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册)》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册)》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册)》是一本由郭绍虞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元,页数:7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册)》读后感(一):瞎写的

下册还有一小半,确实是读不下去了。本来就不好读,一方面时间紧迫,另一方面看的电子书不适合阅读,看得人头大。 此书体例也不类他书,引文颇丰,然后加以点评发挥,如果不揣测原文囫囵而过,则难以跟上作者思绪,若是认真批读原文,又因耗费时间而心烦气躁。个感此书颇类诗话之变体,虽精光四射(还有很多八卦和古人吵架笑死我了),但枝蔓芜杂又不能使人以速成。然而其妙处也在此文献翔实,上下勾连。而郭绍虞论文虽妙,又不免有英雄欺人之疑。 吾国文学批判又实在没什么意思,文道之争千年不休,看到明清部只觉蛮触生厌。而吾国文字之优美又使各种学术不自觉向骈丽发展,语言的骈俪涵混是文本身的自觉,而技术发展的要求则是平实准确详尽克传,这种使道的载体文学化的内生需求导致文道相因,道(术)杂糅,两相攻诋,终不能使二者发挥至极其准确精深的境界。这未尝不是阻碍中国诞生科学的原因。同时,道学家要文以载道,视文为荆筏,古文学家要文以贯道,视道为傀儡,郑智家要化成天下,要文道以为用,我以为其中古文学家最为可怜。道以立国,政以治国,文以立己。古文学家为知文之美者,其精神上的追求在为文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满足,但是其物质上的必要性,则需要通过有用来确立。所以不免成为道的庸附而总不能光明坦荡,此悲难论今古。

这本书好的地方则在于,一是郭老师高屋建瓴,总能在外行摸不着妙处关捩处一语喝醒,二是文献扎实,颇能原其始末而非生吞活剥。三是能让人多读原典,对文学批评的历史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其缺点如上所云,又基本上是优点的背面了。

总之书是好书,惜乎今日之我难以沉潜,若有来日,定当重读。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册)》读后感(二):开创之功不可磨灭,舛陋之弊毋庸讳言

开山之作,篇幅浩大,奠定学科基础,劳苦功高。但是,实在也有些问题,不吐不快(也可能是我水平太低误解前贤,欢迎讨论):

1.臧否人物无标准。某章主要写某人,就对此人极尽褒扬之能事,不惜贬低其他人,以凸显此人价值。但到了后面某章,主要讲前面被贬低过的某人时,又换一副面孔,把前面批评过的缺点说成优点,甚或再批评几句前面夸过的人。总之,这章写谁就夸谁。从行文语气和感情色彩上看,作者的好恶反复无常。按理说研究者应具客观眼光,本无好恶,只是客观呈现。绝对的客观不可得,至少也对人物评价前后一致吧?下册以人物为线索,此种情况尤为多见,读之令人错愕。

2.术语含义不明。说“不明”不太准确,作者自己可能是很明了的。我的意思是,作者对自己所使用的术语很少下定义,作解释,然而按照文意推断,他的术语的含义,和今天文学史叙述习用的意义是不同的。他所说的格调说、复古派,和当今文学史的界定有很大出入,甚至全无关系。这种情况随处可见,涉及作品风格、文学流派,对今天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个坑,一定要提高警惕,遇到专有名词仔细分辨,否则会不知所云。

3.研究对象芜杂。作为古代文论史,对学术史的呈现太不全面,很多大家完全不提,主要的批评家和批评思想多有遗漏。收入的内容里,收文学家的文论也就罢了,花很大的篇幅,专节、专章谈学者文论、史家文论,讲了一大堆朱熹真德秀,戴震段玉裁,实在是不能忍。此外文体也有偏废,词曲小说基本没有,诗也不是很全面,主要讲文。既然是“文学批评史”,不是狭义的“文论”,应该兼及。

4.语言繁冗,枝蔓太多。讲一个作家、一个流派、一种批评理论,前后征引极多,牵连甚广,虽然资料丰富,然而三纸无驴,令人神倦。对自己的观点反复申述,“车轱辘话”不少,论述重点不明。

