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经典读后感有感

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经典读后感有感

《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是一本由[德] 威廉·狄尔泰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338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10-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读后感(一):主要依据英译本翻译

本文集依据普林斯顿大学英文版“狄尔泰选集”进行选目与翻译。这套选集的选目和英文译名确定经过了众多英语和德语学界的狄尔泰研究专家多次会商而成。中译本翻译大量地参考了英译本,大量采用英译本注释。

各卷次如下:

第一卷《精神科学导论》

第二卷《精神科学问题》

第三卷《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

第四卷《解释学与历史研究》

第五卷《诗歌与体验》

第六卷《哲学与生活》

《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读后感(二):无法忽略的狄尔泰

狄尔泰的书,国内很难找到,对于这位“19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思想家”,以往介绍太少,因为西方思想界也一度忽略了他的价值,然而,从上世纪50年代起,他得到了更多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他是从近代哲学到现代哲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狄尔泰所处的时代,“形而上学”正面临着巨大挑战。科学为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这让人类有了一种盲目的自信,我们越来越相信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是万物的灵长,理性可以帮助我们决定一切,甚至能让我们超越自身所生存的背景。

这种虚妄从形而上学的角度看,不值一驳,因为任何存在都不可能超越背景的约束,但科学释放出的巨大能量,确实如此诱惑了我们,让我们的心灵难以自反。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风起云涌,人们越来越相信:经验有效才是王道,而形而上学都是“扯淡”。

狄尔泰试图捍卫形而上学的价值,他希望哲学能回归到康德所开辟的道路上去,但他无力让人们从时代的迷狂中挣脱出来,所以,命中注定,他的声音将被掩盖,他的智慧将被误读。

只有人类经历了两次残酷的世界大战,以及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之后,我们才明白,经验有效其实是一种短视,失去了意义的视角,我们便无法从更高处去理解、关照这个世界,结果我们就会在意义消解中,丧失历史维度。表面上看,我们已经达成完满,但其实我们很可能正走在自我毁灭的道路上,然而,我们却没有批判的工具来让我们自省。于是,狄尔泰的声音变得尤其振聋发聩起来,他试图建立一套新的精神哲学,这为我们的思考建立了新的基点。

然而,狄尔泰也有含混性的一面,他不相信通过理性可以求证道德,也不愿意完全屈服于康德式的理性批判,在确定无疑的发展面前,他不得不相信科学的力量,但他试图在科学与哲学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从而使两者能变得更协调,从而为经验有效性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然而,这种尝试显然是不可能成功的,但在这条尝试之路上,狄尔泰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睿智的思考,以及创造性的见解。

如果相信读书可以增智,那么,狄尔泰就不可不读。

《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读后感(三):【转】谢地坤丨狄尔泰:在形而上学与非形而上学之间

【作者简介】谢地坤,1956年12月生,江苏南京人。1978至1982年在南京大学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工作。1984-1985年获德国艾伯特基金会资助,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1988年至1991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哲学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西方哲学史研究室副主任,哲学所所长助理,所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著有:《费希特的宗教哲学》、《走向精神科学之路:狄尔泰哲学思想研究》等。译有:阿多诺《道德哲学的问题》、费希特《自然法权基础》(合译)、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