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真实的日本读后感精选

真实的日本读后感精选

《真实的日本》是一本由大前研一著作,青岛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真实的日本》读后感(一):日本大喷子

此前知道大前研一是战略学家,好些年前看过他的《无国界世界》,前些天忘了在哪里有人提到他的《真实的日本》(写于2004年),图书馆借来一观,发现还真是长了见识:一个典型的喷子,日本大喷子!

何为“真实的日本”?先看此书中的大小标题:“十恶不赦” 的政客官员财界主流媒体和御用学者,政府对国际竞争力下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昔日海运王国今何在,小儿科国家的病理,,日本经团联是个什么玩意儿,不可思议的公路限速,不要以为报纸上刊登的都是真的,世界头号储蓄大国已不复存在,日本人“扭曲”的爱国,什么都绕开法律,徒有虚名的无核三原则,一排谎言的派兵伊拉克和处理金融问题,盛气凌人的主流媒体总想主导舆论。

此公对西方世界还是充满敬意的。也举一些标题为证:美国根本没有(汽车)年检一说,欧美人从小就受到讲信用的教育,基础教育应向北欧四国学习。

如何拯救日本?一个基本观点是要从大政府转向小政府,但好像没有什么具体的“招”。最后部分针对日本经济出招,认为“日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大多为老年人所持有”,基于此提出一个“复兴日本11条方案”。我列出这11条给大家看看:加强大城市建设,推动住房更新改建,新增“逆向按揭人寿保险”,减免继承税,对于工薪阶层实施“折旧”计算,让商业街焕发活力,盘活工厂空地资源,公共财产现金化,允许学校设立风险企业,推动养老院自我经营,让具备条件的老人家庭开办托儿所。让人感觉这是一篇烂尾之作。

《真实的日本》读后感(二):不止在日本真实

作者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大前研一。

习惯性地在孩子常去玩的商场里顺便买一本书,这次在书架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它。

带着对作者的敬仰及书名的好奇,开始了本书的阅读。

一个依靠“明治维新”而在几十年时间迅速崛起,进而大肆侵犯周边国家;在被仅有的两颗用于实战的原子轰炸投降后,又以30年时间再次腾飞;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房地产及股市泡沫破裂之后,日本经历了已长达30年的经济停滞,但其实在这期间日本的企业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在世界各国攻城略地,开疆拓土。

这样的国家必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然而本书的着力点却是日本国内当前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弊端。

正如民谚所言,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日本在90年代地产及股市泡沫破裂至今仍未完全走出困境,按作者的话来说,这其实是跟政治家的政治上短视、愚昧,只把眼光集中在如何巩固权力密不可分。作者用了“铁八角”一词,来形容以政客、官员、财界、主流媒体、御用学者、检察院、税务局、工会之间的牢固的互相影响、利用、糊弄民众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的存在,使日本当前的改革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很难成功。

作者对日本的产业政策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由于政府对许多产业设置限制或给予太多“关心”,使得很多本应放开竞争的企业完全处在政府的庇护伞下,效率低得令人无法接受,同时在效益不好时,也在使用纳税人的钱给这些企业打强心剂以延续其生命。这在作者看来无异于犯罪。同时在日本政府“看不上”的汽车及消费日子产业,却出人意料地成为“日本制造”的代表而驰名全球,在作者看来,这种结果对于政府的产业保护政策是莫大的讽刺。

在基建方面,各地方的无序竞争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也令作者相当愤怒。港口方面,整个日本竞有多达1280个海港,其中很多港口根本无船可停,却因地方官员的短视而上马;刚修好便弃用的也比比皆是。如此多的港口却没有一个能成为国际航运的枢纽港。在空港方面的情况也跟海港一样,很多机场修建起来却只有寥寥数条航线,全都需要亏损运营。

主流媒体因为早已被政府“招安”,在忽悠民众上无所不用其极;在本应为民众代言而发声的时候却集体沉默。

养老金问题也很严重,日本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劳动力人口越来越短缺。账面上养老金很充足,但实际上据作者估算已经有高达百万亿日元的养老金空账了;若不及时解决,后果相当不堪设想。

除此之外,作者对诸如教育、爱国心、宪法等问题也都提出了自己发现的问题,并以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提出解决方案。

本书并不是一个系统论述问题的学术性著作,而像是访谈类节目同时所作的笔录。针对种种令人不满的现状作者都提出了很详细的解决方案。如作者在谈及“道州制”改革时提及应该让北海道发展水产、旅游、交通枢纽及食品加工产业等等。

而在不同的篇幅重复赘述问题比较多,这点让人感觉本书并没有经过严谨地编辑。

本书成书时间2010年,时隔6年时间再阅再书,很多其当时讲的问题已然兑现,非凡的预见力可见一般。

最后,越看此书越觉得,日本国内的问题怎么都这么眼熟呢?你觉得呢?

