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摘抄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摘抄

《伊豆的舞女》是一本由[日]川端康成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7.00元,页数:4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一):得到更多的,是心灵的净化

《伊豆的舞女》故事情节非常简单,讲述了故事的主人公“我”是个二十岁的大学预科生,独自去伊豆半岛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群巡回的艺人,其中有一个艺人名叫荣吉,十七岁的千代子则是他的妻子。还包括荣吉的丈母娘,雇佣的艺人百合子,荣吉十四岁的妹妹薰子。 大家因为这种缘分,也顺道同行了一段路,“我”在与大家相处的这段时间中,也感受到了旭辉的艺人们生活的酸甜苦辣,而恻隐之心也生出。“我”渐渐对十四岁的少女薰子动情了,然而两个人都知道,因为身份的悬殊,两个人最终不可能因为爱而走到一起。当“我”不得不坐船回东京的时候,最终也以流泪的对话而结束,而与薰子的感情,也止步于此了。 这种无始无终的感情又充满了虚空,这篇《伊豆的舞女》也与川端康成自己的经历密不可分。川端康成从小的经历就比较坎坷,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先后出失去了父亲和母亲,随着亲人的不断离世,他也非常渴望能有温情来治愈自己,无论是友情、亲情还是爱情。他在《十六岁的日记》里,他不禁悲叹:“我自己太不幸,天地将剩下我孤零零一个人了!” 《伊豆的舞女》具有自传色彩,但是并不能把小说中的主人公完完全全当作川端康成自己的经历来阅读。《伊豆的舞女》这篇小说流淌着川端康成内心的孤寂,“我”与少女的美丽邂逅,给人感觉更多的是“我”被少女的纯洁打动,在自己对少女心生爱意的这个过程中,灵魂也得到了净化。 《伊豆的舞女》字数非常短,在两万字左右。然而川端康成以清新的笔调和精巧的构思,呈现了主人公“我”的内心不断变化。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少男和少女之间青涩而纯真的爱。“我”和巡回艺人人们共同相处的时间只有四天,然而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受到了少女薰子天真无邪和善良真诚的影响,改变了“我”内心扭曲的性格,也让“我”觉得自己不再孤僻和麻木,而是真正让自己的灵魂受到了洗礼,开始懂得人世间的温暖,愿意以助人之心接纳他人。我想这也是川端康成想让读者真正所感受的吧。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二):纯真年代的身影

“无形的幸福和看不透的明天,只有用于希望才显得真实,用于约定则成了谎言。”

这一选本常常在后面有张川端康成的照片,附加一句话,封底还有一句是“比起失去恋人,失去爱之心更加可哀。

” 伊豆的路,那里的温泉,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留在我脑海中的是山口百惠跳出来挥手的样子。那时候只记住了她灿烂的笑容。书里的我也曾因她的装扮和年龄不一样,而有些奇思怪想,这也正常。少年心性的描写和外貌都入木三分,淡淡物哀已是遥远的往昔。

年少时我们也许会错过很多,都是不会再来的。他珍藏一个笑容。我留下的一个幻梦。在这一册中还有《篝火》、《春景色》、《温泉旅馆》、《朝云》、《抒情歌》等10篇小说。其中同为伊豆题材的《春景色》和《温泉旅馆》更为川端康城推崇,也有了更多乡野风光的描绘。

《母亲的初恋》中雪子唯一的告白也是唯一的抗议,从此就开始了新的日子。其实细细品味很有意义,但我说不出来,也许到女儿长大之后才会更有感触吧。

书后还附着川端康成关于《伊豆舞女》的回忆,作为旅伴,他成了-拥有平凡意义的“好人”,“我”因此而满足,现在想来很奇怪,那时还是个少年吧。川端先生是怀着对爱情的感谢创作的,很率真。三岛由纪夫的关于伊豆舞女的解构,更为细腻,将精神上“纯洁的焦躁”视为正确的暧昧。

这种暧昧,经过那个年纪的人或许都有过吧?我亦视为纯真年代的身影。

人到中年再看此书,无数的回忆涌上心头,就是书中的那样,眼泪还在,人却不见了.....新版本是手掌般大小的开本,适合收藏的是不再来美好回忆。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三):那一份特殊的情感,永不熄灭

川端康成的作品中,《伊豆的舞女》算得上早期的代表作,也是其成名作。

不同于川端后期作品,这部作品仿佛是童话一样,也可以看作是一堆废墟上开出的美好的花朵。

故事中的“我”是一位19岁的高二学生,为了拯救常年累月的孤独与抑郁,只身前往伊豆旅行。在伊豆,“我”遇见了一行卖艺的人,他们并不是“我”想的那样,他们看似不堪的行为背后闪耀着人性美好的光芒,其中不乏有人对“我”这个陌生人关怀备至。

这群人中,有一个14岁的小舞女很特殊,她非常纯真可爱,虽然沦为舞女,身份很是卑微,但是她却没有放弃自己,她的心灵并没有因为生活的不堪受到污染,相反她很美好和高尚。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薰子,“我”与她相见之后便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开始始于她的样貌,甚至对她的身份职业产生过一时的邪念,但在不断的了解之后,薰子的那份纯真与质朴竟然净化了“我”的心。

经历过种种,“我”与薰子还是不得不分离。虽然之后不会再见面,但那份纯真的感情却始终在“我”的心里。这份感情,简单的、纯粹的都算不上初恋,它因为太过美好,改观了“我”的看法而变得不同。

《伊豆的舞女》一度被认为是川端康成的自传体小说,书中的少年是现实中的川端康成。而他之所以会感到孤独与抑郁,也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川端康成少年时就相继失去父亲、母亲,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然而后来姐姐、祖母、祖父相继离世,他在亲情上面遭遇了一次又一次伤害。另外,川端康成自小体弱多病,常年待在家中,缺少朋友,他的内心十分敏感和寂寞,性格也相对孤僻。这样环境成长的川端康成,没有发泄情绪的出口,当坏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他也不得不寻找合适的释放情绪的途径,去伊豆旅行便是其中一种方式。

从伊豆归来,川端康成创作了《伊豆的舞女》这本小说。虽然我们不能说这个故事就是作者真切的人生经历,但这段旅程中的所见所闻,的确成了他笔下的素材,这才有了《伊豆的舞女》。

一页出品的这本《伊豆的舞女》除本作品外,还收录了《篝火》《春景色》《温泉旅店》《抒情歌》等十多部短篇小说。文库本的设计,一只手就可以将书拿在手心,非常适合午后读一读,一天读几篇短篇,细细品味川端康成所展现出来的唯美,即使是哀伤,也让人上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