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江湖丛谈》经典读后感有感

《江湖丛谈》经典读后感有感

《江湖丛谈》是一本由连阔如著 / 贾建国、连丽如整理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4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江湖丛谈》读后感(一):变化的时代,不变的是人性

看那些江湖事,看那些江湖人。生活永远比电视剧更精彩,人性是永恒的主题。

感慨就是,现在确实是江湖乱道的时代了,没有什么秩序和规则能约束人的行为了。

不起贪念才能杜绝上当。街边如此,网购如此,人生亦如此。

那天看到传单,关于升学教育的讲座,我笑了。不销售任何商品。先送后买,老方法还是会有人中招吧,因为针对的是人性啊。

《江湖丛谈》读后感(二):边看边胡言乱语

边看边胡言乱语

1看到灌药的那一章节的某一片段的时候,俺差点喷了。话说灌药的时候有些人总是牙关紧闭,不肯吃或者是因为病症发作没开口。而里面某卖假药的银竟然说,哪怕是把门牙给敲碎了,也要把药灌进去。囧。这算是哪门子的喂药啊,跟某种叉叉的行为简直同一性质。

2再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俺发现了一个很一致的问题,无论是虾米骗局,大部分是相似的。多是以传名声开始,然后就是分文不取啦,然后就是愿者上钩啦,然后就出现很多骂坑爹的了。

嗯。那时候的人们真是好骗。

人性总是好奇而好热闹的,尽管现在还是。。。。

3说耍把戏买药的部分的时候,作者很直接的点出,要想生意好,不仅要自己有料,另外还要外貌惊人,咳,就是俗话说的要长得好看。。。好伐。大家应该欢欣鼓舞现在整容业发达,为这种成功提供了各种可能。

4原来假药这个东西在很久很久之前就有了。包括各种形式和各种丰富的假材料。果然在造假这件事情上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新。不过想不明白,有那么多心思去造假干嘛不用些心思用在正经事情上。好吧。如果这样赚钱是一件很正经的事情的话,这也算正经了。

5某江湖人说:“真聪明人不贪便宜,也不上当;假聪明人,鬼机灵,他觉得他对世上的事都很明白,看着哪样事好,哪样生意挣钱,他要干哪样。江湖人调侃儿管他那种人叫‘机灵空子’。世上的人,越是机灵空子越能上当,不上当便罢,上当就不轻。”看完这段话,偶恨不得好好大鼓掌一番,很实在的一段话,用现在绕来绕去的话来解释就是,这是大智慧和小聪明的区别。╮(╯▽╰)╭。世上大智慧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都是小聪明,不然怎么那么多的造假,咳咳,不说也罢。

6中间跳过n多,表示无力。可是看到骗人行当这一部分的时候,阿拉的脑筋又活络过来了。这世道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啊。老云很斩钉截铁的说,只要不贪小便宜,这个世界就没有人能骗得了你。想想也是哦,可是很难说这个定力能有多大,维持多久。卖衣服的,卖儿卖女卖媳妇的,各种卖,只要钱到手即可。虽然这是旧社会的所谓各种糟粕行为,but放到现在也能对得上一二。一声叹息。

7抽签部分,感觉不是看得很明白,因为对这东西很少见,也很少用的说。所以各种江湖术语出现的时候,我就囧了。妈妈咪。不懂的说。

8嗷嗷。什么是黑红宝啊?囧囧的看完了人家赌博道具介绍,还是不明白这道具是干嘛嘛用的。果然是很久远的东西。。。⊙﹏⊙b汗。

9终于抽搐着看完了,最后的附录明白得多一些。想说年代久远的时候,稀奇古怪的东西就是多,很多现在都不知道哪里去了。只能是听说,很多字算是明白了读音也不明白意思,就算明白了意思,也不见得他们组合起来所指的东西,具体是个虾米东西。嗷嗷。好吧。各种博大精深。

《江湖丛谈》读后感(三):连阔如的江湖

连阔如是评书艺术大家,曾有句话在评书爱好者中流传:千家万户听评书,净街净巷连阔如。

连阔如写过本书叫《 江湖丛谈 》,是本老书,1936年首次出版。1995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征得连先生的女儿连丽如同意再版。整整十年后又出了增订版,多了李滨声先生的近六十幅插图。转眼五六年又过去了,中华书局再出增订版,在2005年最后一版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章节,还加了不少历史资料照片。

