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对面的撒旦》的读后感大全

《对面的撒旦》的读后感大全

《对面的撒旦》是一本由[法] 埃马纽艾尔•卡雷尔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7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面的撒旦》读后感(一):胡小跃原来就是彭伟川呀

周末无事,整理下书堆,然后,由于作者相同,就将人民文学版《对面的撒旦》与海天版《恶魔》放在一起,随手打开看了一眼,结果,令我十分吃惊的是,这是同一本书,其实以前根本没看。

人民文学版为2011年4月1版1印,标明:胡小跃译,属于“99经典文库”之一,175页;

海天版为2000年8月1版1印,标明:彭伟川译,属于“海天译丛 西方畅销译丛”之一,责任编辑:胡小跃。 274页,其实正文为171页,后附“关于本书及其作者”达103页

略翻开始与结尾,显然,两本书的译文几乎完全一致,未见有不同字句。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是彭伟川将译者署名权卖给了当日的责编胡小跃?抑或另有内情?

鳄鱼猜测以前是主编兼翻译,使用了化名彭伟川,何家炜先生(人民文学版此书策划)予以证实。

《对面的撒旦》读后感(二):谎言垒成的人生

罗芒的一生,一半生活在谎言里,一半留在了四面铁墙的牢笼里。 或许谎言只是罗芒内心的一种选择方式,真正引起他一次又一次撒下弥天大谎的是存在于他心灵深处的不为人知的思绪。

从小时候的他,为了成为父母想象的样子,到他犯下滔天的罪恶之前,我想着,主人公是内心极度缺乏爱与归属感的。他骗得了所有的亲戚朋友,甚至有时候骗的连自己都相信了,可是每当夜幕降临,又或者前往他虚拟的工作环境,一遍又一遍瞎逛荡,那个时候的孤独感与恐惧感恐怕一次次逼着他想着要逃离这样的谎言人生吧。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成为别人喜欢的样子,就可以融入我们想进得圈子,当我们发现如此格格不入的时候,我们慌了,不知所措使得我们选择另外一种方式去平衡——有的人选择张扬的个性,有的人选择离开无法融入的世界,逃离到个人隐蔽的角落。。。而主人公选择了谎言,用谎言包裹的假象去装饰自己,让别人从“变装的他”去接受他。

选择杀死最亲的人,或许是因为最不能接受被最在乎的人发现自己本相的丑陋吧。他塑造一个完美的自己本是为了让爱的人满意,可是当一切是用谎言垒成的时候,真相难以掩盖谎言下的罪恶。

作者最后也没有过多的笔墨去描绘罗芒牢笼中的生活,但是监禁若只是禁锢人的躯壳,那么撒旦只是在潜伏。

没有什么能消除恨,除了爱,别无它法。

《对面的撒旦》读后感(三):平躺的罪恶

看了开篇介绍。“本书根据一起震惊法国及至整个欧美的惨案写成。一九九三年一月,自称世界卫生组织研究院的法国男子让-克洛德.罗芒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两个孩子,父母亲和家里的狗,然后放火烧屋并服下安眠药。但他后来并没有死。法庭判处罗芒终身监禁,二十二年内不得假释。”

这让我想起了那起那起灭门惨案,北京大兴一家6口被发现在家中遇害,最小的受害者年龄不到2岁,作案的就是这家的一家之主。这两起案件十分相似但主人公却有各自不同的内心戏。

读到前面的时候自己竟也恐慌起来,很难说罗芒的这种行为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从来未发生过。想必我们也有常常想要逃避某件事情而故意装病,或者编出一个理由来搪塞某件错事的原因。我甚至觉得他是想要解决却又不知如何解决而一直在拖延,这让我读起来更加小心翼翼,感觉自己也成了中毒之物,而别人都是刚成熟的苹果,瓤子白白脆脆的,咬起来也香甜可口!转念又一想,在世之人又有几个真如空白纸干干净净一笔未动?就这样一边安慰自己一边看完此书!

其实罗芒身上那些我们所不能理解的谎言,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所沾染的。只是在我们这里不过几个小点,他那里却无限的放大了。那些看似不重要的坏习惯一旦被无限放大后果必然一发不可收拾。看得出来作者不想带入任何个人感情,所以总的来说描述还是客观冷静的。

然而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的熔炉里,每天每时每刻都有谎言有诚实,有真情也有假意,我们就要疏通化解来达到相溶的平衡,希望那些积怨在内心的黑暗,都能够被时间慢慢化解,坦坦荡荡的呼吸每一口空气,感受每一个季节!

《对面的撒旦》读后感(四):延续一生的巨型拖延症

这是非虚构体小说,所以读者念完精神上更疲累。

书的最后,卡雷尔对自身处在这场事件、这本书中的立场的讨论会让人产生共鸣。阖上书,也不能再用谎言人性消极虚无等字眼从哲学上评判主人公的想法和一生,或者说根本没力气评判...有时仿佛自己也错过了那年的考试..压抑不愿意面对,压到极限,自省与放松调控的系统反倒坏了,让我继续平淡地和人攀谈,慢悠悠地吃饭,按时按点娱乐..我和作者一样偏向了主人公,或者像吕克那样,而不是像那个女记者。其实她看的很明说得很对。或许因为了解男人可悲的过程,会先想“他出了什么问题”。“法律指控的是他谋杀和欺骗他人,并非他没有自杀。而民众感到愤怒的恰是最后一点。

