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房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小房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小房子》是一本由维吉尼亚·李·伯顿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房子》读后感(一):最牛钉子户

小房子生活在乡村里面。

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张。

小房子硬不肯搬走。用金银财宝也不能让它搬走。

只能忍受着城市的嘈杂。

当然城里人都是文明人,他不肯搬走,也不能强拆。

身边的房子越盖越高,自己暗无天日。

并且被拆迁被打破了窗户,成了一个破破烂烂的样子,但他内心还是觉得自己很漂亮、很坚固。

但拆迁队还是强拆了。

回到了美丽的乡村。

《小房子》读后感(二):乡关何处

一个好的童年,一定和自然息息相关。

要不然你想想,一个孩子的童年里,没有清风朗月、漫天繁星、虫鸣鸟叫,树木小草和花,只有水泥森林、奥特曼、芭比、冰激凌、乐高、电脑和动画片……那该是多么贫瘠和空旷啊!

我的小时候,一大部分时间是在姥姥家过的。姥姥家有三间平房,院子外没有墙,是更大更平的麦场。再远处是山,山边有溪。屋旁是果园子菜园子,种苹果梨子李子桃子,树下是一畦畦的碧菜。

院子有大狗,狗很凶,又死活不认我,每次都咬我,要去果园只能侧着身子贴着墙蹑手蹑脚像小鼠一样溜过。

院子里有核桃树。核桃树上有种虫,被咬了皮肤火烧火燎的疼。我被咬过一次再也不敢靠近,于是始终不会爬树。还好表妹会爬,蹭蹭蹭几下上去,从树上往下给我扔核桃,我提个小筐在树下捡,捡了两个人砸着吃。常常一个暑假过去,指头被核桃皮上的汁液染的乌黑,很久都褪不去,回到学校见了老师要把手背到后面藏起来。

核桃树旁边还种了一棵山楂树。孩子们都不爱吃山楂,嫌酸,偶尔兴起挑一颗最大最红的,咬一口就扔。大人也不摘,果子太小,没工夫摘。到了最后,果子在树上实在挂不住了,熟落一地。年年结,年年落,不图吃,就图一树果子红彤彤的好看。

平房顶上也是好去处。大人搭一把木梯子去房顶晒麦子,孩子们假装帮忙,争先恐后踩着梯子上爬上去。爬梯子是重要乐趣之一,任凭大人在后边喊小心点儿小心点儿,一边做鬼脸一边爬得飞快。爬上去了就乱踩乱跳,跳得整个房子砰砰响。还玩什么呢?不知道。反正高处一定比低处好玩就是了,有上房顶的机会一定要上房顶。可惜每年只收一次麦子。

男孩子项目才叫多。树上摸鸟蛋,溪里抓鱼抓虾抓蝌蚪,晚上打着手电筒去捉知了和萤火虫,家里翻盒火柴偷点盐巴去野炊。野炊的食物大概就是摸的鸟蛋、抓的田螺,和不知道谁家地里掰的玉米。我很神往,数次都祈求表哥带上我,表哥骄傲的说——不带,带女娃娃丢人,我只好等他们回来了在一边听他们吹大牛。

男娃娃们跑出疯玩,刚出窝的鸡蛋就是我的。温热,姥姥拿来贴我眼睛上暖暖,说暖完了亮眼睛。然后下锅煎一只荷包蛋给我吃,圆圆的像小太阳,特别香。

赶大早摘的苹果、梨子、西红柿、黄瓜任我挑,最好最周正的都归我。都还挂着露,沁凉沁甜。中午摘的不行,晚上摘的也不行,就得早上太阳升高以前摘,这时候的才最好吃。刚摘下来的苹果、梨子上有一层淡淡的霜,青菜上是一层小绒毛,西红柿上也是一层小绒毛,茄子则亮得发光。现在在市场买东西,看着那些走了远路,不知道来处的瓜果蔬菜,我就觉得可惜。它们一定不是在最好的时候被摘下来的,也不能在最好的时候被吃掉,我总觉得它们失去了气力和生命力。

这是二十年前的童年和故乡。

后来,我一天天远离童年,远离了故乡。在时间的变迁里,童年和故乡也远离了我。最近一次回去,村子里只见到几个老人,老房子早都不住了,房顶裂了缝。院子里杂草过腰,果树挖掉了。这是太远太远不容易变成城市的地方,人们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这里,不再在这里生活。稍微近一些的地方,在推土机的隆隆作响里,乡村一天天都变成了都市。

我有点怅然。

所幸这样的怅然不是我一个人的怅然。作家写了这本《小房子》,用最美的语言写童年里的小房子,写苹果树开满一树的花儿,写白色的雏菊开满山冈,写人们收割庄稼收获苹果,写白雪覆盖着乡村的田园。作者也用最忧伤的语言写山冈变成公路,田野变成大楼,城市越来越大,天空越来越黑,周遭越来越吵,再也看不见四季,听不到鸟叫,看不到花开。

所以,我读这本书时格外的像在读自己家了。这本《小房子》便不再是美国作家的小房子,而是我们所有人的小房子了,而是我们所有人经过的四季,而是装着我们所有人的童年、在社会现代化进程里失去的故乡了。

《小房子》的最后,小房子来到了更远的乡下。在小房子里,又一次可以看到太阳、月亮和星星,又可以经历春天和夏天,秋天和冬天了,山冈上又开满了花,田野里又瓜果飘香了。这是作者最美好的愿望。

