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读后感锦集

《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读后感锦集

《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是一本由Steven Johnson著作,Riverhead Book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GBP 16.85,页数:3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读后感(一):这本书作者讲的主要观点我都想到了,不过

这是本很好的书,我看了之后感觉英雄所见略同。作者的这些想法,我过去的两三年里也大概都想过。不过作者说他写这本书酝酿了十年,最后动笔之后也写了四年,这就让我没话可说了。而且作者使用的素材非常精美,全书有几个重要的象征和比喻,比如达尔文研究的珊瑚礁、碳原子构成的生物世界等等,关键处是作者用了个叫DEVONthink的软件帮助他收集素材,他说大概收集了五万条素材,这个软件可以帮助这些想法和知识点之间产生链接联想,从而帮助作者产生洞见,太神了。

《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读后感(二):为什么知识产权官司会越来越多

约翰逊在《创意源自何处:发明的自然史》一书的开头讲述的是达尔文悖论:1836年,达尔文搭乘“猎犬号”轮船进行环球科学考察,他途中经过基林群岛,发现该岛的陆地上动植物种类非常贫乏,但岛上的珊瑚礁中生态群却非常繁盛。

第二节讲述了瑞士生物学家马克斯·克雷伯的发现:不同物种的代谢率随它们的身体质量按3/4次方增加。有人据此做出推论,城市规模与其创新能力的关系也是如此:一个城市,如果其规模是邻近城市的10倍,其创新能力就不只是后者的10倍,而是17倍;一个规模是小镇的50倍的城市,其创新能力是后者的130倍。

第三节说,电视机和高清电视的发展过程表现了一个10/10规则:一项新技术的成熟需要10年,它普及到大众又需要10年。到了网络时代,这个规则变成了1/1,YouTube技术的成熟和普及都只用了一年时间。讲完这三个故事后,约翰逊才总结说,城市和网络都像珊瑚礁一样,是有机的、活跃的系统,适合创造、融合。约翰逊青睐的比喻是达尔文研究的珊瑚礁。环礁本身是有机的、活跃的生态系统,不仅其中的个体野蛮、残酷,而且合作和相互依存。

约翰逊这本书的特点就是,接连讲述不同领域的故事,就在读者可能会对两位年轻物理学家研究如何跟踪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感到厌烦时,约翰逊又开始讲述艾森豪威尔时期的高速公路如何引发了GPS的发展。作者知道他最终想说明什么,但读者在读每一个小故事的时候则会迷路。他乐于让游客感到迷雾重重,一步步移步换景,直到最后豁然开朗。

约翰逊先提出一些确定的原理,他称之为创新环境的共同特点,然后用各个方面的例子来加以证明。他从容地从生物学、科技、音乐、跳蚤的繁殖、确认“9·11”恐怖嫌犯的失败讲到进化论和人类学。还说到,最能诞生发明的地方是那些人们聚在一起交流想法的地方——伦敦18世纪的咖啡馆、硅谷的家酿计算机俱乐部和弗洛伊德在维也纳的星期三沙龙。

该书的每一章的标题都很特别,如“临近的可能”(前人的突破很合理的延伸)、“液体网络”(孵化创新的互联网、咖啡馆或生态系统)、“缓慢的直觉”(某个想法在成为正确答案之前要缓慢地发展,甚至走弯路)、“联适应”(一个领域的创新出乎意料地被用在别的领域,古腾堡的印刷机综合了墨水、纸张、活字以及很关键的,榨葡萄的机器),还有平台(从操作系统到珊瑚礁)。

在该书的最后,史蒂文·约翰逊研究了过去400年间的200个重大发明,包括维生素、塑料、打字机和超级处理器等,把它们按照是个人还是集体的成果,是不是为了谋利分成了4类。他的结论是:早年的创新是个人的突破,文艺复兴时期只有不到10%的创新是集体的。但随着历史的推进,大部分创新出自集体协作,并且不是为了利润回报而做的。我们以为牛顿、洛克、拉瓦锡等启蒙时代的天才在商业利益的激励体系之外搞研究。但是约翰逊发现,直到18世纪初工业化资本主义和专利保护兴起之后很久,大部分商业发明都是集体形式,有很多个人做出了关键的调整和改进。历史著作喜欢把这些缓慢、演化的过程压缩成单个发明家灵感乍现的时候,但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很多关键技术都是群体干预的结果。因此,社会不能依赖少数科学家或技术专家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为获得专利和版权而创新。

约翰逊并没有就创新给出多少实用的建议,他也只是说泡澡、散步有助于创新。书中倒是给商务人士提出了一些建议:他指出,联邦调查局没有抓住“9·11”恐怖嫌犯,是因为亚利桑那州一位探员的直觉没能成为液体网络的一部分。组织化灵感的秘诀是构建一个信息系统,让灵感持续存在、散播并重组。美国营销专家汉夫特说,该书的标题“临近的可能”等概念应该很快会流行起来,但在商业领域,问题不是缺少创意,而是其扼杀创意的文化,因为新观念像早产儿一样脆弱,作者应该在续作中讨论如何使创意避免夭折。■

《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读后感(三):如何创新,如何想出好点子 Chance favors the connected mind

Innovation and ideas

两本一起读的: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 How to get ideas.

