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的读后感大全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的读后感大全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是一本由[俄]契诃夫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80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01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一):品契诃夫如品春江花月夜

读了莫泊桑再读的契诃夫,我更爱后者!莫泊桑经常让我觉得不忍卒读,但契诃夫却并非一名锋芒毕露的讽刺家,在描绘生活的灰暗和庸俗、揭示人物的缺陷和弱点之时,在他悲哀的微笑和责备的语气中,往往都流露出善意和怜悯。

好荣幸,我最喜欢的那篇《大学生》也真是契诃夫本人最喜欢的,我读出了《春江花月夜》的感觉,感动得热泪盈眶:“现在,当大学生冻得缩成一团时,他不禁心想,这同样的寒风,在留里克大公时期刮过,在伊凡雷帝时期也刮过,在彼得大帝时期同样刮过;在他们的统治下,也曾有过同样的赤贫和饥饿,同样残破的茅屋、蒙昧和忧愁,同样的荒凉、昏暗和抑郁的感受——这可怕的一切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即便再过一千年,生活也不会更好”“大学生又想:既然瓦西丽萨哭起来,而她的女儿也感到了不安,那么显然,他刚才所讲的那些事情,那些发生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事情,就关系到现在——既关系到这两个女人,大概也关系到这荒凉的乡村,关系到他本人以及所有的人。老太婆哭起来,不是因为他的讲述打动人心,而是因为彼得让她感到亲近,因为她全身心地关注着发生在彼得心灵中的事情。 于是他心中突然激荡起一阵喜悦之情,他甚至停下脚步歇了片刻,好缓一口气。“过去与现在,”他想,“是由一条绵延不绝、环环相扣的事件之链连接在一起的。”他觉得,他刚刚看见了这链条的两端:只要碰到一端,另一端马上就会颤动。”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种神奇的历史观居然让人充满希望!无论如何艰难,可以肯定的是:人需要的不是三尺土地,不是一个庄园,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以便在广阔的天地中展现出我们自由精神的一切品质和一切特性。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二):谈谈感受深的几篇

更喜欢中年契诃夫。

《一个小官员之死》《在海上》《站长》《变色龙》几篇都作于1890年前,政治讽刺色彩很浓。基本上,故事都着重讽刺俄国上层贵族的保守、贪财、好色,比如《在海上》《站长》《在钉子上》等很多篇都是讲小官僚或小地主为了钱财和晋升,出卖妻子给他人作乐。契诃夫的这类作品,讽刺起来不留情面,也很幽默,不过政治讽刺毕竟受时代局限,文学价值实际上有限。

契诃夫在1890年之后的作品有了很大改变,政治色彩淡化了,讽刺也运用得少了,对待上层贵族、小官僚、小地主的态度也与以往不同。比如《关于爱情》一篇,写的是一个有产阶级婚外情的故事,契诃夫对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是肯定的。

总体来说,比较喜欢中年契诃夫。

《语文教师》,讲的是一个关于家庭、婚姻的故事。语文教师尼基京赢取了家境良好、青春活泼的玛妮娅,起初感到很幸福,但后来因为觉得自己未曾努力赢得过什么东西,于是对妻子和家庭感到厌倦,最终在日记里写下想要立即逃离的字眼。

《挂在脖子上的安娜》,一个有关改变的故事。安娜嫁给了一个富有的糟老头子,本意是想着借此救助贫困的父亲与两个弟弟,没成想丈夫十分吝啬,没能达成预想。但是,一次社交舞会上,安娜赢得了在场所有男人的垂涎,安娜从此改变。此后,安娜越来越懂得运用自己的魅力达成目的,生活越来越优渥、追求者也越来越众多。最后,安娜忘记了初衷,看到来献殷勤的父亲,报之以白眼。

