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千古文人侠客梦》经典读后感有感

《千古文人侠客梦》经典读后感有感

《千古文人侠客梦》是一本由陈平原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27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千古文人侠客梦》读后感(一):属于研究性的书籍

读起来有一些吃力,感觉作者的确是对武侠小说的研究游刃有余。但是这本书更像是研究性的文章,而不是通俗的文章。 看了百家讲坛之孔庆东,于是找了这本书。 感觉孔庆东借用了这本书的一些观点。 看完之后,会让自己对从秦到现在的武侠小说都有所了解,每一派都是 都大致点到。但是都没有很深入的讲解。

是一部对于武侠历史发展全局性介绍的书籍。

《千古文人侠客梦》读后感(二):杂感

我喜欢读武侠小说,从小就喜欢。我觉得这没什么好丢脸的。小时候就梦想着能做一个仗剑天涯的侠客。那时候正值83版的射雕英雄传风行大陆,5,6岁的我也给自己做了把弓,天天追着表妹当靶子。 也许是那时候给她留下了阴影,她现在都不把我这个大她半个月的表姐当姐。嘿嘿,好像有点跑题了。

读武侠可能还得从小学时候说起,那时候老陈有几本梁羽生的书,看了,早没印象了。后来初中,班里有位姓王的同学作文了得,根据我的长期窥伺,才真知道原来该同学长期浸淫于武侠小说,耳睹目染遣词造句自然造诣高于他人。 之前,在家看武侠是被老陈严厉禁止的,但在王同学的榜样作用下我也开始堂而皇之地研习武侠小说。可以说,现在这身的傻大胆和爷们儿似的豪爽与之不无关系。这么多年的性格其实起起伏伏,和涉猎的小说有很大关系。早年看武侠小说,高中受西方爱情小说(如简爱、苔丝、安娜卡列尼娜),大学之后又看玄幻,台湾言情,但又开始初读西方哲学,毕业后呢开始喜欢看书评。

关于武侠的研究及评论很多人都会很不屑,尤其是让北大文学系的教授来操刀更是觉得有不务正业的感觉。但是就像陈说的,是一年的研读武侠让他度过了他人生的一个危机。 所以是看武侠,写武侠还是评武侠,武侠都会还你一个心向往之却现实不可能存在的世界。陈有句话说的很好,武侠的真正内涵在于“拯救”。武侠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治愈。它让我和古时的人们有种思想上的契合。而逛博物馆,读史书是了解古代文化的另外一个层面,一点也不冲突。 此外,陈对武侠作为类型小说进行解构分析,对日后的写作很又帮助。

《千古文人侠客梦》读后感(三):一个人的江湖

侠是灵魂,武是躯壳。侠是目的,武是达成侠的手段。

最早关于侠这一概念的阐述来自于《韩非子》,因为其游离于法规和国律之外,东汉以后就不再进入正统史家的视野。

渐渐地,侠演变为一种精神和气质,独立于人的家庭背景和阶级,成为富有魅力的精神风度及行为方式。我想这也是武侠小说的魅力所在。

作者说武侠小说是写梦的文学,是作家和读者的“英雄梦”的投射,包含了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可能读小说本身就是一种逃避。现实已经这么残酷,为什么不能做做梦?

武侠小说的发展从唐传奇开始到明清的章回体小说,一直到新派武侠,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唐传奇中的主角无论是聂隐娘还是虬髯客,都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带人间情感。明清的小说更多是忠君爱国的主题,英雄的草寇们最后总要归顺朝廷,在其中谋得一职。只有从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算起的现代武侠小说,更多地展现了江湖儿女们的侠骨柔情,渗透了人生哲理,刻画了人性的善恶与多变。

丁永强就概括了新武侠小说的十五个核心场面:(一)仇杀;(二)流亡;(三)拜师;(四)练武;(五)复出;(六)艳遇;(七)遇挫;(八)再次拜师;(九)情变;(十)受伤;(十一)疗伤;(十二)得宝;(十三)扫清帮凶;(十四)大功告成;(十五)归隐。

作者把武侠小说的基本叙事语法概括为「仗剑行侠」、「快意恩仇」、「笑傲江湖」和「浪迹天涯。「仗剑行侠」指向侠客的行侠手段,「快意恩仇」指向侠客的行侠主题,「笑傲江湖」指向侠客的行侠背景,「浪迹天涯」指向侠客的行侠过程。本书也是围绕这四个主题展开。作者知识渊博,谈古论今,心理学和文学历史上也多有涉猎,不失为一本好书。可是如果不是如我般对武侠小说和侠义精神如此热爱,或者做研究的话,倒也没有读的必要。

