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读后感锦集

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读后感锦集

《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是一本由卡洛斯·卡斯塔尼达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读后感(一):如何成为精神世界里的战士

1.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心;

2.熟练地运用自身的直觉天赋;

3.坦然面对死亡与恐惧;

4.勇敢地有技巧地获取你前进需要的力量;

5.每个细节和每个感受都很重要;

6.敬畏比你更宽阔神秘的存在;

7.战士最后的敌人是你自我的影子;

8.每个战士都有引导者,属于他自己的路却永远是孤独的!

印第安灵性导师传授的修行教诲。

《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读后感(二):无法“说”

你像一个隐秘

你望着我

我望着你

在你轻触我之前

你在我的左边

幻影在右边

世界交叠

在某个孤独的角落

等待

等待

没有死亡

他在我的右边

——欣 于2014.7.22

献给《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

《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读后感(三):简单的回顾

1、唐望说要放弃个人历史感和自我感,也就是放空“横向”和“纵向”的自我,观念和感觉不纠结于虚幻的影像上。人最关心的是自己,但是基本上是籍由纠结于“过去”和“未来”的影响而达到的。在时间里,过去和未来不过是感觉,在停顿的世界里,没有时间,更不需要过去和未来。我所敲打这么多,不过也是唐望所说的“做”,我知道我在放纵于这样的习惯中。知道。

2、荣格派对影子的解释是来自于集体无意识。而唐望的影子是世界本然存在的。是真实的。其实,两种解释都一样,荣格对影子的解释是以人的认知建构为中心的,虽然是人的文化心理的建构,但也是人类中心的。而唐望的世界本来就如佛教而言,三千大千世界,如恒河沙一般,人不过是平等的生物而已。影子也是一种平等的存在。。。

3、死亡一直在左边窥视我们。如果真正确信这件事,那么我们能理解的生活和生命将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向左一瞥,就能感知死神,是每个人的亲密伴侣。它也许不给与,但是会收回,能做的,就是清醒了知它的存在,高度专注地行动。若生命被收回,不管以何种方式,都要平等对待,不含怨恨。我们的轨迹也许由死亡限定和推动,但是要清醒地做一个有力量的人,时刻准备好自己美妙的死亡之舞。。。这里似乎与日本文化有相似的地方。

4、停顿世界是一种高度感知、专注和清醒。停顿世界可以使得“做”的世界产生崩溃。应该崩溃的事物必然崩溃,所以,停顿世界命运之路的必然。因为生而为人,必然要这样行动。

5、放弃个人历史感和自我重要感——感知停顿的世界——获得知识和力量——储存——平衡生而为人巨大的孤独与恐惧——永不停息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6、唐望说人出生时,有力量之环,力量之环聚集在一起“做”了房屋、描述和建构了这一个世界 。这与唯识论多么相近。不一样的是,唐望能“看见”,而佛经是向人描述“看见”后的情况。《唐望之书2》里,卡洛斯读了《西藏之书》,唐望说,他们没有“看见”。

7、看见是什么?看见是直达本质。卡洛斯的看到世界的联结。而这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身体表达。

8、佛教说人不过是身心之流而已。我能更深理解身心之间的转换和融和。在体悟上,心理要慢身体很多。不能二元看待身心,但是,毕竟很多时候要相信身体甚于心理。因为,心给自己的伪装太快了吧。。

9、人各有自己运行的轨道。成为战士的人和放纵的人本质上有什么区别?我还没有弄懂,卡洛斯也多次提问,唐望也解释不出来,因为成为战士了自然就成为战士了。这个问题是属于“做”的世界的,而停顿的世界没有这样的问题。

《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读后感(四):My way to Ixtlan

Always on my way to Ixtlan. 今天看完这本书,坐了一会儿,脑中思绪万千,不知从何说起。不如起身去处理之前买的猪肚。打算中午吃大蒜肚条烧莴笋。

我没有看时间。因为我想试试靠直觉生活。我想,很多时候,不是我饿了,而是时间提醒我这个时候我该饿了。我想着我该饿了,于是我就饿了,但实际上我还不饿。好像有点绕lol。

什么时候会到达Ixtlan呢?我边想边把白醋和面粉扔进猪肚里揉搓清洗。永远不会到,或许知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刻吧。

我想起最后书上写的Phantom, 这个词不会让我联想到恐怖的东西。一般说起这个词,我就会想起the phantem of the opera这部话剧。要是翻译过来,鬼魂,鬼魅,听着我都要毛骨悚然了。但它们实际上是一个东西不是吗?

书里在最后说:they are real people, but they are also phantoms. 见到他们,你可以转身就走。可是如果你的决心够强大,那么又有什么要紧呢。phantoms don’t know they are phantoms。

不论是作者回去洛杉矶,还是我回去家乡,逝去的已逝去。在我走出来的那一天,在我18岁的时候,我就把那座城市,我的父母亲,抛在了后面。我不停回去想要找到那种孩童时的感觉,却怎么也找不到。我的家,就是我现在所在的地方。

洗好猪肚,我另起一锅水,把它用一个盘子撑起来焯水,这样就不会收缩的太厉害。然后切条,扔几块大蒜进高压锅,就算完事。这是母亲爱给我做的菜,现在我竟然能做出一摸一样的味道。然后我开始削莴笋。本以为自己买到了挺新鲜的,结果中空的很厉害。哇,到底要怎么选莴笋啊。

口中不自觉地哼菲姐的《色盲》:

