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血肉磨坊经典读后感有感

血肉磨坊经典读后感有感

《血肉磨坊》是一本由戴峰著作,武汉大学出版的287图书,本书定价:37.00元,页数:2009-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血肉磨坊》读后感(一):注解、地图

这本书写得真心不错,不过也存在两大问题。第一,作者没有提供注解,这既无法让读者找寻相关史实的线索,也无法核对作者结论的正误;其次,地图数量太少。有关战史的书籍如果无法提供足够的地图,而仅仅依靠文字叙述的话,会让读者读得云里雾里,不辨东西。

《血肉磨坊》读后感(二):一部负责任的淞沪会战史

《血肉磨坊》和《喋血孤城》好像是经典战史回眸抗战系列最早的两本。看到这本书是在09年,买回家以后只读到日军第二次增兵上海就没有再往下看。后来在大学图书馆里见到,又借出来重新读了一遍,因为年龄增长的缘故,这一次读完了。

其实这是一本很好的关于淞沪会战的作品,淞沪会战毕竟不等同于台儿庄战役,阵地战是很难写的,双方几十万大军集结在几块阵地之中互相搏杀,确实不像伏击或是围歼那样具有吸引力。但作者还是很努力的把这一场规模巨大的阵地战写得生动与形象。

这里的生动,并不是指写出了某某领导人的神态和某某战士的心里,指的是让人能感觉得到在那一刻,历史发生了什么。当我看到日军登陆金山卫时,(虽然之前也知道这是中国军队的败因)由衷的感到了遗憾。因为通过作者的描写,相信每一个读者在读到这里,都能意识到对中国军队来讲意味着什么。

对于中国军队的败因,作者可以说是就事论事,没有再扯什么消极抗战的话,这在国内著作中是很难得的。相信每一个认真看过本书的人,都不会去指责国军抗日不力了。

最后说一下地图吧,地图配了好几副,对于了解战役进程有很大帮助,但还是不够细致。例如“潘泾”就没标出来。但毕竟对于一场规模如此巨大的战役,要每一个地方都标出来确实不易。

最后挑一点小毛病,第二章题为“十日围攻”,但是实际内容却包括了十日围攻之后的沿江抗登陆作战,好像有点不太合适。

战史的目的在于明了战争过程,评价胜败得失。作者在后一点上虽然不能说已经完美,但至少在前一点上已经很好啦。

《血肉磨坊》读后感(三):淞沪会战为什么会失败?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抗战,日本方面称之为第二次上海事变(第一次是一二八抗战),是中日在抗战中的第一次大型会战,也是抗战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会战从1937年8月13日开始,由中方主动发起,持续了整整三个月。战役期间,双方共投入了将近100万军队,其中中方70多万人,日军将近30万。战役结果,中方伤亡30多万,而日军伤亡4万人。最后上海沦陷,日军立即杀向南京,南京很快陷落。

淞沪会战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

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国力、军力、组织等方面。

国力上,当时的中华民国依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极其落后,武器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当时国民政府计划训练50个德械师,装备是用钨矿跟德国换的。而当时日本是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强大的现代工业能力,尤其又占领了满洲,获得了大量的煤铁资源。

工业差距导致的武器装备差距在会战中一览无余。参战的德械师在国内已经算得上装备精良,但是重武器稀缺,仅有少量轻型坦克。在上海这个靠江又靠海的地方,中方部队既缺乏海军的防护,又缺乏空军的保护。而日军派遣了庞大的舰队,有战列舰的重炮支援。

参战的中方军队虽然人数数倍于日军,但是训练严重不足,步兵和炮兵以及坦克之间做不到协同作战,又遭到舰炮的轰炸,损失极为惨重。而日军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都远远强于中方部队。

校长选择在上海开战,其中一个无奈的因素,就是因为中方部队机动性极差,日军原本部署在华北,准备南下。校长的中央军却不能及时调到华北去抵抗日军,而且即使人过去了,所需要的后勤物资却无法短时间调集。大量部队是从全国各地调集过来的,淞沪会战都打完了,许多部队都还没走到战场。而日军方面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原本部署在华北的军队调到上海。

组织方面,抗战前中方依然处于军阀割据的状态,华北宋哲元部,山东韩复渠部,在七七事变后,都拒绝中央军入驻。国民政府内部派系林立,组织效率极低。而日本方面早在九一八事变前就制定了吞并中华的计划,虽然内部也有派系之争,但是只是方向上的分歧,在具体组织上效率极高。

当时日本已经占领平津,正准备向山西和保定发动攻击,全面抗战已经不可避免。如果日本在华北获胜,也会迟早进攻长江流域。日本如果先占据了华北,那么抗战形势会更加艰难。因此校长选择在上海开战,将日军从华北引到长江流域本身没有问题。但是问题就出在既然选择了战,那就应该坚定的打下去,但校长却在幻想以打促和。

校长的幻想是因为上海有租界,如果开战,应该会引发西方国家的干涉,迫使日军退让,达到和谈的目的。校长寄希望于国联和华盛顿条约的缔约国出面干涉,因为华盛顿条约中的九国公约是专门针对远东问题的。日本的行为严重破坏了九国公约,侵犯了英美的利益。

但是校长没有看到,当时英美等国采取的是绥靖主义,不仅不干涉,甚至都不愿援助被侵略的国家。

这种幻想必然导致作战意志的不坚定,会战的目标不明确,没有长远的规划,对日军的情报搜集和反应的预估严重不足。

事后的变化也确实如此,日军迅速增兵,战争越打越大,并且迅速改变了进攻方向,从之前的图华北变成了直接进攻南京。而校长始终对国联抱有幻想,对此完全没有准备,也导致了后来战役失利之后,撤退的无序以及对后续防御的忽视,最终导致南京失守,酿成了南京大屠杀惨案。

淞沪会战爆发之初,中方以5个精锐师加上海空军的绝对优势进攻虹口的3000日军,结果却没能消灭这支日军。主要原因就是部署失当以及各兵种协同性特别差。步兵、坦克、炮兵以及海空军无法做到战术上的协同。指挥思想落后僵化,士兵缺乏训练。日军凭借着坚固工事,一直抵抗到援军到来。

随着大批日军抵达上海,中方也在不断增兵,会战达成了添油战术。由于日军装备和火力优势,中方逐渐失去了战场主动权,不得不转入防御作战。但在部署上却忽略了日军从杭州湾登陆的可能性,没有部署军队防备。

在日军登陆后,原本该撤退,校长已经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但又中途变卦,期望国联干涉,下令继续坚守,不仅影响了士气,更是失去了撤退的时机,最后撤退变成了大溃败。无法有效组织后续的防御,最终导致南京失守。

以上是会战失败的原因,但是这场会战虽然因种种原因失败了,但会战本身的意义重大。日本原想快速胜利的幻想破灭了,日本的战略缺陷暴露出来,他们无法坚持打一场持久战。对中方来说,持续三个月的惨烈战斗,为工业的后迁提供了时间,同时也打出了国人的精神,让全世界看到了我们抵抗的决心和意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