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亚当和夏娃日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亚当和夏娃日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亚当和夏娃日记》是一本由马克·吐温 著 / 冬虫 译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270图书,本书定价:16.90元,页数:200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亚当和夏娃日记》读后感(一):再回伊甸园

再回伊甸园

我想你依旧在那里

记得吗

生命的奇迹

而那时,那里

有的只是孩子气

而那时,那里

爱不觉得在爱

生气也只是在生气

那时,那里

你不问世事,自由又随意

我与生俱来爱的能力

……

此时回想那时,那里

心疼痛,爱不已

……

《亚当和夏娃日记》读后感(二):本书已在app store的“双语悦读季”,可以免费下载了。

这个夏天读点儿书!

外研社综合英语分社精心制作的电子书“双语悦读季”登陆app store啦!

欢迎各位苹果控同事免费下载并打分!

“双语悦读季”收录外研社出版的精品中英文双语读物,题材丰富多样,有智慧小品,也有童话故事,有爱情传说,还有幽默游记。

部分图书配有原声录音,带给用户完美的听读体验。读者既可领略原汁原味的文学经典,还可品评名家传神译笔,在优美灵动的文字中体味人生的感悟。

本书架内容定期更新,阅读对象涵盖一切中英文学习者和文学爱好者,特别适合与朋友、家人分享。

附首期书目:

《亚当和夏娃日记》(免费)

“哪里有她,哪里便是伊甸园”。马克·吐温先生讲述人类第一对夫妻的美丽爱情传说。

《坎特维尔的幽灵——王尔德奇趣短篇小说选》

听王尔德讲故事:被手相师预言可怕命运的年轻贵族,谜一样的神秘女人,英国古堡里纠缠数百年的古怪幽灵,扮成乞丐给画家作模特的百万富翁……

《原来如此——讲给孩子们的故事》

吉卜林侨居美国时所写的著名童话故事,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父爱的关怀与期望。

《找不着北》(还有听书版)

