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读后感100字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读后感100字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是一本由李长之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读后感(一):男性的、老年的、士大夫的中国画体系批评

基于“男性的、老年的、士大夫的中国画体系批评”出自李长之先生的论断。在李长之先生看来,国人对于中国画的认知,从历史的、实用的观点者众,而从体系的、哲学的少。当然,这与他的学术背景密不可分,作为哲学专业出身又兼具诗人、散文家身份的作者,在《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中的思想和语言无不贯穿了哲人和诗人的气味。“凡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就是根本没弄明白。凡是不能用现代语言表达的,就是没能运用现代人的眼光去弄明白。”当真极有气派。

长之先生展开讨论的三个落点,分别是:主观,即创作者的人格;对象,即取材;用具,即手段。就此,长之先生构架了一个三足鼎立的系统,对此,他的描述是:“这像许多铁屑一样,一放上磁石,就会马上若有一种秩序的光景了”。在这样的逻辑和表达面前,作者独特的哲人思维和诗性表达一目了然。

在先生看来,中国画以宋元为顶点,因此,《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也以宋元画作为依托展开论述。从中国画不要求什么和中国画要求什么当中,先生指出,中国画少有悲观、反对琐屑、反对闺阁,追求的是以男性情感为主色的壮美,说到这里,如果说有贬低女性的意味,可以留待商榷。而在年龄感的划分上,先生认为中国画反对稚弱,追求苍劲老道。在这里,有一个稍显绝对化的论断,先生认为,对笔墨的运用,起码三十年才能纯熟。这时所表现的,当然是老年人的心境了。就这一点而论,任何一种艺术门类,无不需要漫长的时间和阅历作为淬炼的基石,只以中国画的笔墨作为单列,似嫌偏颇。论到中国画的士大夫底色,先生用了大量的笔墨,剖析士大夫的意识、生活、教养、人格、反写实、形而上的理。由上述三点归因,得出中国画在主观上的总括——壮美性。

逐一推演开来,主观、对象、用具趋同一致,皆为壮美。同时,先生还一并阐述了中国画论的一般艺术问题。在六七万字的篇幅之间,涉猎如此大量的、深度的论述,既是高屋建瓴的宏观壮阔,但也不免有些简白,缺少了必要的推演和更为细致的阐释。这一点,既可视作独属先生的浪漫的大处着眼的风格,也是较为共性的东方的写意的思维所致。可作深入探讨。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读后感(二):并不是那么喜欢°

评《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文/蓦烟如雪

“中国画要求男性的,所以是壮美的;中国画要求老年的,所以是壮美的。”当我看到李长之对画论研究的讲解时,我其实是不认同。

中国画里,真的很多女性作者,典型的要数管道升、文俶、马守真、傅道坤……

其实最早文献记载三国时代吴王的赵夫人就是女画家,她画地形,被称为“针绝”。而文俶在清代张庚的《国朝画征续录》中被评为:“吴中闺秀工丹青者,三百年来推文俶为独绝云。”

女性的画难道就不壮美了?

再者,中国画并不只有老年人出彩,前阵子播出的《国家宝藏》中《千里江山图》就是北宋王希孟画的,他当时是志学之岁,也就是15岁。

所以看到偏见的话语,难免想说一说。

李长之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及文学评论家,他在《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还是有一番见解的,他是在众多鉴赏者中,发现在过去从历史中,实用的观点去整理者多,从体系的哲学的观点去整理者少。

确实究其原因是多数是国人缺乏哲学思考的传统和习惯,而中国画从哲学角度去研究也比较难。这本书是从主观——就是创作者的人格问题;对象——就是艺术品的取材问题;还有用具就是创作者所借以表现艺术品之取材的手段问题,去从分析中国绘画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

历代绘画的理论多是只言片语,随笔多,体系少,当然这本书虽然论述了很多,作为绘画的我,并不是那么喜欢,我反而更喜欢中野京子的评论,或者是宫下规久朗对画的理解。

这本书太多士大夫的主观角度,和我最初认为的画论有一定的出入,我之前是以为有画对比,有文相辅。

而这里长篇累牍的都是文字,而评析也是点点概况。

不能说这本书不好,但是并不让我感觉到精髓。

作为一名国画爱好者,确实在应用笔墨上,他也讲究了方法,但是没有延展性,就是一笔带过,比如皴法,比如侧锋、比如所谓的“意在笔先”等等。

这都不是那么好讲的。

个人认为作者说话太绝对化,说得太死。

让我没办法认同。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读后感(三):画里画外

国画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魅力,早已成为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一种载体、一种象征、一种符号,早已深深地熔铸于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之中。所以,面对一幅国画,哪怕是对绘画一窍不通的中国人,很容易就能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意境,且受其感染。当然,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它好,但不知道它到底好在哪里。