总是看了某篇文章某本书又收获另一本书或几本书。看这本书也不意外。我以为讲的是金庸古龙和梁羽生等近代作家及作品,没想到还有唐传奇、平江不肖生和还珠楼主。有一些故事和人物我从电影上看到过,没想到都是有出处的,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没读过的武侠小说。这样我的书单上又多了几本书。

文人本与侠客千差万别,根本就是两个极端,偏偏又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写下关于侠客的种种传奇,构建了一个刀光血影,杀戮重重的江湖,也塑造了无数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和义薄云天的大侠。这也算是文人的一种意淫吧。

我从七岁开始看小说,二十岁之前主看武侠言情和世界名著,看书不讲究,手边有什么就看什么。最早读金庸,最爱是古龙。古龙在创作中揉合了日本推理小说的元素,总是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中间多次反转,不读到最后永远不知道真相。但最打动我的还是他书中那些义薄云天英雄人物,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可以为知己两肋插刀,万死不辞。人到中年,即使此类精神已逝,但内心的崇拜亦不能忘却!

《千古文人侠客梦》读后感(四):千古文人侠客梦

因为听了《开卷八分钟》的介绍,才知道陈平原教授20年前的这本书。纵观这本研究著作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可以视为总论,第二章至第四章的内容是以时间为线索回顾武侠小说的发展历史,第五章至第八章是以专题为目分析武侠小说的特点,最后一章则是用文学理论来结构武侠小说这一文学类型。丰富的内容在后,但首先吸引我的却是书中的标题,只觉得这本书的标题很是有妙趣,为什么说标题很好玩呢?

所谓千古,即指时间很久远,意味着武侠小说从很久的以前流传到现在。作者通过考证确定了“侠”这一概念,其最早见于韩非子的《五蠹》,原文是这样的“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看到这里真不禁有些唏嘘,在日后的历史长河里,虽说中国社会是外儒内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儒家的地位超然于其他春秋各家之上,儒不仅没有以文乱法,反而是以文治国。至于侠则相对的非主流,除了《史记》有《游侠列传》和《汉书》有《游侠传》以外,历代的正史再也没有关于侠的记载,这或许与“以武犯禁”有关,但是这也没有影响侠在中国人内心中非比寻常的地位。

但是武人相对非主流,也不是想象中那么久远的事。其实在周朝,官学要求学生掌握六艺,是谓礼、乐、射、御、书、数。粗略地分礼、乐、书、数偏文,射、御偏武,也就是说在过去一个贵族所受到的是一种文武兼备的教育。最起码在宋代以前,文人确实是能够出将入相,如魏晋时期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唐代安史之乱时期,书法家颜真卿镇守平原郡等等。宋代后,理学兴起、朝廷重文轻武的导向再加上科举制的完善,最重要的是科举制成为文人向上流动的唯一途径,凭军工而封妻荫子只是个别情况,最现实的还是读书考试,文士只重文也就顺理成章,大部分成为手无缚鸡之力之人也是不可避免的。

回到这本著作,从书中我们也知道,陈老师是以唐传奇作为中国小说的真正开端,小说的出现除了文学上的原因外,还有一种社会史上的原因就是市民阶层的出现,小说是写给谁看的,社会史的结论是市民阶层,明清小说的繁荣的大背景也会谈到这个。从小说诞生之时,或者说是小说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体裁,豪侠小说(武侠小说的雏形)就已出现,武侠小说可称得上千古之名。小说是文人创作的,而非武人。文人为什么要创作这个血雨腥风、仗剑行侠的江湖世界,这大概是为了满足一下自己内心的需要。文人大都不能以武为业,但这不妨碍文人发发侠客梦,小说成为最好的载体,也就成为文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安慰,同样道理,观者亦然。有趣的是创作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有些作者不屑于武侠小说却因其受众欢迎,写此类小说能赚钱而投身创作,等到转行的机会毅然而去,这不得不说全民族的侠客梦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为什么中国人会喜欢,我想原因之一在于侠这个概念对中国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尽管常会听到这样的结论说中国封建时代是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但实际的情况并不如此,百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远没有说的那么紧密,甚至可以说是充满疏离感,很多时候百姓只能自成圈子,按照约定俗成的是非黑白道理来解决问题,底层社会自成一格。所谓的江湖是有文学创造的浪漫色彩,但也并不是现实中子虚乌有的东西,社会史上有个专门的称呼叫秘密社会。

