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三国志(上下册)的读后感大全

三国志(上下册)的读后感大全

《三国志(上下册)》是一本由(晋)陈寿 撰,(宋)裴松之 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83.00元,页数:12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国志(上下册)》读后感(一):三国志关羽传

最近正好重新看了三国志,关羽传的内容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内耗实在是太坑人了。关羽在围攻樊城的时候造了十处鹿角,四处高地,但是迟迟没有攻城的器械,攻城的器械哪里去了呢?主要都是糜芳和傅士仁,他们有一些经济作风的问题,先后烧毁了梁莹,还有军械库,要么就是精血库失窃了,总是凑不齐前方的物资,导致了关羽在进攻的时候手上一直没有合适的兵器,为了这个凡尘的禅城及的几千人,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曹仁,等来了徐晃的12个兵营,孙权那边也做好了偷袭,孙权那边就是被糜芳和傅士仁迎接王师的姿态投降的,太坑人了,边界处一定不能有经济作风问题。钱付里面又有这一段撸桥山,本来是想坑李颜的,结果李颜后来非常聪明,做了个局,把之前原配林相关的锅都甩了路桥山上面这个鬼鬼祟祟程序不中意,太容易给自己埋坑了。

《三国志(上下册)》读后感(二):好坏没有绝对,都是比较出来的

悦读读书会组织了本书共读,110名书友读书打卡,现将 子易 书友的精彩打卡发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好坏没有绝对,都是比较出来的。

领读一直说孙权在某些方面很奇葩,但是在容人这方面,比他儿子强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看看潘璋、朱桓都作成啥样了,尤其是潘璋,杀人夺财这种事儿都干得出来,孙权竟然因为怜惜功劳,爱惜才能,不予追究。这是需要很大的包容心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孙权太奇葩,看这些都不是事儿。)

书看到这里,有点感慨,想到了杨慎做的一首词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用当年明月的一句话是,这个人前半页很牛,后半页就怂了,能善终的没有几人,要么就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要么就是陷入各种旋涡,淹没其中。

仔细想想,我们现在苦恼烦闷的很多事,放在时间轴上,真的就不算什么,若干年后自己都会淡忘,能流芳百世的或者遗臭万年的真的没多少。

所以,很多的时候,不要太过纠结,放开心怀,在纷繁复杂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快意宁静

更多活动更多内容,欢迎加入悦读读书会,我们在那里等您

公众号搜索loveyuedudushu

《三国志(上下册)》读后感(三):关于司马昭和钟会的关系

结论:司马昭对钟会应该没坏心眼子,所谓存心想杀钟会的说法是阴谋论

1. 伐蜀前并不清楚钟会有反意

《三国演义》称司马昭早在钟会伐蜀前就料到钟会反状,这应该是艺术发挥。如果他早就知道,后来钟会诬陷邓艾的时候他就能猜到这是钟会在为谋反之路扫清障碍,他也就不会监禁邓艾。所以,司马昭存心纵容钟会谋反以让他自取其亡这样的说法不合理

不过司马昭大概就是在邓艾被捕前后察觉到钟会反心,所以给钟会写信称自己领兵将至。《晋书·荀勖传》也可佐证,邓艾出事时有人告诉司马昭钟会要谋反,而“帝待会素厚,未之信也”,可见他之前是不知道的。这件事跟之前司马昭弑君的事不一样,他没必要装不知情

当然,《三国志》有载,在钟会伐蜀前有人向司马昭担忧他会谋反,而司马昭回应谋反必败。但司马昭这一断言的根据是蜀地民心不利于谋反,没有提钟会半个字,更没预言他会谋反。

2. 写给钟会的信只是警告

司马昭给钟会写信称自己领兵将至,我认为这只是对钟会的警告,他其实是想挽回钟会的。这并不是高平陵政变中司马懿诱逼曹爽投降的故调重弹,否则司马昭会表明钟会如若回魏必能保全下半生富贵云云。当然,钟会也非曹爽可比,他心气高,做司马昭的金丝雀无法满足他,但司马昭跟他有二十年交情,跟他来硬的行不通这一点司马昭至少是知道的,毕竟就算是跟曹爽不整点利诱都行不通嘛