“沿途在看着灰的灰濛艳便艳红我急于找谁带路

沿途在这么我看我的多么感动并未令你哭

或者恋爱漂亮或触摸过面相

但肉眼一双无法一样

慢慢踏在我的色盲途中尽力辨认你方向

即使恋爱漂亮或推测过命相

但肉眼一双无法一样”

无法一样,无法一样。

《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读后感(五):摘抄

“面对错误,总是想要解释我已经做了什么,我做出了什么努力。不会单纯的否定错误或失败,但总想让人明白这不是我故意的也不是我想要的。实际上人们或者说上级并不想知道这些,他们只想知道怎么补救接下去怎么做。你的挣扎和辩解其实无人关心。大家都不想犯错和失败,但是失败其实挺正常的。”

“反思一下自己,最讨厌的好像就是被人冤枉。每当别人随意对我做出跟我自以为的自己不同的评价时,我就恨不得跳起来说,“不是我做的!”枉想以此来纠正别人对我错误的看法,企图以此让别人更全面的了解我,尊重我。可是,为什么别人要尊重我了?或者说我又是个什么东西值得别人花时间来了解我尊重我了?别人对我做出的评价难道不是基于我日常的表现吗?当别人偶尔对我做出我认为的有失偏颇的评价时我就急忙跳起来反对,而对那些客观的评价或者建议就视而不见。我急切想让人知道我好的一面,却从来不未自己不恰当的行为负责。我此刻反思,那些我认为的对我有失偏颇的评价难道真的不是客观的吗?” 你必须学习使你的一举一动都有意义,因为你只有些许时间停留,事实上,短得不够亲眼去见识所有的奇妙。如果你不对这项挑战积极反应,你就无异于死亡。

我隐约领会到这种意思:一切生物在这种力量面前都不值一提。但是这种力量又和我们通常的了解不一样,它不是命运或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它不存在于我们所熟知的客观世界中。它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神秘力量。(没有表达清楚)类似古希腊哲学里面的逻各斯,即使神也逃不过去命运或者逻各斯的安排,虽然你的选择是自由的,但殊途同归。 唐望的境界应该是,把作者当做了他自己的一部分,从而他的开心也是唐望的开心了。类似于黑格尔“类”的意识,也类似于大乘佛教的境界,众生的快乐是我的快乐,众生的悲伤就是我的悲伤?

理解为什么这本书豆瓣分那么高了。或者说很多好书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就事论事,而是描写一个更高的境界,这个境界可以流传千年万年。我想,唐望要表达的也是红楼梦要表达的“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作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甄士隐的好了歌注),成为一个战士,首先你得不活在别人的目光里,这是需要战斗和颠覆的。这个称号是否有这层意味?

我觉得唐望的"战士"是指一个离开头脑,凭心性临在的人。凭感性活动,而非理性。这个感性是如儒家所说的,抛弃了一切私欲的感性。拿阳明的话说是凭“良知”活动,拿孔子的话说是凭“仁心”活动,拿佛陀的话说是凭“佛性”活动。 自怜与力量是合不来的,”他说,“战士的心境要求自我控制,同时也要求放任自己。----孔子七十岁到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应该类似这个境界。做的事是放任自己的从心所欲,但是却已是经历了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后才达到的境界了。

你还没有克服你的悲伤,”他说,“你仍然觉得软弱,现在不适合谈战士的心境。-------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出现心理障碍,又有多少是因为感受到“强壮与美好”后再体会到自己的渺小?所以问出“为什么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但是生活却如此悲观?”(好像是这个问题)。在这个时候,一个像唐望一样的人跟你说,有什么好不开心的,这些情况有啥大不了的?你就是想太多了云云,你只会觉得他在说废话,因为虽然你能理解(理性层面),但是没有他的心境(感性层面)。

一个弟子曾问一位禅宗祖师,“师傅我们天天念佛,佛在哪里?”。“坐在我面前听我说佛法的就是佛”。有的人就是突然会对一个事情很感兴趣,并且愿意为此献出一生(缘起)。佛教解释这个是由前世的果,带来的今世的因。而前世最大的福报福德,是指引你今生今世去了解“佛法”的,了解“自本性”的。“佛法”只有一个,但是我们解释的途径有很多,到达的途径也很多。包括西方的各个哲学家都是在说这个形而上学的东西,但是西方各个哲学家在解释时,又都不完美,而这个不完美其实不是要表达的境界上的,而在于逻辑的严明性上(一部分现实的东西似乎难以拿他的哲学体系解释),因此后人才能对此有所发展。就像怀特海说的“整个西方的哲学史只是柏拉图的一个注脚”,其实还是片面了,我觉得或许所有的一切包括科学、人文、艺术等等都是对“力量”、“佛性”、“道”的一个注脚(三个名词看起来不同,但都同时在表达那个最高的东西,类似“如来说佛性,即非佛性,是名佛性”。而已)

现在从理性上似乎认识到了这个境界(但还做不到),一个内心能够真正自得的人,确实是不需要任何外物作为精神寄托的。比如高僧、很多哲学家,不会执着于一些特定的东西,比如恋人,金钱,名利这些。但是俗人看到他们,只会觉得他们在装,却不知只是自己太无知。

力量并不属于任何人,只是我们之中有些人能聚集它,然后把它直接传给另一个人。你瞧,储存力量的秘诀,就是力量只能用来帮助他人储存力量。

我们读书从来不曾注视字与字之间的空隙,听话语会忽略句与句之间的停动,而这个空隙和停动就是对当下的迷失,能看波光粼粼树叶的正面也能看其翠绿下的暗影,允许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穿越我们,像光一样透明……

很多人不相信别人,是因为从根本上不相信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