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读后感100字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读后感100字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读后感(一):门槛低通关难的阅读

乍看不太像哲学书的一本哲学书,在国内哲学圈,陈嘉映先生本来就以语言平实近人著称,这本书的底本又是系列讲座,所以初读起来就像一个老人在夕阳摇椅上的絮叨,好像没有那种思想碰撞的刀光剑影,更没有批倒一座大厦建起一座新楼的杀伐快意。不习惯这种文风的读者可能觉得兜兜转转好像仍在原地,没谈明白什么,但其实作者已经一路指明了诸种死路,坦途,隘口,需要同为行路人才能明了,属于门槛低通关难的阅读。内容上从五官知觉讲起,说的是人如何认识世界,这个“如何”不是科学理性或高新技术,而是我们的身体,从感到知,从知到在,认识论问题谈到最后是我们如何生存的问题,自我认知的根本目的是活得明白。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读后感(二):一些泛谈

在穿插着读完《白痴》后接着读陈嘉映新书,今天下午读完了最后一部分。 这本书比陈老师之前的著作更加简明(毕竟直接取自其去年的主题学术讲演),但基本上囊括了之前著作的多数要旨,所以非常建议对陈老师有点兴趣的朋友从这本入手。 新书有相当学术价值的部分也许并不多,作者也无意构造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但陈毕竟和周国平路数不同,很多想法还是很新、很有趣、很系统的(而且引用材料中多见这两年的新书),读完有很多收获。不过,陈老师真是无论论及什么主题,都会重申哲学(科学)的希腊起源啊。 读陈老师三年,其中也许确有偶像情结,但算不上是“学术追星”,只是其人其文让我感受到了一位立体的古典读书人,心向往之——就此而言,我最想重读的他的书是《旅行人信札》。不过得承认,真对哲学感兴趣,不能拘泥于此,要读的书还多——眼下先冲刺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读后感(三):始终相信感知的力量

又读陈嘉映,还是那种看的时候觉得醍醐灌顶,看完之后似乎什么都不记得的感觉。对哲学了解不多,道行不够,所以经常看着看着就陷入陈老师的一些概念辨析中。

感知就好比感受,感觉吧,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感觉,它强调通过去感,然后知道。借助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实现,其中视觉最具优势,可远距离感知,而触觉又分为内部的和外部。感觉不单靠感知,还需要有欲求,是一个整体的反应机制,绝非局部某个器官就可以实现的。

理知以语言为基础,理知能力越强,感知的丰富性和切身性就会越稀薄。这也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问题,理知一步一步朝着工具化发展,人们越来越不需要感知,一切事情都变得程序化,无需感知也就没有了语言和叙事,从而也就失去了意义。

最后一部分陈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建议,如何抵抗这种无意义:始终相信感知的力量。即便感知是有限的,但正是有限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在信息流速过快的今天,我们应该对感知对象加以筛选,由近及远,先把遥远的事情放一放,抓住可以接触的部分进行自我建设,携带着理知去感知,从而获得自我认知,通过认识自己,了解世界。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读后感(四):现代性批判的视角

感知是直接通过触觉获得,而理知则是通过视觉意向乃至形式系统得到,这二者的区别就如同“知道封城是不好的”和“亲身感受过封城”这之间的差异。

如果带入对现代性批判的视角,就会明白,正如梁永安教授前些天所言,现在是一个“观念的时代”而非“思想的时代”,因为理知(通过当下的媒介和方式)的传播远超于人们切身可感,故而人们无法将观念通过践行、感受提炼出思想,也就离知行合一相去甚远。

说到“知行合一”,这是一个有自我针对性的说法,而书中后半部分也刚好提到了“认识自我”——这个著名的德尔斐神谕。

值得注意的是,当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时,就会陷入一种窘境:“自我”并非客体,不可以把自我从自己身上摘出来,并且自己还要按照科学主义的方式去对待它——哪怕鲁迅能够写出《墓碣文》这种自我解剖式的文章,他也做不到。

在这里会有一点惊讶:即使不去批判科学主义,而仅仅从“以科学精神为导向的经验主义”出发,也不难发现,这种从科学革命就开始改变人类社会的思维方式,恰恰在这个古老的、关乎“人”本身的问题上失灵了。

进而会有一丝惊喜:工具理性在历史上解构了很多东西,但至今无法祛魅的,除了爱情,还有每一个“自己”;而这种无法与自我切割的存在,恰是自我意义的内核。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读后感(五):《感知·理知·自我认知》书评

五官之觉部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同时又有不那么易懂的,比如——

“在感觉之际,我们从来不只是感觉到感觉内容,而且同时感觉到这个内容被感觉到。”在介绍感觉的生理机制理论等部分时,就有点跟不上了。

接下来很受触动的几个点是:

“语言之为理知与感知的交汇处”:感谢每一位笔耕不缀的文字工作者,为我们搭起了由感知通往理知的桥梁。

“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对自己讳莫如深的”:很少能有人有勇气揭开自己的不堪,很多人构筑的心理保护机制已将其深深隐藏。惭愧。

最后两章很感动,可以说是给现代青年人的心中注入了一股暖流。要认识自己,要活在当下,活得明白。“本来知识对我们是一种解放,但学习目标太明确了,知识可能变成了一种束缚。”

讲了一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作用,从认知自我,到举认知国家历史的例子,莫名嗅到了一丝警示意味。

看得出来陈嘉映老师对于希腊哲学的崇敬之情,而且肯定还是维特根斯坦的铁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