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学习贵在开窍》读后感摘抄

《学习贵在开窍》读后感摘抄

《学习贵在开窍》是一本由钟道隆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08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0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学习贵在开窍》读后感(一):学习贵在开窍

1.刻苦

用心是用功的核心,只有用心的用功才能事半功倍,不用心的用功则往往事倍功半,

2.钻研

对于一直没有搞懂的问题,要一直挂在心上,直到解决为止,智力开发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个具体的问题钻研而成的,

3.苦乐相辅相成

没有经历过学习过程中的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就无法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乐趣,那些一提起学习就头痛,不能迎难而上,不肯下苦功夫的人,是永远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的

《学习贵在开窍》读后感(二):STEP BY STEP TO SUCCESS

学习,走向成功其实天下的道理都一样,从钟道隆的方法中,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踏踏实实的,要认认真真的做人。 自己似乎早就明白可是也感觉到其实大部分情况是自己骗自己。最后还要抱怨别人。

其实,学习的开窍没有什么诀窍,而是要明白这种诀窍其实是通过大量的努力来实现的, 但努力不是死努力,是要有方法的,有智慧的。但最终的目的是要把基础打牢。

就像金字塔,最下面的石头是最多的,当我们把基础打好,会越来越轻松也就会觉得像是有窍门了,所以,最快的方法就是把基础打好。踏踏实实的。实实在在的。

《学习贵在开窍》读后感(三):真正有用的书

之前读了太多日本作家写的关于坚持学习与介绍学习方法的书,每本书的模板大同小异,内容不够充实。但是读了钟道隆教授的本书后,受益匪浅,因为在书中把学习当做一件一定要努力才会有结果的事情,一定要当成一种产生快乐的元素才能做好的事情。本来买书准备用来指导孩子的学习,但读完后给我启示很多。这本书中给我们传达的信息很多,如何学习,如何坚持学习,在学校中如何学习,在岗位上如何继续学习,为什么要继续学习,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学习可以带给我们哪些快乐,鼓动别人学习更是学习更大的意义。书中重点介绍了钟教授是如何开始英语学习并且利用扎实的学习方法如何从不会到能说会用,与外国人谈笑风生的,并且告诉我们,按照他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我喜欢这样实在的书,这一本书胜过我以前买的《每天坚持30分钟》《好学才能上位》。

《学习贵在开窍》读后感(四):刻苦努力第一条

花了大概三小时选读完,半小时整理成文。对老先生,我很钦佩,有心又能坚持,我想不出什么事能难倒他,五颗星。书中说的我都赞同,没有诳语妄言,都是实实在在的,就和老先生“逆向法”一样:认认真真,坚持坚持再坚持。这是一本以后有懈怠的时候,仍可以翻一翻的书,一些摘要如下:

1、刻苦努力第一条,重视基本功才能事半功倍,急于求成往往欲速不达,事倍功半;以最严格的要求,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要有韦编三绝和悬梁刺股的学习精神;用心是用功的核心,及时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总结经验和教训,不要因为是小经验而不重视;坚韧不拔,刻苦认真;信努力,不迷信天才;启发式教学;

2、人脑有巨大的智力潜力,但是被各种各样的“高山”(各种偏见、天才论、自卑感、条件论等等)阻挡,一旦在这些无形的“高山”上凿了洞,开了窍,就一定会有不平凡的表现;

3、P52自我激励增强毅力。有规律的生活有助于培养毅力,应该尽量坚持有规律的生活;每天坚持,不能破坏的规矩,无形的精神力量;成功就是达到了预期的工作和学习目的,并不一定非的是惊天动地的伟业。

《学习贵在开窍》读后感(五):学不可以已

本书是一本探讨学习的书,其主要论点包括学习的必要性、学习方法的改善和演进、从实践中学习以及理论联系实践、学习的动力和心态等。所谈的基本上都是作者个人的体会,并用大量的本人的真实事例来说明其论点。

关于学习的必要性,作者总体上是从知识层面来展开的,也就是继承前人的知识遗产,提高个人能力以应对社会的变化和需要。就个人来说,要在学校期间就为自己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就社会而言,由于社会变化迅速,要求学习者有长远眼光,在学校里和工作岗位上都要努力学习。如果起初的知识基础打的不好,就会给以后的深造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一开始就要抓紧。