CCTV国际频道的洋主播、来自加拿大的迷糊老外单枪匹马独闯中国:在这儿人生地不熟,对中文又一窍不通,却偏偏艺不高人胆大。

《亚当和夏娃日记》读后感(三):摘录

<亚当和夏娃日记>,,,该隐和亚伯,,,还记得小时候看的各种神话故事书,伊甸园诺亚方舟特洛伊美女海伦,带图画的,趴在小板凳上看的非常投入,,,还有一本厚厚的故事书,比大学英汉词典还厚,我是一个大盗贼,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忘了,好想找出来重新看看,哪了呢

~~~

当然了 ,很难说月亮跑到哪儿去了 ,更何况 ,无论谁捡到它都会把它藏起来的 。我知道是因为我自己就会这样做 。我相信在所有其他的事情上 ,我都会是诚实的 ,但我已开始意识到我性格的核心就是对美的热爱 、对美的追求 ,所以把属于别人的月亮交付给我 ,而那个人又不知道是我保管它的话 ,那可不太保险 。要是在白天找到月亮我就不要了 ,因为我害怕有人会看着 ;可如果我在晚上找到了月亮 ,那我肯定会找个什么借口 ,对此只字不提 。因为我太喜爱那些月亮了 ,它们那么漂亮 、那么浪漫 。我希望我们能有上五六个月亮 ,那我就再也不睡觉了 ;躺在长满苔藓的岸上仰望它们 ,我永远不会觉得疲倦 。

星星也很漂亮 ,我希望能摘几颗别在头发上 ,但我想可能永远也摘不到了 。要是知道那些星星离你有多远 ,你会相当意外的 ,毕竟它们看上去并没有那么远 。昨天晚上它们刚刚闪现的时候 ,我试着用杆子打下几颗来 ,可却够不到 ,这真让我惊讶 。后来我试着用土块打 ,直到我精疲力竭 ,也没打下一颗来 。因为我是左撇子 ,土块扔得不太准 。就算我瞄准本来不想要的那一颗 ,也没能歪打正着 ;有几次差一点儿就打中了 ,因为我看到黑色的土块直直地向金黄色的群星正中飞去 ,有四五十次呢 ,可就是差那么一点儿 。要是我能再坚持一会儿 ,也许就会打下一颗来了 。

通过观察 ,我知道那些星星并不能永远闪烁 。我看到一些最漂亮的星星融化了 ,从夜空中坠落 。既然一颗星星能够融化 ,那么所有的星星就都能融化 ;既然所有的星星都能融化 ,那么它们就能在同一个夜晚一起融化 。那悲伤终究会来 ,我知道的 。我愿意每个夜晚都坐下来凝望它们 ——只要我能醒着 ;我要将这一片片闪亮的苍穹铭记在我的记忆之中 ,这样即使是它们渐渐消融 ,我也能通过想象将这满天繁星还给夜空 ,让它们重新闪烁 ,倍加灿烂地辉映在我的蒙胧泪眼之中 。

《亚当和夏娃日记》读后感(四):爱情故事的非典型阅读逻辑

在图书馆的小推车上无意发现的一本书——《亚当和夏娃日记》,装帧精致淡雅,一个短短的小故事描述了人类第一对夫妻的美丽爱情传说,不消两个小时便可阅毕。

看完亚当初读夏娃,我理性地思考、认真地分析:很明显,男女各自的日记透露了其心声,我们可以再一次清晰地认识到男女差异是天生的,且差异巨大,两者对于爱情、生活等各方面的理念完全不同。总之,我可以把这本书加到男女性别差异性分析的书单中。

但是夏娃的日记越读越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或者说想到了身边有太多相似感觉的人。我身处半个“尼姑庵”大学,身边围绕着各种各样却又一定程度上“脸谱化”的女生。以前从没觉得女生应该怎么样,但是进了大学却发现大家心里早就对“女性”有个标尺(注意!这是女生自己下的标准,最严厉的标尺制定者和最虔诚的标尺信仰者出乎意料的都是女生自己)——柔声细语、长裙飘飘、温暖贴心、善良可爱、会做饭会打扮、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不求最好但求良好、没有良好及格就好,每一个都要争取搞出点名媛气质,然后关键的关键就是要强调自己“对美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于是摄影成为大家都在做的事。光走路?不行,要拿出相机拍张美好的脚丫或者阳光下的黑影。光看花?不行,美景当然要拍下来,歪着脖子扭着身子也一定要抓到个好角度“咔嚓”来一张。这是我头一回认识到原来所谓性别标准什么不管你知道不知道、认可不认可,它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就等你哪天大彻大悟投入它怀抱,默然相爱、寂静喜欢。当然这是题外话,我只是联系自己的生活遐想开去,跟夏娃日记的主题并无太大关系。

把大脑中掌管理性逻辑的部分暂且关闭,本书就是讲了个爱情故事,尤其是夏娃对亚当的爱,写得细腻动人、情感真挚。

“是的,我想我爱他只是因为他是我的,还有他的男子气。我想没有其他的原因了,所以我想这就像我一开始说的:这种爱不是推理和数据统计的产物。它就那么来了,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原因,也没有人能解释,而且也不需要解释。”

纵观整个过程,夏娃是无条件付出方,从一开始,爱情就是不平等的。亚当木头木脑不解风情,夏娃需要极大地耐心和包容。但是我感兴趣的是由此引发的另一问题:夏娃全心的付出也许真的只是因为亚当是世界上唯一的男人吧,她别无选择。Barry Schwartz在the paradox of choice why more is less一书中写道,当代人从买一条牛仔裤就开始纠结,然后一直到工作爱情婚姻,一直在面临着五花八门的选择,左顾右盼,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最后真的就一定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么?更多选择真的意味着更多自由么?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我不打算就此话题展开说去,但是在面临爱情的时候究竟如何选择确实值得三思。作为一个没有完整谈过恋爱的人,也许没资格说这话,但是我还是相信找人是要挑气场相合的,不轻易开始不轻易放弃,要是客观上可行的话,两个人总是有办法走下去的,如果二人间的爱情真的够真挚够深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