一个正方体!恰恰印证了书名本身。不过,我们对正方体十分熟悉,再加上人类大脑很擅长补全信息。所以,当看到遮挡的图形,你也很有可能会猜到图形本身哦~

《眼见非实》读后感(四):眼见非实,但意识才是一切?

前言

第1章 迷题——分裂意识的手术刀

第2章 美丽——基因的诱惑

第3章 实在——无人再看的太阳

文献综述。

第4章 感官——适应胜过真实

Fitness Beats Truth in the Evolution of Perception这篇论文构成了全书的核心。该论文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部分在于其基本假设:传统观点认为真实和适应具有关联,部分观点认为这一关联乃是真实→适应的因果关联,推出生物进化过程使得生物可以越来越多地感知真实。本文假设真实和适应不可能具有任何关联性,并指出在这一假设下生物进化必然导致适应高于真实。由此,本文完全没有反驳传统观点,它单纯只是另起炉灶罢了,同时其基本假设看起来也没有任何验证途径。有效的反驳可能是:第一,承袭传统观点的假设,据此推出并验证相反的结论或说明其总是自相矛盾(证伪);第二,建立不同的假设和进化历程,说明其与我们所知的生物进化史更契合,在某些进化问题和矛盾上更具解释力(经验性的替代假说)。

第5章 错觉——唬人的电脑桌面

基于前一章的论证,以电脑为喻象介绍其感知界面理论(ITP)。

第6章 引力——时空注定消亡

表明IPT并未被物理学否定,时空并非实在。

第7章 虚拟——膨胀出全息世界

取代时空的底层机制:信息——数据压缩和适应性信息纠错。本章最有趣的一点是,作者基本否认了存在任何可能洞察我们世界结构的可能——世界是绝对不能被感知的(但也许能被认识),同时他还得是适应度的衡量标准之一。

第8章 多彩——界面的变异

以色彩为案例继续解说FBT和IPT。

第9章 挑剔——在生活中,在商场里,你看到你需要看到的

以视觉搜寻为案例说明IPT的工作原理。

最终推出:

第10章 社群——意识自主体的网络

意识实在论:

为了避免陷入唯我主义,作者必须建立一个意识自主体网络,接着快速忽略掉这个网络的具体情况,直接进入神学。

第1章描述了内克尔立方体(P15):

几页之后作者提出(P20-21):

这一表述显然是错误的。内克尔立方体【原本】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三维物体立方体,而是一个二维平面图形。我们将它看做立方体,是由于我们一直把这种二维图形作为三维立体图形的二维表示来教授给每个学生。每个正常人类也完全有能力把内克尔立方体单纯视为一个二维线条图形,这才是它客观存在的样态,且其存续的稳定性是显然的。所以,这个例子仅仅揭示了人类认知和思维具备构建抽象对象的能力,这种能力经由教育建立并在特定情境(对图案的文字说明)的支持下发挥作用,但恐怕不能用来说明我们感知之物不是客观存在。

另外,我总是看到第三个立方体右边B面在后,必须花费一些努力进行转换才能看到作者描述的B面在前——所以我基本上只会看到中间立方体A面在前,除非刻意转换思维。

第4章写道(P63):

该部分说法显然忽略了许多重要的环节。

其一是如果我们忘了有一个桃子放在抽屉里,时间久了以后我们就会闻到桃子腐烂的气味。尽管我们只有在桃子刚放进去和闻到腐烂的气味的两个时刻“看到”桃子在那里,但似乎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这中间的时刻它就不在那里了。假设有一个调皮的小孩中途把桃子偷走放在别处,后来又悄悄把它放回去。那么我们仍然有两个理由确定桃子始终存在。首先是这其实意味着小孩成为了更高一层的那个“我们”,将上述过程复刻了一遍。其次是很容易想象桃子腐烂的过程与我们时刻盯着另一个桃子腐烂的过程将不会有什么根本区别,而它们发生的前提都是桃子始终客观存在。

后面这一点引发了第二个重要环节,即因果关系和由此带来的明显的可预测性。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情境下,我们不必时刻盯着事物也可以推测它们的状态——运筹学是最典型的例子。如果你知道水可以烧开,并且有人曾经目睹过水烧开的过程,你就可以在烧水时去削土豆皮。因为你知道如果没有其他意外,那么水会被烧开,而不必一直盯着它。当作者尝试否认“桃子一直存在”时,他实际上必须同时否认许多其他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常识——在这里十分突出的是因果关系和事态的可预测性,包括许多自然规律的普遍性。后半部分作者力图否认时空和基于时空的因果关系(完全没有论证),但他似乎无法触及任何自然规律及其可预测性。

该页后文进一步使用了贝尔不等式的例子,但作者似乎错误理解了该实验的意义。

总的来,作者试图否定太多的东西,这些东西经由我们的常识、日常生活实践和经年累月的科学检验而得到普遍的接纳。要否认这些“坚固”的事物并非不可以,但必须提供极为有力的论证。本书设法树立一个全新的世界观,可书中唯一称得上论证的仅仅是几篇论文,即便论文完美无缺,也仅仅足够给其中的一丁点看法提供基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