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布满贫民窟的星球》读后感摘抄

《布满贫民窟的星球》读后感摘抄

《布满贫民窟的星球》是一本由迈克·戴维斯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8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布满贫民窟的星球》读后感(一):质疑一下译者的水平

封面背面写的作者简介:

... 以及最新出版的《BUDA的武器:汽车炸弹简史》(BUDA'S WAGON: A BRIEF HISTORY OF THE CAR BOMB)。

这么写的话,应该排除了校对的责任,是译者的问题了吧?

再看序,是潘纯林的导师王晓路写的. 最后一段:

"... 纯琳是我最四川大学指导的博士生... 这是她的第一部独立完成的译著,作为译界的新人,其严谨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我不太清楚这个作者到底叫潘纯林还是潘纯琳。作为她的导师,是不是有责任弄清楚也写清楚?

这样也叫严谨的态度?也值得肯定?

《布满贫民窟的星球》读后感(二):没有价值的描述和没有道德的翻译

两分给原作者,光提出了客观存在的问题,但没有提出任何的解决方案,那本书的价值就非常低了,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贫穷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经济发展中出现各种问题也是无法避免的,光是陈述这样的现象意义并不大,如果能在提出存在的问题之后,再提出解决方案才有价值,否则就是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0颗星给本书的翻译,我不知道到底什么部门在审核图书的翻译工作,这本书的翻译简直可以称得上是骗读者的金钱骗读者的时间,还不如谷歌翻译软件翻译的好,或许就是翻译软件直接翻的,只不过前几年的软件翻译水平过低,然后译者几乎没有对软件翻译后的成果做什么调整,所以读起来的感觉就是明明看到的是中国字,但仍旧是读英语的感觉,这种“译英如英”的感觉,有可能是译者中文水平太差,不懂得按照中文的习惯表达来梳理句子,或者专业水平过低对于专业词汇不知道该如何翻译和解释,但我觉得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对读者不负责任,译者并不是为了把国外有价值的读物传播到国内,只为了挣钱或者出名,看着满篇的不说人话的文字,我内心实在是太鄙视这样的翻译了!

《布满贫民窟的星球》读后感(三):不完整的研究

作为学术著作的话,这本书的研究是非常不完整的。

简单来说,可以把本书看做资料的堆砌和罗列,都是引用别人的资料没有一手经历,也没法验证,有的资料还是上个世纪末的,准确性存疑。同时没有得出太多结论或者提出解决方法。

本书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发展中国家平民窟的现状,比如有多少人口居住在贫民窟里,有多少城市面临着严重的贫民窟化的问题;以及由于居住在贫民窟中带来的健康、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列举了部分失败的改善贫民窟的尝试以及其原因。

比方说,平民窟的居民之所以很难改善自己的生活,有一个原因是他们要比富人或者中产花更多的钱,比如一桶一桶得买水就要比装水管直接用自来水来得更贵。糟糕的卫生状况又严重损害了贫民窟居民的健康,使得他们花费更多。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富人要从这些穷人身上赚钱,剥削掉了他们本来就不多的财富。缺乏财富积累,就更难搬出平民窟去条件好一些的地方了。

要研究一个问题,首先要确定界限,贫民窟的定义是什么?居住密度?住房质量?卫生条件?收入水平?没有这个定义的话,连研究范围都搞不清,更没法确定某个城市居住在平民窟中人口的百分比。

这本书里引用了不少别人的资料,但有时感觉作者是为了证明某个观点而故意去找支持的论据。比方说涉及到中国的内容,不熟悉情况的读者读完可能会觉得中国的贫民窟跟亚洲其它地方差不多。但实际上,由于居住证和户口管理方面的限制,中国很少有擅自搭建住房的情况。所以在阅读其它内容的时候也忍不住怀疑,如果中国的状况写得不可靠,那其它国家的内容又有几分可信度?

书中谈了不少贫民窟是如何扩大的例子,那同样也有贫民窟不断减少的正面案例,尤其是经济快速增长的亚洲地区,比如日韩新加坡。知道这些地区做对了什么,才能更好得帮助我们理解其它地区做错了什么。

如果说发展中国家的贫民窟是因为缺乏资金,工作岗位。发达国家的贫民窟又是什么情况呢?如果能加上这部分内容作为对比,想必全书更有说服力和参考价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