总之是读起来和今天的批评史大异其趣,话语体系和学术观点多有隔膜,读者要多多分辨和思考。

再说一句书的质量。版权页在下册封二,位置奇怪,非头非尾,不知是何道理。全书错字很多,编校质量不高。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册)》读后感(三):两点感悟

1.批评史的“学科”问题

批评史成为一门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是以西方的知识框架来审视中国的文学史以及文学理论。从《京师大学堂章程》到各名家的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在一个世纪的不断建构中,成为了一个学科。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公认的高点,以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批评史著作,显示出极高的水平。

郭绍虞是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时期的人,因而他的批评史以情感作为文学好坏的标尺。“主情”说由来已久,从曹丕的“文以气为主”、陆机的“缘情说”、钟嵘的“吟咏性情”。情感在文学中处于本质与源头的地位。

2.“复古”问题

文坛上的复古自隋唐五代始,几乎很纯然的复古运动是不存在的,复古运动都是与政治相关,每次的复古都是要解决当代的问题,因此探求“复古”问题要从当代出发去追溯。“复古”实则是“请出古人,穿上现代人的衣服,演一场现代的戏剧”。无论作家的目的是不满于当时文坛风气,认为文章道弊,要以之前的经典作品来变革诗风;还是单纯的仰慕古风,想要回到诗歌的格律规范还未形成之前,去自然感兴、自由生发诗歌的情感,他们提倡复古,实际上都是以复古为革新,是批评上的复古,文学上的革新。并且后人的复古不是以前的古而是后人的古,批评家复古,作家虽受复古说的影响,但终究不会恢复古来的面貌,反而会因为这种影响来变更当时的作风,从而达成文学上的进化。

其中牵涉的“复古”与“复远古”问题,也十分值得关注。复有文体形式者,为“复古”,而复无形式,追求清真自认,为“复远古”。

3.文学观念分期

郭绍虞先生的这本中国文学批评史本是他在燕京大学文学批评史课程的讲稿,上册出版于1934年,下册出版于1947年。结构上将整个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划分为三个时期,文学观念演进期,文学观念复古期和文学批评完成期。从朝代上来说,文学观念演进期包括周秦、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文学观念复古期包括隋唐五代和北宋时期;文学批评完成期即南宋金元和明清时期。演进期和复古期是文学批评因为文学观念的不同而分途发展的时期,前一时期的批评形式偏向于文,后一时期的批评形式偏向于质,也就是形式和内容。演进期主要讨论文学的性质和方法,从周秦至南北朝文学观念由混乱到清晰,也即是从文章的形式上认识文学的时期。从隋唐以至北宋,文学观念由清晰而返于混乱,也即是从文学的内容上来认识文学的时期。

从文学的外形来认识文学的面目比较容易,从文学的内质来辨别文学的本质就比较难了。所以前一时期是文学观念的演进期,后一时期批评家们觉得漫无标准,所以不得不以古圣贤之著作和思想为标准,所以逐渐成为了文学观念的复古期。又将文学观念复古期分为两段,隋唐五代为文学观念复古期之一,北宋为文学观念复古期之二。唐人论文以古圣贤的著作为标准,所以虽然主张要明道,而在实际上是偏于文的,所以唐人称文以贯道,而不说文以载道,也就是说因文以见道,道要借助文章来彰显。所以这一时期终究是有意于文的。北宋主张文以载道,以古圣贤的思想为标准,就是要为道而作文,把文学作为道学的附庸了。

下卷从南宋到清代是文学批评理论的建立时期。一方面完成一种极端偏向的理论,一方面又能善 于调剂融合种种不同的理论而汇于一以集其大成。由质言,较以前更为完备和精细;由量言 ,亦较以前更为丰富和普遍。”郭绍虞上述宏观性的考察确立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纲要式阐释框架,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总体来说,这套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包括古代到北宋时期,是因为文学观念的不同而分途发展的时期。以问题为纲而将批评家的理论纳入问题之中。下卷从南宋到明清时期,因为批评家大都能自成一家之言,所以以批评家为纲而把当时的问题纳入批评家的理论体系之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