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九十春秋读后感精选

九十春秋读后感精选

《九十春秋》是一本由常书鸿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1.00元,页数:28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九十春秋》读后感(一):读后感

佩服和羡慕常书鸿先生,在艰难的岁月里,为了敦煌的保护和研究事业,毅然放弃了金钱、前程,甚至牺牲了家庭,可谓大丈夫。

就书籍本身而言,文笔一般,但是解放前的内容依旧很能打动人,是本书的精华。解放后的部分则落入俗套,了无新意。尤其是本可大书特书的部分,常先生直接以不堪回首而一笔带过,可见创伤之深,令人唏嘘不已。最后的保护、研究和交流部分,则有流水账之嫌。

《九十春秋》读后感(二):我说的悲壮,你听得凄凉

开始,常书鸿瞬间堕入阿鼻地狱——被人打断脊椎,只能在地上爬行,即使这样还不能逃脱“革委会”的魔掌,冬天派他喂猪,他只好爬着在敦煌研究院的后院喂猪,从早到晚一盆一盆的端猪食,爬慢了就被人吼!喂完猪,又派到敦煌通往莫高窟的公路栽树,他喜欢的属下高尔泰挖坑,他爬着浇水,一天下来,衣服被沙砾划开,里面的棉花一缕缕露出来。这还不算,常书鸿最得意的一个弟子孙纪元也出手毒打常书鸿,质问他拉拢腐蚀青年是什么目的,答不上来就打,出手无情。多亏美国的韩素音访华,向周总理打听常书鸿,他才被送到兰州医院治疗。在敦煌前往兰州的火车上,有乘客某人得知他们由敦煌研究院来,便询问押送人员认不认得常书鸿,躺在车厢过道担架上的常书鸿强压泪水,高声说:“常书鸿已死!”。

后来的后来,常书鸿声誉日隆,住到兰州去了,逐渐成为王谢堂前燕,似乎忘了他那帮一起受难的手下,以至于高尔泰与他翻脸远走美国。

《九十春秋》读后感(三):致敬敦煌的守护神!

这一本是常书鸿先生的自传,文字的叙述是极其朴素的。其实和叶文玲那一本对比起来不难发现,后者的著书主线甚至大半原文都是来自这本自传。从常先生的字里行间竟然很难发现艺术家的多情与浪漫。他对自己个人感情部分可谓是轻描淡写,亦或者说他把自己一辈子的爱与赞美全部交付给了莫高窟。 初到敦煌时看到那美轮美奂的一窟窟壁画、雕塑心情复杂,一方面感叹历史文化艺术的精致与珍贵,感觉所有的赞美之词在这雄伟的文化艺术长廊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另一方面又对被破坏的文物感到痛心疾首,对现状的保存感到忧心忡忡。因此他暗下决心:将终身守护石窟! 石窟的保护、文化的传承,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显得尤为艰难。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恶劣,物质条件匮乏,国民政府官员腐败使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困难重重。结发妻子的背叛,工作伙伴的离开,亲子的分离,即便如此常书鸿先生对敦煌的热情都从没有过一丝一毫的减少。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石窟保护工作的大力支持感动了常先生,一只只照明灯照亮的不止是黑暗中的洞窟,同时被点亮的还有老一辈敦煌人的心。 “”十年常先生一笔带过,他说:“十年,像一场可怕的瘟疫,千百万人倒下了,有的再也没有起来。我现在不去回忆这不堪回首的‘战斗洗礼’。因为要把这十年的感受写下来,将又是一册与本书同样字数的作品。” 最后十几年是近乎流水账的文化外交记录,虽草草收尾,也不难看出常先生直至生命的最后都在坚持守护敦煌。 常先生一路狂奔似的九十载,大半辈子都在为了他心中的圣地奔走。他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了事业,而这份终生的事业便是他一生所追求的信仰。常先生说:“我不是佛教徒,不相信轮回转世。不过,如果真的还有来世,我将还是常书鸿。我要去完成我想为敦煌所做而尚未完成的工作。”致敬我们的敦煌守护神!

