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企业家黑皮书》读后感精选

《中国企业家黑皮书》是一本由苏小和著作,重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3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企业家黑皮书》读后感(一):资源的核心:政府 VS 国有企业

资源的核心:政府 VS 国有企业

对中国的认识、现实的认识。今天无论做投资还是包括跟各个方面的交往等等,对人生来说非常重要的一课。

要端正态度,然后你才能进入角色。

要做特别大影响力大事情,你就必须要深入到社会的权力或者说社会真正的基础核心中去。这个核心在我们国家就是【政府】和【国有企业】,它是权力的核心、影响力的核心。

也是资源的核心。在这个核心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把握,这非常重要。

《中国企业家黑皮书》读后感(二):股份制改造 + 股权激励的好处

股份制改造的好处:

我们已经拥有股权,股权的有与没有完全不一样。

为什么?经过股份的分配,年轻的同事可以进入管理层,老同志也因此可以退居二线,公司也越做越好。

创业元老中拥有一份、一份半股份的,一年就可以分到一二百万利润。

这样大家才觉得没白干。

退休的200 多人中,最低的也拿到 7万、8万的年利润分红,高的则能拿到20 万、30万。

如果不这样,谁也分享不到公司发展带来的好处。

《中国企业家黑皮书》读后感(三):中国的电影产业《电影、电视剧》- 华谊

电影产业也是官商合一的行业。

电影,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之中,可能仅仅是一种文化,一种娱乐;在中国,电影是一种必须由政府来进行管制的意识形态平台。

华谊最大的竞争对手,显然不是和他一样的市场化私人公司,而是打着国家旗号的电影巨头,诸如中国电影总公司。

在电视行业,2008 年电视台对电视剧的购买也不过50 个亿,音乐更不用提,几乎没有什么产值。

因此,电影、电视是这个行业的主要产品,但整个市场也就100 多亿。

因此,从规模上来说,它还算不上是一个非常大的行业。

(无规模的产业)

《中国企业家黑皮书》读后感(四):人们对我国的经济体制突然觉得不安全了呢?

很多人开始谈论移民的事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是社会释放出来是一种信息。

应该说它让人们觉得不安全,或者说信心减退。

信心减退就意味着投资的减少,也就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减少与税收的减少,以至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减少。

《中国企业家黑皮书》读后感(五):宏观调控之下的受害者

宏观调控之下著名的 “铁本事件” 的受害者。

铁本上马,一方面是戴国芳有意为之,但另一方面,却也是地方政府有意推动。

铁本上马,是常州市政府一手扶持。

政府主动给戴土地,银行主动给戴贷款,但是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一来,首先就把戴国芳断掉了,还把他树立成了全国的一个坏典型。

宏观调控的形势一浪高过一浪,但他们全都保下来了,只有戴国芳深陷大牢。

因为他只是一个农民。

在某种意义上说,戴国芳其实是官商结合模式下的祭品。

许多年后,今天再看戴国芳的悲剧,后人会觉得很荒谬,为什么不让一个企业家去生产他想生产的产品?这既不是导弹,也不是核武器。这个故事真的很荒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