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征旅》读后感锦集

《征旅》读后感锦集

《征旅》是一本由马鸣谦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8,页数:8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征旅》读后感(一):征旅

我们在课本上读过很多杜甫的诗词作品,对于他的人生经历也有大致的认识。

然而当我们更加全面细致地审视他的一生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让他名留千古的不仅仅是那些优秀的作品,还有他人性中光辉的一面。

在《征旅》这本书中,作者以杜甫的主观视角为主,根据情况再同步穿插多种视角写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人生故事。 整部小说可读性强,生动地刻画杜甫和围绕在他周围的人物群像。

其实从现有的历史资料上来看,我们也能够大致的还原出杜甫的一生,包括他去过的地方,以及在各个地方创作出来的作品。

然而历史资料上的表达,往往让人觉得有些枯燥,单调。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小说的形式,去把杜甫的一生完善出来,用很多细节,很多故事来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化。

这本书的行文脉络,主要还是以时间顺序为主,并且结合作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出来的作品展开论述。这样的叙述方式比较容易被读者所接受,也能够降低读者的阅读难度。

作者说,当深深沉浸在杜甫诗篇的氛围世界中,原先横亘在面前的古人与今人、过去与现在、偶像和读者、诗与生活之间那些障碍壁垒已不复存在,杜甫不再是一个固定的标签、一个被偶像化的大诗人,他变成了我可以感知、可以接触、可以了解的一个同时代人。

杜甫的人生绝对算不上是一帆风顺的,他经历过太多的波折。尽管在杜甫小的时候,他的家境很好,但天有不测风云。

杜甫将家人从洛阳接来了杜曲村居,本想依赖祖上的十亩桑麻田过活,岂料一到人秋就下了两个月的雨,农事无法展开,豆苗荒秽,瓜地冻裂,一时生计艰困。

也正是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他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的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战争,动乱带给了普通人民非常多的伤害与负担。

他创作出来的很多诗词作品都是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关的,也反映出他忧国忧民的大爱之心。杜甫留下来的一千多首诗词,是可以被当做研究历史的资料的。

中国史学家洪业在《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一书中这样评价他:

他是孝子,是慈父,是慷慨的兄长,是忠诚的丈夫,是可信的朋友,是守职的官员,是心系家邦的国民。他不但秉性善良,而且心存智慧。他对文学和历史有着深入的研习,得以理解人类本性的力量和脆弱,领会政治的正大光明和肮脏龌龊。

这本小说非常精彩,读后也让我们对杜甫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征旅》读后感(二):有诗有史有故事,无停无留无归处

杜甫被世人尊称为“诗圣”,自有他享此称号的理由。但是,如果不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尤其是他的晚年遭遇,身临其境思考杜甫诗词创作时代背景,就不能领会到“诗圣”背后的真正意义。想读懂“诗圣”,走进杜甫诗词营造的内心世界,马鸣谦老师这部《征旅》不容错过。

《征旅》是马鸣谦老师“诗人传三部曲”的开篇之作,描述了杜甫辞去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幕僚之后,拖家带口离开成都,一路辗转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并在夔州(奉节)客居近两年的人生际遇。

离开成都的这一年,杜甫53岁,刚年过半百;登舟出峡离开夔州的时候杜甫56岁;两年后,杜甫在由潭州(湘潭)往岳州(岳阳)的舟船上病逝,尚未过花甲之年。单就《征旅》集中描述杜甫最后的人生岁月而言,就足以体现出本书的厚重,以及内容的沉重。

不管是厚重还是沉重,都是杜甫人生的真实写照。马鸣谦老师选取杜甫人生的最后五年作为创作对象,无疑体现了对杜甫这个时期诗词创作的极为看重,无论在诗词风格创新上,在诗词蕴含精神意义上,还是在诗词传递的思想纠结上,都是对杜甫及其诗词创作的全面回顾与深刻总结。

说是小说,其实更像是出自杜甫自己之手的回忆录。随性的语言表达,人物之间简单而又直接的对话,触景生情时的惆怅,诗兴大发时不知疲倦的创作,以及与友人开怀畅饮时不可多得的欢乐,浓缩成杜甫深处山峡之中的生命剪影。就像一幅画,刻画在山峡之间,随着长江之水奔流不回。