《带阁楼的房子》,一个价值观冲撞的故事。画家“我”,喜欢上庄园主的女儿任妮娅。任妮娅天真浪漫,不喜欢高谈阔论政治议题,对农作、花草等田园生活更感兴趣。但任妮娅有一位同样美貌的姐姐丽达,丽达见识广阔、意志坚定,致力于推动地方自治的革新与民生改善。“我”起初很喜欢两姐妹,但却和任妮娅一样,淡泊名利、与人无争,向往诗意的田园生活,与丽达格格不入。一次表白后,丽达为阻止妹妹与“我”结婚,将妹妹和母亲远置他方,拆散了“我”和任妮娅这段鸳鸯。

《套中人》,一个荒诞的讽刺故事,经常入选语文课本的名篇。“套中人”别里科夫一本正经,行事处处小心,不能忍受一丁点逾越规矩的行为(比如男教师与妹妹骑自行车)。偶然的机会,别里科夫遇到了一位钟意的女性,但迟迟犹豫不敢行动。后来,别里科夫在意中人面前出了一次丑,于是便羞愧死了。

《醋栗》,《套中人》续篇。讲的是一位省财政厅的小官僚,梦想成为地主,攒了一辈子钱、并娶了一位富婆寡妇后,终于梦想成真。不过,这种“幸福”在其弟弟看来,是极其自私的。因为选择这种“幸福”,便是选择了对他人苦难的不闻不问,其实现的代价是麻木、冷漠甚至残酷。

《关于爱情》,《醋栗》续篇,一个悲伤的真爱故事。地主阿列欣对朋友们(前两个故事的叙述者)讲起了往事。年轻时,阿列欣曾与一位有夫之妇相恋,然而阿列欣却是这个正派家庭的多年老友。这位丈夫是热情好客、充满正义感的地区法官,曾毫不吝啬地对阿列欣施以援手。这段隐秘的恋情以男女双方的克制告终,唯一的出轨行为便是女方临走前,与阿列欣在火车包厢内热烈拥吻。

《带小狗的女士》,又是婚外情故事。古罗夫不爱妻子,多次出轨。在雅尔塔,古罗夫邂逅了有夫之妇安娜,又开始了一段短暂的偷情。分开后,古罗夫发现这次偷情不同以往,他越来越想念安娜,夜不能寐。终于,古罗夫鼓起勇气再次找到安娜,二人重新开始恋情,并决定突破艰难,携手走下去。

《约内奇》,一个关于生活的故事。约内奇是新来到c市的医生,爱上了C市著名家庭的女儿伊万诺夫娜。约内奇向伊万诺夫娜表白,她却说,自己决心追求音乐艺术,与平凡生活的约内奇毫无可能。四年后,约内奇生意做大,本人也受到市民尊敬,在大城市追梦失败的伊万诺夫娜则回心转意,想与约内奇重燃爱火。约内奇却改变了主意,庆幸当时未娶伊万诺夫娜。多年又过后,约内奇依然是孤寡光棍一个,变得脾气暴躁,常拿手杖打人;而伊万诺夫娜则依然待在家中,过着与多年之前一样的会客、弹琴生活。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三):与经典作品二次相遇的魅力

阅读本书之前,我对契诃夫的初印象完全来自初中语文课本里的《变色龙》。虽然当年老师在课堂上对这篇短篇小说的写作技巧与立意的讲解已经在记忆中模糊,但是当再次读到它时,契诃夫式幽默、犀利的写作风格还是使我对这本书多生出了些亲切感。

书中总共收录了契诃夫三大创作时期的22篇代表作,对社会弊端的揭露、对人性缺陷的批判、对如何突破自我的思考是这些作品重要的主题。除去一直饱受赞誉的艺术成就与艺术特色,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能够在他的小说中捕捉到一个对世界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偶尔忍不住吐露心声但又很懂得克制个人情感表达的写作者形象。他在《醋栗》中感叹了“生活中可怕的事情都隔着一层帷幕”,还说着接触过自然的人“即便临终前都会时不时地向往着自由”。而在《带小狗的女士》中,面对自然的某些不变性,他又感到“大地上的生命将永无止息,世上的一切将不断完善”。虽然是进行着虚构文学的写作,他也并没有刻意隐藏自己的一些见解与感悟,反而很好地将它们融进了故事中。同时,这种表达又是充满分寸感的,他总是点到为止,留给读者的那些思考空间使人在阅读时偶能收获一些与作者似乎进行了思想碰撞的惊喜。

