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折翼天使》读后感精选

《折翼天使》读后感精选

《折翼天使》是一本由(美) 尤金尼德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2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折翼天使》读后感(一):青春迷途,瞬间逝去

有不少的哲学家谈到过死亡,很少一部分认为,人活着,是为承担责任而痛苦,而死亡也是一种面对痛苦的勇气,因为大部分人选择了生存。《折翼天使》无疑给“自杀”镀上了神秘色彩,而又给青春的迷茫带来了悲剧色彩。自从塞西莉亚的自杀,五姐妹相继歩尘而去,作者用带着浓郁抒情的笔触,通过邻家少年的视角,朦胧展示了对漂亮的五姐妹的迷恋。那时候的五姐妹,因为家教过严,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个性,导致了视角的畸形和狭义,从而展示了青春特有的迷茫,五姐妹,一个又一个步入迷途,却没有一个人来帮助。无疑,它跟正统的珍爱生命的思想相悖,但是,人正是在迷茫中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路,但是,迷途或许也会带来这样一个争议而悲剧的结局。

《折翼天使》读后感(二):“后来我见到了很多准备活下去的女孩”

人生是来寻找幸福的而不是来寻找痛苦的。

她们的生活一直以来平淡无奇,而且她们已然看到将来的生活会永远平淡无奇,不选择自杀还能怎么样呢。

人生是来寻找幸福的,一般七分痛苦才能换来三分欢乐,但也许这三分欢乐就是活下去的动力。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淡无奇,平淡无奇终会转变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痛苦,而且这痛苦无法换到一分欢乐。

书里的男孩说他后来在舞会上见到了很多准备活下去的女孩,她们已经充分准备好了去承担今后人生中那些即将到来的痛苦,所以她们现在在舞会上欢快地起舞,是啊现在既然能起舞,将来的痛苦何惧呢,无非就是痛苦后再起舞,起舞后再痛苦。而大屋里的五个女孩,既没有跳舞的权利,也没有痛苦的权利。

生命本是如此丰富多彩,可以去感知去体会无限广阔的世界,如果这个权利被剥夺人生有何意义。五个女孩,五种好奇,五种探索,五种世界,五种失败,五种绝望。她们相互看着对方,绝望顿时变成五倍然后重重地压在每个人心头。为什么是最小的先自杀,因为她还那么小就看见了四个姐姐的四个绝望的世界,她是如此不堪重负。

“她们太关注自我,把未来看的太透彻,以至于对现状成了睁眼瞎。徘徊在他们身后的不是生命,生命总会战胜自然的死亡,徘徊在他们身后的是人间最繁琐的事:滴答作响的挂钟,午后变得暗淡的房间,一个只顾自己的无耻之徒。她的脑子想什么都想不清楚,只要一想到失去的梦想,脑子便清楚得跟明镜似的。她们所爱的人像是踩在一块巨大的浮冰上越滑越远,最后缩成了小黑点,在远处挥舞着细小的胳膊,什么声音也听不见了。”

她们被剥夺了去探索外部世界的权利,于是只好没有底线地进行自我内部世界的探索,或是沉溺于各种百科知识但因为无法触及到社会而显得过于精神化,或是沉溺于宗教,或是沉溺于肉欲,然后纷纷由于对自己内面的过度探索而把一切看得过于透彻,因为其实她们的精神世界是如此单薄、简单,本来需要滋养但却得不到任何补充,瞬间就宛如空中楼阁般崩塌了。她们完全找不到解决的钥匙,人生完全变成了充满疑问和痛苦而没有终结没有解答的漫长的重复,还不如直接走到死亡的终点,也许这真是她们一生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正因为这自杀,才凸显出生命是多么具有潜在的深度和广度,生命本来可以承载那么多五彩斑斓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如此具有重量,所以需要另一种有相等重量的东西去平衡,那就是一种极端的残酷性,那就是在最青春年华的时候死去,就是最后的起舞,在平淡无趣中向神奉上最极端的痛苦,然后来换取她们渴望已久的幸福,尽管这幸福身后站着死亡。这是最后的痛苦的起舞,起舞之后得到幸福,然后结束,只剩下那些准备活下去的女孩,她们还会继续,还会继续痛苦,痛苦后再起舞,起舞后再痛苦,希望这些女孩到最后一刻,死亡前面站着的是幸福吧。

