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安徒生童话全集(全四册)》读后感100字

《安徒生童话全集(全四册)》读后感100字

《安徒生童话全集(全四册)》是一本由安徒生著作,中国城市出版的1560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2009-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徒生童话全集(全四册)》读后感(一):送小朋友六一节最好的礼物之一

送小朋友六一节最好的礼物之一。

送人之前我看了看,值得我再收藏一套。

前三册是中文的,最后一册是英文的。

这套收录的比较全,而且每篇后面还有译者对作品的写作和出版的背景,以及个人的体会。有助于我们再读一遍,有着和小时候听故事不一样的感觉。

《安徒生童话全集(全四册)》读后感(二):大人才会喜欢的安徒生童话

我小时候,爸爸给我买了本安徒生童话精选,我非常的期待,可是当我大致翻了一翻后,却有所失望。

因为在我的眼里,童话是什么概念呢?童话里必定要有公主,王子,巫师,有惊险的故事,这才是童话。

可安徒生的童话里,并不不符合这个印象,你会发觉他的文字总带着淡淡的忧伤,他的故事的结尾大多并非圆满。

那篇有名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还不懂得人间疾苦的孩子的眼里,根本无法留下深刻印象。

我小时候就特别纳闷,为什么卖火柴的小女孩也算童话吗?根本就没有公主王子嘛。。故事也乏味,一点都没有好看的感觉。

类似海的女儿,和冰雪王后,在我的印象里也不是特别特别的喜欢。它们既沉长,也没有惊险的内容。

相比之,当时的格林童话,彩色童话的系列,才是我的最爱。我相信应该有很多孩子都有这种感觉。

因为这样的故事才适合孩子这样的年龄段,孩子的心智可以接受。

而安徒生的童话更适合成年人去看。

如今的我再读它的时候,倒真的是很爱不释手。

安徒生从中期开始后的作品经常都是讽刺性,寓言之类的,以及一些散文诗。

特别喜欢那些散文诗,包含了他对亲人,朋友,爱人的含蓄情感。

这些作品其实最初都是 以诗集的形式出版。

特别是最打动我的那一篇《柳树下的梦》,包含着他对心爱人的回忆怀念,对于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来说要如何去感受?

《她是一个废物》,对于一个未经世事的孩子要如何去理解?

所以格林童话才适合孩子。

而安徒生童话更适合大人。

《安徒生童话全集(全四册)》读后感(三):徒生童话

安徒生一定爱过,你看他的故事,公主为了救自己的哥哥们必须去墓地采蓖麻编织成衣服,如此便有了被当做巫婆的误解,为了让王子明了她的纯洁,她必须要说话,她却不能说,否则便救不了哥哥。人鱼救了王子,王子却误解自己是被公主所救,于是人鱼爱上了王子,王子爱上了公主,她只是爱情食物链最底端的一环,她可以说是自己救了王子,便拯救了自己变成泡沫的命运,可是终于她没有说,有时候爱上一个人,看着他快乐也就够了。

“爱到飞蛾扑火

是种堕落

谁喜欢天天把折磨当享受。”

也许安徒生,也如此狠狠的爱过那么一个人,爱到宁愿把这一切都变成童话,可对那个人终于什么都没有说。我们平常习惯用言语表达自己,并且相信言语能把自己交给他人。

可情到浓处情转薄,薄的无法载承,可以用杯来装茶,桶来装水,用什么来装海呢。多的化不开的时候,只变成了一个人的无奈与负累。因为太多,反而倒不出来。于是这世间就又多了一个痴人,就有了一次次的错谬与误解,一次次的如鲠在喉,一次次的擦间而过。他一次次的假设,他要说什么,他该怎么说,那些花好月圆,辗转反侧,那些魂萦梦牵,求之不得。

便纵有千种风情,又与何人说。。。

人是皮囊,情绪是里面的填充。如同往储蓄罐里放硬币,一个人单相思久了,但大抵不会想到要去表白的。他喜欢自己这种偷偷储蓄的仪式感,他大抵爱的也不再是真实的那个人,是自己的想象,自己的美化。就像人鱼公主,她也只不过见过一次王子,她怎么知道王子就值得她去变成泡沫,而不会在若干年后变成个磨牙、放屁、打嗝的中年肥秃呢。

于是言语的封印越来越深刻,情绪的填充,越来越多,自己创造的爱人神像越来越华丽。时间的伟力,把新酒变成了陈酿,相思变成了离伤。童话也变成了家常,仿佛一副画,白纸一张到泼墨重染,然后再黯淡枯黄。何必分别呢,温馨的木马和惊悚的过山车不都同属于游乐场么?

