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越过人间荒唐:大文豪的人生逆旅》经典读后感有感

《越过人间荒唐:大文豪的人生逆旅》是一本由傅踢踢 著 时代华语 出品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越过人间荒唐:大文豪的人生逆旅》读后感(一):看八大文豪与美食的故事,品不同的人生

说起苏轼,我们都知道他是美食家,无论是酒,是肉,他都会吃会喝会制作。除了他,白居易、杜甫、曹雪芹、陆游、鲁迅、张爱玲这些大文豪在饮食上,还有什么嗜好呢? 今天这本书,就带着我们一看究竟。通过观看他们的盘中餐,品味他们的脚底路。尽管有些荒唐,但又真实存在,他们各显其能,真正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白居易作为一名资深食客,既见多识广也能吃会做。一天,他怀念长安的胡麻饼,在忠州又无处可买,就动了亲手制作,结果“白氏胡麻饼”大获成功。其实那就是芝麻烧饼。 杜甫的伙食很清寒。在雪地里拾取橡果、栗子,挖掘黄独块茎,衣服覆盖不了胫骨,无功而返,只听到家人挨饿的呻吟。晚上遇到朋友,他们会用韭菜和小米儿,配着酒精,欢饮不止。 曹雪芹爱吃鸭子。金陵鸭肴甲天下,他特熟悉鸭子,酒酿清蒸鸭、鸭子肉粥、鸭信,从大菜到主食,再到下酒小碟,鸭子始终是草血芹舌尖、心上的挂念。 而陆游爱吃鱼,虽有10年流落,总心系江南美食,只要一见到鲈鱼,就会神志清明。 鲁迅爱吃辣。据说他青年时就学于江南水师学堂,成绩优异,荣获一枚金质奖章,谁料他立即转卖,所得收入买了几本书和一串红辣椒。 同时,鲁迅还爱吃甜食,除了北京稻香村的点心,还爱吃糖果和饼干,所以他30多岁时嘴里只剩下5颗“原装”牙齿。 张爱玲爱吃绍兴臭豆腐。她在南京住公寓时,无论如何,听见门口卖臭豆腐干的过来了,便抓起一只碗来,蹬蹬奔下6层楼梯跟踪前往,在远远的一条街上访到了臭豆腐干担子的下落,买到了之后,再乘电梯上来,似乎总有点可笑。 大文豪们的奇闻异事还有更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越过人间荒唐:大文豪的人生逆旅》读后感(二):大作家也爱美食,无法抵御美食诱惑,来这里阅读他们与美食的故事

“食色性也”,连老夫子都无法绕过的美食享受,别人当然也无法抗拒。而且大凡是文人墨客、历史名家,往往都有着自己的美食癖好,都留下了让后世无限憧憬与美食相关的故事。 苏东坡,自称老饕,一生命运多舛,常常被贬斥在外,唯有美食美景可以疗愈他的心灵。因此苏东坡也为我们后世贡献了大量的美食传奇,现在以东坡命名的菜肴有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等等,而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更是让他被贬生活有了无比靓丽的色彩。

关于苏东坡与美食的故事还有哪些呢?能够展示出他怎样一种人生态度呢?其他的文人大家们又有着哪些与美食相关的故事呢?他们的人生又与美食有了怎样的牵绊呢? 从美食为切入点了解一个人的人生是一种很直接的方式,面对着美食所展现出来的是真性情,是人性之中最淳朴的一面,也能够让我们看到他们隐藏在背后不为人所知的一面。所以通过美食喜好的挖掘就能还原出一个完满的人生。

苏轼的豁达,就在他与美食的故事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那么其他文人关于美食的故事呢?有能够让我们从这些故事之中发掘出他们怎能人格特质呢? 傅踢踢,青年作家、编剧、知名媒体人、从事文学、美食、音乐、情感类领域的写作。而关于美食与文化名人相结合,他也就写了这样一本著作《穿过人间荒唐:大文豪的人生逆旅》,带我们走进白居易、苏轼、杜甫、陆游、曹雪芹、袁枚、鲁迅、张爱玲八位文学大家与美食相关的人生故事之中,发掘他们极具特色、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比如鲁迅,他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一个极为严肃,不苟言笑的形象。“横眉冷对千夫子”是他人生最好的注脚,开始当我们走进他与美食相关的人生故事,就会发现鲁迅可爱的另一面。 作为一个绍兴人,绍兴的美食也必然是他人生的最爱,更在他的文学作品之中留下痕迹,无论是虚构小说《孔乙己》之中茴香豆儿,还是《朝花夕拾》之中,童年时期美食的记忆,都是他人生重要的一部分。

这还不是鲁迅关于美食最可爱之处,其实鲁迅对于美食的抵抗力也几近乎为零?作者就讲述了1927年秋,鲁迅因为吃螃蟹吃的太多,晚间胃疼的故事,但这并不妨碍仅仅一周之后,他又开始隔三差五的吃蟹。 鲁迅更是嗜好甜食,以至于30岁嘴里就只剩五颗“原装”牙齿,牙痛更是鲁迅生活的常态。但在鲁迅日记之中,我们却能够看到鲁迅一边治疗着牙病一边偷吃甜食的记录,是不是极为另类,极为有趣呢?

想了解大作家们与美食相关的故事,想了解他们在美食面前的那种毫无抵抗力状态,就走进这一本《越过人间荒唐》,从有趣的阅读之中了解大作家的美食人生吧。

《越过人间荒唐:大文豪的人生逆旅》读后感(三):民以食为天,古代大文豪告诉你再不开心也要好好吃饭哦。

正如书的封面写的那句话“人生不过是喝酒,还有眼前的这碗饭”,这无疑是对整本书最好的诠释。

书中描述了八位大文豪的人生逆旅之美食副本:白居易、苏轼、杜甫、陆游、曹雪芹、袁枚、鲁迅、张爱玲。

历来因为东坡肉的家喻户晓只知道东坡先生对美食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殊不知古来诸多文人,对美食都颇有见地,并且在人生不如意之时曾被美食抚慰。

白居易被谪贬至江州,鱼肉、鲜蔬和稻米成了他必备的三件套,并赋诗多首描绘在江州的饮食;

苏轼不必再多说,但是你应该不太知道的是除了“东坡肉”还有六十多道菜以“东坡”冠名;

杜甫成长于开元盛世,却完整的经历了战乱灾荒,常有靠橡栗和山果充饥的时刻,此间朋友送了藠头,也被他视若珍宝写进诗里;

陆游生在宋金战云之下,人到中年携家眷颠沛至蜀地为官,入川八载作诗九百余首,回乡后忆蜀地生活的又有一百多首。期中描述美食的诗不在少数,酱大骨、蒸鸡、炙白鹅、各种鱼类,都为陆游津津乐道......

此外,曹雪芹笔下的美食不是呆板的道具,数不胜数,有灵且美;

袁枚的《随园食单》里集实操经验与理论思考于一身,选材、加工、烹饪、摆盘均有涉猎;

鲁迅先生辗转一生,但故乡的美食总让他动情;

张爱玲一生多才,传奇的凡人心下依然有对食物最细密的品味。

民以食为天,不管哪朝哪代,对于“食”的要求,总是中国人生活中最底层的色彩。

“食”能充饥,亦能装点生活。而我们如果能从这最平凡的日常中找到快乐,那生活趣味也许我们也就能更懂一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