《折翼天使》读后感(三):重塑我对书名的理解

最近把这本书又读了一遍,前前后后其实也只读了三遍而已。前两遍是粗读,这一遍是精读,除了从前很熟悉的印象之外,精读过程中发掘出了许多细节和新的东西。温故而知新,道理是这个道理,虽然古老,可我就是个怀旧的人吧。有的书的确是值得不断地去回顾的,开学这一段时间以来也一直在做这个事,所以书影音入账很少。想着更多的是学习,追求质变,求精……然后不断地推翻自我,每天都在打心理战,否定之否定规律…………

之前有发过一篇书评,详细地分析了本书标题The Virgin Suicides的涵义,主观猜测了一下作者的意图,当时觉得自己真是论据充分、角度新颖、细致透彻……直到今天精读接近尾声时才在书中找到了书名的来历,被无情打脸,于是果断把从前的书评给删了。

原文中书名出处

所以本书书名就是这样来的,是“冷酷十字架”乐队演唱的一首名为《处女自杀》的歌。“自杀”是与故事主题相吻合的,所以用来做书名未尝不可,不必纠结“处女”和故事情节的关联了。书名不必非得点题,或者有什么深刻的寓意,有时候只是灵光一闪,从故事中抽象出来的。比如《杀死一只知更鸟》、《月亮与六便士》等,书中的内容和乍一看书名时对书的想象很不一样。

书中对此并没有多着笔墨,只是说这首歌肯定和某种看法不谋而合,姑娘们受到了某种坚如磐石的邪恶势力的围攻。后面作者又说坚如磐石是绝对不可以用来形容姑娘们的,所以作者应该也是不怎么赞同这种观点的。不过这种“不是我们能负得了责的东西”有种玄学的意味,非常神秘,因为当我们无法解释姑娘们为什么自杀时,就会用想象出来的理由搪塞,以解决问题。总之,处女自杀就是处女自杀的意思,处女就是被献祭的处女。刚好与塞西莉亚第一次尝试自杀被抬上救护车时作者用的比喻相呼应。是我从前想的太多了……

《折翼天使》读后感(四):飞往幸福

如果不是因为别人推荐,我想我绝对不会去阅读《折翼天使》这本小说。书的装帧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上海译文出版的图书。在我印象中,上海译文乃至整个世纪出版集团的书籍,现在已经很少用这种塑胶皮做封面了,这种封面是人民文学的风格;而作为一部外国作品,简单的拿一个电影画面做封面图在译文出版的书中也很少见,这是译林出版社的风格;再加上粉红色的基色,让人怎么都觉得这本书有点山寨。更为重要的是,这本小说是再版,之前的名字叫《处女自杀》,说真的很有卖点,而改为《折翼天使》后,本来这个并无问题的词汇在去年却被网上的脑残文体完全毁掉了,让人不禁以为书中的女孩上辈子是不是手凉。

不过好在我并没有错过这部非同寻常的好书。作者在不长的篇幅内却展现出了相当不俗的文笔以及老成的叙述手法,以至于让我无法相信这只是一部处女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又去查了一下小说的作者,发现作家的另一部作品《中性》是我在大学期间向往很久,但一直因为篇幅过长而不敢阅读的小说之一。