或者司马昭写这信就是跟钟会宣告自己要讨伐他来了?如果是这样他就会秘密派兵围攻钟会,不可能提前让钟会知道

又或者他是想借此信逼钟会酿成谋反之实?也说不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司马昭完全可以给钟会安个当年治死曹爽的罪名,不需要多少谋反之实,何况钟会已经监禁邓艾,谋反是板上钉钉要发生的事,不需要司马昭火上浇油。

此外,再品司马昭信中“相见在近”四个字。贾充已经带兵要去,他没必要亲自去(而且邵悌确实劝他没必要去),当时身体估计也不大好,毕竟这之后过了一年半就病逝了。去就去,还委婉抒情了句“相见在近”,这是司马昭希望钟会念及他二人的旧情谊不要背离他。否则司马昭为主,贾充为臣,信中措辞就不应该将贾充放在前,而把司马昭同“相见在近”这个词直接相连

连贾充问他是否怀疑钟会,到了这时候,他仍然只是反问“如今遣卿行,宁可复疑卿邪”。当然,他心里其实渐渐明白事情已经难以挽回,因此说“我到长安,则自了矣”

《三国志(上下册)》读后感(四):读每一位人物传记的印象和思考

7月9日读罢武帝操(1-45页)和先主备(727-744页)的传记。这几日因为手伤无法做笔记,所以只是初略读过。最先读曹操传和刘备传,之后再读诸葛亮传等。曹操传所占篇幅最长,共有四十五页。曹操的施政方针里,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屡次下达”令“,或诚恳表达自己与士大夫合作的意愿,或力图摈除有违生产力发展的社会风俗,或理性陈说对自己执政历史和经验的思考,他的执行力的确远超凡人。人多谓曹操奸诈,我却没有此感觉,至多也只是细枝末节而已,丝毫不损他的形象:成大事者总不应优柔寡断!刘备实在是起于毫末,一如我朝钱总理朱镕基,虽为明太祖后世,也不过是饭后谈资,对于本人事业的成功,并没有起到任何实际的作用。最大的感触是,起于平凡的人,如果有能力有毅力做出非凡的成就,他们为事业成功所做的前期准备,盖远多于事业有起色之后的努力。刘备年过四十之后,仍在诸侯之间逃窜,未能有一席安生之地。但几十年所树立的仁厚、宽容、高尚的形象,不可不说是他之后较为轻松地取得蜀地的重大原因。论军事,刘备与曹操都是时代的豪杰;而政治上,曹操可能更有权术。一如陈寿所言,”机权干略“,曹操更胜一筹,而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却是我最应当学习的品质。

7月10日读诸葛亮传(759-781页)。千古传诵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读其传记,乃知其善言辞,有辩才,而军事上的才能往往被无端夸大。隆中对时,诸葛亮已经二十七岁(207年),仍耕于南阳,时人并未多有嘉许,不过身边好友互相推崇而已。他的辩才的确非凡,对刘备的一席言,对孙权的一席言,都切中要害,让人奋起。直到先主即帝位(221年),诸葛亮依然没有卓越的功勋。白帝城托孤时(223年),始开府治事,领益州牧。他的功名可能大多树立于先主死后,而先主之所以托孤孔明,是不是考虑他正在壮年且无二心,而对他的复国能力未报期许?先主遗言只提诸葛亮“必能安国,终定大事”,是不是认为诸葛亮是个有能力守成的政治家,而不是开伟业的辅佐者?先主定川蜀地时,诸葛亮也多年以镇守根据地成都的军师将军身份出现。他在政治上的作为,例如严刑峻法,赏罚分明,可能更得蜀地人的推崇与敬仰。而军事上,连年征战毫无作为,这段时期的功过也被郭冲讥笑,知其军事上的能力不足、后勤补给的调度不力甚至财政上税制的制定不彰等,都淹没在历史对他的过誉中了。有一疑问:诸葛亮何以在47岁方得长子诸葛瞻?七八年之后自己就病死五丈原了。

开学月余,颇为忙碌,一边三高被虐,未能多读闲书。10月4日重读坚策权传记。一门三英杰,这在三国时代似乎不多见。孙坚与孙策似乎比孙权更善战勇猛,但孙权的政治头脑更高明:若孙坚或孙策未曾身死,仅以其勇莽,未见得能成三足之事。孙权姑且可以算作一个富二代或者官二代,但是他的二代身份在三国时又不算突出,比他有阶级基础的人不在少数,一如袁谭袁尚刘琮曹丕等,却少有人可以在父辈的政治资本上做更多的发展。虽他享国祚数十年,家国竟败在一个富n代手里,实在会让这三位英雄天国难笑。子孙若有,一定要好好教育啊。

