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给孩子的童年书》读后感锦集

《给孩子的童年书》读后感锦集

《给孩子的童年书》是一本由张贵勇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孩子的童年书》读后感(一):在意细节,当诞生情感

一、开展亲子共读必不可少,一边给孩子读书,一边和孩子聊书,聊故事的内容、情节、人物、细节描写以及作者的生平轶事等,在此过程中做一些价值观层面的引导。 二、文学 中:台湾汉声杂志社 最美的中国童话系列 叶圣陶 张天翼 赵冰波 郑渊洁 西:彭懿主编《百年童话绘本 典藏版》 诺贝尔文学奖大师经典悦读/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五六岁比较淘气

《给孩子的童年书》读后感(二):在共读时有牵手也有放手,资深教育编辑的亲子阅读经验。

亲子阅读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譬如,我读《傅雷家书》,内里就有许多父子俩就阅读展开的共同话题,傅雷先生会给傅聪推荐书籍,提意见,交流所得,全书洋溢“多年父子成朋友”的温馨氛围。傅聪生于1934年的上海,战乱频发,他小时的教育就是依靠傅雷先生自编的教材和有计划的亲子阅读。

如今的读书环境大有改观,但并不意味着,家长们就可以把孩子的教育全盘交托,不管何时何地,亲子阅读始终不可替代。身为中国教育报资深编辑、儿童阅读推广人,张贵勇撰写的《给孩子的童年书》,融合了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出了可供借鉴的个人经验,即“在共读时有牵手也有放手”。

张贵勇说:“所谓牵手,就是我会把自己对一本书的观感告诉哲哲,引导他去追随经典,提高鉴书、品书的能力;所谓放手,就是我尊重他的阅读品味,不会横加干涉他的读书选择。”《童年书》定位小学阶段的家庭阅读指导,很显然,牵手要在放手之前。傅雷对傅聪立规矩,就要求他必须看哪些书,这里面有强制性,强制不等于强迫,张贵勇和傅雷都是好家长,“把一本书的观感告诉孩子”是一种非常好的做法,鼓励孩子在聆听时产生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判断,自然而然地,他就会有自己的品味和选择。

言教不如身教。如果家长不读书,却要求孩子多读书,效果估计要大打折扣,还可能让孩子反感。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大人们工作忙,劳累,宁愿多花钱少花时间,买一大堆童书扔家里,或者给孩子报个读书班,就想着我已经尽到责任了。这是错的。孩子的天性多半喜动,坐不住,老老实实地捧着一本书读,是很难的。电视动画,电脑游戏,哪样不比图书更有吸引力?有爸爸妈妈陪着,就不一样了。对孩子来说,大概最初喜欢的是那种陪伴的感觉,然后才会在鼓励表扬和潜移默化之中,不知不觉爱上阅读。对家长来说,陪伴虽然会占去时间,但所获得的情感是金钱不能买到的。

阅读《童年书》,可以明确感受到张贵勇和哲哲的感情,亲近、温馨,缓缓流淌,这必然是经年累月、一点一滴的积聚,也必将成为家庭成员之间最宝贵的、无价的财富。

“牵手”计划的重要特点就是“追随经典”。出版发达,新书不断。以有生之涯读无尽之书,既不可能,更是浪费。卡尔维诺说,经典作品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时留下的足迹。周国平强调,我们要“永恒的书”,“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经验”。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

张贵勇开了很多阅读清单。《童年书》总共十四章,第一章讲述哲哲的阅读经历,第十四章阐述“知行合一”的意义,其余十二章遍涉文学、历史、科学、哲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增长学识、锻造人格的独特价值,悄然融汇一体,我很喜悦地发觉,我和张贵勇的阅读理念,包括对经典书籍的感受,经常是不谋而合的。比如,他说“童年怎能没有童话”;“诗歌,读出来才有味道”;读历史,要“从孩子熟悉的地方切入”;动物小说,”放大童心里的善念”……我也很喜悦地看到,遨游在书海里的哲哲的成长,平凡而又珍贵的体验,离我们很近,我和我的孩子一样可以做到。

