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达尔文世纪读后感精选

达尔文世纪读后感精选

《达尔文世纪》是一本由[美]洛伦•艾斯利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页数:2023-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达尔文世纪》读后感(一):如何进化到达尔文进化论的

洛伦•艾斯利在《奇异的宇宙》中多次提到达尔文,记录他的学说,研究他的日记,达尔文,应该说查尔斯•达尔文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他在有生之年就成为一个传奇,他的名字可与牛顿相提并论。 [向右R]达尔文探索的结果,他把整个生命世界编织进了一张大网,直到最后,他看起来像是传说中的世界之树。 各式各样的变异,包括那些微妙的,稍不留神就忽略掉的人、树叶、鸟喙和海龟的形状。自从在基尔克班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见过这些,他就在沉思着。现在,这些看似不可理喻、混乱无序的自然世界勾连成了一个整体,所有的生命都要经过自然选择的过滤,没有哪个事实是孤零零的。在世界上某个地方,他总是和其他事情联系着。 达尔文的进化论并不是横空出世,在《达尔文世纪》中,他主要讲述进化论和它的创造者之间的那些事,它是很多人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洛伦•艾斯利通过细致分析,用诗般语言介绍进化论的出现历程,阐明被称为“达尔文主义”的那个思想组合从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出现的。 进化论创立之初,思想界的大海同样波涛凶险,抵岸非易。它被贴上种种可怕的标签。17世纪航海家们出去探索土地和财富,边带回了怪异的动物,植物,展现着神秘的世界,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人们开始研究探索质疑,自然史研究中的培根主义和人文主义传统,林奈的分类系统,伯努瓦•德梅耶的观察以及布封伯爵的《自然史》…“适者生存”已准备好,等着传到达尔文手中。拉马克和伊拉斯谟•达尔文的理论… 作者一一梳理解读查尔斯•达尔文进化论之前的学说,文献搜集很扎实,我在想这是不是他的学术论文书,自然科学史论文,只是他文笔好,努力让我们可以读得懂? 科学的进化,一点一滴地进步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量变到质变。 一边读一边震撼一边想起李安那句名言:我不懂,我大受震撼。 之前我读过查尔斯•达尔文的孙女格温•达尔文的《碧河彼时》我的剑桥童年,讲达尔文家族的故事,很有趣。

《达尔文世纪》读后感(二):“我们的时间几乎无限”(达尔文)

“哪怕得不偿失,我也甘愿把此生献给我的工作。”——达尔文

上次读了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博物学家和科学散文作家洛伦•艾斯利的《奇异的宇宙》,很喜欢作者的写作风格,今天给大家推荐他的另一本新书《达尔文的世纪》,讲述了进化论和它的创造者之间的那些事。

在我们的历史或生物课本上,进化论就是达尔文的创造性发现,但其实历史的真相并不像教科书上那么简单:进化论并不仅仅是在查尔斯•达尔文的头脑中发展起来的,它也是很多人观察和思考的结果。

进化论就像一个意蕴无穷的新大陆,是由那些科学界的航海大师们。穿过层层浮草,透过茫茫海霾,冒着重重危险而辛苦发现的。当然,这座新大陆的发现最初并不受人待见,被贴上了种种可怕的标签,因为它对传统宗教思想的颠覆性,必然让它饱受争议。

1809 年,查尔斯·达尔文出生, 1859 年,《物种起源》出版,十九世纪被称为“达尔文的世纪”,但这个思想璀璨的世纪可不只有达尔文。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思想其实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来的,比如如拉马克、华莱士、孟德尔、莱尔等等,而这些人的名字却在我们今天的视野中,在达尔文的巨大光芒下黯然失色。

这本《达尔文的世纪》就试图向我们理清这些“巨人”的思考,洛伦·艾斯利在这本书中,将轶事、哲思和敏锐的观察编织在一起,通过耐心细致的分析,用诗一般的语言,介绍了进化论的出现历程,阐明被称为“达尔文主义”的那个思想组合是从什么地方、在什么条件下出现的。

就像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的:“理解生命,必须回顾;但生命本身必须前行。”19世纪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为我们理解生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今天的生物科技仍然在不断推进,对科学史的回顾和反思,是我们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得不经历的旅程!

我是小鱼,和你一起读好书,从书中看到世界,看到远方!

