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感知艺术》的读后感大全

《感知艺术》的读后感大全

《感知艺术》是一本由【美】丹尼斯·J.斯波勒著作,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感知艺术》读后感(一):从灵魂三问开始,“感知”铺路,架起艺术和生命的桥梁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一句流行语表达了现代人“一边满足温饱,一边追求梦想”的美好愿望。而“艺术”因为来源生活又高于现实,所以,我们不知不觉中就走进了“艺术”世界。只是,我们对艺术的反应不同:有人主动觉知,有人还混沌着。

《感知艺术》读后感(二):短评:艺术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样的意义

读了《感知艺术》,不由思考一个问题:艺术的感知对于我们普通人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 比如文学,想起一个有名的段子:在面对彩霞满天、鸥鹭齐飞的壮丽美景时,我们也许可以吟出“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至于只会说“哇,这么多鸟!” 比如我们去看画展,也许可以能看出绘画的风格、笔触、构图和色彩,而不至于只会苍白地说“好美!” 比如看一场电影,也许我们会看出电影的拍摄特点,剪辑手法,电影语言的表达等等,会发现别人看不到的精彩,而不至于只会感慨“好看!” 当我们学习了感知艺术的方法,也许我们在生活的苟且中尚能感知诗和远方。

《感知艺术》读后感(三):书评

这本书从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戏剧、电影和舞蹈八个层面建立了感性艺术的最基本类别。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艺术的来源、区别和目的,最终让我们了解世界不能缺少艺术。在当前规范化的流行病现实生活中,紧张的生活有时会受到流行病的影响。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有时我们突然受到启发,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我们也有很多困难,也不知道如何解决,这时,艺术是需要补充的。

这本书没有晦涩的理论和繁琐的叙述,我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翻闭这本书,就能了解、欣赏与评价艺术作品这是一本绝对刷新三观的书,它把崇高的艺术拉下神坛,并且让我从非常现实的角度去观察艺术,比如我房间墙上挂着的画,每天听的音乐、看的枕边小说、欣赏的周末电影.它让我学会鉴别所见所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更好地理解、设计、享受我的生活,重新建立对艺术的信心,并且获得欣赏和参与艺术文化的终生技能。

艺术的迷人之处在于它超过了时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艺术是我们留下来的东西,它使得我们“永生”在我们之后成为永恒。艺术可以说是作品是人灵感的产物。灵感又是很奇妙的东西,它仿佛幻想世界里的魔力,让你在某个时间段内异常亢奋与激动艺术在充实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可以成为你生活的导师,将误入歧途的你拉回正轨,或成为你灵魂的忠实伴侣,让你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即使置身孤岛也不惊恐,因为你知道那一道精神屏障与你同在。艺术使你雅俗共赏,前一秒追求高雅而无欲无后一秒也许就沉迷于低级趣味并惊叹不已,不知不觉,你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了。