张贵勇牵着哲哲的手,描绘了一组组基础的阅读图像。每章结尾附录的“哲哲书单”,很有实用价值,所推荐的书籍切合“经典”之义,算得上一定程度的指点迷津。另外还有一些启发性的技巧。比如,张贵勇引述了“宝宝念诗”创始人韩可胜的做法。他教女儿古诗词,都是非居家状态,带着孩子去户外,面对自然风光、人文胜景,诵读相应的古诗词,这样一来,情景交融的感染力肯定更强。古诗词特别适合吟诵,有韵律,有节奏,即使孩子未必全懂,天然就会喜欢朗朗上口的节奏感跳跃的作品,审美的趣味悄悄渗入童心。

张贵勇重视人文阅读。他提出了一些好的方法。比如,他说,“节日里,为孩子上一堂文化课”。中国的节日民俗包涵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每一个节日,都是一部厚厚的书,都是给孩子上好文化课的好机会。比如,张贵勇说“阅读路上不能没漫画”,特别提到了《海贼王》对哲哲的影响,丰富的剧情与好的文学作品殊途同归。我也想说说《海贼王》,对我和我的孩子,这部漫画产生了另外一种意义。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大海充满了向往。后来,他大了一点,成了少年,他读到了章骞的《艨艟夜谭》、《无畏之海》等作品,他还着迷于“指文军事”、铁血论坛和二战经典海战,现在他的床头摆满了海战书籍和舰艇模型,而他的志向,就是将来考大学要去海军学院,最好还是舰艇设计专业。阅读是一颗种子,播撒下希望,不管未来能否实现,终将照亮前行的道路,路途行过的就已是风景。

当然,对书中的一些具体措施和细节体验,我并不是完全赞同。

比如,张贵勇推崇蒋勋。但我认为,对蒋勋要一分为二,要谨慎。席慕蓉评价“蒋勋是我们这个时代踏入艺术门槛的最佳引路人”。蒋勋在艺术引路上的付出,的确是大众目睹而公认的,是否最佳或需商榷,他的问题在于常识性谬误多了点,张贵勇赞赏的《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曾经被文化学者江弱水在《撕扇记》中抓出了一堆纰漏。蒋勋的亲和力很好,他的讲解能一下子就吸引人,但我们“用”蒋勋不能连他错了的东西也一块儿接收了,并且还灌输给不懂分辨的孩子。我们要教会孩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还有,我认为第七章“哲学书籍,换个角度看问题”讲得很不到位。大多数人都认为哲学晦涩,且“无用”。张贵勇提到了哲学是阅读体系完整架构必不可少的,但他在这章犯了一个错,就是把哲学大致等同于“西方哲学”,所以不自觉流露了避难的想法。可能由于文化概念的差异化,中国人接受西方哲学确实常有隔阂。但是,我们还有中国哲学啊!为什么不和孩子说说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意境多么宏大!为什么不说说《淮南子》?盘古开天、女娲造人,这是我们最早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何况这部经典里还有各种各样的寓言。如果觉得原典太深了,蔡志忠的国学漫画系列应当适合。陈子昂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这也是牵连古今的大无穷的人生观啊。哲学是极其广阔的,不要人为地、下意识地去框定它的范围,对哲学的阅读,从孩子的第一个“为什么”开始。

《童年书》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求全。人的精力有限,不能面面俱到。阅览各章主题书单和相关论述,能看出,张贵勇最熟悉的领域是当代儿童文学,有些章节就只能泛泛而谈点到即止。大人都没精力去做到,现在的孩子课业比较重,这么大范围的阅读是很吃力的,所以,还是应该启发他尽早找到兴趣点,在牵手之后,放手让他做出自己的阅读选择。