写作这种事,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好多专业作家的写作,那叫一个枯燥。好多不靠笔吃饭的,没上过几年学,却写得一手漂亮文章。比如梅兰芳的舞台自述、盖叫天的自传《 粉墨春秋 》,还有这本连阔如的《 江湖丛谈 》。再往近里说,还有人艺的老先生于是之的一些叙旧谈古。

《 江湖丛谈 》应该纳入纪实文学一类,里边的文章,都是连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以“云游客”为笔名,在北平《 时言报 》发表的连载专栏,其叙述态度颇具即时“报告”性:“以我的江湖知识说呀,所知道的不过百分之一,不知道的还多着哪。等我慢慢地探讨,得一事,向阅者报告一事。”

很多人读此书,都赞作者文笔老到,韵味深藏。其实我看没那么老派,骨子里颇有一份血气方刚。身为江湖中人,叛逆江湖规矩,把全部“春点”悉数抖出,太前卫了。“春点”是混江湖的切口,所谓“不惜一锭金,舍不得一句春”,在老江湖规矩里,这些“春点”如果叫外人知道,会把买卖毁了。

作者对自己如此“大逆不道”作了解释:“总以爱护多数人,揭穿少数人的黑幕,为大众谋除害,以表示我忠于社会啊!”这样的前卫和叛逆也好理解,作者当时不过三十岁上下。

此书当今一再重版,有助于今人澄清“江湖”这一概念。当代人的眼里,所谓江湖,是从电影《 少林寺 》开始,成千上万武侠影视作品里的打打杀杀、华山论剑、称王称霸,再不济也得是抢占山头、压寨夫人……好像兵不血刃,就愧称江湖。什么算卦相面的、挑方卖药的、耍杂技变戏法的、保镖卖艺的、说评书的、说相声演口技的、唱大鼓打竹板的,简直也太鸡毛蒜皮、柴米油盐,上不了台面。殊不知,金皮彩挂,各有秘诀,归结到最后,是“人情”二字。社会里的事,最难学的便是世故人情。作家阿城曾经说:《 红楼梦 》里的王熙凤,人情练达,那才叫真江湖,以为打打杀杀就是江湖吗?那叫土匪。就是这个意思了。

世界大同趋势愈渐明显,文化人潜意识里有恐惧,希望找到自己文化中最独特的东西,好从大同中剥离。好比说,北京越来越像个国际化城市,外国友人越来越多,有朋自远方来,给人家看点什么听点什么呢?摇滚?电影?班门弄斧啊。那特色何在呢?很多人将眼光投向曾经辉煌过的民间文艺,戏曲、相声、民歌,等等。此书眼下受到许多敏感文化人的追捧,是否有这因素隐含其中?

这一两年,一些以不落俗套著称的文化人,呼朋唤友去听郭德刚相声,去看刘老根大舞台。大俗的相声、二人转,原是出租车司机们的至爱( 早年我就见过一位出租司机,因为行进当中打电话约人听相声,被警察罚了二百,够十个人听场相声了。 )现在成了文化人的新追求,好像暗中证明了《 江湖丛谈 》一再重版的另一个意义所在。

《江湖丛谈》读后感(四):江湖丛谈

本书详细讲述了旧中国的江湖内幕,介绍江湖行业分类、运作和江湖人物。以“身处其中的真实感”呈现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使读者不仅能够了解旧中国底层社会的野史轶闻,而且有助于深入认识了解中国文化,从而为当代社会中的许多现象找到源头。