李长之先生这本写成于70年前的书,虽然名为画论,但却并没有将眼光仅仅局限于画幅之内,对绘画作品进行简单的品评,而是将目标对准了中国画论,把国画放到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来加以考察——参照西方的美学理论来观照中国的绘画理论体系,通过表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意蕴、展现传统士大夫的精神追求等角度看待中国画、分析中国画论,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一个理论框架。

李长之先生是从中国画的人格、对象、工具,以及中国画论中11个一般的艺术问题来展开他的批评的。从主观——也就是创作者本人的人格上来看,中国绘画是男性的,所以不重色彩,不事绚烂;是老年的,所以追求苍劲、老到纯熟;是士大夫的,承载着士大夫的意识、生活、教养、人格,所以特别反对匠气、凡气、市井气、俗气,总的要求是壮美的。从对象——也就是艺术品的取材上来看,中国画所画的内容并非写实的,只是一种代表的意义,反映了士大夫“雅”“逸”的人格追求和生活理想,最终的归宿仍然是男性的、壮美的,所以才偏重于山水,偏重于梅兰菊竹。从用具——也就是表现艺术品的取材手段上来看,中国绘画的用具基本靠笔墨,绘画艺术成就的高低全在由笔墨的运用技巧而来的气韵上,从而和主观、对象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和谐,所具有的独特的高雅淡远的美。

李长之先生通过这本小书,对中国传统画论作了一番梳理,总结出了中国绘画的基本原则和评价体系。如同他在“结论”中所说的——中国画本身很伟大:它合乎美的一般原则;它的取材很高,例如梅兰菊竹,都有伦理上的价值和意义;它有一种形上学,所以的确够上一种精神活动的最高境界;它为中国各种文化的精华所渗透,又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之完成,所以够上是艺术教育的实践……对于艺术的了解和普遍,没有及上中国的;一个民族的艺术和其种种文化的密切,没有及上中国的!又拿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作了一番比较,认为中国画是诉之于理智的,表现的人生是间接的,是音乐性的而不是造型的,是时间的而不是空间的,所以单纯、统一、简净、高超而庄严……由此,他认为中国画有绝大价值的,是有永久价值的——言辞中间掩饰不住的是对中国艺术满满的自豪和骄傲!

正象李长之先生所说,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很大的一点不同就在于,中国画极大的融汇了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的视觉图像,是中国精神的具象化呈现,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离开了中国文化,就无法欣赏中国画,就不能体会中国画独特的气韵和美感。确实,如果我们仅从表面上去看一幅画,画面表现的内容可能非常简单,就是一座山、一丛花、一只虫子,只是了了几笔,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味却极为深远——画里的是线条,画外的却是文化。

李长之先生这本书是对中国传统“画论”的评论,并没有直接就画论画,但正是这种评论的评论,倒是可以让我们从更高高度、更深层次来看待国画、分析国画,从而学会欣赏国画、理解国画,极为有益。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读后感(四):披沙沥金:李长之的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思考

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形式大相径庭,分属两个不同的体系。中国绘画是内敛的,蕴含着丰富的笔墨精神,讲究气韵流动,追求神似,不重形似。西方绘画大多写实,讲究线条、光影、色彩。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也可说是感性和理性的区别。在李长之先生看来,“中国画在对主观的要求上,是三点:男性的,老年的,士大夫的。归结都是壮美性。——这乃是中国画的真精神和独特处。”

中国绘画传统有几千年之久,而关于传统画的画论大多从实用角度出发,且多为片断,文人士大夫的片言只语,偶有真知灼见,却不成系统。论画的书少之又少,囿于时代的局限,很少从体系的、哲学的角度去批评。李长之先生则不然,他是学哲学的,深受德国古典美学思想影响,同时又长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中西合壁,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认识不同于以往的批评家。

李长之先生的《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开风气之先,虽然全书仅六七万字,极为简练,难以深入展开,却是有真知灼见的中国画美学思考。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绘画的高峰是宋元时期。北宋宣和画院极大地促进了绘画的发展,南宋及蒙元一以相袭,事实上成就了宋元绘画的高峰。李长之先生的《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主要地以宋元人的画为依归”,建立在宋元绘画上的体系的、哲学的批评。