《三国志(上下册)》读后感(五):如何把《二十四史》硬扯上《朗道十卷》

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把《三国志》看完了,最后两百多页是在端午节三天假期里肝完的,效果肯定好不到哪去,但因为最后都是讲吴国的,而我对吴国又不是很感兴趣,所以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三国志》看完了,前四史就全看完了,总共用了六年零一个月的时间。我是计划把二十四史全看完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那么长的寿命。今年计划先不继续看正史了,接下来再看些《华阳国志》《世说新语》等跟三国有关的,然后去看《三国演义》的第九周目。可以说我读前四史就是为了更好的享受《三国演义》,之前虽然看过八遍《三国演义》,但都是十几年前看的,而且是在知识储备相对比较匮乏的情况下看的,如今做好的充分的准备,再去看的话,观感肯定会大不一样了,很期待啊。这次书评的内容会很长,我会以前四史作为这个书评的内容(时间跨度太久了,很多内容都已经忘掉了),但在之前,我要先说一件一旦读史书的时候就会萦绕在我心头,让我耿耿于怀的事情。

一、非历史专业的普通人到底配不配读二十四史?

我是单纯地觉得作为一个人,有必要去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而了解历史的渠道呢,肯定不是通过什么各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当代历史“达人”们咀嚼过的残渣,而是自己去阅读原典。说来很有意思,如果一个人没看过正史,去网上瞎评论的话,会被嘲笑,说应该去看看正史;而看过正史之后,去表达一下不同的意见,又会被历史大V讽刺不配看正史。作为一个业余的历史了解者(我都不敢说自己是爱好者,达不到,达不到),真是太难了。

事情是这样的。今年春节放假期间,我刷知乎,看见一个关于二十四史的问题,最高赞的答案把计划通读二十四史却只想了解个大概的人一通臭批,他以他读《唐史》(大概是吧,我也不想去翻以前的记录了,目前所写的内容也完全是根据回忆,有可能有出入,先提前说一下)为例讲了该如何去读二十四史,说读二十四史应该参照着多方材料,才能挖掘出史书文字表面下的深层涵义。他这种说法是完全正确的,但太过于理想化了,简直就是”真空中的球形鸡“(《生活大爆炸》中的一个物理梗),如果真用这种方式去读二十四史的话,那要猴年马月才能读完啊!他这就是先描述一种不可能达到的理想情况,然后批判那些“不自量力”的人,而全然不顾那些“不自量力”的人本来也并没有把目标设定为那个理想情况。

我们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速度-准确性”权衡,意思是说当人在进行反应时操作时,反应速度变快了,准确率就会下降;而为了确保一定的准确率,就要牺牲反应速度。在读书的时候,我觉得也会存在一种”时间-深度“权衡,一个人读一本所能达到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所能给予这本书的时间。我计划用三十年的时间,每天抽出半个小时,来把通读二十四史的任务完成。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深入地阅读,但从我所能花在那上面的时间来看,是不可能的,只能支持我去了解个大概。把一块排骨吃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可以啊,没问题啊,但也没必要去鄙视只想吃点表面的肉的人吧?

我在那个答主的回答下作了评论,其实那个回答已经很久了,而且好像也很久没有人评论了,我也很少在知乎上评论,也几乎没有人回复我的评论,然而这个几十万粉,上百万赞的大V,还真就拨冗回复了我,我真是受宠若惊啊!我说我计划花三十年的时间把二十四史通读一遍,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对的。然后他阴阳怪气地给我举了个例子,说什么“有一个人啊,想花三十年的时间把《朗道十卷》看完云云”,就是在我的原话基础上用朗道十卷替换了二十四史。我就纳闷了,什么人会把二十四史和朗道十卷相提并论啊?这两者有可比性吗?莫非知乎玩太久了,连基本的逻辑都不具备了?

