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即将来临的能源崩溃》经典读后感有感

《即将来临的能源崩溃》经典读后感有感

《即将来临的能源崩溃》是一本由斯蒂芬•李柏(Stephen Leeb)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7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即将来临的能源崩溃》读后感(一):能源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

虽然是09年出版的书,现在读来依然振聋发聩。这本书介绍了能源使用现状(09年时),各种能源之间如何相互影响,未来能源短缺如何影响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谨慎投资理财。我的专业不是研究能源,但是这本书有些思考也值得不同领域的人借鉴。尤其是工科领域,如何制造出低耗能的机器来开采能源。书中有些地方有夸大的嫌疑,但是不影响我们重视能源短缺的问题。

《即将来临的能源崩溃》读后感(二):竟然抢到了沙发

从网上下了个pdf扫描版,用chrome打开翻阅效果还可以。

这本书标题虽然骇人听闻,但是石油还能再用几十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替代能源,战争不可避免。

所有最有可能的替代能源中,最具有诱惑力的莫过于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核聚变不难,但是可控太难,也许有一天全世界的顶尖人才联合一起能够一起解决。

常常对孩子说,我们这点人还算幸运,活在一个和平年代,你们这代人搞不好就得上战场。

唯一能够劝慰自己的是,从历史上看,关键时候技术总会突飞猛进,从而让小小的地球养活更多的人类,只要食物不缺,哪怕基因变异了,人类变成另外的物种,但起码还是能活下去的……可是如果环境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或许我们也成为频危物种,倒也活该!

跟73条一样,先尝苦果的往往是投了赞成票的人,而不是我们这些连拍手资格都没有的。

《即将来临的能源崩溃》读后感(三):问题很正确,推论很薄弱,结论很扯淡

在出版14年后读这本书,可以说是带着校核是否应验的心态去读的,虽然结论不准,但是阅读的过程更加让我失望。

这本薄薄的册子用一句就可以简洁有力的概括,即在复杂系统中,因为能源、资源相互掣肘,用传统的市场经济方式难以解决即将到来的能源与资源危机,需要尽快改变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问题很正确,后面的论证却很薄弱,最后竟然还变成了推荐股票的书?(手贱搜索了这些股票走势都不怎么样)。

岂不谈没有预料到页岩油气这种传统能源的技术升级使得全世界竟然面临了一段时间的石油供给过剩(打了书里产能不足的耳光),目前中国主导的光伏-特高压-电动车的替代能源结构方案,已经初步实现了光伏上网电价低于煤电价格,当然包括峰谷不平、储能不成熟等问题都是需要慢慢攻克。推动实现这种质变的原因,也是这个老兄一直刻意回避的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量效果。在他写那个文章的时候,太阳能电池转换率也不过10%左右,目前已经达到了25%,当然因为缺乏数据我无法去剖析一块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如何,但至少整个生命周期可以产生远大于生产所需的能源。虽然可能可控核聚变是目前人类技术可以看见的阶段性最终方案,同时还遥遥无期,但目前已经在努力推动的2030碳中和与2060碳达峰,都是通过现有技术的改良来实现的。

这位老兄真正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美国作为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内部无法达成一致去解决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一定是美国的体制出现了问题。

《即将来临的能源崩溃》读后感(四):《即将来临的能源崩溃》提要

本书作者斯蒂芬·李柏以超常规的大胆和出人意料的准确而著称,因而被誉为“投资方向标”。1986年,他预测了20世纪90年代的股市黄金时期;1999 年,他警告投资者科技股即将崩溃;2004年2月,原油每桶33美元上下的时候,他说能源价格飞涨已经为时不晚;2007年12月,他又推测美国甚至全球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看看在这本书里,李柏都说了些什么吧!

1.如果沙特阿拉伯确实有闲置生产能力,但过去的几年间它并未增加石油产量,这便很奇怪。

2.石油并不是唯一变得稀缺和昂贵的重要商品。我们的文明及技术所依赖的一系列金属和矿物质也遭遇着同样的命运。按照现今的消耗速度,4年~20年我们就将耗尽锑、铟、铅、银、钽、锡和铀;40年内,铬、铜和锌紧随其后。平均算下来,这16种金属及矿物仅够供应约25年的时间,并且还不算上日后可能出现的消费增长。

3.一些商品逐渐变得稀缺和昂贵,推高了其他商品的勘探、开采及生产投入,同时也减缓了其产出。很快,绝大多数主要商品会加速紧缩。能源成本增加,导致矿物成本上涨。如果矿物成本过于昂贵,最终,一切矿物的勘探与开采工作都必将偃旗息鼓。

