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战略论读后感100字

战略论读后感100字

《战略论》是一本由[英]利德尔·哈特 / B. H. Liddell Hart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2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略论》读后感(一):实者虚之,虚者实之

刚读完李德.哈特的战略论,作者以大量历史战例来说明一个道理:间接战略是最经济最实用的战争战略。太多的战争案例的分析,无不在映证这个论点,确实在人类战争史上,过于直接的战略,往往会付出极大的成本和代价,而间接性的战略,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直接战略讲究兵士之勇,间接战略强调将帅之智,这在现代商战中同样具有借鉴学习的意义。总之,本书还是值得大家研读,举一反三,应用当下。

《战略论》读后感(二):比较西方的战争史

应该说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就是定义了“战略”这一概念,而且全书也是牢牢地围绕这个概念在论述战争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作者在分析每场战争时只是单纯分析战略问题。而关于大战略和战术问题,作者都不作多余的解释。全书内容十分扣题,没有出现东扯西拉的情况。

不过“战略”问题也不能解释所有战争的胜败。所以作者在谈到有些战争时,也要不可避免地谈到尽管战争中的某一方战略得当,但是却因为战术或者大战略问题而输掉了战争。

之所以说这本书比较西方,是因为作者采用的战例基本上都是欧洲历史上的例子,即使是太平洋战争作者也只是很少提及。因此,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前,最好还是对欧洲历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特别是欧洲古代史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

《战略论》读后感(三):《战略论:间接路线》

前面的战例叙述没让人觉得这本书有多么厉害,但后面的理论阐述让人心悦诚服。李德哈特不仅对战略战术有独到研究(正面六条和反面两条的公理应该牢记),更有哲学层面的高屋建瓴(克劳塞维茨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军事理论家)。

以下观点值得读者反复揣摩:

1.间接路线既是地理分布的,也是兵力分布的,既是物质的,也是心理的,既是战术的,也是战略的,更是“大战略”的,概言之,我们用我们的头脑获胜,而不是蛮力,此为孙子的“迂直之计”;

2.政策目的和军事目标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后者要服从于前者,军事将领要服从政府的决策;

3.兵力经济原则需要长期遵循,不战而胜往往是最高境界,相比于野蛮攻击,运动和奇袭两个因素的威力应该得到充分重视;

4.战略基础在于对矛盾的体悟——兼顾最大可能的集中和分散的必要性。真正的集中实在即为分散的产品。为了要能集中力量来对付敌人的弱点,就先要使敌方的力量分散,要使敌方的力量分散,那么首先你自己至少要作一部分的分散,以造成一种形势来引诱敌人。你的分散,他的分散,然后才是你的集中。真正的集中即为有计划分散的后果;

5.实际打击本身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行动,关键在于实际打击之前要先瓦解敌人的平衡,特别是让敌人精神上出现动摇;

6.设立弹性的目标,使敌人处于左右为难的位置,迷惑敌人而出其不意;

7.切断交通线的重要意义和军队分散前进的战术原则;

8.克劳塞维茨的“哲学思辩”和绝对战争论会让人产生“无穷误解”;

9.注意对海空军等新兵种新技术的运用,机械装甲武器的运用和作为自给自足的独立运动单元——师制的出现代表着军事改革的方向;作者代表着那个时代,是那个时代孕育出的大师……

10.进攻与防守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真正成功的攻势战略必须配合以有效的守势战略;

11.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密的计算,使目标与手段能够密切的配合,战争说到底是一个科学的事物,而艺术的运用就是无限逼近那个科学的真理。作者的理性主义思想底色实在是太明显了………

12.战略只是以赢得军事胜利的问题为限度,分配和运用军事工具,来达到政策目的(最好的战略在于依托有利的战略行动,造就决定性的胜利),而大战略却必须具有较深远的观念——战争的目的在于如何赢得和平,协调和指导所有一切的国家资源与工具来达到战争的政治目标——战后和平的实现。

13.自由才能使进步有可能性,从分散中和相互容忍的状况下才能产生活力,而统一却很难于产生真正的进步。李德哈特简直是欧洲均势思想和制衡制度的代言人……

14.战争过程不能没有理性,“对于这匹烈马,一定要把僵绳拉紧”。

最后书中所列举的一些关键战役战争和战役战争中的那些关键人物对于间接路线运用的正反经验都值得关注和揣摩。

《战略论》读后感(四):两岸人名、地名译名差异略述

两岸人名、地名译名差异略述

这里以第七章“十八世纪的战争”一节为例,对两岸人名、地名翻译上的差异做一比较。译名相同的情况则不予考虑。大陆译名主要以《英语姓名译名手册》(商务印书馆)、《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和《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为准,无从参考的则按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的规定译出。

1、Marlborough:钮先钟先生译作“马堡”;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克劳塞维茨《战争论》译作“马尔波罗”,《英语姓名译名手册》、《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译作“马尔伯勒”。

2、卡尔皮战役(Battle of Carpi,书中未提及):

人名:

Prince Eugene(of Savoy):钮先钟和解放军出版社的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均译作(萨伏依的)尤金亲王,《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译作“(萨伏依的)欧根亲王”;

Catinat:钮氏译作“卡提尼特”,大陆译作“卡蒂纳”。

地名:

Tyrol,钮氏译作“提洛尔”,大陆译作“蒂罗尔”;