《真实的日本》读后感(三):更深刻的了解日本

在日本待过几天,整体印象就是日本人非常有礼貌,也很有秩序,国民素质还是蛮高的,想更多的了解日本,所以说书名很大程度决定了一本书的销量。对于这本书,首先有一点值得赞同,大前研一这种不同的声音可以公开出版,说明这个国家的某些制度还是很包容的。

说一下读完最直观的印象吧,在很多问题上可以看到中国的影子,比如国内政商抱团,媒体的引导方向偏差,年轻人信用卡无节制滥用,地方政府和中央的博弈,还有最突出的养老金问题。尤其是养老金问题,政府挪用养老金投资成负增长,出现巨大的亏空,在人口老龄化严重,新生人口降低,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日本采取的办法和中国比较相似,延长退休时间,鼓励生育等。但这种解决方式确实不能得到民众的接受和认可。梁建章先生在几年前就为中国的计划生育放开而奔走,按照他的观点,现在放开二胎已经晚了,很快政府就能尝到苦头。希望国内的养老金机构不要像日本的公积金机构一样破产就好。

书中大前先生的很多观点很棒,如:

教育方面:将义务教育延伸到高中阶段,以及改变对义务教育的错误认知,义务教育并不只是教会知识,最重要的是教给孩子们礼貌、常识和接人待物方法。大学增加专业技能培训,在教育中强调创新,注重培养企业家精神,学习欧美的思维发散型教育方式。这点上目前国内也是大趋势,也在提倡。家庭改革,重视家庭中对孩子价值观的教育,告诉孩子他是在为自己学习,而不是为家长学习。还有把即将抛荒的耕地向城市居民开放。可以让城市居民买下耕地,让家长带上孩子去一起耕作。农村的废弃学校也可以利用起来办学校,让城市里的孩子每年有两三个月时间在那里享受耕作之乐。这一经历对形成孩子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年龄划线也提出了疑问。

经济方面:一个地区是否拥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是决定这些地区是否得以发展的关键所在,他鼓励开展超越国界的交流和自由的竞争。并不建议政府干涉企业发展,建议政府扶持创新型企业,鼓励年轻人创业。在这些方面中国也正在推动,所以也有了自己的全球化品牌华为、海尔等。

中日关系:中国对于日本经济的拉动还是比较大的。大前研一评价日本人对于侵华拒不承认是廉价的爱国主义,并未认真审视历史,他这种看待历史的态度是值得尊敬的。但是他对中国的认知并不够,日本媒体并没有夸大,国内反日情绪还是比较高昂的,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廉价爱国主义吧,我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有傻X转发5月12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不转不是中国人之类的可笑信息。

十恶不赦的媒体:日本中国都存在这个问题,目前国内的无良媒体真的越来越多了,文章极端,夸张,博人眼球,先捧红再抹黑这种行为非常恶劣,唯恐天下不乱。

从书中政治、经济制度的很多设想以及改革方案可以看出大前先生非常渊博,不过我也感觉他有些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他的很多预言都成真了,并不代表建议也操作可行。比如关于港口改革的建议,真正的改革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小到就业大到财力,实际操作起来人财物大动干戈,并不一定符合民众的生活期望,推进是比较困难的,或者说完全不可行,有些太理想主义了,甚至感觉他在唱衰日本,很让我怀疑他的政治倾向。或许是因为日本人很有危机意识,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我地大物博的华夏子民无法感受的。

自认是个浅薄之人,小时候也没有好好读书,数理化总感觉怎样也学不会,现在一看到就头疼,理性逻辑较差,工作之后读的书更多以文学作品为主,近期第一次读这类书,感觉有点吃力是真的。政治还能看懂,一涉及到经济,整个人脑袋便是空的,他俩又偏偏分不了家。所以打算以毒攻毒,今后多看点类似的书恶补一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