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书画浅说》读后感精选

《中国书画浅说》读后感精选

《中国书画浅说》是一本由诸宗元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00,页数:11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书画浅说》读后感(一):扫盲扫盲

這樣的小書拿在手裡都會覺得心情不錯,何況是在這樣漫長雨季的陽光午後呢。作為門外漢,雖看的是淺說仍不免有雲霧之感,閑暇把玩略窺門徑則心滿意足,只是眼前連這樣的要求都覺得很高啊。說每天寫50字,堅持四年就是70000字啊,真是認生字的好方法呢(諸君有想要嘗試的嗎),這讓識字量徘徊在5000上下的情何以堪啊。至於畫則完全一竅不通,但王曠對兒子羲之說的一句話卻是印象深刻啊,畫乃吾自畫,書乃吾自書。用三十年前的詩歌來說的話就應該是老子英雄兒好漢了吧。

《中国书画浅说》读后感(二):名副其实

很讨厌时下那些吹得花好稻好的书 连书名都只是一个勾引消费者的噱头

是的 勾引 而且还是针对“消费者” 而不是“读者”

他们只贪图速食 连书也买快餐书

发完牢骚 说回这本书

以前没听过这作者 在听二王讲座的时候 瓜突然摸出来送我 还觉得莫名其妙

挺反感打着启蒙旗号的弱智二百五之类的入门简介

个人认为入门书阿 概论什么的尤其难写

因为肩负着开宗明义的责任 得用尽量少的术语向一个外行人介绍此中的精髓

于是也就是特别考验功力的

比方当老师的大都特别重视概念 如果概念不清 理解不到位 那么其它的就是白搭

回去之后随手一翻 也就是想当作锻炼身体时候让手不空着的道具

结果因为实在太琅琅上口 忍不住拿来当诗念

写的是很浅白 而且还都有理有据

有讲书的 也有讲画的 然后嘛 书画同源

以前听过一种说法 大致是说写啥样的字 基本也能猜得出这人画的画是啥风格

比如文征明写右军 王时敏写赵孟頫

其实就有点像人说“字如其人”

也看到过人挺齐整的 可写出来字一塌糊涂

于是总让我怀疑 这人是不是有啥不为人所知的毛病

而字好看的人通常都差不到哪儿去

毕竟人内部再矛盾 表现在外面的还是统一的一个个体

说了半天 好像都是废话

综上所述 此书挺靠谱 剧透就免了 想要学点普及知识 可以看看

《中国书画浅说》读后感(三):“应和悲雅艳”

我分别从书法美与国画美两大板块做一些整理与阐发。

首先书法美主要分为形体美、神采美、丰富与个性美的统一和耐看美这四个方面。

形体美也就是从书法作品的形质出发,解构书法的美学共性,欣赏书法的笔法、章法、字法,具体而言是在点线、行气和布局三方面,赏析书法作品的笔画线条及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

首先点线就是把字解剖成最简单原生的元素,将点线赋予生命,讲究点线的粗细柔刚,形成不同艺术感觉,或宋徽宗的细瘦线条的“华贵之气”瘦金体,或颜真卿的厚重宽阔线条的楷书。卫夫人在《点阵图》中说到,要将横写出“千里阵云”的气势,像两边延申张开的辽阔感。这种敏锐的艺术自觉正是书法作品形体美的形成与观赏的基础,点线成为生机的“意象意境画“后,则能更自然地对书法作品的形体进行驰骋想象,品味其身上具有的多种感性认识,这是一种趣味的想象空间绘画美。作为单字需要做到结构合理,每个笔画长短合度、疏密均衡,在九宫格内结构整齐平正,这是一种整体上的舒适感受,具有规整条理的美感。

在行气方面,“明连靠游丝,暗连靠笔意。”,无论是静态书体,还是动态书体所运用的连缀方法都有虚实相生的动态模糊感,二者的不同又造就出动态书体特定的律动挥洒观感,给人一种随性自由的兴味,且囊括浑然一体的整体观,看下来只感一气呵成,甚至是难以喘息的酣畅淋漓,或者仿若直一股脑倾诉的绵绵而迷茫的心绪。

最后在布局上,正文、题款和印章三部分有机组合成一篇完整的书法,放眼望去,整体简单协调而内有玄机,甚是奇妙。

其次神采美即书法作品流露的精神、气质、格调、情趣和意趣,追求神采、抒发性灵是书法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只有物我两忘的境界才能写出至情至性的杰作。形式优美的书法作品唯有代入作者最深沉真诚的感情,传达特有的精神气质,才能称之为上乘,比如苏东坡的《寒食帖》就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书法线条随心情变化而自由发展,书法风格是书法家人生体验、生命格调的小窥与映照。也许形体看上去不够精致华美,但如果“书中有我,我中有书“,书写之时已经遁入更高的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从中品读出书法家的真实心灵感受,则为真诚性灵之美作。

接着我认为书法美还存在丰富与个性美的协调统一:书法美感的多样性呈现,即书法艺术领域存在多种拥有原创创作特色的书法流派,比如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和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同时随着时代变迁与书法艺术的传承发展,在具体创作中,笔墨挥洒,融进每个人的不同感受与态度,呈现出同一书法流派中的作品,尤其是名家大家之作,各具自身艺术风格的面貌,如“三大行书”各自的艺术风格显著。