在夔州的两年,杜甫过得很困苦。但是苦,也要一分为二辩证看。生活上的苦,如缺食少药,让杜甫饱受疾病的困扰,还经常要为生存奔波,远没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潇洒。但也正是生活上的苦,深化了杜甫对生活、对朝政、对兴亡的认识,反映了连年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增添了杜甫诗词的底蕴,让杜甫的诗词充满了悲天怜人的情怀。而这,也是杜甫的诗词之所以在朝堂内外流传的原因。

在夔州的两年,杜甫也在苦中作乐。这种乐,有交往交流之乐,既有与当地友人的宴饮,也有与途经夔州昔日老友的见面。这种不可或缺的交往,让滞留峡中的杜甫既可以了解身边以及山峡之外的信息,也可以借助交往融入当地环境。这种乐,也有田园耕作之乐,在弥补短缺的药资、粮食同时,也深切感受到战乱时期农民的不易。这种乐,还有想走走不了之际回忆过往的乐,通过回忆,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杜甫人生的更多细节,也为我们读懂杜甫提供了更多佐证。

在夔州的两年,杜甫的诗词创作有了新变化。虽然一开始对当地土人的生活习性不很适应,与之打交道也比较少。但随着搬家、东屯督田等事务,逐渐领略到了少数民族的异族风情。虽然对山歌的内容不以为然,但山歌的旋律启发了杜甫创作思路,诗词风格逐渐发生变化,分组成体系的长诗开始出现。同样,当地土人的祭祀仪式,也给杜甫以极大震撼。在汉人眼中,夔州土人风俗习惯看起来有些落后,但事实证明,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文化。多种文化的融合交汇,必将促进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杜甫诗词风格的变化,就是其中一个缩影。

在夔州的两年,杜甫的诗词中彰显的情怀不仅未改,甚至更加浓郁激烈。虽然因为生活困苦,杜甫不得已向现实低头。虽然不喜欢与武人交往,但为了生存必须参加应酬。但杜甫心中忧国忧民、渴望参与朝政的想法始终未曾改变。离开严武幕僚,沿着长江入峡、出峡,都是为了北上。尽管夔州府主柏茂琳对他青眼有加,但他还是婉拒了入幕的邀请,执意离去。从杜甫与柏茂琳的结局来看,很难说杜甫执意离去的选择是好是坏。毕竟,柏茂琳后来告病罢官、未几去世,杜甫几经辗转,病逝在江河之上,至死没有归处。

从成都的杜甫草堂,到夔州的赤甲宅地,再到湖湘之间的河水之上,晚年的杜甫在水上一路漂泊。诗人自有他的傲骨,但也有其不得已左右逢源之处。令人敬佩的是,杜甫对诗的执着、创新,在不间断地创作中以诗言志、以诗传情,以诗彰显他永不改变的初心。阅读杜甫创作的诗词,也就是在阅读杜甫的人生。得益于马鸣谦老师的《征旅》,让我们这种阅读更加深刻、从容。

《征旅》读后感(三):杜甫的苦难历程

从作者不厌其烦地,如此细致地描写上来看,这将是一部全景式的展现杜甫经历的作品。这部作品跟一般的传记不太一样,更像是长篇人物行记小说。 在这本书中写杜甫的半生经历--基本上是他奔波颠沛的后半生的生活---大致上从安史之乱后开始的。 712年,杜甫出生,这一年正好也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之年。有说杜甫是出生在河南的巩县。因为杜甫的曾祖父杜依艺担任过巩县县令,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当时最有名的“文章四友”之一。家庭经济状况应该不错的。年少的杜甫也曾快马轻裘,也曾年少疏狂过,他自诩读书破万卷,下笔如神助。他自认才气经天,连李邕、王翰这样的文人,也愿与他相邻。这样的杜甫不是不可以游山玩水,过诗酒逍遥的生活,只是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所以他不畏承受生活的苦。杜甫虽苦闷、悲愤,但是他褒有治世的理想没有变过。 长安十年,他也是四下奔波,干谒献奉,奈何当朝宰执李林甫最记恨有才之士,他上报“圣人”野无余贤,多少科举士子们再也无望中选了!前途就泡了汤。杜甫虽然得了一个小官,但是他的生活已经到了饥寒贫弊的危急时刻,再加上755年的安史之乱,长安人人都是四处逃难,他的小儿子应该就是在此期间被饿死了。