小说的开篇就非常有力度——“李斯本家的最后一个女儿在清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种表述方式直接让我想到了《百年孤独》那种完全没有征兆的倒叙式的开头。我觉得小说的第一章是全书写的最好的部分,作者在开篇就给读者设计了一个悬念,引诱读者向下探索,而在其后的行文中又不断地提及一些涉及到这些悬念的元素,可偏偏只达到了那种不疼不痒的程度,反而让读者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大。小说在写到塞西莉亚彻底死去,才真正开始抽丝剥茧地去解开一团,完整的让读者看到故事的全貌。

读完整个故事,我发现与小说的内容简介不完全一样。简介中说的是五个女孩在一年内先后自杀,而故事本身是一个女孩先自杀,一年后其他四个姐妹集体自杀。虽说也有先后顺序,但是先后自杀这样的表达总有点不准确,更加增添了小说的诡谲色彩,这样的介绍更适合一部悬疑或犯罪小说。而在书中,作者显然没有把故事写的那么黑暗,在很多关键的情节出作者都采用了含蓄和隐喻的表述,但却不影响读者的理解,我觉得这是非常优秀的表述手段。

在看完简介正式阅读小说之前,我把作者的风格想象成是麦克尤恩在《最初的仪式,最后的爱情》中的那种黑暗风格,但是读完全文以后我觉得作者在文字上却有点普鲁斯特的风格。语句的表述、词汇的使用、事物的描写让我想到的《追忆似水年华》,当然两者有质的区别,但是在文字上给我的感觉有几分相似。至于故事的风格则有点像日本文学,因为日本文学对于家庭悲剧的创作是最为到位的,而《折翼天使》本身就是一出家庭悲剧,同时还具有不少东方的感觉。

对于书中五姐妹的自杀缘由,读者在阅读小说中一定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而作家自己也在小说用借书中人物之口给出了他的答案。我在这里并不想去探究这些原因。因为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一定能带给不同的读者不同理解的,读者把自己的结论藏在心里就可以了。

我觉得书中最让我看重的地方就是作家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类似于书中涉及到的社会和家庭问题,在那个时代的美国可能比较典型,但这些问题在每个时期的中国却都是异常普遍,中国人虽然也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但是要么是在新闻里面有气无力的说几声,要么是创作几部调侃性质的动画片、短剧,但却很少有人用艺术的手段通过一部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这种因孩子和父母的矛盾、沟通问题而产生的社会问题本身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可我国却仅仅看到了表面现象,最多喊一喊“减负”之类的口号,却并没有什么触及到实质的。

阅读书中五姐妹的生活,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我想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小时候都会有类似的生活情况。父母的偏执和自以为是、沟通的匮乏无力等等让我在小说中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但是大部分人却都在这样的情况下走过来了,因此我们会怀疑书中的人物是不是过于脆弱。当然这有作家艺术化的提炼,当然塞西莉亚的遗言也说的好:你从来没做过十三岁的女孩。

虽然书中的很多地方我无法理解,就像书中的男孩没搜集了很多线索却思索不出答案一样。作者未必就像明了地传达出一个思想和答案,我觉得这种含蓄的表达、并不可以设置悬念但又不把话说尽的方式是优秀的手法。

自杀是一个最复杂的哲学问题,而死亡并非是一件坏事,就像我昨天看到的一幅照片一样——墓地前的道路指示牌上写着:幸福。

《折翼天使》读后感(五):青春祭典——The Virgin Suicides

首先我想写下关于本书译名的问题,The Virgin Suicides的译名有《处女自杀》《处女之死》还有这个为了过关审查用的《折翼天使》(手动滑稽)

但究其英文原名,再结合本书内容,我认为翻译成“处女”是不恰当的,因为书中露卡斯(Lux)显然已不是处女了,如果非得说是用“处女”来形容女孩们未经世事污染的性格特征的话也无可厚非,但显然对于没看过本书的人来说是种误导。Suicides好理解,名词复数,指的是五位李斯本家女儿的自杀。那么virgin呢?除了名词处女的意思,它还可以做形容词,意为处女的,纯洁的,天然的。可以肯定的是在这里virgin是形容词,但尤金尼德斯想取哪种意思我们不得而知,但我猜测“纯洁的”可能更好一些。因为“处女自杀”有种刻意强调“处女”的意味,而尤金尼德斯显然没着重强调女孩们“处女”的身份,倒是大篇幅在描述她们的自杀,正是自杀的前因后果带出了整部小说。这样一说,《折翼天使》倒是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就是怎么听都像是国内某种言情小说书名。