最后是从耐看美的角度思考书法美。耐看美分为自有哲理的耐看与相映成趣、相互融合的耐看。首先是自有哲理的耐看美,在观赏书法作品时,其设计构造,很容易使人联想中国古代哲学的种种思维流,使得作品秉承些厚实的哲理文化底蕴,从而整体存在轻巧的丰盈感。如唐代李阳冰的小篆,字的结体圆劲匀整,一种劲力内敛而又蓄势待发的感觉,圆与匀的内里是劲,一改刻板印象中,以为锋芒毕露才存在劲与势的感觉。因为书法“似肥实劲”、“似拙实巧”的耐人寻味,携着“看山不似山,看水不是水“的理性色彩,兼有哲理韵味的构思,从这种观赏 角度去看书法,自会品出别有洞天的耐看感。

其次是相映成趣、相互融合的耐看美,即书法作品水平线条的规律性变化,使其有一种筋骨感的妙趣。比如秦简上用毛笔书写的隶书,“蚕头燕尾“和”一波三折“就强调出隶书水平线条的飞扬律动和尾端笔势出峰的美感,细细观察笔画走势变化的相映成趣,给人出乎意料的体验,愈品愈新鲜,实为耐看美。

第二板块是我眼中的国画美,国画之美是色彩、笔墨、构图、意境及画外功所共同构建的审美领域,这五大板块相互独立,自成体系,而又相辅相成,共同合力作用,形成独有的民族文化美学。只有在彼此协调搭配的情状下,才能达到最终和谐统一的画面效果,使人一会儿感到误遇天生的遗失画作,一会儿又似借马良之力的奇思妙笔。

国画是线条的艺术,笔法与墨法相辅相成。或粗或细,或饱满或尖锐等笔法造就柔媚、疏朗、沉郁、轻盈等审美意趣,飘忽与呆板只在留与行的运笔之间。手绘式自由线条和工整直线各自勾勒出天地人文那多姿多彩的美感,破墨法、积墨法、破墨法的运用表现多样特色的事物情态面貌与层次变化,我最欣赏的是泼墨法,直观看来挥洒肆意,且是未经涂改多思的自然一体,用于塑造《泼墨仙人》的大智若愚的通透,可谓天作之合。

国画的主题意蕴美的渊泉乃各类意象的位置安排,各意象在画面中的远近、虚实、疏密等选择是构图布局艺术的展现。不受限制是国画构图特点的关键词,一者是从画家的观察视角来看,不受具体空间和视线限制的散点透视法,能够放飞心绪,发散立体空间思维,结合不同视角来组织成“万千气象,尽现眼前”的辽阔画面。“三远法”的观山三视角,正是如此灵活辩证地领略出“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如若我以后登山途中,我定会条件反射思考到这一点,国画传达出的这种深刻的“人生哲思“看来也能做到跨越时空距离,实现一种现实的永恒。

二者是画家构图摆脱了真实空间的限制,往往构图平远,景物简约。现代人常说“less is more”,我想这种简洁的冷静克制表达,以及它所带来的耐人寻味感,不正是这一构图艺术所传递的吗?如倪瓒《容膝斋图》,那一河两岸的构图,经画家想象删减后,简约方显超脱的意境,让人不禁思考是何静心深远,追求高雅简朴之闲士高人,才能品出这等寥寥几笔但已足够的世间呢?

当然,其简约的缘故能带来更多遐想,绝不仅于我所想象的这些。不过这使我已经说到国画的另一层美,即意境美,或称之气韵生动和传神美。画家将难以言传的感情,借图画表达,在纸上创造出一个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天地,从而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效果。如流动着生命感、韵律感和情调感的画面,深具文化底蕴的趣味写意“文人画”,巍峨高山传达浩然、豁达心性的山水画和形准又传神的上乘人物画,使得国画的艺术审美价值上了新的台阶,画作其实是画精神,画家达到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于是不论是画家在画时,还是观赏者在体悟时,都能从无生命的画作中觉出灵魂和精神所在,从而画作成为一种传递情感志气的载体,沟通着画家与生命领悟,交流了观赏者与画家,冥冥中达到心灵上的感化、领悟与理解。

“计白当黑”的艺术手法为画作增添一丝待发掘的奥秘气息,这种“欲说还休”的吸引力是能跳出画作本身的,因为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则能使画作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永远新鲜。

色彩是常被人武断忽略的国画基础“角儿“,斑斓与运墨齐飞,搭配共重彩不朽,国画的色彩之美可谓是丰盛而独特。凡事只凭“乍一想”是品不出真正道理来的,就像国画绝不仅是黑白色,而是拥有三大类颜料的“色彩富家”,光是矿物性颜料就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朱砂、石黄、蛤粉等等。再观唐以前一系列的色彩斑斓的画作,如宋徽宗临摹张萱的《捣练图》,设色艳而不俗,塑造的人物形象情态生动,恰到好处地描摹出妇女的端丽妆容。

“运墨而五色具”,用黑代表世界的各种色彩真乃一种奇妙发明,相对于给对应事物上相应颜色,这种“墨分六彩”的用色更考验画家对生活的细微感受力,以及对世界万物进行对比、再加工的创造力,最终画面传递一种万物调和,和谐相生的情致,简约而浓淡有致,主客体明显对比,所以现代人怎能调侃黑没有“五彩斑斓的黑”呢?

重彩的代表即“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不但在远观时,富丽堂皇的氛围浓郁,整体工整,脉络可循,壮阔气场不尽散发,而且在细赏处,画面内的自然景观、亭台楼阁和生活细节都精雕细琢,井然有序,让人生怕在观赏时惊扰到了画中的另一个世界,当我在观赏《千里江山图》时,我正是被恢弘气势的纵观意境所吸引,而随后莫名羞惭于琢磨长卷中生机盎然的一切细节,但视线却仍难以从秀丽不失壮美的大好河山上移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