《安徒生童话全集(全四册)》读后感(四):总有一天,你会读懂安徒生

我看过一个很感兴趣的帖子,说:如果可以选,你愿意做童话中的那个角色?回复的基本都是女生,我以为该是睡美人、灰姑娘之类的,但我翻遍几页,也没有见到这样的答案。相反,有两个回复甚至让我感动:愿意做丑小鸭,不是因为嫁给王子后才光彩,而是历尽艰辛后美丽;愿意做海的女儿,为爱奋不顾身,改变故事的结局。

人最可憾的,是没有办法留住时间,留住青春。再天真的人,关于灰姑娘的幻想也会在现实中一丝丝血淋淋的剥去。人总归是要长大的,有些事慢慢都要懂的,就像从灰姑娘到丑小鸭。

高考的时候,每个人都在夜以继日、挑灯夜战,那时的天地一片灰暗,我把《安徒生童话》用报纸包住,上语文课的时候偷着看。我不怕老师看见,上语文课,我时不时都看课外书,历届语文老师都习惯的,就怕别人看见,笑我幼稚。但那时,安徒生已经开始在我昏暗的时候开启一道亮光,开始懂得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路为什么那么慢长;开始懂得史奴得为什么不停的流浪;直到有一天再看到《海的女儿》,想想自己的结局,感动的落泪;看到《皇帝的新装》发现自己已经可悲的成为围观皇帝新装看客中的一员。

其实我想说,安徒生童话从来都没有肤浅过,从来都没有幼稚过,只不过我们以前没有读懂过里面的辛酸与坚强,深刻与伟大:

——《安徒生童话》里一百六十多篇童话,没有一个以“王子和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作结尾,他的故事里,《海的女儿》中美人鱼为了爱,献出了自己美丽的声音,每天忍受着疼痛的煎熬,到最后看着心爱的王子和他人温存;《笨汉汉斯》中,美丽的公主被一个憨蛋娶到;《柳树下的梦》中,史奴得为爱流浪一生,客死他乡,连看爱的人最后一眼的机会都没有。她们付出了所有,却只得到一个悲惨的结局,在这个有钱人往往终成眷属,有情人往往形同陌路的时代里,这是一个多么真实的写照。

——《安徒生童话》里任何人想达到目的都要付出代价,就像美人鱼为了要成为人形就必须割掉自己的舌头,走路永远要像在刀尖上行走一样;就像丑小鸭在成为白天鹅之前遭受的各种零落与欺凌;就像野天鹅中的妹妹要救几个哥哥就必须忍受蒺藜的刺痛。安徒生没有因为它是童话而让任何一个人不劳而获。

——《安徒生童话》里很多主角都有一个善良真实的心灵,都有一个奋斗不息的心,这里面有为爱牺牲的美人鱼,有坚定的锡兵,有可爱的拇指姑娘,有逆境中不绝望的丑小鸭……

《安徒生童话》里大多让人心碎的故事,表面上确是那么的波澜不惊,坚韧顽强。事实上,安徒生的一生比他童话中任何一个故事都值得同情。这个穷苦鞋匠的儿子十岁那年失去父亲,从此和母亲相依为命,一生未婚。十四岁的他拿了十个铜板只身来到哥本哈根追求艺术的梦想,受尽各种白眼和凌辱。歌剧老板说他是一根木头,连飞翔的小鸟都不愿在上面栖息。直到30岁,安徒生才出版了自己在阴暗的小屋里就着豆黄的灯光下写的童话,从此扬名海内外,不过至始至终他都没有摆脱贫苦,以至于老年的时候,还有美国的小朋友给他写信,信封里夹着1美元,安徒生看到后泪流满面。

安徒生一声穷苦,但从来没有绝望过,就像他的童话。我相信,只有最贫困、最落魄的人写出的东西才最美最纯净的,因为这都是他梦想的东西;只有最通俗的东西才能承载最深刻、最能打动人的东西,因为他已看透了一切。

同样的一本书,小时候看着那么温馨,那么美好,直到有一天,当你再次打开这本童话时,突然懂得这种美好下的心碎。这一天,你总会懂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