在没有掌握基本的方法之前,确实很难吸收太多的内容。拿我熟悉的心理学来说,虽然很多书的序言里都写着没有什么心理学基础也不影响阅读,但实际上没看过《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统计》《心理学研究方法》等书的话,即便是连《亲密关系》(罗兰·米勒的那本哈,不是克里斯托弗·孟的那本,后者不需要什么心理学基础,毕竟跟心理学也没啥关系)那样相对来说比较浅显的书也是很难理解的。我自身的经历就是一个单样本前后测实验:在正式学心理学之前,我看过那本书的第五版,当时只打了3颗星,原因很简单,看不懂;但当我毕业之后,又看了一遍第六版,才发现那本书真的是字字珠玑,然后把3颗星改成了5颗星。

我回复说,读朗道十卷需要很多前置知识,不具备那些知识确实吸收不到什么东西,但是史书不一样,我觉得读史书是开卷有益的。然后他把我的观点歪曲成我认为“小学生也能读二十四史”,然后对这个“观点”大加挞伐。这是典型的稻草人谬误,我最瞧不起这样做的人了。但就拿小学生来说吧,小学生去读朗道十卷,是真的什么也吸收不到,但是小学生去读二十四史,就真的一点东西也吸收不到吗?我小学的时候没读过二十四史,但是看过《三国演义》,繁体竖排版,看过之后,加上当时经常玩一些台湾的单机游戏,就让我在小学阶段可以无障碍地阅读繁体字了,这难道不是一种收获吗?

然后就是非理性的互怼了,他拉黑了我,我拿小号把他这个知乎老阴阳人比作了历史上著名的太监,并也在那个问题下不自量力地写了一个针对他的回答,他则把我挂到了他的想法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他截图里我最关键的一个回复被折叠了,但我自己去看的时候却没有折叠)。在他的地盘里,自然是支持他的多,但也有支持我的,还有佩服我的,我觉得这才是正常的反应吧?我在自己反击的回答中写道:“我觉得一个能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地把《二十四史》读完的人,哪怕仅能了解个大概,也是非常强大的,遇到这种人,我肯定会由衷的感到佩服。比起那种满肚子历史却只知道炫耀,讲起话来尖酸刻薄、阴阳怪气、毫无修养的人,两者相差也不可以道里计。”那个大V在自己的想法里写一个回复,说道:“其实云云”,这个其实云云内容我记不清了,但是跟我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我都不知道他到底在跟我杠什么,为了杠而杠吗?

我读书向来读得很浅,是抱着陶渊明那种“喜读书而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我觉得这是因为我读书没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我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赚钱,单纯就是因为我想去读,我喜欢读书,我享受这种过程。这样的一种心态,难道不比那些书读得很深入,但目的却是为了抬高自己贬低他人的心态健康而纯粹得多吗?他的观点没有问题,但他回复的方式就太过于冒犯人了,其实我也挺好奇,一个人是如何变成阴阳怪气的。通过那一次,知乎的某些套路我也搞明白了:拉踩能引发争论,获得流量;不当类比再加上稻草人缪人能忽悠很多没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之后我就把知乎给卸载了。

二、读过前四史后我所得到的大概了解。

1.字音字义。《史记》我一共看了三遍,前两遍都是看的带有译文的版本,注释中也有生僻字的注音(后来看的没有译文的版本,注释中也有标音,只不过是以反切的形式)。这两遍《史记》读下来,很多字音字义方面的问题就解决了。当然了,我们的文字博大精深,不认识的字,不知道意思的词还是有许多许多,但古文中常见字的音义,在反复的经典条件反射当中,也逐步内化为了我所拥有的知识。个别多音字,因为其他读音见得太频繁了,甚至改变了本来所以为的最常见读音。最典型的是被字,我现在在古文中看到它,第一反应是念“披”,而不是“倍”,印象中是因为在某些书中看到了过多的“皮义反”。

2.扩充词库。心理学的注意理论中有一个过滤器理论,说只有通过过滤器的信息才会被意识到,然后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对词汇的掌握应该也是如此,一个没有见过的词汇,首先要被意识到,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在读史的过程中,就是意识到大量先前不知道的词汇,并将其纳入自己的词汇库的过程。记得在《宣华录》中读到过一种名为“摴蒱”的游戏(经常跟投壶同时出现),这个词在《三国志》中也出现过,但如果我之前没有将其纳入我的词汇库中,在《三国志》中遇到这个词,恐怕就会完全意识不到了。