一、什么是江湖,什么是江湖人

旧中国的江湖,就是国家权力管理不到的底层社会,而江湖人就是遵守江湖规则,做江湖生意的人。

旧中国的权力结构分两层,县以上归朝廷管,也就是皇帝和官僚体系,县以下由地方上的士绅和家族自治。这种结构相当稳固,但是不严密,总有覆盖不到的地带,真实的江湖就在这个权力覆盖不到的地带里。江湖不是地域概念,而是权力概念,江湖是主流权力之外的区域。有时,权力也会表现在地理上,比如清末民初江湖人在天津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三不管”,因为是荒地,日法租界不管,清政府衙门也不管,所以江湖人才可以在这里生存,还发展成了繁华的闹市。旧中国的权力结构,从秦汉到民国时松时紧,江湖的空间也就时大时小,这是客观现象。主观上,江湖人对待权力采取的是回避和敬而远之的态度。比如,江湖人最大的噩运是打官司,为此还有许多禁忌。尽管如此,当江湖人发现权力体系的漏洞且利益足够大时,也敢于从当权者身上牟利,江湖行当中的“雁班子”,就专门以大官为对象设置骗局。

理解江湖人的行为特征,要结合旧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旧中国的社会阶层不是分成贵族和平民,而是按照职业划分社会身份。中国民间的主流身份是“四民”,也就是士农工商,江湖人不在四民的主流里,身份更低。旧中国对社会上的流品有“九流”的说法,江湖行业始终是末流。江湖人一直受到社会歧视,也就自认为是另类,既然不被主流接纳,干脆建立了自己封闭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体系。他们的职业道德既实用又模糊,因为低下的社会地位、流动的生活方式,江湖人没有也不愿意建立真正的道德和行为准则,边缘的、模糊的观念更让他们感到舒适自如。

二、江湖行业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运作的

《江湖丛谈》把江湖行业分为八个大门类,行话叫做“金皮彩挂、评团调柳”,指的是算卦相面,行医卖药,杂技马戏魔术,武术界,说评书,说相声快板数来宝,诈骗和盗窃,大鼓坠子等小曲种。这八种分法主要针对北方,只是当时对江湖行业多种划分中的一种,而且很多行业间有联系和转换。还有一些没有包含在内的,比如乞丐也是有组织的江湖行业。江湖人有着不同于外界的道德标准和逻辑,他们划分行业不大依据是不是合法。江湖生意具有大多不正当或非法、活动在社会底层、一直处于流动中等特点。

标准的江湖生意流程主要有两部分:前棚、后棚。前棚就是观察和吸引目标,通过话术和表演使对方相信自己的一套技能;后棚是江湖行当的关键,是指尽可能多地赚取对方的钱而且善后的过程。

三、江湖规矩都有哪些,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则

江湖规矩里几乎没有道德成分,主要都是为了维系江湖行业运行、保证稳定而采取的实用原则,可以分为三类来看。

1. 维持稳定的规矩

旧中国的江湖行业按照生意需要的最低限度来保持组织性,并对江湖人的行为做一定限制,避免彼此倾轧、无序竞争的现象。在行业内部,维持秩序、控制行业规模的江湖规矩是师承和辈分。这一类江湖规矩和很多行业的行会原则一样,就是为了保持业内的生态稳定。

2. 保守行业秘密的规矩

我们都知道商业秘密对企业多么重要,行业秘密对江湖人来说更加重要,因为江湖人一旦败露了行业秘密,会直接威胁人身安全。行业秘密的最明显体现,就是行业术语,叫春点,也就是用一些字眼代替常用的名词、数字词和术语,使外人听不懂。除了行话,江湖技能和行业秘密更需要保密,尤其很多生意的核心秘密其实只有几句话。

3. 分配利益、避免矛盾升级方面的规矩

行业竞争虽然必不可少,但江湖人懂得一旦竞争超过限度会对所有人都有害,所以,必须要制定规则,维持利益的总体均衡。许多江湖规矩表面上是人情和义气,其实背后都是利益分配机制。也有许多江湖行业虽然业务上对立但互相依存,通过江湖规矩实现共同牟利。

金句

1. 江湖现象是中国人生活中的独特景象,了解它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深入认识。

2. 世俗人情中的江湖规矩,其实逻辑和真实的江湖规矩一样,就是要照顾彼此的面子和利益,好让大家把日子过下去。

3. 复杂多态的社会,必然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人与事,也总是由显性和隐性的规则来制衡,假如江湖真的消失了,很可能意味着多元的世俗生活也随之消失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