Rivoli:钮氏译作“利弗里”,大陆译作“里沃利”。

3、马尔伯勒夺占芬洛、鲁尔蒙德、史蒂文斯维特、列日等战役(书中未提及):

人名:

boufflers:钮氏译作“布夫勒”,大陆译作“布夫莱尔”。

地名:

Flandes:钮氏译作“法兰德斯”,大陆译作“佛兰德(斯)”。

4、其它:

人名:

Cohorn:钮氏译作“柯贺恩”,大陆译作“科霍恩”;

Spaar:钮氏译作“斯巴尔”,大陆译作“斯帕尔”;

Wratislaw:钮氏译作“瓦提斯拉”,大陆译作“瓦提斯洛”;

Marsin:钮氏译作“马尔森”,大陆译作“马尔桑”(法语人名)。

地名:

Maastricht(书中误拼成Masstricht):钮氏译作“马斯垂克”,大陆译作“马斯特里赫特”;

Cross Heppach:钮氏译作“大希巴赫”,大陆则可译作“大黑彭赫”;

Nebel:钮氏译作“尼贝尔”,大陆译作“内贝尔”;

Oberglau(这个地名的全称应该是Oberglauheim):钮氏译作“奥贝尔格劳”,大陆则可译作“上格劳”(全称为“上格劳海姆”);

Thionville:钮氏译作“提昂维尔”,大陆译作“蒂永维尔”;

Tirlemont:钮氏译作“特勒蒙”,大陆译作“蒂勒蒙”;

Louvian:钮氏译作“鲁文”,大陆则可译作“卢文”或“卢维(安)”;

Charleroi:钮氏译作“沙勒罗伊”,大陆译作“沙勒罗瓦”;

Ramillies:钮氏译作“拉米利斯”,大陆译作“拉米伊”(比利时地名);

Vendome:钮氏译作“文当”,大陆译作“旺多姆”;

Scheldt(疑为Schelde之误):钮氏译作“斯凯尔特河”,大陆译作“斯海尔德河”。

另外还有:

grenadier:钮氏译作“榴弹兵”,大陆译作“掷弹兵”。

《战略论》读后感(五):真理,从战争中得来——评《战略论:间接路线》

真理,从战争中得来

——评《战略论:间接路线》

战争是残酷的,令人厌恶的。然而遗憾的是,综观中外历史,战争又始终伴随人类左右。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就需分出个胜负输赢,而决定胜负的因素除了军队和武器之外,更重要的则是战略。近期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战略论:间接路线》一书,就是一部系统阐述战略的经典之作。该书由被西方誉为“军事理论教皇” 的李德·哈特完成。作为经历过一战残酷的战争洗礼的军人,李德·哈特深知战略的重要性,在分析了从希波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两千多年间的30个战争、280多个战役后,他发现,只有6个是用直接路线而获得决定性战果的。因此,李德·哈特认为:间接路线是最有希望和最经济的战略形势。

关于间接路线的观念,李德·哈特早在1929年即已提出,经过近20年的思考才臻于成熟。在李德·哈特看来,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除了勇气和力量,最重要的是智谋。以纯粹的直接的正面交锋为战斗目标,沿着对手设想的路线行进并发起攻击,这实在是替对手着想,是让其得到充分的准备以更好地消灭自己。而如果能够避免直接的蛮力式作战,将对手引出其自身构筑的防线,出其不意地震撼对手,则能让对手在奇袭下于物质和精神上均遭受打击,丧失“平衡”,进而击垮对方。

作为“间接路线” 这一名词的发明者,进一步说是这一理论的首创者,李德·哈特从未指挥过一场战斗,他的研究成果也只是从历史中得来。但这丝毫不影响间接路线的价值和李德·哈特的崇高地位。因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洲将领们,大都是克劳塞维茨的“没有思想的信徒”,崇奉会战,相信只有用鲜血方能获得胜利,“所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争艺术就退化为一种大规模互相砍杀的程序”。李德·哈特本人也差点成为这一砍杀程序的牺牲品。间接路线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斗勇不斗智的偏激,让各国将领们学会用大脑指挥军队。

与对克劳塞维茨的态度不同,李德·哈特对东方的军事思想家孙子却是推崇备至并深受其影响,甚至将十三条《孙子》语录置于卷首。他说:“《孙子》这一本书所包括的战略和战术基本知识,几乎像我所著的20多本书所包括的分量一样多。”而间接路线与孙子的兵法思想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孙子》,我们对李德·哈特有了些亲切感,对西方历史上的战争策略也不再感到陌生。读过《战略论:间接路线》,如果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围魏救赵”、“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中国经典战例,或许又会有几分新的注解。

值得指出的是,在该书前三篇探讨具体的战例之外,李德·哈特将“战略和大战略的基础”单独列为一篇,专门阐述他对“战略”问题的认识,可以说是对间接路线思考的升华。李德·哈特认为:“战略”是单纯的军事概念,“大战略”则是涉及多个领域内容的大概念。战争本身是手段不是目的,间接路线也不只是运用于战争之上,而应从“大战略”的高度考虑和解决问题,即孙子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对于间接路线,李德·哈特是从“战略学的观点来立论的”,但又决非仅止于此。李德·哈特在书中深情地写道:“经过了更深入的反省之后,我才开始认识到间接路线,还可以有更广泛的应用。在所有一切生活的领域之内,这是一条不易的定律——这也是哲学上的真理。对于人生途径上的一切问题,它都能够加以解决。”但愿真理长存,而战火永不再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