或许经典作品的魅力之一正是在于,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带着不同的阅历与认知进行阅读能够发现它们不同的闪光点。

祝,阅读愉快!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四):合时宜的读了读契诃夫

本文写于2020年9月

读契诃夫的小说,是偶然中的必然。

读完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之后,我对包法利夫人产生了不可救药的同情以及怜悯,当然我更敬佩的是福楼拜创作小说所倾注的心力。不得不说,在当下碎片化的时代,读长篇经典(当然《包法利夫人》其实也算不上多长篇)消耗的心力可真不小,隔了几天读,前边章节人物的名字都已经不复记得。还好,《包法利夫人》情节简单,有助于读者耐着性子去发现人物的形成、成长与变化,理解人物行为在彼时的局限性与合理性,丰富自己对复杂人性的接纳度。猎奇读者熟悉的短暂快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长久的沉陷与品味,那些鲜活的人物似乎要跳将出来,霸占我的生活,这让我时而希望认识更多的人物。

2020年是契诃夫去世116周年,这样重要的年份是唤醒大众对经典再度链接的重要时刻,也是出版市场活跃的“流量”时机。当果麦2019年出版的《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打出“活到开始反思生活的年纪,你就应该读读契诃夫了”的营销语时,正当要迈向37岁的我,莫名地被击中了。

30岁后的每一年都觉得过的特别快,貌似应该越来越从容的年纪,却常常生出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过往的许多选择与行为在当下的年纪逐渐发酵出了各种各样的味道,于是我想着,也许可以看看契诃夫,看看他如何在短暂的44年生命里,透过众多短小而精彩的故事来展现丰富多彩但恒久可循的人性。

契诃夫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我们所有人都读过《变色龙》《套中人》,20多岁的契诃夫,幽默且辛辣,讽刺的笔锋令读者酣畅淋漓,《变色龙》只是他一系列讽刺官场小说中的一篇,100多年前的小说,在当下来看,依然有着逼真的现场感,或许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更或许是我们再难以在熟悉的语境下看到这样大胆而直接的讽刺。

在这部小说集里,《小官员之死》《胖子和瘦子》《查询》《普利希别耶夫军士》这四篇也是对官场森严等级制度的揭示。《小官员之死》的主人公是机关勤杂管理员切尔维亚科夫,他在看戏的时候不小心打喷嚏打到了前排观众的头上和脖子上,后来认真一看,发现那个人是勃利兹扎洛夫将军,是交通部门的高等文官。虽然不是自己的直接上司,切尔维亚科夫还是觉得应该道个歉。于是,他当场就赶紧道歉了,将军觉得不耐烦,打扰了自己看戏;切尔维亚科夫内心却无心看戏了,又在幕间休息的时候,再次去道歉,将军更加不耐烦了。回到家里,切尔维亚科夫和妻子一讨论,觉得还是应该正式道个歉,于是第二天上班,切尔维亚科夫特别庄重地去将军办公室道歉,将军根本不想看见他。切尔维亚科夫内心又生气又忐忑,晚上想写封道歉信,也没写出来,只好第三天又去道歉,将军这下终于发飙了,要他滚开,切尔维亚科夫“两眼发黑,双耳轰鸣,倒退着出了门,来到街上,拖着沉重的步子离开了……”,然后回到家里,一命呜呼了。

图片

戏剧冲突和悲剧结局令人笑中带泪,契诃夫在故事中间安排了四次道歉,而每一次道歉后切尔维亚科夫的心理负担反而越重,一个胆小怕事极端恐惧的小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吓死他的不是将军而是这种等级制度背后衍生出的对生活的恐惧吧。

类似这样的现实主义批评小说,《第六病室》可无法让我们笑出来,而更多的是感到恐怖和压抑。正常人被关押在精神病院,整个社会被看似正常实则丧失良知的阶层把控,善良正义被视为精神错乱,寓言式小说,穿越历史观照未来。