《给孩子的童年书》读后感(三):童年就要有好书相伴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智力发育最为关键的阶段。如果孩子能够通过他的各种感官汲取大量的信息,刺激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连接、形成丰富多彩的神经通讯回路,并不断加以强化,这些神经元之间的链接就会成为孩子智力发育的重要生理基础。

阅读在这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的过程是与他人、与世界、与社会、也包括与自己建构联系的过程。通过阅读了解作者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拓展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文化的认识,找准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学会和文本、和作者进行独特的对话……这些都会极大地促进阅读者大脑神经元的活跃以及神经元回路的建构,促进身心的发展。

但让孩子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阅读文本选择不当,不仅激发不了孩子的兴趣,反而还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阅读内容晦涩难懂,会让很多有阅读意愿的孩子望而生畏,停止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文本的意义具有不确定性,与阅读者自身的生活环境、理解能力等有很大的关系,需要有适当的阅读引导,帮助孩子透过现象看本质,获得深刻的认知体验;从最初的识图到以文字为主题的阅读,也有一道看不见的鸿沟,孩子并不会天然地从这一端顺利跨向另一端,需要为他们搭建合适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引导、特别是榜样示范的作用非常重要,不仅自己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孩子的阶段性成长特点,为他推荐合适的作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透过阅读获得全方位的成长。

张贵勇先生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在他的孩子哲哲成长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亲子阅读,及时了解孩子的兴趣发展状况并为他推荐合适的书籍,通过给孩子读书、讨论书中的相关内容等,激荡孩子的思维、拓展孩子的视野,帮助孩子形成知识的系列,丰富和活化孩子的智能。哲哲在小学学习的六年时间里,他一直陪伴着孩子阅读,因此而写就的《给孩子的童年书》,详细记录了这段学习生活期间哲哲主要阅读的书籍门类和经典著作,相信每一个阅读了此书的家长,都会有很大的触动的。

这是一本针对小学生及其家长的阅读地图。全书按照儿童阅读的发展规律,分别触及了文学、诗歌、动物、科普、历史、漫画、传统文化、自然科学、侦探小说、地理、艺术、哲学等当下热门的儿童图书阅读领域,并按照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等不同的阶段推荐了400多本适合家长和小学生阅读的图书,在书中还对不少图书的阅读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很多家长都知道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性,但究竟该如何去做,才能引导孩子走上自主学习之路,不少家长心里是没有底的。张贵勇先生的这本书可以帮助这些家长理解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孩子,在阅读方面的特征和兴趣变化,指导家长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及时提供恰当的读本,引导孩子走上科学阅读的道路。

这其中,家长自身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阅读影响重大。有些家长“竞争”的意识很强,每天都在和其他家庭的孩子进行比较,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能够技高一筹,为自己赢得一些“脸面”,这样的家长是很难将心思放在孩子的阅读上的。因为阅读是一个慢功夫,细水长流地浸润孩子的心灵,厚实孩子的精神底色,它追求的是长远的效果,而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有的家长对阅读存在偏见,让孩子多读一些文学名著、传统文化等他是非常乐意的,但如果孩子爱上了漫画、科幻等作品,家长就着急的不得了。这些家长没有意识到好的漫画、科幻等作品,同样具有启迪人生、催人奋进的力量,关键是家长自己要善于甄别,并给孩子适当的引导;有的家长过于着急,孩子刚有点阅读的兴趣,就给他推送了一本有一本的大部头作品,完全超出了孩子的当下水平……家长要承担起引导阅读的责任,首先自己必须要成为一个学习者,在引导孩子的阅读方面不要有太多的先入之见,注意聆听孩子的需求,认真研究与孩子需求相关的图书的特点,尝试着和孩子共同阅读,在阅读中发现孩子的兴奋点。孩子读书就像找朋友,不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都会成为好朋友的,好的书籍也是如此,父母认为好的书孩子不一定喜欢,只有深入了解孩子的爱好、需求等细节,才有可能推荐相对靠谱的图书。

