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变色龙》读后感1000字

《变色龙》读后感1000字

《变色龙》是一本由(俄)契诃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变色龙》读后感(一):大师用笔尖划破沙俄的丑脸

应该给四星半的评价,没给五星是因为译者,而作者契诃夫及其作品自然五星力荐。一直很相信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口碑,在不懂版本学之前能收入上译的版本还算是有点眼光吧。与欧亨利、莫泊桑齐名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在俄国以至世界都享有盛名,他的短篇小说揭露现实生活丑恶面孔的同时含有更深层次的关于生活哲学的思想。

外国文学课上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其作品简介后,我对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产生浓厚的兴趣,不妨作为了解俄国作品的一个切入口。《小公务员之死》竟没有被收录,《变色龙》、《第六病室》、《万卡》和《套中人》还是有被收录的。每个短篇都散发着契诃夫独有的风格和特色,没能找到欧亨利那笔转锋回的趣味,也没有莫泊桑促膝长谈的话语

契诃夫笔下多描绘文官这类人物,官场的丑态和文官的奴性毕露,弱肉强食,冷酷残暴,为了名与利抛却情与义,他们崇拜的是财是位。

在书中标记了多处值得深究的地方,结合俄国沙皇执政时期的社会背景来看,作者确实紧抓在政治压迫下的人们近乎病态的心理,《第六病室》是很好的例子,医院对医生的评判,滥用职权大行其道;《套中人》的别里科夫,他是沙皇统治下的牺牲品,同时也是捆绑他人,强压其他无辜民众的刽子手,成为沙皇统治工具的一部分。书中《醋栗》篇P155-156伊万的话放在现代背景下也一样需要我们去反思,世道普遍的麻木不仁,我们只能看见自己眼前的所谓的幸福,却忽视他人呻吟与无助,不幸的人背负着幸运儿的重担,美好构建在他人的苦难之上。未知随时可能剥夺我们现有的一切,这大概是要警示我们居安思危吧,时常敲醒自己,“天下还有不幸的人,不管他自己怎样幸福,生活却迟早会对他伸出魔爪,灾难会降临,例如疾病、贫穷、损失等。”

人,不要高兴的太早。

《变色龙》读后感(二):俄国文学的顶峰【9.9分】

月初的睡前读物,因为过于好看反而让我失眠好几天。

这本是契诃夫的短篇小说集,开头收录的小说更容易读懂,越到后面,作者想表达的东西藏的更深,趣味性下降了,但是水平没有下降,反而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提升。

我取这个标题其实还有点犹豫。本来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水平的高低很难定一个top榜单来。何况俄罗斯文学史上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这种巨佬,如果我说契诃夫是俄国文学的顶峰,一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事先预料到这种情况,所以特此说明一下,这个顶峰更多是短篇小说顶峰。我自己的观点。我今年读过许多俄国文学,包括《卡拉马佐夫兄弟》和《战争与和平》,但是给我以想哭泣想尖叫的感觉的,还是契诃夫《变色龙》最直接。

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不一样。我自己的体会是,长篇小说要么长于剧情、结构、思想的抒发,人物非常立体。短篇小说则重在某一个或者几个特点的捕捉,是一种留白的艺术。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简直把每一个角色的性格抓死了,攥在手心里,活生生揪出来,撕下,贴在纸上展示给读者。人类都是有羞耻之心的,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就是把这种遮羞布撕开,把血淋淋的东西丢到读者面前,还高声招呼着:“各位老爷们!小姐们!您瞧瞧!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我们!”

《变色龙》里即收录了非常短,而且很容易读懂的小说,比如讲叙一个死了儿子的马夫,《苦恼》那一篇看得我心里想哭但是眼睛又哭不出来,为什么生活可以那么苦?普通人到底要被jianta到什么样的地位?

太爱这种震撼感,每看一章就被作者打了一闷棍,我多次站起来在房间里转圈圈,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契诃夫的许多短篇小说就是一拳接着一拳,把你的心揉碎。

再说小说本身的深度,我也不觉得契诃夫就缺少了思考。《第六病院》、《约内奇》、《在峡谷里》也充满了哲思,对人本身的思考。没有读过《第六病院》里医生和疯子的对话,也就没资格说契诃夫在思想层面上比不过陀思妥耶夫斯基。两者各有千秋。

《变色龙》读后感(三):文短气长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的创作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80-1886。这个阶段的多数作品是消遣解闷的滑稽故事(小小说),并以契洪特署名,是“契洪特阶段”。第二阶段:1886-1892。其中的《第六病室》是他创作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转折点,这部“不再不问政治”的作品也成为了他的重要讽喻性代表作。第三阶段:1892-1903。发表辞世短篇小说《新娘》止,是他艺术创作活动的顶峰时期。他曾开玩笑地说:“医学是我的妻子,而文学则是我的情妇。”幽默地说,契诃夫这个玩笑有点开大了。“文学情妇”为其孕育出了30卷本的《契诃夫全集》,相当中文一千多万字,而“医学妻子”怕是降格成了他的传记素材。

1887年12月,契诃夫接受了写实主义作家葛里高乐维奇建议,正式署上“安东.契诃夫”的真实姓名,结束了“契洪特”时代。从此,摆脱了滑稽和诙谐,那些无关痛痒的笑料,慢慢变成健康的笑料,后来又变成严肃的主题。本书所选录的作品,按照以上三个阶段的对号入座,分别为9篇、5篇、11篇。 多少可以感受下,契诃夫前后作品的差异性,以及创作倾向的改变。