年少时期,被穷苦生活逼迫着的契诃夫,曾在23岁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创作了120篇短篇小说,三天一篇的量,有的可以在浴缸里完成,大部分都是写完即发表,鲜有修改。大学毕业后,学医的契诃夫做了医生,在忙碌的行医之余,依然写故事。纳博科夫称契诃夫是文学界的短跑选手,大概他不能不跑的快一点吧,短篇故事意味着极稳定易变现的现金流。

图片

不同时期的契诃夫(颜值相当高啊)

直到俄罗斯文学前辈格里戈罗维奇写给他一封长信,鼓励他尊重自己的天赋,不要赶工写作,要写出内涵完善的作品,要在灵感的浸润中完成。进入中年的契诃夫,讽刺的言辞慢慢的减少了,不变的依然是对小人物日常庸俗生活的关注与反思,印象深刻的是《语文教师》,一个出身底层的年轻男人尼基京,靠着自己的努力取得了省城中学语文教师的职位,并因着这个身份取得了城市贵族家庭舍列斯托夫一家的信任,最终迎娶了这个家庭的二女儿玛妮娅,嫁妆是一座二层楼房,两万卢布,一处农庄和很多鸡鸭。尼基京感受到了幸福生活的滋味,天天都希望和妻子待在一起,他觉得这样的幸福生活完全是自己创造的。

如果止步于此,这部小说当然是极端寡淡的。这篇跨度5年的短篇小说,经历了契诃夫人生的不同阶段,在契诃夫从萨哈林岛旅行回来后,他修改了小说的结局,在最后,尼基京意识到了自己看似幸福生活下的庸俗与无聊,发现了自己缺少对教学事业的热爱,渴望改变/逃离这样的庸俗,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可以任由读者解读出自己的味道。

巴金说过,年轻时读契诃夫,总觉得他是一个厌世主义者,直到50多岁才读懂契诃夫,读懂他是用一生的力量来反抗庸俗。不可否认的是,契诃夫中后期的一些作品氛围是暗淡的、世俗的和缺乏戏剧感的,经常有着挥之不去的忧郁、无力和怅惘,女主人公的爱情鲜有甜蜜的(《未婚妻》《挂在脖子上的安娜》《带小狗的女士》),底层苦难人民的生活又是难以被看到的(《万卡》《忧愁》《困》),中层阶级陷入了等级游戏拼命往上攀爬(《醋栗》《语文教师》),这些故事里的人物平凡的让人难以记住名字,却又鲜活的在一百多年后仍到处可循。

图片

1954年,巴金出席纪念契诃夫逝世50周年纪念活动,和契诃夫妹妹合影

“欣赏伟大的作品犹如精神上的登山运动”,或许我还在半山腰,感受到的只有向上攀爬的疲惫与艰辛,但向上望去,总有些迷人的景色在向我招手。契诃夫曾说“简洁是天才的姐妹”,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一个好故事,是我一直向往的境界。和很多经典作家的创作价值观一样,契诃夫认为创作者应该放弃道德评判,“我的作品中既没有恶棍,也没有天使.......我不谴责任何人,也不为任何人辩护”,他也反对过度解读他的作品,“如果请您喝咖啡,您就不必在咖啡中寻找啤酒。如果我传达给您的是教授的思想,您就不必在其中寻找契诃夫的思想”。

图片

“作为作家的契诃夫从不为人开具药方,作为医生的契诃夫则始终在救治病人”,幽默也好,讽刺也好,揭露庸俗也好,契诃夫一生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短暂的一生丰沛而伟大。我希望我可以攀登到那山顶,去感受山顶的凉风与暖阳,还有那冲破迷雾之后的晴朗和壮阔。

参考资料:

中读专栏:顾春芳老师《契诃夫和他的戏剧时代:活在灵魂的养分里》

中读精品课:刘文飞老师《重回文学的正典时代之契诃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