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国际经济学》读后感精选

《国际经济学》读后感精选

《国际经济学》是一本由保罗·R·克鲁格曼 / 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际经济学》读后感(一):经典教材,严谨充实

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终于读完了,虽然我跳过了最后3章,但还是算作读完了吧。

一本专业的经济学专著,就像一本计算机程序设计专著一样,学到的东西让你陶醉不已,但是过程绝对的痛苦。

《国际经济学》在我看来,主要就是讲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是一种数学思维,通过限定一定的条件,加入一定的变量,进而得出一定的关系。就像是一个函数。刚开始讲的李嘉图模型,比例要素模型,特定要素模型,经过很艰难得思考好歹我还是理解了。但是到了后面涉及到汇率,通货膨胀,产出,经济均衡,货币与资本得相关模型上,我就已经是似懂非懂了。难以理解得根本原因在于:总是感觉这些模型在推导得过程中,默认了一些经济学常识与结论,而这些常识与结论,是我所不能理解与接受的。例如:货币的持续增长导致的通货膨胀,在长期是中性的,对需求和产出不造成影响。尼玛,你说这句话的时候,为什么不解释一下!什么叫做中性的,为神马不造成影响!还有,为什么政府进行财政扩张政策的时候会推高物价水平!!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一句话带过!一个模型有一样一句让人似懂非懂的话就够我受的了!!尼玛的竟然有N多句!!尼玛的经济学家讲话只讲一半的!!尼玛,你们全家都是经济学家!

接下来开始读《货币金融学》,更加坑爹的玩意

《国际经济学》读后感(二):学习经济不应该读国内的教材

(微信公众号:shucexuantong1) 因为克鲁格曼讨论的是GNP而不是GDP,让我一直不是很适应,并且国际经济那些基本原理已经知晓,所以几年前就跳过了这本书,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又重新翻看这本书,证明几年前不看是一个错误。 并且还加强了我一个想法:千万别看中国的教材。中国的“优秀”教材与国际优秀教材的写法有所不同。前者是“编著”,后者是原著。前者是一种罗列的写法,后者整本书即使长达500来页,都有一条逻辑线,你可以在300页的时候,清晰地意识到100页所突出的一个重点,是为了这第300页的一个结论作出的一个铺垫。而国内的编著书,其突出的重点,不是为后面的逻辑服务,而是这个点是这个学科的重点,但是作为初学者,是没法理解它何以是重点的,这样就会迷失在没有目标的前进当中。 中国的“优秀”教材的另一个弊端是,对一些似是而非的假设,一下子就丢给你,而不解释为什么这个假设是这样的,什么时候它并不适用。比如国内优秀教材一下子就丢给你外均衡的假设:CA=0(进出口平衡)。而关于这一点,这本书做得好过国内教材太多,克鲁格曼首先就说明,外均衡不一定要进出口平衡,有时国外的投资确实获利更丰,这个时候适当地投资国外(即CA>0)是好的;当然,如果CA太大,不利之处于显示出来:比如说投资国外过多,违约的风险高,到时损失大,如果这部分投资在国内,即使违约,一人的损失等于另一人的获得,不会影响总财富;另外,贸易顺差太大,会滋生贸易壁垒。等等。这些深入的原理性的阐释,已经完爆国内教材,显得国内教材是如何不堪。 (微信公众号:shucexuantong1) 是的,我说的本国十分差的“优秀”教材指的是姜波克的《国际金融》,高鸿业的《宏.微观经济学》,与它们对比,国优秀真正优秀的同行是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曼昆《宏、微观经济学》。它们本身低劣的水平让我早在三四年前就抛弃了它们。有一些本身水平高很多的,如易纲的《宏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在这些优秀的外国教材中,也不断地失色。正如读了《国际经济学》,我认为易刚的《国际金融》亦可几乎加入以后不必看的行列。 西方学习经济学,估计有四、五百年历史了,像我们这样一个后进的国家,并且是一个实用主义国家,更多地是吸收与学习,并且强调实用的时候,必不可少地会忽略到关重要的对某些原理的讨论。或许一些中国教材一下子就说出了最先进的观点,而不再说那些不对的不先进的观点,但是却忽视了这些不先进或不对的观点,是对最先进观点的铺垫。 再说另一个理由,西方经济学教材的作者都是诺贝尔奖等级的人物,此外,他们的教材昂贵,比如说最新版的这本《国际经济学》售价210美元,相当于1300人民币!就算不是诺贝尔奖等级的人,为了对得起这份售价,可想而知他的认真的态度。