前者是讲人类历史上各种创新(主要是科技方面)来自什么样的interaction,后者是一个广告业的人来给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提出创新点子的技巧。结合起来看很有意思。

前者里面提到一条,短期密集读书可以帮助把不同书的内容结合起来,让他们相互作用,这样比长期精读少数书,能收获更大。因为这条比较适合我自己的style,所以收下!!

* 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7个要素:

1,adjacent possible, 一个点子可以引发邻近类似的点子。是说一个点子可以激发近似区域其他的点子,但是隔太远了就不行。这条解释了为什么大城市比大农村更多创新等现象。随机的谈话也可能激发新想法。

2,liquid networks,流动的网络。交互相连的思想要多要广,不要制约太多,让不同领域的思想相互作用,要开放的形式,不要封闭。例子包括MIT一个产生无数创新的20号楼。多跟人讨论自己的问题,别人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可以突破旧思想的局限。

3,slow hunch,缓慢的直觉。有时候一个直觉在脑子里面可以存在很多年,然后一天突然有新的信息可以跟老的点子作用,产生出创新或者解决一个长久存在的问题。提示是用软件记录脑子里各种零碎的信息,写好关键字,方便将来查询,产生关联。作者提的软件来代替19世纪的common place book我没有能找到,evernote 里面自己注意多写一些tag应该可以的。

4,serendipity,机缘凑巧,灵光乍现。多多想问题,想很久,然后放下。然后经常的灵感就出现了。学习关键是:使劲多想。然后等待,等待的时候最好是做其他无关的脑力劳动。

5,error错误。无论大自然还是人类创新,总是众多的尝试和失败后,从里面筛选出少数好用的保留下来。所以想要好的创新,只有是不断去尝试。不怕犯错,错了就改。

6,Expatation,外派。这条我个人最喜欢。借用其他领域的知识来应用并解决眼前的问题。启示是经常没事跟外行人talk下。

7,platforms,平台。开放自己的平台让别人在这个平台上面创新,可以帮助推广自己的平台,推动自己平台的创新和发展。例子是twitter。苹果和droid的app store也是类似道理吧。web 2.0时代如何结合封闭+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不要扼杀交流和创新,很多书已经讨论了这个问题。到底把握多少,开放多少,开放什么程度,如何能保持profitability? 我自己经常用的小软件里面很多都有free version还允许别人在平台上加东西改东西。然后收费版本就添加更多功能。free版要足够好用,吸引大家来用,又要收费版能提供非常宝贵的东西让别人肯掏钱买,好像有人说过,收费用户比例占到免费用户的10%就已经是很好很好的。具体的不清楚,有人能推荐更多的书来读吗?

结论:Action items:

Go for a walk; cultivate hunches; write everything down, but keep your folders messy; embrace serendipity; make generative mistakes; take on multiple hobbies; frequent coffeehouses and other liquid networks; follow the links; let others build on your ideas; borrow, recycle, reinvent. Build a tangled bank

出去散步;培养直觉;记录全部的思想,但是别归类,让它乱着;珍惜机缘凑巧,意外发现;犯一些可以引导出新事物的错;多培养几种业余爱好;多去咖啡馆等流体网络;追随网络中事物之间的连接;允许别人在自己点子的基础上开发和发展新事物;借用,回收再利用,重新发明-----建议一个彼此相连交错的信息库。

* How to get ideas?

先准备好自己的头脑的10条建议

1 have fun 别太严肃,死气沉沉。放松有趣的环境能激发新点子

2 be more like a child 跟孩子一样思考。小孩最初几年可以不加分别的看见周围全部细节,但是后来经过学习才懂得区分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事物,然后忽略那些不重要的。但是如果我们只用这样一种思维就难免陷入定式。如果打破定势,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就会又重新看见很多从前被忽略的细节。

3 Become idea prone。不要老是去censor自己的想法,多从奇怪的角度思考(this reminds me of the book "lateral thinking". 坚信解法、点子存在。

4 visualize success 在头脑中想象自己已经成功了,有这样的信心能帮助自己找到解决办法而不是去质疑,到底有没有办法啊!!这个跟前阵子写过的一日记的意思很一样!Again this book is really my cup of tea!

5 Rejoice in failure 假定成功率是1%,那么增加尝试次数就可以增加成功的可能。简单的数学。多尝试,错了就改。(这点上本书里面也一样说了)

6 Get more inputs 保持好奇心,问很多很多问题,仔细思考,发现别人忽略的细节。多做各种不一样的事情(跟上本书的take on multiple hobbies一样)

7 Screw up your courage,别担心太多了,suspend judgment。

8 Team up with energy 跟活跃的人一起想点子

9 Rethink your thinking 先相信自己可以找到办法,别质疑(这点上本书里面也一样说了)

10 Learn how to combine 这个类似上本书的expat。

然后是具体做法

1 Define the problem. 定义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 有时候换个定义办法,就可以自然的从其他角度看问题,找到完全不同的解法

2 Gather the information。 这个不说

3 Search for the idea

4 Forget about it 这几步也跟上本书里面提到的相呼应了。先完备思考,然后take a break,灵感就会自动到来。

5 Put the idea into action. 有好点子不要着急到处广播,然后又不做。很像小时候喜欢的motto:想到就做,做了再说。光有点子没有用,要有行动力。Again, this is sooooo my cup of tea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