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应有的文化》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们应有的文化》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们应有的文化》是一本由[美] 雅克·巴尔赞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26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应有的文化》读后感(一):读后

简言之,一方面现代“教学大纲”式的教育无法培训出中世纪那种艺术匠人,另一方面现代人文领域被学术和专家占领,也已经脱离大众生活。然后作者倚着批评家的特性,大声疾呼,快救救地球人类的人文审美吧。但也许所谓艺术已死,并不是个笑话呢。

在中国我们从小就习惯睁眼一套闭眼一套,将人文转交给专家、学术机构或者各类以此为生的代理人,就不会再希望它承担起开启民智的功能,教育的实用和功能性也没什么好辩驳的,这一切都是社会交予的游戏规则里一部分,学历或者能够证明的专业性,之后只要按部就班,在合适场合说合适的话,生活便可以进行下去。

至于私底下,愿意爱什么愿意琢磨什么是自己的事,孤独也罢寂寥也罢,就别期望公共机构能给你搭一把手了。大众是麻木的,比起创造,接受来的更不费力气,大众娱乐,线上游戏,或者社交网络填补了大量的空余时间,他们不是传统意义的人文,与雅无关,但看上去是充实的,甚至有一些是“艺术家”弄出来的。

不过我们是习惯了样板戏的国家,所以自然知道台面上的文艺演出是与我们无关的,它自有自己的目的。怎料资本主义的人文也恰好反映了的资本主义追逐利润的特性,通过类似行业协会的专业机构设置门槛,树立权威并保持利润。所以,今日的人文表现形态,都是政体的结果,既然我们不可能在走回君主或者宗教国家,那又怎么可能期望文艺复兴用一样的方式降临呢,好像脸上上火长痘,你得早睡才行。

也许,这个世界并不需要那些热诚的艺术家引导人们认识真理,它需要的是宏观经济下被分析的标准样本,统计学里,最让人讨厌的,恐怕就是要被剔除的野点了。这个时代,也许是属于科学教的。

《我们应有的文化》读后感(二):《我们应有的文化》读后

巴尔赞本来是法国人,后来去了美国,成为著名的历史学者和艺术鉴赏家。其对于浪漫主义及其启蒙以来的文化的研究而著称,代表作《从黎明到衰落》对于西方近代文化进行了通盘的反思。今天我详谈的并非这本书,而是另外一部书《我们应有的文化》,这部书的篇幅要远远比《从黎明到衰落》短小的多,但内容却一点也不逊色。重要的是,这部书中体现出的一种人文学者的反思气质,令人佩服不已。

在这部书中,巴尔赞通过一系列的文章,对于现代的文化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这一点上陈平原先生做的也不错,只是觉得陈先生太过学究气了,而且只是在学院内部进行所谓的批评,真正对于文化的发展,缺乏通盘的考虑。但在这部书中,巴尔赞对于美国时下的人文文化的走向所作出的批评,则要深刻的多。

第一篇《文化:高雅与枯燥》,就对于艺术、文学、历史和哲学进行了通盘的批评,首先他对于文化进行了探问,认为人类学的兴起造成了文化概念的混乱,使得原来所体现的文化,现在表现为一种大杂烩式的表述,如筷子文化、厕所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之类,使得文化和教育的原意遭到了扭曲。原来的文化和教育是指“人们在面对逆境之时,培养自己的心智,进行自我教育”。但这种文化在现代社会逐渐地衰落,而转变为各式各样的文化收集活动,人们通过表现自己的收藏癖好来体现出文化品位。但我们必须说缺乏时间的消化吸收,只会表现出粗鲁的炫耀倾向,而不会成为真正的文化。这是巴尔赞对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总体批评,接下来他分别对于艺术、历史和哲学进行了针对性的评论。

