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幸毋相忘读后感精选

幸毋相忘读后感精选

《幸毋相忘》是一本由吴凌云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毋相忘》读后感(一):长相思,毋相忘

看那些尘封的信物和尘封的感情,心弦触动。

说不清“玉箫声断人何处”的“物在人亡”和“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的“睹物思人”哪一种更叫人心碎。那些信物有的记载了言而有信,也有的记载了薄幸,但我相信,它们承载得更多的,是相思,长相思,毋相忘……

《幸毋相忘》读后感(二):难忘那些红颜

很久没有读到这么自然清新的书了

没有刻意的矫揉造作

作者只静静讲述

那些痴痴的女子

那些被赋予了信任与爱的信物

那些破碎的爱情

那些成灰的心

我坐在图书馆里读这本书,甚至都不忍心把它借回阅读,深怕书中那些执着的有些可笑的女子,随着离开了图书馆的书飘散到人间。她们是傻,是痴,男人们忘记了许过的山盟海誓,她们也依旧为其绝食而亡,甚至死后也要梦中相见,微笑着说,丈夫薄情,令人死生隔矣。

《幸毋相忘》读后感(三):札记

当初情急之下随手借的一本书,却让我现在庆幸读到了它。

作者将信物分为饰物篇,女红篇,身体发肤篇,植物篇,金石书画篇,器物篇,每一个信物都有一个爱情故事,或悲或喜,有至死不渝的男子,也有逢场作戏的男子,但作者笔下的每一个女子,都是用情真挚,始终如一的。

有同死求伴,有同性之爱,有“君生我未生”的跨年龄段的爱情,古代的一切,在我心目中都是诗情画意的。

我也有所觉悟,真心相爱的一对恋人,在古代遭受权力,战乱,家族的阻碍,在现代遭受冷漠,现实的阻碍(这更接近于是主观内心原因)。只有民国时代,思想解放,人们的思想总体积极,那时,只要两人真心相爱,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当今,没有什么迫不得及的客观原因,可阻碍人们接近的鸿沟却愈来愈大。

古代相离的人也许不幸,但至少他们是一直相爱的。可如今,人们连自己的真心(或者说不考虑一切的纯粹的)都找不到。

这也是我喜欢古代的一个原因吧。——2013。3。17

《幸毋相忘》读后感(四):古典爱情

在南京买了一本书。《幸勿相忘》。说的是古代的信物。

从玉珏到发簪。从碧血到青丝。从锦帕到书信。

每一个信物的背后都有一段或凄绝或甜蜜的爱情。

很喜欢散落在书中的一些词句。

倘逢遗佩人,预以心相许。

锁情寄千里,锁心终不开。

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

金刀剪紫绒,与郎作轻履。愿化双仙凫,飞来入闺里。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自吾谪江郡,飘荡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今朝一惆怅,反复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

愿作鸳鸯被,长覆有情人。

同心长结莫轻解,从此愿为罗带。

善藏青丝,早结白头。

留得当时临别泪,经年不忍浣衣裳。

与天无极,与地相长,欢乐未央,长毋相忘。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亦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若有相思泪,莫教沾路尘。

囊内真香谁见窃,鲛绡滴泪染成红。殷勤遗下轻绡意,好与情郎怀袖中。

朝为山云,暮为川雨,变化在心,谁可告语?今日牛女,明日参商,两不相待,安可久长?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离愁不堪寄,聊复报平安。

最得我心的是一枚西域流沙中出土的汉代残简。

仅有六个字。春君:幸毋相忘。

简短如斯,却情深似海。

昨日与花姐出门闲逛。看见一块手掌大小的黑板。

我想买下来。日后去南师大的时候,上课可以拿来传纸条。花姐笑道,谁还传纸条,现在大家传信息。

恩。

传信息多简单,就算盲打也可以。

纸条到底情意深重些。哪怕字迹潦草,内容简短,但在下笔之前总也是要费些思量的。

只是这个时代的人喜欢快速的爱,然后快速的离散。若干年后,恍然失神,却发现对方什么也没留下。

哪怕有个凭信也是好的。

就算劳燕分飞。就算破镜难重圆。

珍珠。镜。扇子。钗。同心结。

哪一样都是好的。

可惜现代人丧失了耐心。再也没有柳媚花娇难防眼角眉梢的美感。再也没有“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的幽怨。

情意绵长。

是奢侈的语汇。

蓦然想起曾经很喜爱的《采莲赋》。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曾经多么希望自己也能经历这样的爱情。

着碧色纱裙。绾青丝。敷朱颜。立于船头,浅笑敛裾。水溅兰桡。芦侵罗褠。荇湿沾衫,菱长绕钏。

而我心爱的男子站在远远的岸上。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不用说些什么。

望着便好。

而这只是想象而已。

仅此而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