武侠小说近千年的发展,每个时期有其独特的特点,现在的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以金庸、古龙、梁羽生为翘楚的现代武侠小说。仗剑江湖、快意恩仇、笑傲江湖和浪迹天涯是每一部小说不可或缺的因素,不同作者在同样的元素中发挥出不同的故事,譬如同样是快意恩仇这个元素,这部小说与那部小说在围绕这个元素所铺排的情节是大相径庭,甚至是人物性格、语言风格都是不一样的。这才是武侠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武侠小说除了情节、框架不能脱离以上的元素外,作者对人物的塑造,人物的复杂的心理与行为的发掘与表现也是下了一番苦功的,每一部小说正因其丰富而独特的个性为小说迷所津津乐道。在共性与个性中,小说家正是能成功地塑造江湖、侠客的复杂性,人性的纠结才让武侠小说不断发展,拥有如此庞大的读者群。

《千古文人侠客梦》读后感(五):从“起而行侠”到“坐而论侠”

一、题记

武侠小说,影响了我们这些80后一年又一年的年轮,从梁羽生到金庸,到古龙,再到各种冒牌的续集,充斥着武侠小说市场。而被改编的各种电视剧更是层出不穷,一次次的挑战着观众的底线。

小时候,老爸打开那个装满武侠小说的抽屉正式向我们这些小一辈的开放的时候,就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在那个寂寥的童年时光可以打发日子,发泄多余精力的地方。而随之带来的,自然而然的是梦中经常出现的希望可以像武侠小说书中那样“书生仗剑走天涯”的潇洒。

陈平原老先生的《千古文人侠客梦》从历史的角度,挖掘了从古到今“游侠”历史的演化,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历史中存在的江湖世界,对于“游侠”文化的正面与负面影响都进行了探究,对于武侠小说爱好者而言,觉得这可以算的上一本基石般的著作,带你真正走入武侠小说中那刀光剑影的世界。

二、何为“侠”

《千古》一书中详细考究了“侠”的概念从古代文学到现在武侠小说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现实生活的真实面目的演变,并且重点讲诉了对于这一种演变在不同时代的具体环境原因,另外也探究这一种游侠文化对于中国社会演变的影响。

“侠”这一概念,最熟悉的莫过于韩非子在《五蠹》里面的一句话:“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到司马迁为游侠做传之时,对于侠的基本特征的精细勾勒,则成为后世谈论“侠”者的一个范本所在: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1月北京第2版。第722页)

新垣平教授在其著作《剑桥金庸简明武侠史》降到传奇人物越国女士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评述:在各种意义上,这一传奇的女士都与被豢养的刺客迥异而符合几百年中“游侠”的标准,或者她本人就是最早的游侠,或者她是早起游侠所信奉的一个女神。无论如何,对于之后的武术家们,越国的女士一直是一个不可磨灭的象征,其所代表的理念是:武术家的价值在于帮助国家和君主实现正义的事业,但却不受政治权力的摆布。(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第040页)

其实,最熟悉的“游侠”定义莫过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常在武侠小说中出现的概念,而从梁羽生先生开始强调“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之后,“游侠”从日常的“劫富济贫”概念上面到国家层面,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带来武侠小说整体架构上面的一个很大的转变,毕竟就像陈平原说的那样,“爱国主义始终更有市场”。最为我们熟悉的侠之大者莫过于金庸笔下的郭靖,也兼具了爱国主义。

《千古》一书中很详细的对比了“游侠”和“刺客”的概念,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异同。用一部电影和一本书来进行解释其中的一个方面。,可以选取当年张艺谋的《英雄》中的片段:无名最后放弃刺杀嬴政的时候说的那番充满着“国家为重”的大义所在的话语,指出了“刺客”不该因为一己之私而误天下潮流;而《三侠五义》中“南侠”展昭和“陷空洞五鼠”作为“侠义”的一个在宋代的典型,很好的展现了“游侠”为了施展“胸怀天下”的抱负,即使饱受争议、不被理解,也依然不得不依附于“清官”这个合法的执法机构。

三、从”起而行侠”到“坐而论侠”——“游侠”的世俗演化

从最早的春秋战国时期,法制未立,“强权”代表着生杀大权,这也在很大程度促使了游侠的“起而行侠”,毕竟相对于后来的政府管制下“杀人偿命”的法律条文,此时的环境给与了这些游侠足够限度内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的统治之后,作为自诩为“天授神权”的皇帝自然不容许竟然有“生杀大权”旁落到游侠手上,从而开始了王权与游侠之间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斗争,这也在最大程度上决定了游侠后来的命运:反抗被杀与归降富贵。

《千古》对于《水浒传》的分析有一点很值得我们去深思,当我们去评判古代“侠客”或者说“绿林好汉“的所谓”投降朝廷“行为的时候,那就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反抗,其实更多的是反对贪官而非反对皇帝“。回顾近现代历史,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义和团的拳民之乱“的演变始终。