艺术创作和欣赏被转化为一种功利性的收藏活动,人们并不真正理解艺术的价值,却为其疯狂飙升的价格而蠢蠢欲动。所有人们没有兴趣听完专家们对于艺术品的评论,直截了当地向专家提问多少钱。这样的艺术已经彻底的异化了。过去读历史作品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刺激想象力,提高自己的心智,上乘的历史作品还是重要的文学名著。今天,他已经被委托给专业的历史学者,那些人写书的目的不是给公众提供读物,而是为圈内人士服务。而哲学中关于存在与生成、认识与感觉印象、真理的检验,都是文化人自我进行训练的很好的方式。今天哲学家们早已不再为有才智的读者写作,而是面对自己的专业同行,他与历史一样,已经被学术没收了,束之高阁,处于文化影响之外。

事实上,我们今天认为学术是可以取代上述的艺术、历史和哲学的,事实上大学的教育也是这么做的,他通过文献校勘、技术分析等方法,对于上述的历史、哲学和文学材料首先进行文献考辩,然后选取的史料进行技术性分析。而分析在希腊语中是拆分的意思,也就是说将史料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拆分,从而满足研究的需要。事实上,所有的大学中所传授的研究方法都是拆散七宝楼台,将原本完整的文学、艺术、历史和哲学作品进行这样拆分研究。

事实上,我们在大学里进行学习,最重要的是对于知识有整体的把握,而不是关注于所有的细枝末节。而事实上,构成文化的艺术、文学、历史和哲学都需要通过内心来记忆、理解和欣赏的,从而获得整体性的把握,而这一切都不能通过量化和分析来完成。因此,古典大学的主要教育方式是阅读经典,而今天的大学则通过专业研究的方式解构了传统的经典的地位与价值,从而使这个时代的文化不可阻止的衰败了。也许,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但却无法改变的。

《我们应有的文化》读后感(三):我们“活该应得”的文化

谈论拙劣的作品,影响评论者的人品。

上一篇写了关于罗曼蒂克消亡「屎」的文章,结果公众号一群粉丝过来为程耳捍卫尊严。我意识到我错了,我不该谈论罗曼蒂克消亡「屎」这种形式>内容的拙劣电影。

看看单读app上程耳同名小说的文本,再来看看他的电影,他适合写短篇,但电影本就是为长篇服务的。这个话题到此结束。

- - -

事情似乎连在了一起。第一件事是我刚看完了雅克 · 巴尔赞的《我们应有的文化》;第二件事情是豆瓣因为群众自发将年末的几部国产影片评了低分,被日人民报的评论员登文批评了;

先说第一件事,雅克 · 巴尔赞的《我们应有的文化》,英文翻译:The Culture We Deserve。我觉得这个中译有些不中肯,太过温柔,应该翻译成:我们“活该应得”的文化。

这本书里雅克 · 巴尔赞在80年代就对他国文化现实有如此介绍:

“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保存、分类、标注、参考和讲授的文化内容越来越多--更别说发现、记录和欣赏的东西了……任何人都可能会说,我们以非常有效的方式、怀着发自内心的尊敬来处理这种数量日益增加的宝藏。它们的价值在于作为职业,作为谋生手段,作为荣誉标识,作为被销售的商品,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

这层意思是在说:文化如今是人们喜欢或者讨厌的社会现实的任何部分。文化一词已经泛化,从事文化事业,可以是达芬奇,也可以是泥瓦匠。“有文化”已经≠“受过高等教育”了。

打着“文化”的旗帜来炫耀和标榜自己的身份标签,这种行为幼稚又过时。但目前来说,业余文化爱好者的道路是容易畅通的,它在社会学意义上是个人癖好,一种休闲活动,近似于当足球球迷。

作为职业、谋生手段、荣誉标识、销售商品、文化产业组成部分的评论,门槛就是一张票,一副键盘,一个两个圈里朋友,将好的写尽,将坏的述完。然后退场,对下一部作品(无论优质还是拙劣),做独立又不负责任的注解。

