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为欧文·米尼祈祷读后感1000字

为欧文·米尼祈祷读后感1000字

《为欧文·米尼祈祷》是一本由约翰•欧文著作,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6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欧文·米尼祈祷》读后感(一):为我们所爱的人祈祷

没听过约翰欧文,也没看过他写的书,能把它买回家是因为封面上的那个十字架

刚开始读会觉得有读不下去,厚厚的一本密密的文字,可当读到第二章的时候越来越喜欢上这本书,喜欢作者叙事的方法,喜欢他的比喻,也喜欢约翰妈妈那样的女人,无论做什么不需要解释也不需要别人的理解,只要自己原意的。现在还没有读完,也许读完了会有更多的想法。。。

《为欧文·米尼祈祷》读后感(二):让烂翻译吧

如果说第四只手还有让人原谅的地方的话,这本翻译简直根本不该存在!看到第二页简直怒不可遏了,欧文的幽默变成了麻木不仁?请译者尊重自己的笔好吗?这是我喜欢的约翰欧文啊..........

你以为漂亮的封面加上亮眼的腰封、再加上大名鼎鼎的(不,欧文在中国绝对算不上大名鼎鼎,否则也不会轮到沾上这么滥的译者)作者,就会出一本畅销书吗?怪不得如此多优秀的作品变成中文后都那么莫名其妙,该怎么把那些糟糕到顶的译者清理出这个行业呢?想当年我是如何喜欢刘国枝译的《苹果酒屋的规则》啊。

实在气不过,尽说气话了。

《为欧文·米尼祈祷》读后感(三):约翰欧文的大簿头

其实在很早认识村上之后,认识了约翰欧文,是村上介绍的。

或者好作家都会相互吸引吧,其实地理距离隔得很远。

相较于比较薄的书,还是最喜欢大簿头。

因为大簿头的容量大,其中会有更多有趣的事和更多的可能性。

而欧文的书大部分都是大簿头,像《寡居的一年》《盖普眼中的世界》《绞河镇的最后一夜》等中译本篇幅都是在450页以上。

所以读大簿头既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

如果你断断续续读的时间比较长,那就需要复习之前的内容啦,不然还真会忘记前面的内容。特别对于叙事技巧和文字迷宫那些作家。

这本书中,并不是单单信仰是主题,还有更多更纯粹的东西,或者你会觉得别扭或不知所云,啰嗦什么的,加上还有插叙,宗教题材,可能会有点混乱。

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温暖和有趣的故事,而且是有点神迹那种。

《为欧文·米尼祈祷》读后感(四):幸好在米国

实话实说,看《为欧文.米尼祈祷》完全冲着作者,若不是约翰.欧文这个金子招牌召唤,无论是书名还是包装设计装潢,都激不起我半点兴趣,更别提这还是部5、6厘米厚的大块头,密密麻麻的字样着实考验的不仅是脑力,更是体力。

但还真跟着故事喜欢上这个不到150cm的小个子主角欧文了。

话说仿佛IRVING的故事中总会在小个子上泼墨颇多,那位传世的盖普兄和欧文,一样的矮小,一样处事甚微、一样的独立特性,一样在某方面有着某种神奇天才处,虽然个子小,但所到之处绝对气场不凡,且极具爆发力,也都是矛盾的综合体,并且都遵循IRVING的故事规则双双英年早逝。只不过,盖普小块头有力气,欧文却轻得和天使一般。文末,故事笔峰一转,原来那么多的未卜先知,那么多的才思妙想,那么多思维之缜密,居然回到了作者精心编制的不可思议中——如此完美,欧文俨然达到上天的尺度,而他居然,居然就是神,虽然他有血有肉会哭泣会微笑,但他却是不折不扣处女怀孕诞生的结果。这段描写映入眼帘,让人不得不怀疑,在构思这段明显太故事的故事前,IRVING写作的爆发力早已超越想象力,一头扎进自己的信仰中不能拔。

回到小说本身,若无信仰,也就没有这个故事。要在中国,我想棒球在击锤约翰母亲的瞬间,这串跨越50年,穿越了越战、教会学校、民主热情等诸多美国元素的大杂烩可能就已戛然而止,拐点到天涯海角也终究不可能以握手言和作为结束。什么和煞母仇人还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什么不去找生父而不依不舍养父……这要都打上中国烙印,恐怕IRVING这段用心良苦的故事统统得面目全非了,中国版男子复仇记才可能是最现实的上演版。