4.今后10年,世界将消费4000万吨铝。每年铝加工耗费约8.75亿桶石油,超过石油产量的2%。很明显,铝价高攀的势头还将继续。

5.能源开发需要大量投入其他商品,包括铁矿石、锌、铜,甚至少量的贵金属,比如银。石油价格上涨推动这些商品的价格上扬,从而导致继续开发能源的成本相应增加——名副其实的恶性循环。

6.世界范围内的淡水消耗量在过去50年增至3倍,其中70%用于灌溉。目前,10多亿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无法使用到安全饮用水,超过20亿的人口缺乏合格的卫生设施。

7.水的淡化问题也如出一辙:耗能巨大。美国能源部的阿兰·霍夫曼博士在2003年估计,海水淡化厂中能耗最低的——逆向渗透海水淡化厂的经营成本的40%均来自于电力消耗。另外,通过管道运输也需要能源。

8.淡水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美国的电力生产。眼下东南部地区的严重干旱,威胁区域超过24个国家、104个核反应堆的冷却水供应。

9.能源与水是相互依赖的资源。正是这种相互依赖性使得解决其中任何一方的问题都变得尤为棘手。更加麻烦的是,金属在这种关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钛。钛是海水淡化系统中的必要元素;此外,钛也是世界上最耗能的金属,要生产1吨钛,需要150桶石油,耗能之多,令人瞠目结舌。而且,开采钛还会引起水污染。

10.复杂文明最容易陷入能源、金属和矿物短缺的窘境。历史证明了这一点:诸多史实都表明,当缺乏能源和重要资源时,复杂的文明必将没落。

11.我们对石油资源越来越过分的依赖是人类否定现实的天性。

12.破产法是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撰写和解读的,与宏观经济毫无关联。

13.国家规模的可替代能源开发和个别机构或个人对可替代能源的零散研究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因为前者是为了实现整个社会能源基础的转变,意义十分重大。比方说安装一个甚至上百个风力涡轮机是一回事,而安装足够供整个社会使用的风力涡轮机却是另一回事,因为要使整个经济都依靠风能,需要投入的钢铁远超过我们的承受能力。

14.伊朗的经济以每年4.3%的速度增长,其能源消耗也随之增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罗杰·斯特恩分析了伊朗国内能源需求的增长、石油生产的枯竭速率、提高石油产量的成本等因素。他指出,即使依照最乐观的估计,到2015年,伊朗的石油出口会跌为零。伊朗政府的收入主要依靠石油出口,因此伊朗建立核反应堆有充足的理由。如果伊朗的国内能源需求能靠核能来满足的话,剩余的石油就能继续出口创汇。

15.1999年世界银行的研究显示,资源丰富的国家发生内战的可能性要比资源稀缺的国家高出4倍。

16.房价崩溃必将导致经济混乱。

17.20世纪70年代初期,能源成本上涨到经济总产量的8%之后,通货膨胀才初显端倪。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能源成本占到GDP的10%时,才出现通货膨胀率狂飙的局面。相反,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能源成本占GDP的比重降至10%以下,通货膨胀水平才真正滑落。1981年,通货膨胀率创下新高,这时能源成本占GDP的比重也达到顶峰,超过13%。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05年,能源支出上升到GDP的8.4%,这在1989年之后尚属首次。可惜,该类数据每隔3年才发布一次。

18.我们认为,投资者若想在未来几年获得最大收益,应该投资自然资源最为富余的4个国家,分别是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19.巴菲特的成功说明,在以服务业为驱动力的经济中,管理和掌控社会复杂性能够带来最巨大的回报。洛克菲勒是美国首位亿万富翁,他取得成功是在几十年前,当时的世界远不及现在复杂。他致富的途径是靠积累实物资产,通过修建和购买炼油厂,他掌握了大量石油资源。如今,石油已经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能源。随着商品顶峰临近,资源逐渐短缺,获取与积累资源的能力将再次成为人们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

20.复杂的信息化经济将恢复到工业化经济时代。富人们的金融资产因通货膨胀而缩水,未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工人们的工资持续膨胀,导致人们的收入差距大幅缩小,社会秩序的形式因此也得以简化。

21.现代经济理论在今后的新世界里不会再有用武之地。这是因为,现代经济理论的基础是资本主义制度至高无上、消费能力决定个人价值。这些观点在资源紧缩问题切实而严峻的未来世界里根本行不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