3.成语典故。既然是历史原典,其中自然少不了各种成语典故、俗语名句。看书的过程中,看到这样的内容,然后再去验证是否就是出处,也是读这些书时的一大乐趣。后面有提到一些,这里就不说具体的了,太多了。

4.无名名人。历史是如何传播的呢?为什么有些名人就始终有名,而另一些名人就仅在一时有名?拿西施和郑旦来说(如果我没看过史书,恐怕没有渠道知道曾经有个叫郑旦的美人),两人同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相貌应该也不会相差太大,为什么西施就位列四大美人,如今在百度搜索上有100000000+条相关结果;而郑旦就不那么为人所知,在百度搜索上仅有4050000条相关结果?(不过也比另外同时进献的六个美人要好一些,连名字似乎都没留下来)。我觉得吧,一是西施更早地进入了人们的心智当中,像人们想到可乐就想到可口可乐一样,她成为了美人的代名词;二是西施跟话题人物范蠡有过故事,彼此增加了曝光率。像这样的无名的名人还有很多,《三国演义》中没有提及但史书中很重要人物就挺多的,比如贺齐,吴壹、田豫、陈到、魏讽等等。三国之前的就更多了,随便写几个能随时都能想到的,如杜钦、谷永、卜式、邓禹、岑彭、冯异等,如果没有读这些史书的话,这辈子恐怕也没有机会知道这些名字了。

5.情绪体验。看到古人的言行,与其产生共鸣,产生或悲或喜的情绪体验,难道不是一种收获吗?非得要读懂、读透,各种材料交叉验证,才配去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吗?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蔡文姬的诗,真是字字带泪啊,附几句在这里吧:“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念我出腹子,匈臆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从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6.诱发思考。人到底能否从历史中吸收经验教训?我觉得还是可以的,只不过这个经验教训能否起到作用,还要依赖于需要这些经验教训的场景与其所处的场景是相似度是否达到一定的程度。人的行为,历史的走向,更多的是由情境所决定的,什么性格决定命运,真是越想越觉得胡扯。在某些情境之下,正确的反面还是正确;而在另一些情境之下,错误的反面却仍然是另一种错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李广生在光武帝时代则可能会称为耿秉,而耿秉生在汉武帝时代则可能会成为李广。

7.获得感悟。“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出自《汉书·霍光传》,意思是“火灾过后,曾经建议把烟囱改弯,把柴草移开去的人得不到奖赏,只有为救火被烧伤的人受到款待。”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反复想了很久。无论是工作上,感情上,还是亲情上,都会频繁地出现这样的情况,但也没有什么办法去避免。因为曲突徙薪是无法量化的,而焦头烂额就好量化多了。说实在的,曲突徙薪之后,能做到”无恩泽“就是很好的结果了,更多的时候可能会被好心当成驴肝肺,反而招来埋怨。

8.背景知识。《三国志·蜀书》的最后一传中附有杨戏对蜀国一众文臣武将的评价,其中对关羽和张飞是这么说的:“关、张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携上,雄壮虎烈。藩屏左右,翻飞电发,济于艰难,赞主洪业,侔迹韩、耿,齐声双德。交待无礼,并致奸慝,悼惟轻虑,陨身匡国。”他把关羽、张飞比作了韩、耿。韩代表韩信,这个很容易知道,但耿代表耿弇,我估计一般人就不会知道了。光武帝曾把耿弇比作韩信,所以在这里韩、耿就并列了,但实际上这俩人还是有挺大的差距的。说起耿弇,就要提一提耿家将了。耿弇是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四;耿秉是耿弇的侄子,与窦宪一起大败匈奴,燕然勒石;耿夔是耿秉的弟弟,他率领八百精骑,出居延塞,追杀五千余里,打破汉朝出征匈奴的最远距离记录;耿恭是耿秉的堂弟,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据说就来自他的亲身经历;耿弇的曾孙耿纪,欲诛灭曹操而不成,为汉朝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如果能为耿家将拍一个类似于《千秋家国梦》那样的电视剧,应该也会很有看点。