我不知道下一代的孩子的童年记忆是什么样的。可是我想把《小房子》这样的书读给他们看,想把我们的童年讲给们听,我希望孩子们的童年里还有这样的小房子。这样,孩子们长大了,成了这个城市的建设者,孩子们的心里还放着这样的一点点童年,放着这样的一点点愿望,小房子也许就留下来了。

《小房子》读后感(三):转载一篇关于《小房子》的书评

一、人们说你就要离开家乡

“小房子每天站在山冈上看风景,除了日月星辰和四季的变化,小房子还看到乡村的景物随着挖马路、开商店、盖高楼、通地下铁……而一点一点地改变。结果,小雏菊和苹果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都市的乌烟瘴气和行色匆匆的人们。还好,小房子的主人的后代发现了小房子,把她又移到了乡下,静静地欣赏大自然的风景。”

“《小房子》问世已经有60多年了,获得1943年的凯迪克金奖。今天人们谈论它最多的,还是它对现代文明的担忧和批判。急剧膨胀的都市,宛如一头长驱直入的怪兽,转瞬间就吞噬了小房子、吞噬了丘陵和丘陵上的雏菊和苹果树……即便是结尾,尽管小房子得救了,重新在一片长着小雏菊和苹果树的丘陵上找到了归宿,但还是留下了一个悬念,又有谁能保证它永远不再被现代文明吞噬呢? ”

“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也是一个弥漫着悲哀的故事。让孩子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了解城市的建设过程,更热爱环境、热爱生命。 ”

以上文字全部从网上搬来。国内数个不同的网站,只要介绍绘本《小房子》,这段话必定出现。它姿态权威地,俨然领衔了关于《小房子》的所有街谈巷议。

再查阅关于《小房子》以及作者弗吉尼亚·李·伯顿的英文网站,看到的介绍,也主要聚焦在它所传递的环保理念,它关于城市化、现代化的批评性看法。

二、孩子的忧虑从何而来?

西方、东方的知识阶层都有普遍的共识:现代社会会毁了孩子们的童年。

根据一项2009年对500名6岁至11岁的美国儿童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1/3的受访儿童担心,地球将在他们长大后不复存在。56%的儿童认为,地球的宜居程度将会下降。调查结果还显示,28%的受访儿童说,他们担心北极熊和企鹅等动物会灭绝。

很清楚,孩子对现代社会里的问题感到忧虑,他们甚至会对一些一代人或几代人以前从未进入过儿童词汇表的事情感到害怕。

儿童为什么害怕?

究竟是谁在害怕?

看看《小房子》就知道了。

“小房子”们,或者,那些生长在“小房子”时代的父母们,熟悉的是乡村的大自然景色和农耕式的田园生活,他们面对急剧变化的时代和环境,感到压力、焦虑、难以适应,在批评现实、怀念过去的同时,他们把这种焦虑传递给了孩子。

传递有时是这样进行的:

2009年,加州普通教育大学预科高中某班的孩子们,被老师要求“戒瘾”:离开电视机、电脑、手机、黑莓和ipod生活一个星期。老师香农·迈耶认为,学生应该少用电子设备,而应花更多时间阅读传统报纸、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沟通以及独自反省。在试验进行到一半时,这位激进的老师承认:“我们都要疯了。”一个学生在日记里写到:“我梦到我的手机。我无法忍受。”有的学生只用了一个词描述了他的经历:“痛苦”。

在中国,家长们也同样对他们的孩子们这样做:

“我们那时候,半年看一次电影、一个星期看一次电视。哪像你们,整天看电视、上网。”

最近,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这意味着,此标准报批卫生部后,网络成瘾将被正式纳入精神疾病诊断范畴。

可以想象,将来的中国会有多少孩子无比痛苦地“戒瘾”,以及被要求回归“正常”。

看,就这样,从上一代到下一代,焦虑开始生长,害怕也开始扎根。“小房子”里的人们就是这样无穷无尽地怀念他们的过去,这样定义现代的社会、现代的儿童。

就像“小房子”一样。

小房子最后回到大自然,回到它原来生长的地方了。

时代哐哐哐往前狂奔,我们可没有回去的地方。

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儿童

当父母给孩子买洋娃娃、电动火车玩具,他们也许是在为自己而买,为他们心中的那个渴望过、拥有过又最终失去了这些东西的小孩子而买。

当父母为孩子报名音乐班、美术课,订购世界名著、英文读物,填写世界名牌大学的入学申请,凡此种种,他们何曾不是在满足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

所以,当爸爸妈妈们为孩子朗读《小房子》的时候,不要期望孩子也能从书里感受属于他们的、永远的乡愁。

今天的孩子们,生下来就在城市生活,他们的童年经历是:马路变宽了,街道整洁了,绿地变多了,城市已经不再像它刚刚出现时那样粗陋鄙俗,它更人性化、更优美。这就是如今孩子们的家园,他们的生活里不再仅仅有动物、植物、大自然相伴,但谁能说他们的世界比以往的孩子更为狭窄?

即使是关于环保,现在有更多的人不再持有单一的想法:即“没有人类干预的大自然是最完美的,环保的最终目的就是恢复大自然原有的样子”;而是一个更新、更有弹性的思路:“人类已经给大自然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必须学会适应这种变化,而不是一味强调回到过去。”

哲学家梁漱溟去世前最后一本口述著作是:《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问题太巨大了,我们不知道答案。但是,一个时代一定有一个时代自己所特有的美好,每个人心里的小孩子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经验,无可复制、不能替代。

就让父母拥有回忆;

就让孩子们面对将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