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沙陀往事》读后感精选

《沙陀往事》读后感精选

《沙陀往事》是一本由樊文礼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23-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沙陀往事》读后感(一):初遇“沙陀”

悠悠华夏,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经历过一个个绚丽多彩的王朝,留下了一个个美妙绝伦的故事,今天要说的是沙陀,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民族。虽然从史书的零星记载中,沙陀内迁至中原的人口不过区区一万人,但这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从贞观二十二年到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有史可循的就沉浮了将近三个多世纪,而且割据一方、建功立业,统治华夏北方……

历史读过不少,沙陀的历史我还是第一次接触。近期,一本《沙陀往事:从西域到中原的沉浮》走进我的视野,精通隋唐五代史、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研究的樊文礼博士在退休之余,静心撰写了一部关于沙陀人历史的通识读物。多年的潜心研究和详实的史料堆砌,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中,全面还原沙陀人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族源、迁徙到建立政权,再到衰亡,沙陀人近一个世纪的兴衰历程将在本书中缓缓道来……

沙陀人是从哪里来的?沙陀人是怎样一步步的发展壮大?又是怎样一步步的建立政权?最后又是怎样一步步的走向衰亡?……樊文礼博士广泛搜集了各种史料,包括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和权威学术期刊杂志等,通过对这些史料的细致研究和分析,渐渐清晰地勾勒出了沙陀人的族源和迁徙路线,同时还详细的解读了沙陀人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严谨的研究方法、清楚的叙史方式,使得本书的内容既通俗易懂、降低了读史的门槛,又具备了较高的学术价值,无疑让本书成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我国少数民族史研究方向的宝贵参考资料。

蓦然回首,往事已千年,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点滴依旧。十五个篇章,十五段挥之不去的故事。樊文礼博士运用生动的描写和故事化的叙述手法,流畅地展现出沙陀人的前世今生,栩栩如生的历史变迁、跃然纸上的事件描述,三百多年的沉浮与融合,汇聚成一个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大浪淘沙,千古风流人物,命运和时代最终凝结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

“沙陀”的地名与传说虽已过去,但其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永久的烙印。时至今日,广袤的中华大地,处处都有沙陀人的痕迹……

《沙陀往事》读后感(二):重述五代:沙陀视野下的五代史

沙陀作为一个民族起源于今天的新疆地区,是为西突厥的“别部”最先出现在历史典籍中,随着唐王朝的开疆拓土归顺中原文明,以“朱邪阿厥”为始,部族一万人,自唐中期一边为中原王朝效力,抵御“外族”,一边经三次逐渐东迁到代北地区,包括了今天的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内蒙古中部地区。 自后沙陀一直以军功见长,并且融合了粟特部的“昭武九姓”形成了沙陀三部。而真正的崛起始于朱邪赤心以军功受封,并赐国形“李”(改名李国昌)。接下来的几代人李存勖、李嗣源、李从珂……以代北地区为“根据地”,在强敌环伺的大环境中经历了百年以上的荣辱兴衰。 作者以扎实的史料见长,足够生动的叙述了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生平事迹和征战,他们面对已经衰微的大唐王室的摇摆不定:既要终于李唐,又期望拥有稳固的领地,成为叱咤一方的枭雄,;他们为了统治稳固在制度设计上逐步汉化或者有所改良,一方面任用有血缘和宗族关系的亲眷(义子制度),一面巩固军权“拓土”,任用文人“治世”;在中原有“宿命的对手”朱全忠建立的后梁,在更北方的地区,吐谷浑和日后历史中重要势力的契丹,虎视眈眈。

最终在李存勖一代,沙陀人打败了后梁(平定了前蜀),建立了“五代时期领土最广博的割据政权”,而且在史书上,是将之作为李唐王朝的正经存续记载的,史称后唐。 在这之后,确实没想到的是,作者把石敬瑭建立的后晋和刘知远的后汉(以及后周建立之后依仗契丹势力割据太原一带的北汉)也归属到沙陀人的王朝之中,这样算来,“梁唐晋汉周”,沙陀人占据了三个重要席位。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追寻各种史料中的蛛丝马迹,寻觅到后唐覆灭到北汉最终被宋太宗征服沙陀人流散在历史之中最后逐渐融入其他民族的身影。 为了丰富本书的通俗性和可读性,经常引入戏剧话本中的故事,结合略显刻板的正经史料,更加丰富有趣。而且作者并不想忽略沙陀的重要女性,可惜比之帝王们,史料可能实在太少,从李存勖的皇后刘氏,提及女性之处不过三、四,而且充满了非好既坏的刻板叙述,女性的作用,看来在历史上是缺失的。 另外就是基本上叙述了政治军事方面,同样很希望读到文化习俗艺术等等方面就比较遗憾了。

《沙陀往事》读后感(三):透过历史的黄沙探秘那神奇的“沙陀族”

沙陀,我国古代的部族,蕞早生活在西域地区,依附于西突厥,因此也称为西突厥别部,即“沙陀突厥”“突厥别部”或者“西突厥别部处月种”。在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的史籍中蕞早有了“沙陀”的记载。沙陀人从唐末迅速崛起于代北后,一度成为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民族,镇压黄巢起 义,争霸中原,左右唐室,并蕞终在五代建立了封建王朝。五代时期的李克用、石敬瑭、刘知远均为沙陀人。

·

这本《沙陀往事》以学者的视角、通俗的笔触,将叱咤风云的沙陀兴衰史呈现给普通读者。作者樊文礼博士一直从事隋唐五代史、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研究,翻阅大量的古籍,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为了能普罗大众,文字简洁、逻辑性强,又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

代北集团是以沙陀为核心,融合多民族成份而组成的军人政治集团,它是李克用河东割据政权、沙陀三王朝和北汉小朝廷统治的核心和骨干力量,后周、北宋王朝亦与之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但是,随着宋朝重文抑武政策的推行,这一以骑射武艺为主要特长的军人政治集团,终因失去生存环境而从历史上消失。

·

李克用的父亲朱xie赤心因镇压庞勋兵变的功劳而被唐懿宗赐姓李氏,赐名李国昌。李克用是李国昌的第三个儿子。李克用称得上是“一代枭雄”,趁唐末黄巢起 义,唐廷自顾不暇的机会起兵,通过征讨黄巢的战功为自己打下一片基业。

·

李克用是战场上的猛将,他在混乱的唐末时期率领沙陀族人,攻克了很多地盘,也为中国历史上的边疆安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的性格的缺陷,使得他手下的干将李存孝、康君立等或叛或s i,蕞终导致他被朱温牢牢压制,功败垂成,s i不瞑目。

·

不过,李克用生了一个好儿子——后唐的李存勖横空出世,灭梁建唐,正式开启了后唐、后晋、后汉“沙陀三王朝”的历史,实现了他的遗志,而他也因对唐廷的谦恭被后世史学家所称道。

·

纵观中国悠悠上下五千年,期间又有多少民族在偏远处萌芽,于战乱时崛起,逐步走向盛时,又归于凋零的。这本书让我们了解了“沙陀”这曾被历史遗忘的民族,也让我们铭记了一段历史的乱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