《国际经济学》读后感(三):笔记

三种普遍存在的有关贸易的错误的观点。第一,即使一个国家所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比它的贸易伙伴低,它也能从贸易中获利。第二即使外来竞争的优势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一国也能从贸易中获利。第三,即使一个国家的出口产品所包含的劳动投入大于它的进口产品的劳动投入,贸易对它也是有益的。

国家倾向于出口劳动生产率相对比较高的产品。

贸易还反映了各国之间资源的差异。

国家总能从贸易中受益,其基本原因是,贸易扩大了一个国家消费品的选择范围。选择范围的扩大意味着总能找到一种收入再分配的方法使得每一个人都可能从贸易中获利。 经济增长意味着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这一增长可能是由一国的资源增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国家利用资源的效率提高所带来的。

一个国家某种生产要素供给的增加,例如由于储蓄和投资引起的资本存量的增加,都会使得生产可能性边界发生偏向性扩张。这种扩张偏向于以这种要素为特定要素的部门或者在生产中密集使用该要素的部门。因此,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也正是引起偏向型的经济增长的原因。

每一个人都可能从贸易中获利并不表明每一个人确实都从贸易中获取了利益。 在现实中,受损者和受益者同时存在,这也是为什么贸易自由化迟迟不能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产率的提高反映在工资的增长中。

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决定了谁将生产和应该生产某种产品。 外国生产葡萄酒的成本比较低是因为外国的劳动生产率高,还是因为工资率低对于本国生产什么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关键是用本国自己的劳动力来衡量,本国生产奶酪换取葡萄酒比直接生产葡萄酒更便宜。

国际贸易对国内收入分配会产生强烈的影响。

国家应当出口相对劳动生产率高的产品。

贸易靠的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

我们把贸易看成一种间接生产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生产别的产品换取所需要的产品来代替直接生产。我们的简单模型表明,进口某种产品意味着这种非直接生产所需要投入的劳动比直接生产要少。第二,模型还表明,贸易扩大了一个国家的消费可能性,这也是贸易所得的表现。

贸易的利益性是绝对的,既不需要国家有竞争实力,也不要求公平交换。

发达国家的增长是进口偏向型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是出口品偏向型的。

国外经济增长可能损害本国经济,这不是什么新观点,而且它也没有回答自由贸易是否优先于保护贸易、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增长是否实际损害了发达国家,这还是一个实证问题,同时事实并不支持肯定的结论。

外部规模经济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规模,内部规模经济则指的是单位厂商的规模而不是其所在的行业规模。 外部和内部的规模经济对市场结构具有不同的影响。一个只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即大厂商没有优势一般由许多相对较小的厂商构成,且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相反,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中,大厂商比小厂商更具有成本优势,就形成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没有人能够左右市场,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完全竞争市场,没有人能够左右市场,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按照传统会计学的定义,超过劳动力成本与原材料成本的那部分收益就是利润。但是利润的经济学定义与此不同。如果一个厂商的资本回报率低于它在其它行业可能的回报率时,它就没有盈利。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正常的资本回报率反映了厂商的部分成本,只有高于正常回报率的那部分收益可视为利润。

假定有两个国家,各自汽车市场的年需求量都为100万辆。通过双边贸易,可以创造出一个总需求为200万辆的一体化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更多种类的汽车能够以贸易前要低的平均水平来生产。 所有人都可以从一体化市场中得到好处。

即使新的生产者可能具有潜在的低成本,由于历史原因而建立起来的专业化生存模式会持续下去。 历史因素决定的一国的生产模式外部经济发了多么大的潜在作用,而且它可以使得一些已经形成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得以持续下去,即使这些国家不在拥有比较优势。 无论是何种情形,贸易自由化产生的逻辑结果是一样的,一些相对集中的组织良好的利益团体将承担回合谈判的代价,然而广大分散的人口将享有回合谈判带来的巨大收益。 关税削减是件能提高经济效率的好事情。 政策的制定取决于各政党之间为争取更多选民进行的竞争,在简单的例子中,这种竞争会导致政府采纳代表中点选民利益的政策。尽管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考虑许多问题,但在预测贸易政策时却不符合实际。贸易政策常常偏向于较小的比较集中的利益集团而不是广大公众。经济学家于政治学家一般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集体行动的困难。由于个人很少有动力代表自己所在的集团去采取政治行动,因此,只有组织比较严密的团体才常常有可能获得有利于自己而牺牲大多数人利益的政策。这些集团一般为人数不多但利益很大的小团体。

香蕉共和国

关税同盟,所有成员国制定统一的对外税率。 自由贸易区,签约国之间互免关税,但各国独立设定对外关税率。 任何一种对社会福利的影响都是不确定的,具体情况看是贸易创造还是贸易转移。

WTO

政治决策模型

各种贸易政策的影响

好莱坞

规模经济促进国际贸易

生产要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