在说一个。《三国志·黄李吕马王张传》记载“嶷初见费祎为大将军,恣性泛爱,待信新附太过,嶷书戒之曰:‘昔岑彭率师,来歙杖节,咸见害于刺客,今明将军位尊权重,宜鉴前事,少以为警。’后祎果为魏降人郭脩所害。”张嶷预测到了费祎会被刺杀身亡,举了岑彭和来歙的例子。来歙我没什么印象,但对于岑彭可是印象深刻。岑彭和冯异是光武帝刘秀手下唯二的建立方面之号的将领,在攻打公孙述时,他“因晨夜倍道兼行二千余里,径拔武阳。使精骑驰广都,去成都数十里,势若风雨,所至皆奔散。”公孙述知道后大惊,把拐杖扔到地上,叹道:“是何神也!”然而下一行:“彭所营地名彭亡,闻而恶之,欲徙,会日暮,蜀刺客诈为亡奴降,夜刺杀彭。”看到这里,我整个人都懵了,完全没法接受这个两千年前的既定事实,我还等着看他平定公孙述,为光武帝建功立业呢,人就突然没了,实在是可悲可叹啊!

本部分我所提到的所有内容,都不是能通过什么朗道十卷而获得的。我还是不明白,一个人怎么会把朗道十卷和二十四史相提并论呢?

三、按顺序列举一些有意思的内容

在读书时,我会把内容整理成word,并加一些注释,或者在书中折角,但不是在读所有的书时都有这样的习惯,所以整理的内容不很全面,当然,也没法全面。

1.《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而在《孟子》的记载中,只说“三过其门而不入”,至于是不敢入、不想入、不能入,则没有说明。这三种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如果真是不敢入,那恐怕是没法传为美谈了。

2.《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一看到“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这句,就觉得特别有趣,活脱脱的一个用知识装备了自己头脑的叛逆少年形象。

3.《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个成语叫人头畜鸣。古人骂起人来,是多么的形象啊!

4.《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这就是一个曲突徙薪的例子吧,不过也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5.《史记·孝武本纪》(其实是《封禅书》)中有句“羁縻弗绝,冀遇其真”,讲汉武帝对神仙方术的态度,也是很形象地描绘出了人们对明知道不可能实现但却不想轻易放弃的事物的态度。

6.《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将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这是伍子胥死前的遗言,我曾想收集整理历史名人的遗言,但阅读量似乎还很不够。

7.《汉书·五行志》中提到:“人事失于下,变象现于上”。古人们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们会以天象来推人事,并在上下之间,强加因果。读《五行志》的时候,我总是联想到心理咨询,“人事失于内,变象现于外”没有问题,但目前的内外之间,似乎也是强加因果。

8.《汉书·景十三王传》:在这个传记里第一次读到“实事求是”这个成语,如果不是在这里读到了,我真是想不到这个成语竟然这么古老了。

9.《汉书·杨雄传》提到:“凡人贱近而贵远,亲见扬子云禄位容貌不能动人,故轻其书。”我在选择读书时有很大的偏见,就是尽量不看活着的中国人写的书,原因就大概在此。不过现在已经有所改观了。

10.《汉书·循吏传》记载:“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就算自身能力再强,没有运气赶上适当的时机,也很难成大事。

11.《汉书·王莽传》记载:“王兴者,故城门令史。王盛者,卖饼。莽按符命求得此姓名十馀人,两人容貌应卜相,径从布衣登用,以视神焉。”而只要运气好,哪怕什么能力都没有,也是可以平步青云的。

12.《后汉书·耿弇传》里出了“有志者事竟成”“乌合之众”等成语,这个传记是我在后汉书里最喜欢的一篇,前面已经提到过。

13.《后汉书·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记载了光武帝跟功臣们谈论如果没有因缘际会,他们能做到什么官:“高密侯邓禹先对曰:‘臣少尝学问,可郡文学博士。’帝曰:‘何言之谦乎?卿邓氏子,志行修整,何为不掾功曹?’余各以次对,至武,曰:‘臣以武勇,可守尉督盗贼。’帝笑曰:‘且勿为盗贼,自致亭长,斯可矣。’”感觉是比着萧何、刘邦来说的,光武帝说马武可以做亭长,这样真的好吗?