杜甫饥寒漂泊的生涯也从这一年开始了。756年从奉先到白水,又从白水到鄜州,听说宗肃继位,便投奔而去,结果又被叛军俘虏。因为他官职卑微,757年被放归鄜州,到759年他来到成都,在友人接济下,才在浣花溪畔安置了草堂,算是把家眷安顿了下来。来到蜀中之后,由于时局动荡,他在梓州,阆州,来回折腾几年,最后还是自己的好友严武重新执掌了蜀中之后。他才又回到了成都。成了入幕之宾。但不到半年他又辞去了。 杜甫为什么要离开成都,乘舟南下,东游荆楚。首先肯定和杜甫辞幕有关。之前杜甫和严武两人是平辈论交,非常融洽,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份属情谊。一旦入幕,严武就成了杜甫的上司,杜甫身居下僚,与一众胥吏为伍,必不甘久!再有就是杜甫辞幕后不久,严武就突然去世,他手下的军将部署,为了争夺权位,纷纷骚动起来,蜀中已有大乱子迹象。严武的母亲,裴太夫人,世事洞明,也劝杜甫及早的离开。 经过嘉州(四川乐山)、戎州(四川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四川忠县)——在忠州江边的龙兴寺住了两月——九月里到了夔州以西的云安县(四川云阳),在这里杜甫实在是病得不轻啊,他的疟疾,他的肺病,他的糖尿病,风痹,接近一年的峡中之旅,真的是疲惫不堪,多病缠身,767年,杜甫一家行船从成都万年桥出发经历了将近整整一年时间,终于停靠在了夔州。 在这里才稍微的安定了下来。夔州(四川奉节)是三峡著名的山城,三峡著名的滟滪堆、瞿塘峡、鱼复浦、八阵图、武侯祠、高唐观,还有许多诗人吟诵过的白帝城,都给新来的杜甫一些深刻的印象。 这段相对平静的生活,使得杜甫有时间回忆整理自己过去所经历的一切,他写了不少长篇的诗叙述他过去的生活,,两年内写了四百三十余篇诗,占有他全集诗中的七分之二,这是一个丰富的创作时期。但是在夔州两年多后,他为什么又要离开了?

恐怕这是多个原因的,但最主要的还是跟他的夙愿有关系吧?那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到洛阳”,他还是想回到京城的。成都都不是他的理想,久居的地,更何况一个小地方夔州了。况且夔州地方上的生活真的不太符合他的习惯。在这条主要是水稻上人们的那种重伤而轻辱的思想理念,又和他相冲突。再加上他的弟弟杜观在江陵当阳安顿下来,一直希望他去。所以杜甫是真的下定决心要出峡了! 可是出峡之后,杜甫又该怎样安排自己的行止呢?其实他也没个定数。他的弟弟杜观在当阳住是可以住,但是他家这么多人,即使安顿下来也不是长久之计。杜甫手中拥有的可居住的只是前梓州章刺史赠送的这艘大船了。所以他今后只能以船为家,就这么一路漂泊的去到湖湘了! 在早春时从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经过险要的三峡,江陵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参观著名的天皇寺,因为那里有王羲之的笔迹和张僧繇画的孔丘及其弟子的画像。可他的生活在荆州不能维持,晚秋时迁居到江陵以南的公安县。他随后从岳州乘船经过潭州到衡州(衡阳),他到衡州,本来想投奔的人,又改任他处了!没多久还去世了。杜甫到处碰壁,在这年的夏天又不得不离开衡州。现在他甚至在陆地上再也没有安身的处所,后他一年半的岁月大部分都是在船上度过的。他在夏末到了潭州,船成了他的家。这时候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十分差劲了!在潭洲他还碰到了著名的歌人李龟年。770年四月臧玠叛变,他又逃出了潭州。他又到衡州,计划南下郴州,因为他的舅父崔伟在郴州任录事参军。他溯着郴水入耒阳县境,遇见江水大涨,停泊在方田驿,五天得不到食物。这样的身体怎么可能还经得起的折腾?一代诗圣就这样走了。 杜甫在这动荡的时代里,颠簸流离,饥寒贫弊,他一直想为这个时代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但是一个文人的情怀和一个衰落的时代却相互的排斥,他的一生沉郁苦闷,没有过上几天安生的日子。但是他的诗歌,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国家的灾难、人民的疾苦。他所诉的痛苦越深,爱国爱民的感情也就越深。故 世人称其为“诗圣”,孰不为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