在文化著作中,作者可以去虚构一个与官府世界平衡、可以做到两不相干的”江湖世界“来安放那些游侠,以让他们行侠江湖,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作为触动皇权统治的异类份子,游侠们却不得不去面对官府这个实际问题,因此在那些宁死不改初衷坚持游侠天下的一部分游侠们之外,有一些人就不得不选择对于皇权的妥协,不管是为了更好的行侠,还是为了自己本来就只是借行侠为名争取个人富贵荣华的初衷。而《水浒传》正好诞生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在民意的需求之下,被逼上梁山的水浒众人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在江湖中继续行侠的成为“明侠”,因为那是老百姓们实实在在的看到的,深受其益的;而被官府招安的那些游侠,有些因为“为虎作伥”而被称为游侠界的败类,不仅在当时收到人们的谴责,刚被写进文学作品中,成为“千古罪人”;而像“南侠”展昭之类的人物成为官府中的侠义人物,受到当时和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人们的称赞。

对于一直在江湖中行走的游侠,常有“游戏人间”的说法,或许这也正是人们一直做着“侠客梦“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玩着玩着就把侠给行了,多惬意。石玉昆在《三侠五义》中描写小诸葛沈仲元时有这样一段描写:”但凡侠客义士行止不同。若是沈仲元尤难,自己先担个从奸助恶之名,而且在奸王面前还要随声附和,逢迎献媚,屈己从人,何以见他的侠义呢?殊不知他仗着自己聪明,智略过人。他把事体看透,犹如掌上观文,放佛逢场作戏。从游戏中生出侠义来,这才是真正侠义。“(中华书局,2013年7月第1版,第488页)

”殊不知他仗着自己聪明,智略过人“,对于游侠而言,要长期的游走江湖,毕竟不可能再像以前的一些仅凭着一腔热血而去当刺客的某些书生那样,需要点本事,而这需求也和中国武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有着一定的关联。而在武侠小说家的笔下,就慢慢的演变成自成体系的各种武术招式的出现,游侠也被赋予了武功高超的特定含义,毕竟作为正义化身的游侠,总不能每次都“出师未捷身先死”。

宋代之后,武术的凋零,文人墨士开始更多的走向游侠江湖世界之中,一直到清朝末期,游侠的定义其实应该被定的更广泛点,那些仗义言书的笔杆子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其实不仅仅是在于武术的凋零,也在热武器的出现带来的战斗方式等的变化,而到了现代,对于很多手无缚鸡之力的现代人而言,在经历了很多“见义勇为"的悲痛教训之后,我们也慢慢的接收了”见义智为“的新时代的”游侠“方式。而”手机党“的出现,更让我们有了更好的武器,而且这武器很多时候甚至比起古代游侠那些十八班武器更加厉害,就像段誉的”六脉神剑“一样,可以杀人于无形。

大三的时候,李老师的在讲述”国家战略“问题时曾经花了很多笔墨来讲述其推崇的”演化理论“,应用至此,我们该思考的问题是”游侠的演变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无法简单的用二分法来进行分析?“古代的侠客,韩非子口中的”侠以武犯禁“的确也存在,毕竟如果真的像鲁智深说的那样“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也是不可取的,但是无法否认游侠在历史上曾经起到”除恶惩奸“的作用;而到了现代,手机党的无形剑气某些时候却又不一定是行侠仗义,伴随其中也可以是造谣,恶意中伤等。

四、“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己?”

《千古》中写到:游侠之所以令千古文人心驰神往,就在于其不但拯救他人,而且也在拯救自我。......中国文人理想的人生境界可以如下公式表示: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第219页-221页)

以前跟德栈两个人谈天说地的时候,我们很一致的认同一种想法作为职业生涯的规划:年轻的时候闯荡一下,然后接近退休的时候,回到学校教书育人。那时候的老师界还没有如此多的成为负面新闻的主角。

司马迁在《史记》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游侠也是作为历史中的一个个体,在拯救世人的同时,也在实现着自己人生价值,或者追求着自己的世俗功名与荣华富贵,正所谓渡人渡己。

每次回家或者出外巡查,路过茶山中学的时候,总会看到高高树立在搂顶的校训“起而行,行必果”。对于只能在武侠小说中寻找那些逝去的古典侠义的我们,对于游侠精神的需求,其实更多的还是在于先“渡己”,然后“达则兼济天下”。

“黄昏风云黑如磐,别我不知何处去”,不管侠客也罢,不管人生也罢,总要好好珍惜即将逝去的面影,正所谓“花开须折终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不管是“起而行侠”,还是“坐而论侠”,各尽本分,不愧于心即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