通篇阅读下来,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渐入佳境,越是后期作品,越是吸引阅读欲望,“内容比文字多”的感觉也越是强烈。像是《宝贝儿》实在是不俗,短篇篇幅,竟能展现奥莲卡整个人生。而且在阅读中,伴随“喜爱-厌恶-怜悯-惊喜-感动”反差剧烈的体验!“甜蜜地缩紧”的情感十分奇妙;像是《在峡谷里》,中篇篇幅,讲述了生活在乌克列耶沃村,开杂货店的齐布金一家的种种遭遇,绘出多彩的俄罗斯乡土民情,感觉就像一个压缩版的《百年孤独》,十分生动有趣;像是《带小狗的女人》《约内奇》等作品中,可以看到“安娜.卡列尼娜式”的爱情故事,刻画出美丽可爱的俄国女性形象;在最后的作品《新娘》中,娜嘉“大胆地面对自己的命运”,走向“新生活”。体现了19世纪末俄国“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的一种典型的社会情绪和契诃夫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同时,他的后期小说还有另一个主题:庸俗。关于这个论题,契诃夫说:“应当做的不是把果戈理降低到大众的水平,而是把大众向果戈理的水平提高。”

契诃夫的不同之处是开创了一种新的短篇小说体裁——抒情心理短篇小说。因此与同时代的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所不同,其实无论同异与否,能在这两位19世纪现实主义勃朗峰旁赢得自己的文学地位,也实属不易。托翁评价说:“我撇开一切虚伪的客套肯定地说,从技巧上讲,他,契诃夫,远比我为高明!”这类体裁的最初代表作性作品《苦恼》和《万卡》也收录在本书之中。“这类作品以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为情节基础,叙述笔法客观而又含蓄,运用构思巧妙的艺术细节和精心勾勒的生活背景,而作家所注重的又是在展示人物的心理状态中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作家的浓郁情意则平淡地融化在作品的全部形象体系之中。”(汝龙:《契诃夫短篇小说全集:第1卷》,前言)

简单以《苦恼》为例,本篇讲述了一位贫苦的马车夫约纳雪夜赶车的简短经历。“他白的像是一个幽灵”“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由于新近丧子)“苦恼竟包藏在这么一个渺小的躯壳里”,但他找不到一个人倾诉衷曲。“你到底赶不赶车,老不死的?难道就这样赶车?你抽它一鞭子!咑,魔鬼!咑!使劲抽它!”车夫与乘客如此遥远的心灵距离,怎能不让人产生寒意。最后,“讲得入了迷,就把他(约纳)心里的话统统对它(小马)讲了。”在阅读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契诃夫的文字尽管多是在描写,但对苦难之人的怜悯之情却自然而然地向外喷涌,小说严肃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巧妙融合,读者和作者产生“抒情心理”共鸣。

渐入佳境的读感,还在于他的故事里不存在说教、规劝、指导,“如果我献给您的是教授的思想,那么您得相信我,不要在那里面找契诃夫的思想。”契诃夫所遵循的是“努力使人物的心情在他们的行动中就清晰可见”,而“小说里所短缺的主观成分,读者自己会加进去的。”这样的创作理念,腾出了独立思考的余地,读起来真的感到回味无穷,而且越是到他的后期作品越是完美。

抛开思想内容,契诃夫的的画家朋友列维坦说:“我发现你是个出色的画家,我不想谈那些许多有趣的思想,然而其中的风景画却完美绝伦。”这也是契诃夫小说的一个特点。如《幸福》中的草原、羊群,《约内奇》中的墓园,《第六病室》的病房,《出诊》中的厂房,《公差》中的暴风雪、森林,《在峡谷里》的村庄、店铺、教堂等,当然还有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神态和行为特点。景物描写有了人的情感,人物描写散发出精神状态,使得小说不因着墨少而失去情调。总之,故事太短啦,好像少了点什么的感觉,是一点也没有。

阅读契诃夫,缘于之前读的一部小说。里边提到了他对人间地狱萨哈林岛(库页岛)进行过一次考察。对比,契诃夫的妹妹玛丽雅担心地说:“可是那里不通火车。而且骑马就得骑2000多千米,光路上你就得走50天左右。而且你的病……”此行耗时半年多,最终契诃夫完成了一个大部头专著《萨哈林旅行记》。当时的《大千世界》杂志曾经对这部书评价说:“即或契诃夫先生除了这本书以外什么都没写过,他的名字也会载入俄国文学史册,而且在俄国流放史上也永远不会被忘记。”此外,加之契诃夫的行医经历和“到人民中去”的乡间生活阅历,使其选材范围极其宽广真实。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是一个独特的巨大天才,是那些在文学史上和在社会情绪中构成时代的作家中的一个。”他作品确实反映了俄国历史上一整个时代的社会情绪。基于种种好奇,便选择了这部短篇集。尽管起初抱持尝试读他几篇的想法,不知不觉,却通篇读完了。

小说《在峡谷里》里,有个老人说:“俄罗斯母亲真大呀!我走遍了俄罗斯,什么都见识过,你相信我的话吧,好孩子。将来会有好日子,也会有坏日子……后来想念俄罗斯母亲,就回到家乡来了。”的确,俄国文学真大呀!如果想念小说,无论如何都要常去她那里走走看看,惊喜总会有的。虽然这部短篇集仅仅收录25部中短篇作品,但还是让我感受到了一些未闻的俄罗斯文化。契诃夫44年的人生旅途,如今看来也如他的小说一样简短,可他留下的故事文短气长,没有因为百年的流失而风化,至少我的感受是这样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