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漫漫归途读后感摘抄

漫漫归途读后感摘抄

《漫漫归途》是一本由(美)约翰•格罗根 / John Grogan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漫归途》读后感(一):孩子,不要走远了

看着看着眼睛就湿润了。孩子等离开了父母,以为自由了,父母也似乎永远会如记忆中那样过着每个平凡的日子,猝不及防的是时间正悄悄把他们带走,而再也不会有那样的人让我们肆意地搞着小把戏、顽劣地成长了。现在还能真真拥有的真好。——智慧温暖心灵(约翰·格罗根)的分享。

《漫漫归途》读后感(二):慢慢归途

慢慢归途,这四字给我像坎坷、孤寂、寻觅、遥远、家等此类印象。不是人人都会经历这些,我想,没有经历过这些的人,生活应该会缺少一种实质,这实质具体是什么,我也不太明白。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能理解作者的父母对宗教的信仰是那么虔诚,尽管如此,我还是多么地渴望也有种信仰让我坚定不移。

《漫漫归途》读后感(三):绵延的生命力

当两代人生命力旺盛之时,从来不会意识到,有一天会消逝,所以他们竞争,有冲突。但当一代人抵不住生老病死的逼迫,变得愈来愈脆弱,愈来愈暗淡时,另一代才会突然明白,原来这漫漫的人生有多么值得敬仰。慢慢生,慢慢死,是珍贵的,比起像突发灾难那样的死亡方式,约翰父亲的离去,并不鲜见,却格外有仪式感。

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尽管我们明白,有一天,父母老去,我们会愧疚,失落,后悔,但年轻气盛,走弯路似乎才是正途—我们遵循着一样的步伐。

宗教的氛围是一回事,约翰的家庭的熏陶应当更为重要。年轻的约翰一直在叛逆,但不知觉回到了如同他父母那般的路途。

《漫漫归途》读后感(四):家凝聚着永恒的爱,人终归要回归信仰

整部书打动了我,从家庭的角度看出了那份浓浓缠绕的爱。看作者的童年那要的无拘无束,快乐非常!父母给予孩子的不是责骂而是用爱来浸润孩子的心灵。

作者的父亲晚年身患绝症,但那种为家庭、为妻子、为孩子的责任始终支撑着他,使他乐观、坚强地面对病痛,配合治疗。

作者的家庭是个信奉天主教的家庭,父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们的信仰使他们活得有责任、有爱心、有约束!作者曾经远离教堂,开始“新”的生活,但最后,他仍然回归了家庭,带出生不久的小儿子完成了天主教的洗礼,给孩子引上了信仰的殿堂,把自己重新拉回了信仰的世界!

《漫漫归途》读后感(五):爱的两面,难以抉择

选择看这本书是因为与<马利与我>无数次的碰撞,这本书我把它当小说看,但它实际是一部自传.开头写的是父亲打来电话,但开篇是从童年讲起.看完之后让我深刻的是浓浓的父爱,看到那么健壮的父亲被病魔打败,变得不堪一击.虽然看过很多关于生死的书,但每次还是会为之触动,就像书中写的"他真的走了,我们得慢慢适应.但是这些事再也不能问爸爸了,爸爸给我们提供的避风港被永远地封锁了,从现在开始我们只能靠自己了"

人生很短暂,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那一刻.John有着快乐的童年,家庭温暖和睦,没有争吵,父母努力地维持这个家.开始我真没看出来付钱这么重视信仰,让我觉得他那么高大,因为我总认为这些应该是女性所干的事,但后来我就不这么认为了.

Jenny的出现可谓突然,并没有过多的描写,到了后来越来越不喜欢她,也许是中西文化的问题,让老人家开心有何不妥!她却认为Lucy她们因为信仰而可怕,不让他们动孙子孙女,而John竟没有为父母说话.这一点我很不赞同!但John的父母并没有怪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对他们好.也许这就是John在父亲葬礼上看到那么多人为父亲护航,而他所不能体会到的那种爱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