这是一本针对小学生家长的阅读操作手册。书中不仅回答了孩子为什么要阅读诗歌、漫画、科幻作品……等问题,更向大家介绍了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和步骤。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有不少问题都会抛给父母,希望父母能够予以解答。面对这些问题,父母该如何应对?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给出答案,但有的时候,即使你知道答案,这些答案对于孩子来说也是难以理解的,可能超出了他的理解水平。比较恰当的方式是父母陪伴着孩子一起来找答案,通过阅读相关的图书、查询相应的网页,看看专家和权威是如何回答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引导,旨在告诉孩子今后面对问题时,可以找寻的一种解决之路,也让孩子明白,解决问题的路径是多元的,直接给出答案固然简便,但往往只是记住了一些事实或者结论,自己的印象不会深刻,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获得的结论可以记得更加牢固。

哲哲三年级的时候,喜欢上了狗,一直念叨着想自己养一条。张贵勇先生告诉孩子,养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了解狗的类型,知道什么样的狗适合饲养,还要了解它的特点,知道该如何饲养,知道它是如何一点点长大的。而要知道这些,就需要查阅相关的书籍。于是,他们父子俩去了图书大厦,精心挑选了和狗有关的书,在哲哲沉浸其中之后,又选择了更多写狗的作品,开始是文学作品,然后到养狗的专业书籍,再接着是有关狗的知识类读物。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之后,哲哲对各种狗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等有了丰富的认知,遇到有人在街上遛狗,他很快就能说出这种狗的特点,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还能够对有关狗的题材的小说的优劣进行评判。去参加动物展览,哲哲会主动和展主进行攀谈,很多狗的主人都非常惊讶于他对狗的知识的丰富程度,不仅聊得非常开心,临走的时候还要留下联系的方式。因为喜欢狗而沉浸于阅读之中,因为阅读而进一步拓展视野,心胸也逐渐开阔了起来,看问题更加深入和专业,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这方面的一个小专家。这样的阅读引导,很值得家长们学习。

张贵勇先生不仅善于引导孩子的阅读,还特别注重孩子的实践体验。有很多在书上、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他常常引导孩子自己动手去做一做,为了了解一些动物的习性,就在自己的家中养了不少小动物。在学习了西方的艺术经典之后,张贵勇先生想着要带着孩子到卢浮宫、到意大利,比较书上所介绍的艺术珍品和自己实地考察之后的不同感觉,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这是张贵勇先生给家长做出的最好示范。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时代,该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家长?这是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应该认真思考并回答的问题。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些桥段:一家人在饭桌上聚会,每一个人手里捧着一部手机,忙着和其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人是聚在一起了,但心却分散在各处。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也是如此,父母对孩子物质上的支持在所不惜,但在精神上的关怀却很匮乏。在不少父母的心目中,我已经为你创设了衣食无忧生活环境,你就应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习之中,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很少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没有意识到每天花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读读书、聊聊天的重要价值。“忙”,是很多家长为自己找寻的借口。

张贵勇先生也很忙,因为工作的性质,他常需要到外地出差,不能保证每天都有时间陪伴孩子。但他始终坚信阅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只要自己在家里,就坚持给孩子读书,陪伴孩子阅读,引导孩子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持续探究。他和哲哲都体会到“阅读最大的快乐,不是在书中看到了别人,而是看到了自己,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满的,每天都在进步、在享受。”他自己更是通过陪伴孩子的阅读,意识到在这些方面所花费的功夫一点也没有被浪费,孩子看过的书籍都与他的生命相连接,甚至产生了化学反应。那些触动心灵的故事,都不知不觉地沉淀在孩子的心中,塑造着孩子的心灵。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更积极向上。”就用张贵勇先生的这句话和大家一起共勉吧。

本文作者常生龙,系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给孩子的童年书》 张贵勇/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出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