中国绘画流派众多,特点各异,如何总结归纳,就要讲究方法得当,思路清晰。在本书的第二章开头,李长之先生就说,“我们试从主观、对象、用具上看,则中国绘画的特点可以立见,而所有中国绘画的理论,也都可以看出一个系统来。这像许多铁屑一样,一放上磁石,就会马上若有一种秩序的光景了。”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正是建立在主观、对象、用具三个方面,来考察中国绘画。

主观上,李长之先生认为中国绘画是男性的、老年的、士大夫的。这一点不难理解,纵观中国绘画历史,还鲜有女性画家的绘画作品问世,即使有也很少引起批评家的注意,成就也大多不被认可。中国画主要的还是男性的、老年的、士大夫的,这是中国画的一个鲜明的特点。而在主观上,就这三点,都可以归纳为一个词,那就是:壮美。就中国画的壮美性,李长之先生从士大夫的意识、生活、教养和精神入手,逐一分析,比较中西方绘画,引用德国古典美学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得出“壮美”的结论。

对象上,中国画较少人物画,偏爱对大自然的观察,对花卉的钟爱,都是与西方绘画有莫大的不同之处。中国画与西方画的两个不同之处,在李长之看来,一是中国画有其意义,不是单纯的人物画、风景画、写实画,而是有所寄托,内含着一种精神;二是中国画的入画对象是有所禁忌的,有所选择,有所扬弃。

用具上,我们都知道中国画是笔墨写丹青。书画同源,中国的绘画与中国的书法是不可分割的,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笔墨的重要性,历来得到重视。李长之先生引用中国古代画论家的观点,认为“在中国画中,以内容与技巧比,技巧是重于内容的,换言之,也就是以用具与对象比,用具的重要乃是在对象之上的,这是中国人重视笔墨的第一个证据。”中国绘画出现的各种问题,“都以笔墨为中心,这是可以看出中国人重视笔墨的第二证据。”在这一部分,作者大量引用画论家的观点,是十分自然而必要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在主观、对象、用具之外,李长之先生另辟一章,讨论中国画论中的一般的艺术问题。他从“艺术与大自然”、“艺术与实生活的距离”等十一个方面入手,在较短的篇幅内,以精练概括的语言,分析总结了前人的认识,同时引用了西方美学思想进行比较,使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思考。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长期不受重视,是与中国画批评家不善于从体系的、哲学的高度来对中国传统画进行批评研究。在如此短的篇幅内,以几万字的内容,借鉴传统画论,现时辅以西方美学思想,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虽有不足之处,却十分难能可贵,对于我们认识中国传统绘画十分有益。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读后感(五):中西合璧,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好书

仙逝已四十年的李长之先生的这部《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今时读来,仍有鲜明的指导意义。中国画源缘流长,其中的经典画作比比皆是,这些凝聚生命的画作是活活的灵魂写照。一本好书正如这些画作一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其价值永不会埋没,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理论,李长之先生的这本《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具有重要的地位。

李长之先生以其对中国画的潜心研究,汇成这部六七万字的著作,书不算厚重,但是内容丰盛,且有着相当厚重的哲学体系,将蕴含于画作中的哲理细细解析——这一点在整个中国画研究里独树一炽。作者此举确属创作之得,如同空谷幽兰般,虽和之者少,但却并不影响其生命活力的张扬。

将中国画的论述综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加以汇总整理,运用传承、创新的观点加以注释说明,是这本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的独特魅力。

一切艺术品的产生都有其核心意旨所在,一切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心灵所属。读着李长之先生的这部《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阅读者会感知到所不曾涉及或者略有些陌生的领域,但这些从前也许未曾引起重新的地方,正被李长之先生以新的表述方式表达了出来。艺术之路无止境,这本书会让读者有拨云见日般的明达,恍然大悟之下,也会喜爱上中国画,对中国画的认识更上一个台阶,也更深入地梳理及理解中国画的发展构成衍变。

日日新,苟日新的收获,如同艺术般达至巅峰。除了画作的论述之外,读者更应学习到李长之先生缜密的思维方式。这种模式是利用西方美学理论来考察中国传统绘画,用西方美术理论这个工具,从主观、对象和用具三个角度对中国画理论作出新的解读与评述。在这样的模式之下,与中国画论体系相关的常识也都经得起推敲和求证,也让读者以西方通俗现代的眼光重新直观地把握中国画的艺术魅力。

因李长之先生这样开创性的体系建构,将西方先理的科学精神与中国艺术传统相结合,这样互动互通的视野,也使得此书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当今国势,发展才是硬道理,李长之先生的《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给出了很好的出路,无论是人生或是艺术均是如此。

北宋郭若虚评价文人画:“人品既己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人品即高,虽游戏间而心画形矣”。此语正是李长之先生的真实写照。

斯人虽已逝,青史永流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