这么说,宗教还真是个好东西,至少让人少了很多仇恨,用矫情的词儿说,就是让读者明白一份宽容。不知道作者煞费苦心用了那么多看不懂也也查不到的宗教专有名词堆砌在辞藻中,是否就是这样有着传教士的用心。

对了,文中,我很喜欢郝思特。

《为欧文·米尼祈祷》读后感(五):一路上有你-我困得无法理清思路

标题与本文无关,本人写东西最烦起名字咯。

如果是John Irving的粉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本John Irving。那第一次的相遇说不上什么惊艳,却难以让人忘怀书中的每个人物和故事。

那时候疯狂的在寻找他的所有作品,只因为自己看过了那本迷人的《盖普眼中的世界》,对这么一个幽默的作家的其他作品充满了憧憬。

后来申东收到了一本《 A Prayer for Owen Meany 》,饥不择食的读起来,然而我的英文水平太烂了,很多生僻词和宗教相关的题材让我难以下咽。查着字典读书总比不上直接看中文过瘾。于是断断续续中不得不放下了这本砖头书。

后来有找到了IRVING自己改编的电影来看,说实话电影还是更好看一些,去掉了那些枯燥的宗教背景,也去掉了那些琐碎的美国式的生活。虽然和寡居的一年电影版一样只是叙述了半部书精彩的内容,但是总能让人跟着主人公会心的笑,湿润的打个响鼻儿。

先说说我们的主人公之一:欧文·米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小强尼的外婆说:这个孩子的声音能另死去的老鼠复活。本书开篇就是以他的声音作为第一句:“我注定要记得一个破锣嗓子的男孩,倒不是因为他的声音,也并非因为他是我所认识个头最小的人,甚至不是因为他是造成我妈死亡的罪魁祸首,而是因为他是使我信仰上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样的声音?呵呵 ,这本书的原版是用一排排加粗的大写字母来书写的,整篇看来,让人觉得他是那么的特别,而这个版本的中文书也是用加粗的中文来表现的。电影中和书中叙述差不多欧文·米尼经常被孩子们举过头顶传来传去,然后就是那种难听的声音在抱怨着。可惜电影中的欧文·米尼虽然不是这个名字了,却也连声音也被精简下去。

看过了很多电影看过了很多书,很难说有什么形象和欧文·米尼相似,他就像是一个怪诞人物的综合体。比如说:敌基督-恶魔之子呵呵 谁让他天天喊着反对天主教(不过他信上帝也许不是。。。),或者说像藤子不二雄早期画过的怪物太郎一样。充满了那么多不可思议。一个矮小的家伙,却有着异乎寻常的能力,聪明的头脑,灵活的身体。虽然天生是一个侏儒,却从不以此为忤。而这书大半部都是以“我”的口吻来记录欧文·米尼和主人公一起走过的点滴岁月。台版书译得名字是《一路上有你》却也真是紧扣了主题了。我不想说这是什么成长的故事,却不得不承认这是通过一代美国青年的成长来描写了那个我们不熟悉的美国文化--教会学校-教会之争-越南战争-乡村孩子等等诸如此类。

话不扯远,此书看了大半。书评实在难以下笔,因为不知道如何写下去。书没看完,评也难写。因为平时工作超忙,春节后每天早9晚9。上下班路上也要5个小时,每天有17个小时不在家。读书的时间已经奢侈。无奈本书为赠书,应交付一篇书评。然最近实在没有写东西的欲望,而后一小半由于情节的堆叠让我实在读不下,也看不完了。我很喜欢的作者的一本书,可惜并不吸引我能继续读完。也许找个平心静气的日子读完它,才会写出好的书评吧。

罗列一些我认为有意思的章节吧:只好出此下策滥竽充数咯。

P1-P250页之前内容均可。是两个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我喜欢小时候的两个人,更喜欢小时候的米尼。可惜再长大一些的内容真的让我看不下去,我讨厌那个爱发表意见的“声音”。

P143-197页关于舞台剧这两个章节还算好看,电影中还是个出彩的桥段呢。但是电影中没有描写米尼去扮演未来的幽灵这个角色时的恐怖场面。

P62页开始的欧文与表兄妹相识,一起捉迷藏的章节也很好玩。

剩下的我实在无法理解那么多背景内容了---什么主日制教会之类的。

本来用MM还做了个人物关系表,但是由于没有完成。只好作罢——

哎,以后我还是少于应一些事情,自己根本做不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