《达尔文世纪》读后感(三):《达尔文的世纪》作者文笔极好,值得一读

在我阅读的众多科普读物中,《达尔文的世纪》无疑是一本独树一帜的作品。作者洛伦•艾斯利是一位杰出的科学散文作家,他的写作风格既严谨又生动,使得这本书读起来既有学术的严肃,又不乏文学的韵味。他将科学事实、历史轶事和哲学思考巧妙地编织在一起,为我们写出了一部史诗。

达尔文的理论受到了‍许多人的影响,达尔文的世纪也并不是达尔文一个人的宇宙,而是许多科学家一步步堆起来的大厦。可以说,达尔文只是其中运气最好,最有创造力的人。居维叶、莱伊尔、拉马克等许多人都给演化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莱伊尔是一位地质学家,他的均变论(Uniformitarianism)对达尔文产生了深远影响。莱尔主张地球的地质特征是由长期的、缓慢的自然过程形成的,这种观点使得达尔文开始思考生物进化也可能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一个地质学家,在生物学领域也有不凡的成就,莱伊尔是远被人低估的科学家。他没有成功提出演化论,尽管他的核心思想和达尔文几乎一致,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那个世纪中璀璨的明星。

居维叶是一位著名的比较解剖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化石的研究上。居维叶的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在过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证据。然而,他提出的灾变论(Catastrophism)认为地球历史是由一系列的灾难性事件构成的。这些灾难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然后新的物种会突然出现。换句话说,物种并不是通过演化产生的。然而,尽管居维叶反对进化论,但他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达尔文。

最熟悉的还是拉马克,毕竟小时候他总是和达尔文成双成对出现在各个地方。只是无论在哪个地方,拉马克都是那个被嘲笑的对象,似乎他不如达尔文聪明,理论也荒谬至极。作者在这本书里详细描述了拉马克的故事,这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事情全貌——拉马克终于不是那个负面形象了。

拉马克提出了一种进化理论,主张物种可以通过使用和废弃以及对后代的特性传递来改变自己的特性,这被称为“用进废退”的理论。然而,现代遗传学的理解显示这种机制并不主导生物的进化过程。尽管拉马克主义被证明是错误的,但他的一些观点,如对物种改变的影响,对达尔文的理论产生了影响。

拉马克(1744年出生)比达尔文(1809年出生)年长65岁。拉马克和达尔文的巨大年龄差让他们很难有实际上的交往,但他们的理论交锋让我想到了另一对科学家的故事——彭加莱和爱因斯坦。彭加莱(1854年出生)比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年长25岁。

彭加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位伟大的法国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他在许多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包括天体力学、量子理论和拓扑学等。然而,彭加莱在相对论方面并没有做出突破,而爱因斯坦成功了,并颠覆了人类对物理世界的理解。

彭加莱和拉马克的处境有微妙的相似之处。他们应该被后人小瞧乃至嘲笑吗?显然不应该。

科学是一种迭代的过程。我们通过构建理论、测试预测、接受批评、修正理论来获取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错误的或不完全正确的理论可以提供关于世界运作方式的有价值的洞见,尽管这些理论可能最终被证明是不完全正确的。时代永远存在限制,科学家受限于条件来研究和创造,观点错误并不会削弱他们作为思想家和科学家的价值。

科学不只是关于找到正确答案,它还关乎我们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测试假设以及如何解释数据。在这些方面,拉马克和彭加莱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虽然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的理论已被证明并非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但他是首批认识到生物是会发展和改变的科学家之一。在他的时代,许多人还在坚信物种是不变的,或者说,所有的物种都是在一开始就被创造出来的,而且自那时以来一直没有变化。拉马克挑战了这个观点,提出了一个新的、动态的视角来看待生命。这种理论框架对后来的生物学家们,包括达尔文,在构建他们的进化理论时提供了基础。事实上,如今在某些生物学领域(例如表观遗传学),一些类似于拉马克主义的观念正在被重新审视。

彭加莱在非欧几里得几何和动力系统等领域有重大贡献,为后来的物理学家们理解相对论提供了数学工具。事实上,彭加莱自己曾经提出过一个关于光速不变的假设,这是特殊相对论的基石。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是一个辉煌的年代,是属于达尔文们的年代。从前我只能看到塔尖上的某一个人,如今我看到了聚沙成塔的每一粒沙,愿你也能从这本书里看到更多故事,更多精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