14.《后汉书·马援传》也有几个有名的成语典故:“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15.《后汉书·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中,古人已有了优生学的意识:“兄弟形皆伟壮,唯勤祖父偃,长不满七尺,常自耻短陋,恐子孙之似也,乃为子伉娶长妻。伉生勤,长八尺三寸。”

16.《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记载:“自昭帝封安世,至吉,传国八世,经历篡乱,二百年间未尝谴黜,封者莫与为此。”常言道:富不过三代。能富八代的,在整个历史上估计也不常见。

17.《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中记载了一个诸侯王的财富:“奴婢至千四百人,厩马千二百匹,私田八百顷”,别的不说,就那八百顷地,大概五千万平方米,放现在也值成百上千亿了,怪不得封建社会会变成资本主义社会呢。

18.《三国志·徐胡二王传》中记载了孙权的晚景,甚是悲凉:”今陆逊等已死,而权年老,内无贤嗣,中无谋主。权自出则惧内衅卒起,痈疽发溃;遣将则旧将已尽,新将未信。”

19.《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了关于卑弥呼的事迹,有一段如下:“自为王以来,少有见者。以婢千人自侍,唯有男子一人给饮食,传辞出入。居处宫室楼观,城栅严设,常有人持兵守卫。”我读到这里时,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东方不败,莫非东方不败就是以卑弥呼为原型的?

20.《三国志·张顾诸葛步传》中有这么一段:“权掷刀致地,与昭对泣。然卒遣弥、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权恨之,土塞其门,昭又于内以土封之。渊果杀弥、晏。权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权烧其门,欲以恐之,昭更闭户。权使人灭火,住门良久,昭诸子共扶昭起,权载以还宫,深自克责。昭不得已,然后朝会。”这段孙权与张昭君臣间的相爱相杀也是写得极为精彩,充分描绘出了孙权那矛盾与复杂的心理。

21.《三国志·程黄韩蒋周陈董甘淩徐潘丁传》中记载了吕蒙和甘宁的恩怨:“蒙母徒跣出谏蒙曰:‘至尊待汝如骨肉,属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宁死之日,纵至尊不问,汝是为臣下非法。’蒙素至孝,闻母言,即豁然意释,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老母待卿食,急上!’宁涕泣歔欷曰:‘负卿。’与蒙俱还见母,欢宴竟日。 ”这段也把我看哭了,很多时候,爱恨情仇,真的只在一念之间,而古文中也常常寥寥几字就表达出深情厚意。

22.《三国志·王楼贺韦华传》中有一句:“今国无一年之储,家无经月之畜”。谁能想到,在《三国志》中还能读到前女友的名字?恕我叹息一声。刚分手时,我还借着历史故事,写了几段话,来疏解失恋后的苦闷,附在这里吧:

1)神话故事中,大禹是在其父鲧死后三年,被天神从其父腹中剖出来的。想必神话中的鲧是没有配偶的,要不孩子也不用从自己肚里出来了。他心中的苦闷无处可说,心里堵得慌,治水也只知道堵,最终失败了,并落得个被舜帝“殛于羽山”的下场。大禹则不同,虽然怕跟他爹一样被诛死,导致十三年里,三过家门而不敢入,但在他家中,终归有个涂山氏在等着他。心中有个人儿啊,感情就有处宣泄了,所以他治水时懂得疏导,最终“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避免了人们成为鱼鳖的命运。既然心中的人儿没了,只好寻找其他的宣泄手段了。

2)荆轲的刺秦和张良的刺秦不一样。张良的刺秦,不知道是因为他的大力士抡大铁椎的技术没有操练好,还是因为嬴政过于谨慎而让他无从准确定位,就只留下了个“误中副车”的成语。荆轲的准备要充分的多,取了樊於期的首级,配了徐夫人的匕首,携了督亢的地图,带了必死的决心,除了有个朋友没到,一切都准备好了。然而最后荆轲被砍断了大腿,只能靠着柱子骂人,狼狈极了。失败是注定的,这是一场得不到结果的旅程,但他还是去了。他何尝不想刺死嬴政啊,但力不能为啊,只能留下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了。她小我好几岁,离我一千多公里,但我俩竟然坚持了两年,想来也很不容易了。失败是注定的,这是一场得不到结果的旅程,但我还是去了。没什么可后悔的。

