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浮生六记读后感1000字

浮生六记读后感1000字

《浮生六记》是一本由苗怀明 编著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3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浮生六记》读后感(一):为什么要有那么一句批注咧

一段文字后的一句批注什么的真是造孽到心里了~

什么叫这个时候作者怎么怎么样那个时候又怎么怎么样,虽然是没错啦,但是不觉得把这个明明能够从字里行间看出来的东西,再白话一遍是很讨人嫌的么?

浮生六记本身真的是很经典。句句精炼,传情。文后的文字注解也很清楚明白。

《浮生六记》读后感(二):娶妻当如芸三娘

前三卷认真读了。尤其喜爱闺房记乐和坎坷记愁。看沈三白和芸娘两小无猜,志趣相投,真真羡煞我也。不由想到“娶妻当如阴丽华”一句,顿觉非也,娶妻当属芸三娘。

夫妻相处难在不能互相欣赏,彼此苛求。日渐貌合神离,甚至恶语相向。沈三白和芸娘都不是普通人,丈夫虽有才而潦倒,芸娘相貌平平,性格也有缺陷。但两人在顺境或困顿之时都相濡以沫,以心相交,真是难能可贵。

正因为两人都是普通人,这种真挚又脱俗的夫妻关系让人觉得很亲切,很期待。同时也会触动我们反省自己的言行,去维护和珍惜我们自己的感情和生活。

《浮生六记》读后感(三):书生贫弱

沈复,他千古留名了,是个名人了,可是这个名人,他值得我们尊重吗。我读浮生六记,的确佩服他的审美眼光和审美情趣,但是,如果一个男人,平日忙于酣畅享受,与其说高雅,不如说穷酸。

一个足够坚强的男人,会让妻子将憨园之气一直郁于心中?受下人之闲?这个男人是如何无用,连自己的家庭关系都处理不好,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芸娘为了省钱,发誓不用医药,那你这个当丈夫的呢?芸娘病转增,唤水索汤,上下厌之!那这个时候三白在哪,干什么去了?假使三白有万般苦衷,顾及很多。那么,退一万步讲,沈复在芸娘受气受委屈的时候,给了她精神上支撑吗?没有,也就是说,他什么也不会做,连开导芸娘都不会!只会眼睁睁的看着她生气,受气,饱受疾病之苦!他想过挣钱为芸娘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居所吗?特别是在她生病时!他是一个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的文弱书生!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可能太残酷,但是特别是芸娘生病的时候,这句话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我真的,好气哦!

《浮生六记》读后感(四):浮,非所欲也;生,亦堪记也

只读了前四卷。因不提文风,单论魂骨,卷五以降多流于堆砌,寻魂无获,较之前四远逊,应非一人所作。 此书甚奇,远超预期,一气读来,堪称惊心动魄。然掩卷察之,却觉咄咄怪哉!此文若论情节,并未脱于窠臼;若论字句,亦非瑰丽奇谲。然读之惊艳,动人心魄。何以如此?私心忖度,莫非情深之故? 因对生命之情深,故于浮举重若轻,于生举轻若重。故于故园新馆、闺阁画舫,且谑而乐、且志于趣、且知其愁、且放而快,且书此情笃之作。 忽忆一无关语,“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直面浮生,知其所以,爱其所以,而后置其所以。” 私以伍氏此言与沈生此书,堪互为妙注。 子云:“述而不作。” 然若无此情深之作,更有何片语堪述?长谢古人,作此奇文传世,乃恣情所至,姑妄述之,未得其意万一,为来者鉴。

《浮生六记》读后感(五):Too young too simple

这本书我没有读完,我也不记得读到了哪里,失去了兴趣就没再读。

可我印象很深的是书中这一段,从读到这段到现在将近一年。我觉得作者并不是那么的善良有同情心。喜儿因为他寻了短见,他只讲了一句轻飘飘的“半年一觉扬州梦,赢得花船薄幸名”。大概意思我感觉是:我只是逢场作戏,而你却当了真,真是可怜又可笑。作者真的不是很愧疚的感觉,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的问题。

喜儿才是最可怜的,年纪小小沦落风尘,以为遇见了良人,实际上对方只是逢场作戏。只能说太年轻。

“余乃挽喜入怀,抚慰之。”这段话很熟,安慰芸娘的时候也这么说好像。

“合帮之妓,无一不识……”那段作者什么心态?

下面是我觉得好的句子

-君之不得亲心,流离颠沛,皆因妾故。 -茫茫沧海 -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