但“一个有理智的人杀了他的全家并且自己活着”这件事,并没有“他一步步怎样万劫不复”来的恐怖,因为前者我们是旁观者,是审庭上的听众,后者我们也可能是坐在被告席的人。他的自我丧失,一定有什么契机原因,也许小时候家庭教育的问题是一个主因,但具体的呢?家庭教育对成年后有印象是易见的。作者写书的初衷是想探讨那个把他推入深渊的巨大的不可抗力,但最后也未作结论。他的人生,之前都算真正活着,尽管压抑悲伤,直到那场考试。之后的事情,我觉得就像一场战役,也许这个比喻不恰当,我是指就对象在这个环境中所处的精神状态而言——当你身处战场时,一切都不一样了,你会管道德、私人恩怨吗,不,无暇顾及。他真个身心都完全记挂在战事上,极度紧绷,社会观和思考范围也进行了缩减,如同我们看描写战争中士兵心理的段落里会出现的,探索情报,做出反应,同时带有赌博的色彩。他对其他场景切换自如,但并未走出那个战场。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那个战场,无数个,而他选择的与战对象层面与我们不同,他的是“外界对我的评价看法”,是“社会对自我的反馈”,而我们一般是对机会的把握,反抗命运这种。他是个异类,这部分来自于他小时候父母在教育上或自身性格上过分着重这一点,让他潜意识里最看重这个,而非个人的快乐或是积极的人生。这也如同后来作者记录他的感受“他像一个机器,没有自我,对我们的反应收集,然后做出反应。并越来越精于此道。”因为他从未从那场战役出来,再也没能。精神医生们说的他的压抑逃避,也可以理解成他还活在那个战场上。科琳娜的事情,只要你认真读了,相信你明白,这不太算是背叛出轨,主人公并不完全是因为她的个人魅力而倾倒,是因为他把这个不太熟的女人,事先设定成了一个可以带他走出战场的人。类似的行为还有他去参加学校的活动,能给他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这本书最大的恐怖是,他不是完完全全的另一体,他就是我们中的一人。所以,我们也可能成为他的同伴。

我今天陪老妈看韩剧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一句台词,觉得适合罗芒。“永远也别因为迟到就缺席,不就是挨顿板子么。”

《对面的撒旦》读后感(五):《对面的撒旦》:魔鬼,说谎者之父

文/严杰夫

犯罪类文学作品大致分为虚构和非虚构两类,前一类大多以推理和悬疑小说为主,而后一类则以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为滥觞,存世时间较前一类要短得多。然而,随着《冷血》的一炮打红,近年来非虚构犯罪小说已渐成为西方文学中一个重要类型。菲利普贝松的《十月的孩子》和埃马纽艾尔·卡雷尔的《对面的撒旦》(人文社新版译名,海文社旧版曾译为《恶魔》)即是这一类型中另两个佼佼者。

作为非虚构犯罪小说的鼻祖和经典,《冷血》当然是一把用来衡量后代作品水平的标杆。杜鲁门·卡波特凭借自身的敏感性格及其细腻的文字表现,在这本书成功地将凶手的成长经历和犯罪过程真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并使得这部作品拥有了比虚构小说更具冲击力的表达效果。就这一方面来看,卡雷尔的《对面的撒旦》显然要比“同乡”贝松的《十月的孩子》更接近《冷血》。

《对面的撒旦》讲的是1993年发生在法国的一桩惨案。自称为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员的让-克洛德·罗芒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孩子、父母和家里的狗,然后服药放火企图自杀,但最终自杀未遂,随后便被法庭判为终身监禁。案发后,作者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了罗芒。借助凶手在信件和采访中提供的信息,作者探查了他的家乡,并接触了他的亲朋好友,最终写出了他实施凶案的整个心理过程。以凶杀案为代表的恶性犯罪,一直都是非虚构犯罪作品最为关注的主题。以罗芒案为例,当年这一案件几乎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不仅仅是因为他为自己虚构的世卫组织研究员的身份自始至终未被人揭穿,而且他对家庭实施的惨无人道的凶行更是让人惊骇。

根据大陆法系的刑法理论,犯罪案件的核心在于“犯罪构成的四要素”,即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其中,后两个要素常常是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关注的主要对象。《对面的撒旦》即都将焦点聚焦在罪犯的主观心理状态以及形成过程上。由于人的心理状态带有太多随机性,这类作品在叙述时也就较难把握。但值得庆幸的是,卡雷尔成功地还原了罪犯的心理状态,并依靠自己老练的文笔和流畅的叙述,将这桩骇人听闻的案件塑造成了一部充满力量的文学作品。

与《冷血》类似的是,《对面的撒旦》并未试图直接还原案件本身,而是在最初对案件进行简略叙述后,即将笔锋转向了罪犯本人。而在追溯到罪犯的成长环境以及人生经历后,读者也就跟随作者一起开始渐渐理解罗芒的犯罪动机了。根据卡雷尔的叙述, “谎言”是这桩惨案中最关键的触发点。罗芒正因为大学时期撒下了一个谎言,便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将自己慢慢地逼向了魔鬼一方。于是在作者的笔下,罗芒不只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杀人凶手,而且是一个无法跳脱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陷阱”的可怜虫。而在天主教传统浓郁的法国,正因为“掩盖谎言”成为这桩凶案背后最关键的犯罪动机,凶手罗芒也就自然被视作“撒旦的奴隶”。

《对面的撒旦》在还原凶手犯罪心理上的成功,与作者进行的持久、细致的调查当然有直接关系。资料显示,卡雷尔是经过了6年的调查采访后,才最终完成此书,其间所花的精力不容忽视。

2000年在法国出版的《对面的撒旦》,也是作者卡雷尔正式出版的第9部个人作品。在当年,该书即以“恶魔”为译名被引进国内。而从法文原版的书名来看,“L'Adversaire”直译过来应为“对手”,再考虑到作者的信仰背景,2011年的这本新版选择“对面的撒旦”为书名显然更为恰当。

本文刊于6月5日《深圳晚报·阅读周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