对于学习的苦乐问题,作者还是沿袭“一时苦换一生乐”的老套说法,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因为作者提倡的是终身学习,而他也承认学习上的挫折和困苦在学习的整个阶段都是存在的,因此学习初步阶段的苦乐同较高级阶段的苦乐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初步阶段是有苦有乐,高级阶段也是有苦有乐,所以不存在先苦后乐的情况。用这种论点去论证学习的必要性是贫乏的。而且,做任何事都有苦乐,并非学习独然,那为何要追求学习的乐,而不去追求其他更容易得到的快乐呢?为什么要承受学习的苦,而不是去逃避它?所以,学习的必要性要得到论证的话,必须超越普通的功利苦乐层面,起码要上升到道德境界。

关于学习方法的改善和演进是本书的亮点。作者是善于学习的人,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体会,因此是值得重视的。作者用“开窍”来描绘正确的学习方法,而这种正确的学习方法一开始,是家长和老师传授的。师长先让学生“开窍”,他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去研究和体悟,从而“开”更多的“窍”。如果起始的学习方法是错误的,那学生就缺乏自我进修的能力,从而“一窍不通”,导致学习的失败。当然,师长的作用只是外因,而内因是学生本人的刻苦钻研精神。就如同佛法所说,最殊胜的外缘是亲近善知识,而内缘是如理作意。

刻苦钻研就是要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自己身上挖掘潜力,而不是把希望都寄托在他人身上。要下苦功夫,这就是刻苦;要不断地问答,才能越来越巧,这就是俗谚所谓“熟能生巧,巧能生精”。智力是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的钻研开发出来的,每解决一个问题,智力水平就提高一步。而提高智力,关乎智力的构成,这其中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和应用。数理知识以理解为主,语言以记忆为主,最后都要落实到应用上。通过应用可以加深记忆和理解: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从而形成良好的正反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把学习当做平常事,也就越来越乐于学习。

学生走出校门以后就要从实践中学习了。实践总是在现实环境中的,所以要了解环境,又不完全被环境所束缚,日复一日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从而以学“养”学。专业不对口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能力“温故而知新”,通过以前学习所培养的学习方法来迅速掌握新的领域的知识。这要求我们有举一反三,融汇贯通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固然要从实践中吸取营养,但也需要把理论联系实际。在一个个具体问题中体会到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会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理论的热情。

要能够坚持学习并不断提高,就要求我们有平常心,善于发现平常工作中的不平凡。干一行爱一行意味着我们愿意从基础入手,把平凡的工作作为起点。但是,绝不能满足于此,总是在较低的水平上徘徊。干一行还要钻一行,在工作中细心观察和用心思考,从中发现和总结出别人没有发现和总结出的现象或规律。由于钻研而产生兴趣,由于兴趣而产生乐趣,从而使我们的人格完善,并且更善于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的动力和心态是根本,正是这种动力和心态促使学习不断进行下去。

就心态而言,需要正确地看待顺境和逆境。顺境和逆境是相对的,更重要的是怎样去应对它。逆境是一座难得的学校。逆境尽管是不利的,但是如果能正确对待,却可以把它变成一座难得的学校,从中学到很多在顺利正常的环境中很难学到的本领。在逆境下成长的人的知识和本领,不是顺境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人所能比拟的。而且,一般人是很难改变社会大环境的,但可以改变自己身边的小环境。不少人只是埋怨自己所处的大环境不好,而没有在改善小环境上采取积极的态度,从而放弃一切成才的努力。环境的好坏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而且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好环境里不一定成才,在逆境中不一定不成才。我们要仔细观察,有恒心和毅力,去发现逆境中隐含的有利条件,从而磨练自我,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要坚持学习,就要有信心、恒心和毅力,这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和锻炼出来的,是在不断地与困难作斗争中培养和磨练出来的。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智力上的巨大潜能。不少在学习上碰到困难的人往往容易把希望寄托在外界援助上,忽视了挖掘蕴藏在自己身上的巨大的智力潜力。外界援助对一个人取得学习上的成功是重要的,但不是决定性,再好的外界条件、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工具,都不可能代替学习者的主观努力。恒心和毅力反映在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上。坚持有规律的生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某段具体的时间里能够在学习上、身体锻炼上有收获,更在于通过每天坚持实行自己规定的制度,形成一种自制的能力,自己为自己建立起一种不能破坏的规矩。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只要下决心干,就要排除万难干到底,绝不以任何借口中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