《感知艺术》读后感(四):一把破解艺术的钥匙

一把破解艺术的钥匙 ——读《感知艺术》 人们对艺术的了解可能非常抽象,觉得它是高高在上的学院式的某种行为活动的呈现。这是对艺术的一个重大误解。艺术其实就在人们的身边,就像空气和水一样,自然而然。人们每天都在接触艺术,甚至创造艺术,但是人们不知道。不知道的原因很多,一个是艺术太模糊,它像某个东西,就存在在那里,能够形容,又好像什么也不是。这样,你问一个人,说什么是艺术,他一定答不出来。 艺术一词按照《感知艺术》中所说,一个艺术必须满足功能性标准。另一个,艺术只为其自身存在。这是两种说法,有些矛盾,不能兼容。其实,这正是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完美解释了艺术。满足功能性标准,是说艺术的外在呈现,人们对艺术的感知如何?艺术在人们眼里心里有什么作用?这是外在呈现。内在的,就是艺术的独特性,独立个体。它只为自身存在。它就在那里,不管有没有人体悟感知到它们。 两种说法都有偏颇,然而合起来却是很好的说明。内外兼修,正是艺术的特点。具象说一点,我们通常所见的艺术,都有些什么呢?它包括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文学、戏剧、电影、舞蹈,这些种类就非常丰富,也让人们对艺术有了具体的印象了。这些都是艺术的呈现,每个人都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这些。建筑物,房子是我们须臾不离的。触目所及的电影电视剧,随着科学技术进步,随时能在手中欣赏。即便是我们自己,严格起来,也是大自然的一个艺术品。 艺术呈现面很广很大,可是真正了解它们,解读它们就需要一些专业的视角和知识了。也就是需要一把专门的钥匙,而《感知艺术》这本经典著作,无疑扮演了它的角色。哈里•布劳迪的美学反应方程是本书作者所遵从的,对一件艺术作品,每个人可以问四个问题:1、它是什么?2、它是怎样形成的?3、它如何触动知觉?4、它有什么意义?如何欣赏艺术,就从此四个方面展开,就非常全面而科学了。 一般比较直观的,我们会认为某种艺术具有什么特点。当然这些特点是比较泛泛的,它们只是一些普通的形容词,如好大、耀眼、辉煌、曲折、感动、璀璨、缠绵、柔情、悲愤等等,而这些并不是专业的解读。对于艺术品的构思、思想、呈现、目的,都缺乏表达和理解。所以,专业性的阐释工作是深入理解艺术的必要前提。越是具备专业知识,越能理解艺术的真谛,也越能了解创作者的思想和行为。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知音”。 不想过多的复述,用本书的一个概括来终结读过它的感受和评价:与其他泛泛而论的艺术书籍不同,本书单纯地引导读者观察和聆听艺术作品讲述如何利用我们固有的感知和技巧来接近艺术,建立与艺术的联结,最终使我们可以自如地面对、印刷与评价艺术作品,与其他人自信地交流沟通。学会理解与欣赏艺术的门道,能使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更好地理解、设计、享受我们的生活! 2021年12月25日

《感知艺术》读后感(五):感知艺术

什么是艺术?艺术是有了心灵的感悟和共鸣后,有强烈的冲动用各种方式表现出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情感和思想。艺术又在哪?艺术不仅仅存在于书籍或是艺术馆,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时而可以是音乐,时而可以是电影,甚至随手拍摄的风景也可以是艺术,艺术就是融入于我们生活,让我们感受。

《感知艺术》是由作家丹尼斯斯波勒编写,它用真实而直接的方法介绍艺术,向读者展现了艺术是触手可及的,并非只有少数人能够欣赏和创作。本书将艺术分为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戏剧、电影、舞蹈8种主要门类并以问题的形式向读者介绍艺术作品。

在书的最后,根据前期阅读学习情况下,可以尝试应用学到的内容来对其中一个案例进行分析,既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是对书中内容的回顾,从而让读者建立对艺术的信心,并获得欣赏和参与艺术与文化的终生技能。

除此之外,作者还在最后为读者解释了书中提到的专业词汇,能让读者更方便的了解专业知识。

以上的内容,让这一本艺术文学类的书不会像教材那般枯燥。这本书没有晦涩的理论和叙述,而是生动有趣的描述和简单易懂的讲解,多大上百种的图片,更是让读者了解艺术的种种。作者希望读者能在读完这本书后了解艺术的来源、分别和目的,最终让我们了解到这个世界不能缺乏艺术的存在,希望大家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在遇到许多困难无法解决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艺术来补充。

感知,是斯波勒最为重视的艺术学研究视角和切入点。他对艺术的解读偏重于模仿。人类为什么能够感知自身作出的艺术品,正是因为这些作品包括艺术本身都是在模仿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美感通过模仿便产生了艺术。经常在放空自我的状态下去用心感知自然、观察生活,是最便捷得提升艺术感知力得渠道。

如同书中那位萨姆,他是一位建筑工人。在选修了“艺术导论”课后明白混凝土不仅仅是混凝土,他看到每一栋建筑物时都能看到历史。激动的他双眼含泪明白过去的人生是多么枯燥乏味,世界竟然如此丰富多彩。是啊,他为通过艺术寻求到生命而感动不已。我想,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不仅仅是一种美学,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感知。

这本书刷新了我对艺术的看法,它把崇高无上的艺术拉下了神坛,只要是对艺术感兴趣的人,都能具备基础的艺术欣赏能力。它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艺术后,我才发现艺术并非空中楼阁。比如:绘画是我们对世界最直接简单的观察;电影展现了熟悉的日常生活;摄影通过相机凝固这一时刻;雕塑直接传达着这一情愫......不同的艺术类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也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艺术源于生活,通过学会欣赏艺术,我们不仅会体验到生活的美好,更会对生活有不同的感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