我不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但80年代他国人写的东西,20年后来看中国目前的文化现象,正好派上用场。

- - -

再来说第二件事情。豆瓣因为网友自发将《长城》和《摆渡人》的评分评为新低,被“通报批评”,阿北出来聊算法和最后的精神角落,告诉大家其实豆瓣和群众什么也没干,电影拍得烂就是烂。

这场群体自发评判,看起来不像是“黑天鹅”事件,两部电影我也没看过,但毕竟其中有一部是王家卫参与编剧,能被别人骂成如此田地,也有点匪夷所思。之后逼得王家卫在微博上出来声援,众明星捧场。

《我们应有的文化》中雅克 · 巴尔赞给了我们一点提醒:我们应该以作者的最佳作品来定夺他的艺术成就。

这就是事情的全部真相和理解方案!

众人批评《摆渡人》这部电影,但并不会因此否认梁朝伟、金城武、陈奕迅、王家卫在公众的形象。

我上篇文章说《罗曼蒂克消亡屎是什么》,也不会抹杀程耳同名小说文本的语言、葛大爷的江湖地位、国际章的骚气演出、袁泉的精致典雅…以及整部电影尴尬的沪语。

我们在就事论事时,总会有人冒充正能量婊,说我们是在就人论事。我们谈论作品本身,却被他们升华为人身攻击。

这就是我们“活该应得”的文化!我们应该“怀着发自内心的尊敬来处理这种数量日益增加的「宝藏」”。

- - -

我来说几个例子吧,“福楼拜阅读司汤达《红与黑》时,这部小说已经出版20年,尚未收到人们的追捧。福楼拜说:我发现这本小说写得很糟糕,意图和角色都让人觉得无法理解。”

司汤达在世时,他从朋友那里也得到过类似的评论:你为什么挑选了一个肯定不可能存在的主角呢?

这些都是雅克 · 巴尔赞给出的例子。毛姆某个深夜也和我说过福楼拜的事情,他的《包法利夫人》刚写出来时,几个朋友在客厅里读了他几页手稿,对他说:你还是不要写小说了。

这种“乌龙”故事太多了,举不完。还有一个最经典的,曾经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前是演给不识字的人看的,现在被视为学术的最佳范本。

按照这个规律,20年后的2037年《摆渡人》将成为中国最佳电影TOP10, 那你现在被别人骂骂又如何?难不成是真为了赚一票2016年的尾牙钱?

我们在此时制造无数的垃圾,为了在下个时代被封为神灵。这个时代,我们“活该应得”的文化,是下个时代“应得”享用的文化。

是不是这台词在罗曼蒂克里面也听到过?

- - -

最后补充一点,让文化急转直下的原因还有许多,“隐喻”首当其冲。

“隐喻”本身代表着心灵空虚,不是个什么好东西。但是被滥用后,它成为“在奢侈品中穿行的幻觉”。因为看上去够高级。

然而一流作品和二流作品的不同,如同发丝、阴影、某种内心的震颤,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但是两者的价值相去甚远。“隐喻”恰好被二流作品用来填补发丝、阴影、某种内心的震颤的不可描述,并试图表面上赶超一流作品。

一部所有都是隐喻的作品,就是一部心灵空虚的作品。

一个喜欢看心灵空虚的作品的观众,一定心理上有些变态。

莎士比亚当年给不识字人演时,显然不会是为了“隐喻”。但是现在学者在他的文本中发现这么多一语双关的“隐喻”(很多词汇其实都是指代敏感部位,类当时国外的二人转),只能说明现在的学者又空虚又变态。

这就是一个“怀着发自内心的尊重-寻找隐喻-活该应得”的文化闭环。

在闭环里,你得准守两个教训:① 千万不能有差评,因为你看第二点;② 万事都有隐喻,一切都可阐述。

蜀黍没法帮那些人,他们活该,应得!

Deserve it.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