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未来没有城中村》读后感锦集

《未来没有城中村》读后感锦集

《未来没有城中村》是一本由南方都市报著作,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未来没有城中村》读后感(一):青春纪念册

每天临睡前读了一章或两章。每个村庄的叙述很短,很难在大脑中形成大概。可能是作者太多了,又或者涉及到土地制度的敏感问题。所以本书不算是差强人意。一个村庄 一个故事 多种形态的村庄 走入不同的命运河流 最终汇入城市化的大浪潮中。造就暴富,自我救赎,是留给未来没有的城中村的深圳的“青春纪念册。

《未来没有城中村》读后感(二):没有丰富的内容

花了一个上午读完这本书,感觉没有充实的内容。通篇在强调土地制度不合理,城乡结构矛盾造成城中村现象,造就了一批“富人”,当然也有另类的村子“进化”的符合领导的指示等等。书想传达的意思就是城中村要改,成本大,但不改又不行,已经改造的部分有好有坏,未来又不确定,总之不痛不痒的。全书感觉是一群没有真正对城中村有感情的人的臆想和平白的记述,并不是给想了解城中村人生活的人看的好书。

《未来没有城中村》读后感(三):希望与绝望

这本书的文字技巧真是奇怪哈哈……不过故事本身是动人的,语言在它们面前本来就苍白。去年一席有个演讲,说,“没有什么准确的语言可以为我们描述出人生的况味。在这种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面前,其实所谓的人生,所谓的命运,所谓的人,何其之大,又何其之小。”是这个意思。看过书里列举的一个个城中村,回到序章有一段:“它嘈杂、混乱、肮脏、阴郁和不名誉,同时又富有生气,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希望与绝望。”

希望与绝望是高于生存本能的东西,这样的词语最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我想希望和绝望是人类,或者智力水平和生存条件达到一定程度的动物,才具有的。人类认识到它并将它描述出来就是思维的一大进步。它是我们这个物种独有的命题,因此谈论它会这么令人着迷令人心绪难平。在讨论城中村时这类词语出现频率非常高,因为一个城市中,人们都在追求脱离最最基本生存需求,并开始去寻求生命价值和意义。城中村的部分居民是进展最慢的,另外有些居民根本没有进入第二阶段。尤其还有周边城市居民的对比。所以城中村里的人和研究城中村的人,对希望和绝望一类词语会这么敏感。

此外我们也说荒诞、荒谬,哲学家用荒谬来形容生命无意义的、失序的状态,认为没有东西可以拥有至高的意义。日常生活中荒诞的用法有些不同,有些理智、严肃且不愿意开玩笑的人,会认为赋动物以人类的情感是荒谬的。不得不提一首歌,几年前沉迷于1980s港台歌曲的时候找到这首《快乐天堂》,像找到了宝藏,这么多美妙的声音从头至尾一遍遍数,真正是快乐天堂。它的歌词很纯真,形容动物园“跟人间一样的忙碌扰攘,有哭有笑也会有悲伤,我们拥有同样的阳光”,不仅将动物拟人,甚至把它们所构成的环境也一起比喻为人类社会。我非常喜爱这首歌所传达的东西,追求人类和自然在身份和环境空间上的平等,虽然是不可能实现的。提出这个观念本身就是一种关怀,更重要的是它是唱给孩子听的。

我为什么一直强调儿童最宝贵,因为儿童被灌输的价值观和偏见最少。我们去研究和解读城中村,或者普通市民看待城中村时,天然就是自上而下的审视,除了好奇之外,其他情绪如怜悯厌恶漠视,本质都体现了不平等。但我们自我约束,我们在努力以尽可能客观的方式去研究它,现在为城市所做的规划和改造中,最宝贵的是追求平等的愿望。即便我们再努力,这种往下审视是始终存在的,城市发展和阶级分化的规律也是不可改变的。但我们有了愿望和改变城市的行动,导向的结果虽然不是平等,一定程度上依旧能一点点地消弭未来一代的偏见:我们身处的环境本是分享同样的阳光。阶级之间减少偏见,交往和流动的可能性会随之增强。分化是社会和城市发展成熟的表现但决不应该是死水般的结果,群体间的相互交流是人类活力的来源。死水是不可能有希望和绝望的。

说了一大篇也说不明白心头所想,还是我语言水平的局限。说来上文提到的那首歌,张艾嘉潘越云,齐豫陈淑桦黄韵玲,李宗盛周华健等等,这其中任何一位歌者在声音中演绎故事的能力,一句能抵我一万字。

2018.08.17首发于朋友圈哈哈哈哈哈

《未来没有城中村》读后感(四):关于深圳的城中村

2017年8月从佛山顺德到深圳工作,至今9个月,多数时间住在城中村,以下是我的感想。

去年八月,夏天太阳很大,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在深圳面试,接着花了两三天在工作地点周边找出租房,当然找的是城中村的房子,在关外民治这一片城中村很多。即使是这样,房子也很难找到合意的,一个是价格问题,一个是房租问题。深圳的城中村价格也是相对高一些,而且每年都有涨房租的趋势,房子也多为一无所有的农民房,选择公寓的话房租则高出三四百。而环境也是一个令人诟病的问题,潮湿阴暗,过于吵闹,住户素质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最终选择了靠近公路旁边的农民房,一房一厅,八百,顶层。主要原因是其价格相对低廉而且空间大采光好,但是由于靠近公路,很吵和嘈杂,夜晚的时候车辆经过和鸣笛都声声入耳,还有霓虹的LED广告彩灯夜夜明亮。住在顶层,夏日咽炎,异常闷热,没有空调,时而断电,曾在那里度过了无数个闷热烦躁难以入睡的夜晚。同一栋的住户也多为保安,民工,工人居多,楼道也不干净,多有烟头和痰。

村里也多数是这样子一栋一栋出租的农民房,彼此挨得很近,显得阴暗逼仄,楼下有饮食店,商铺,卖菜卖水果,还有简单的锻炼设施,算是一应俱全了。但是环境就不好说了,饮食店的厨余垃圾随处放置,走路过去鞋底也粘上了油渍。行走的小路也是年久失修有些破烂。

村里住的人也各色各样,见过白领,民工,保安,毕业生,带孩子的爷爷奶奶,环保工人,操着不同的口音。每天早上出门,早餐店门前人来人往,这也是人流较多的时刻,还有一个时间段就是下班归来。

村子的附近有很多的商业区,生活算是很方便了。还有交通也很便利,对比待过的广州,深圳的公交系统十分发达,公交站多。地铁也是,离地铁站不远,生活也很便捷。

在我看来,城中村并不是一个城市的毒瘤,他包容,接受了很多初来乍到的人,让很多人有了一个立足之地。除了房子的建设和环境问题,其他的我就觉得是管理了。紧挨着的房子除了改建没有其他办法,但是环境和管理问题是可以着手的。

城中村改建还面临的问题是改建之后这些人何去何从。这也让我想起不久前北京的低端人口事件,真不应该这样子对城市的建设者。没有这样的个体也没有这座城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