3)李斯要被腰斩了,他的大儿子三川守李由在不久前败给楚军,已经被曹参给杀了,于是李斯跟马上也要被处决的二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堂堂秦朝宰相,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李斯,临死前所念念不忘的,竟然只是这个。看来跟自己亲爱的人遛遛狗追追兔子,真是莫大的幸福。但这种简单的幸福,有时也不易得啊。我最后的要求,是让她给我再掏一次耳朵。很敷衍,很快就结束了,连大腿都没有躺(后来打电话聊到这个事,她说她让我躺在大腿上而我没有躺,可能当时太生气了吧)。躺在所爱之人的大腿上,让她给自己掏耳朵,真是太幸福了啊。

4)匡衡被免为庶人了,当年贫而好学、凿壁偷光的他,竟然落了这么个下场。少时偷光,老来盗土,盗了四万多亩。然而匡衡可能还是那个匡衡,只是他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从穷娃娃变成丞相,让他有了更强的偷盗能力。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不是证明了环境在改变人的行为方面的重要性吗?“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初心难忘,但也难守,人终究还是要跟着善变的环境变成善变的人的。那天是晚上7点半到了她的住处,进去后,相对无言。过了会,她让我明天就回去,让我当晚去住酒店。我自然是十分不情愿,但她很坚决,我实在是没办法了。转天坐上最早的一班高铁,灰溜溜地回了家。“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啊。

5)王徽之想戴逵了,虽然外面下着大雪,还是在夜里,但他决定立刻动身去找老朋友。船行了一宿才到地方,但他到了门前却扭头回去了,只留下了一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思念甚苦甚切,但知道还可以访问,知道访问了也会有回应,就不会那么痛苦了。至于要不要真的去访问,似乎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最近打了两次电话,聊了两个来小时,说的话比分手前两个月和起来还要多。分手是必然的,所以也没那么难过,况且现在时不时地还能找她聊一聊,就是不知道还能持续多久。到她另结新欢?到她嫁为人妇?还是到她生儿育女呢?

四、其他的一些杂谈

为什么不去读历史小说,而是去读原典?有些历史小说是不错的,比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但大多数历史小说,都不如直接看史书来得带劲。我之前看过一本《韩信》,索然无味,跟司马迁笔下的《韩信传》所能给人带来的阅读快感完全没有可比性。以前老爹还让我买过半套(5本)《卑鄙的圣人曹操》,据说这套书的作者靠这套书搞了100多万版税,但他的文化水平实在是有限,词汇的匮乏简直令人发指。印象中,曹腾笑起来是扑哧,曹操笑起来是扑哧,袁绍笑起来,也是扑哧。曹腾可能还好一点,但你让我想象曹操、袁绍扑哧一笑,我真是想象不出来啊!有珠玉可选,何必去垃圾堆里翻呢?

index读书法。读研的时候,因为要看很多文献,而文献数量太多,很多内容不可能都记住,于是就慢慢转变成了index式的读书法,我没法说出某个具体内容,但我知道如果我需要它时该去哪里找到它。读史书的时候我也是采用的index读书法,我没有刻意去记住某些内容,但是我知道如果我想知道某个人、某件事情,我是可以找到相关的内容的,这难道不也是属于自己的知识吗?

读史书能改变很多刻板印象,也能补充很多空白的背景知识。三国演义中由于人物众多,一些不那么重要的角色难免有脸谱化的现象。比如舌战群儒中的群儒,也是各有各的性格。虞翻骂于禁,骂糜芳,面折孙权,被陈寿评为“狂直”,这种评价我在演义中完全看不出来,那些群儒基本上是一视同仁了。又如陆逊虽然比陆绩还大,但却是陆绩的侄子,这跟荀彧和荀攸的关系一样,类似的很多人物关系,在演义中限于篇幅也没有交待清楚。再举个例子,邓芝是东汉初年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一的邓禹的后人,知道这个之后,邓芝的形象也会更丰满一些。

历史的节点。刘备临终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孙策死时也对张昭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他们真的取代了刘禅和孙权,历史将会如何发展?这是大的节点,一些小的选择,如前面提到的陈婴的选择,也会对整个历史产生极大的变化。微小改变所产生的蝴蝶效也会使整个历史面目全非,每个历史节点的改变,都能催生出一系列全新的故事。如果处于某时某地的某人,做出了某个不一样的选择,结果又会是怎样呢?

既然提到了张昭,就自然会想到:“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句话,而有了这句话,我就终于可以把朗道十卷和二十四史扯到一起了。毕竟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嘛。

一万字了,就到这里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