那么既然“自杀”是小说的主题,我就先纵观尤金尼德斯至今出版了的所有作品来做个分析,其实也就只有三本,除了这本之外还有《中性》以及《婚变》。最后我发现“存在”是尤金尼德斯所有作品共有的一个主题,面对存在问题,只有两种解决办法——继续存在或死亡。本书的解决办法是死亡,人对自己生命的权利就如同女性的生育权一样——权利本不是义务,但总是有人把它当成“责任”,这就是为什么书中那么多人都试图去寻找女孩们自杀的原因,就像去寻找一个人为何不去承担某种责任的原因一样,到最后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们永远不会找到真正的原因,他们所了解到的“原因”永远只是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到的东西。即便狂热如叙述者也就是那群男孩们也只能触摸到真相的冰山一角,他们有的也只是猜测。这时本书的文学性就出来了,它不是什么侦探破案小说最终通过层层剥丝抽茧可以找到答案,模糊性正是这部作品的目的,“谜”较之真相更具有吸引力,这才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女孩们只是在行使她们自己的权利而已,生与死都是她们的选择,它本应像其他选择一样自然,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virgin可以解释为“纯洁的”,用来形容她们自杀用的,因为做出如此选择的动力其实是相当单纯的,它就是一个选择而已,在她们心目中死亡这个选择更优,她们就选择这个,类似于在超市买东西在众多商品中挑出自己最喜欢的。会有人说死亡这个选择是件大事,怎么能和买东西相提并论呢?我想这恰恰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把她们的自杀当回事的是除了她们自己的所有人,每个人都疑惑不解,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要么根本就不理解。只有女孩们的自杀没有什么直接的刺激因素,有也是间接的,故男孩们才始料不及,女孩们选择将男孩们作为她们选择的见证人,因为男孩们是唯一一个有可能理解她们的群体,虽然最后事实证明并不能,男孩们迷恋她们,同情她们,但怎么也无法彻底理解她们。

伴随着女孩们的自杀,还有整个小镇的衰败。《婚变》里提及的那个俄罗斯寓言可以挪用在此,死亡是所有生命的归宿,无法逃脱。女孩们所在的那个小镇也是如此,它早已显现出衰败的迹象,而各式各样的死亡是小镇温水煮青蛙式的残败的结果,因为衰败是以生命来衡量的。正如书中所说,女孩们似乎早已看透了未来将要发生的逝去,在这方面她们是预言家。生命终究是殊途同归,倒不如让它停留在青春正盛的年华——这其实相当自私,不用费心去面对衰老的各种危机,那是不得不被迫结束生命前的暗示。

青春期的问题绝对是本书的另一大主题。I'm a teenager. I got problems. 问题的根源就出在这里,就是青春期。这是人生一个复杂的时间段,从童年过渡到成年,也是许多东西破灭的时间段。如果说这群青少年被宠坏了,在这样一个“舒适安逸”的社会中至少还能有青春期来给他们忧郁,那显然没有参透生活的本质。别人眼里的生活总是如此惬意,无论哪点都优于自己,想当然地认为只有自己最惨,别人应该心怀感激,这种想法其实比自杀更为自私。原文这段文字让我感触颇深:

成年人曾经也是青少年,他们曾经也是孩子,可是成年后许多人把他们从前的想法与经历忘得一干二净,成了彻头彻尾的“成年人”了,对青少年的行为举止觉之荒诞。有时我们不能轻易地去评价他人,我们从来都只是我们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