《九十春秋》读后感(四):从过去到未来

一些胡乱的感想。

看书看得泪流满面。

这本书是16年8月时在寺院做义工时得赠,近来要搬家,努力将架子上未读的书翻完,看到这本的开头不得不感慨人生的奇妙际遇。得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从未打算住到西湖边,也从未想过未来有机会在美院读书。常书鸿原来是杭州人啊,他曾经在荷花池头住过,每每经过南山校区后的荷花池头街时我总会被那边满墙的荷花壁画吸引,看了书我才知道原来荷花池头曾经真的有过荷花池,还住过常书鸿这样的人物。

越往后翻我越为那个时代能够坚持自己理想的人感动,之前做校史读了校长林风眠的生平,今天又看了常书鸿,两个都与杭州有着万缕千丝关联的时代风云人物。时空从来不是分割开来的,总有些东西能将一切串联在一起。我觉得林风眠与常书鸿这二人是相像的,为了艺术赴法留学,回国致力于国内艺术的发展,命运与时代纠葛在一起。我们都知道那个时代,先是战乱后是某不可说的十年,为了艺术有多少人付出了一切。处在和平年代的我可以选择随时去爬南高峰,或者任意一班飞机去敦煌,但是一切在那个时代都变得极为困难。更何况坚守自己的理想,我敬重这些大家,能够豪言说出“我的人生选择没有错”,我也希望未来有一天我也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的人生选择是正确的,如果再来一遍,我也愿意。

《九十春秋》读后感(五):先生有幸,敦煌有幸

常先生大名多有耳闻,然而真正初知其人其事,是在冯骥才先生《人类的敦煌》一书。简单的几页描述,看得我感动的一塌糊涂。可惜读到这章节时已经从敦煌回来,否则定当往他大漠的孤坟,深深鞠上一躬参拜。

书已绝版,是从孔夫子旧书网上购得。翻读起来,文字平平,尤其后半部分有流水账感,然而即便在某些那刻意歌功颂德的辞章中,我依稀仿佛看到了一位饱经折磨的老人,颤巍巍、却依旧缓缓的站起来的模样。

先生对敦煌的坚持,用冯骥才的描述,就是匪夷所思。这不仅是在于他放弃旅法出挑留学生可能享受的物质生活,来到这边远贫瘠的大西北,而且是在于敦煌带给他的无限的孤独。

这孤独在前期是先生描述的,在这个沙漠孤洲上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的寂寞,职工竟会为等待亲友的书信,彻夜不眠;到后来,他的妻子头也不回的和手下私奔,他的学生和亲密战友一个又一个的离他而去,他倾注无数心血的敦煌研究所被撤除;再到后来,根据高尔泰先生的描写,他在之中被一手栽培的门生打的口角流血,他用那双画过金奖油画、修补临摹过敦煌壁画的手,撑跪在地上,从早到晚一端一爬,一端一爬给猪喂食,耳边是猪的吼叫和看管人的呦喝…

然而,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当池田大作先生问起“如果来生再到人世,你将选择什么职业呢?”先生回答“我不是佛教徒,不相信‘转生’。不过,如果真的再一次托生为人,我将还是‘常书鸿’,我要去完成那些尚未完成的工作”

我感到我的心因触动而颤抖。

我为先生的遭遇愤愤不平,并为他最后说出这样的语言所折射出的高尚人格生起无限的敬佩。某人却说,其实非常羡慕先生,一个人这一辈子,找到了可以自己为之奉献的事业,而这份事业又如此的脆弱,他在热爱的同时深深的被需要,自然无怨无悔。细想之下,颇有道理。先生何其有幸,献身敦煌;敦煌又何其有幸,邂逅先生!

当然再到后来,突然又想,像先生这样的才子,只可以用来敬仰,却无法成为好的丈夫。无论依网上传言他对前妻多么不管不顾,我相信他是深爱着她的,不然怎么会在得知她离自己而去的时候, 以文人之躯,单人匹马在大西北追赶,路过荒郊野岭强盗出没之地,没有丝毫停留。那种在一望无际的黄沙戈壁间,纵一匹马狂奔不止,直至从马上摔下失去知觉,是该出于怎样的悲恸欲绝!可痛过之后,清醒之时,他回忆,在事业和家庭面前,他依旧选择返回敦煌继续未竟的事业。

对于先生这样的人来说,他的事业才是他的一切,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所有的家庭,情感都必须让位。陈芝秀离开了,而能留下与他共度余生的李承仙,只因也是“敦煌痴人”一个,她最初与先生的结合,也是应了敦煌事业召唤的背景,与其说是只身陪伴了常先生,不如说是她也献身了敦煌。所以说,与像先生这样高度理想主义与高度使命感结合的人一起,要不,便看透看开,无所谓自己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只是单单的崇拜支持他;要不,是得与他共享理想和使命,才能幸福。

并以此自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