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解码西方名画读后感精选

解码西方名画读后感精选

《解码西方名画》是一本由[比] 帕特里克·德·莱克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码西方名画》读后感(一):翻译超级烂哪~~

翻译那么烂,一个前言都有好多不符合中文用语规则的地方。以至于我因为害怕被错误的翻译误导,后面都没看下去。

浪费了书里那么多精美的图片啊。

译者还是教授? 拿学生的作品来充数起码也对翻译质量稍微把把关吧?!

《解码西方名画》读后感(二):历史跨度太窄

最后一幅画是戈雅的《1808年5月3日》,此画作于1814年。关于这幅画,建国后的艺术大师们雄赳赳气昂昂带领我们误读了60年——它屡屡出现在期间中学的《世界历史》课本中,被冠以“枪杀巴黎公社战士”这样的字眼。实际上,它表现的是1808年5月3日,拿破仑攻陷西班牙的马德里后,枪杀反抗者的血腥场面。

《解码西方名画》读后感(三):时境、文本与想象:西方绘画的文化史

(《南方都市报》特稿)

如果有幸能前往意大利、法国、美国、英国等艺术圣地探寻西方文明生发和衍伸的光迹,此书中收录的180幅名画挂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卢浮宫、伦敦国家美术馆的墙上,当你被它们强大的艺术魅力感染得目眩神迷之时,或会以为它们是一幅幅看得见风光的窗口,只需抬头仰望,便能依稀看见缥缈的天国、辉煌的王朝,磅礴的海景,甚至它们的主人在当年那时奋然挥笔的姿态。

的确,作为珍贵的文化标本,在《加德纳世界艺术史》《艺术的故事》《牛津西方艺术史》等关于西方艺术发展进程的煌煌巨著中,这些杰作理应被反复提及,在论及每一种艺术流派、思想以及每一个杰出画匠的生平轶事时,它们作为翔实而鲜明的例子,集中在一起,势必可以为后来人研究这些历史提供一种简明却又代表性的概观。只不过,太过重于宏观论述势必会轻淡细节方面的铺陈,隐喻的精巧也得不到丝毫阐释,正是处于尴尬的辅助、佐证地位,贡布里希们在解析它们的艺术价值时往往只能流于表面和皮毛,浮光掠影地点评其外在的风范,从而为强调某种理论而服务。另外,艺术史的写作套路和体量也容不得他们尽情发挥,将细处一一延展开来,因此,那些潜藏在画作熹微之处不轻易为人觉察的时境、风习、文化、心理甚至作者无穷的想象力就被或多或少地忽略掉了。更何况,光阴如沙漏,任何艺术珍品的内在文化含量总会随着时日的久远出现流传上的偏差,从而在艺术的投射上有所失真。

帕特里克•德•莱克在《解码西方名画》中选取了1300年到1800年共五百年间的180幅传世之作,如庖丁解牛那样对其内蕴的“天理”一一进行“批郤导窾”,个中精妙和意趣瞬时跃然于纸上,也不禁令人心生汗颜:当我们立足于异国的博物馆走马观花,常以日程紧紧作为行色匆匆的借口,或者自以为已对这些名画巨作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殊不知始终无力冲破与异族文化之间的那层隔膜,因粗鄙而无知浅薄,才会沦落到囫囵吞枣的地步,不小心露出“伪文艺”的马脚。

这180幅画作从陪衬被推到了主体位置,每一幅都单独成章,又彼此之间有所关联,在这样的模式下,所谓艺术史反成了隐线,作者强大而明晰的“文本”解构能力,令这些作品得以局部放大,另外,其背后独特的文化与时代背景得以充分交代,尤其令我们这些异乡人恍然大悟,从而更加惊叹于画匠们的良苦用心。

不难看出,莱克选取的分析样本很大一部分都是表现基督教义与神话寓言的宗教画,美轮美奂的画面自然给人带来相当惬意的视觉感受。更重要的是,许多名作均能在《圣经》《创世纪》等基督教的各种典籍中找到对应的故事文本,“十字架上的基督”、“埃及出逃”等场景得以鲜活地再现,那些纸上文字描绘的情境被生动地图像化和具象化,“呈现了一种复杂的神学系统”。若非莱克的导读提示,我们恐怕无力发现许多画作的捐赠人和赞助人也被画入了作品,他们站在圣母玛利亚、上帝耶稣的身旁作谦恭状,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在往常的欣赏中,他们极可能只是被我们当作普通的圣徒或者朝圣者。与此同时,莱克提醒我们去观摩画作中极为隐蔽的细节,如画板上的拉丁文、天使扛着的几面小旗上缩略的“三圣颂”,以及具有凡人一样的皱纹以及各种表情、性格特征,被拟人化了的众神群像——莱克在揭秘的过程中,对东方观众进行基督教宗教文化的普及教育——在中世纪神权统治的社会中,这些宗教画被用来推广基督教的信仰和与其有关的宗教活动。反过来,当人们欣赏这些描绘圣人生活的绘画时,如果缺乏对于基督教义的基本了解,也将无法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思想性。

在《解码西方名画》一书中,莱克不仅在暗中提升我们的观画技能,而且,还点拨着我们放拓着观察的视角和境界,从而让愉悦的欣赏具有了空间的纵深感。他带我们一一识破画家们让人哑然失笑,也让人惊叹的“小动作”。

首先,可以看到,画家们把自己直接带入作品中,要么以自己的长相为蓝图画成圣徒,要么把自己的签名巧妙地嵌入到画作中的某个石块、木架上,仿佛有意留名千古。其次,在多幅画作中,反复出现了“镜子”这一元素,镜中反射出的人影似乎暗示是画家本人,或者让观众误以为是自己,这一手法缩短了画作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另外,以《亚历山大大帝莅临阿佩莱斯的画室》为代表的某些画作中,画家在画中展现墙上悬挂着各种精美的画作,尽情展现自己对于各种绘画流派的掌握和见识,多少带有“炫技”的成分。还有“透视法”的运用,在真实的房间里创造第二个房间,均能造成“画中画”的假象。

画中的人物、画家、画作和画外的观众之间位置重叠,视线交错,彼此反视对望,形成了层次多维的观察空间。这些绘画技巧上的小把戏都造成了饶有趣味的“视错觉”,恐怕这也是绘画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莱克还带我们充分了解画作中“隐喻”的力量,比如在博斯的《人间乐园》中,硕大的草莓以及古怪的建筑物都是性欲膨胀的象征,由此可见,西方文化独有的意义比喻和情感寄托可能是我们这些东方人难以理解的,或者在第一眼的观赏中不易捕捉到的,当我们熟谙西方文化中特有的文化符号,便再也不会简单地认为这样的画作只是行笔流畅、画面精美和色彩丰富。同时,在莱克的指点下,我们试图发现这些画作中隐含的道德教化、伦理的训诫、原罪和情色的暗涌、爱情带给人生死相依的力量、理想化和英雄化的生存状态、社会地位的构建、流行于时下的社会风习……在一切丰富元素的糅合杂交下,所有的绘画技巧顿时黯然失色,技巧终究只能是呆板的技巧。

或许,《解码西方名画》把名画集结在一起的力量,在于它既是一部艺术史,更是一部社会史,以及思想文化史。它始终在强调画的乐趣不在“画”,却是在“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