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以闹钟为线索的作文300字

以闹钟为线索的作文3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以闹钟为线索的作文3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我的小房间里有许多别具一格的东西,有活泼的洋娃娃,有漂亮的玩具,有美丽的小花,有经典的童话书,有一个大大的书柜,书柜的上面有一个微波炉……可是这些东西我并不是很在乎,我只喜欢床头摆的一个小闹钟。

这个小闹钟十分的可爱。它的外形是一个机器猫,天蓝色的身子,显得机器猫十分的肥胖,一双白白的大眼睛下面,长着一个红红圆圆的大鼻子,一张弯弯的嘴巴总是冲着你笑,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十分可爱。机器猫的肚子里是一个大表盘,12个彩色的数字均韵匀地刻在了表盘的一周。表盘里住着四个兄弟,时针是老大,分针是老二,秒针是老三,定时针是老四。四个兄弟里,走的最快的是老三,只要它转动一圈,老二才动一下,老二已经走了一圈,老大才动了一下,它们三兄弟就这样有规律地在表盘里相聚、分散,不知疲倦、日夜不停地在机器猫的肚子里转来转去。老四最小也最懒,只有你转动发条时,它才很不情愿地慢慢地挪动一下,如果你不调动它,它就一动不动的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懒虫起床,懒虫起床……”小闹钟又像往常一样,催我起床,我揉揉惺忪的睡眼,看了看表,才6点20。我还想再睡一会儿,便把头蒙在被窝里,可我听见小闹钟那急促的滴答滴答的声音时,我仿佛想到了时间的重要性,我便揉揉眼睛,起床了。

俗话说的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小闹钟就这样时时刻刻提醒我要爱惜时间,遵守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它是我朝夕相处的知心朋友,陪伴我走着漫漫的成长之路。我喜欢你--小闹钟。

第二篇

15、以物为线索

【特点】

在叙事的过程中,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作用或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

16、以人为线索

【特点】

以人为线索叙事,要注意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人物性格的统一,还要注意人物年龄特征、外貌、动作、地方和民族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统一。否则,容易造成混乱。

17、以思想变化为线索

【特点】

这种写法,思想发展的主线要分明。思想变化的各个阶段贯要自然,对照要清楚。

18、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特点】

主要事件记叙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主次搭配合理,叙述井然有序。这种写法,事件再复杂,也可繁而不乱。

第三篇

一、以实物为线索

在写人的记叙文中,如果把这个人所做的事随意选入材料中,往往会犯材料堆积、凌乱的毛病。如果确定一个实物为线索,尤其是人物珍爱的实物,围绕这样的线索组织材料,全文就会中心突出、布局紧凑。史铁生的《老海棠树》,是一篇作者怀念奶奶的文章,讲述的是祖孙两人的回忆和爱。奶奶所有的活动都在海棠树下,海棠树不仅是线索,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是抒发感情的媒介,是将生活片段有机串联起来的“彩线”。

写事的记叙文,尤其是写几件事的时候,用确定的实物为线索,可以将人和事都集中在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

二、以事件为线索

我们写记叙文,通常是写较为简单的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为线索,把要写的人物、事件、情节串联起来。这样做的好处是,“我”是某一事件的见证者或者参与者,这就突出了所写内容的真实性,同时也便于直接抒发情感,发表观点,表明态度。

如胡适的《我的母亲》是以儿时母亲对“我”的教育为线索行文的,请欣赏其中的精彩片段: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这两段是写母亲对“我”的教育,前一段着重于记叙,写母亲作为“严父”对“我”的严厉教育以及惩罚的内容;后一段着重于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写一件具体的事,表现母亲的严厉和爱。前一段开头“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后一段结尾“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二者遥相呼应,结构圆融。两段综合运用记叙和描写手法,既表现了母亲的严厉,也表现了母亲对儿子深刻的爱。

我们写人物,尤其是写母亲,往往写两件事表现母爱就完了,但是两件事若没有什么联系,就给人一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觉,如果能像胡适先生这样确立一个线索后,再组织材料,那所写事件就容易串联为一个整体,文章中心就更突出,结构更浑然一体。

三、以感情变化为线索

写记叙文时,如果以自己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比较容易让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情感丰富。比如写亲情,由“反抗、反感——沟通——互相理解——为之感动”这样一条轨迹来写,明显比平淡地写亲情之爱更有张力和吸引力;写友情,如果按照“要好——误会引起反感——误会消除,重归于好”这样一条线索来写,情节就跌宕多变,情感也更真挚丰富;甚至写托物言志类作文,如果一开始写对“物”的误解或是写“物”的不起眼,到最终赞扬“物”,作者的思想感情前后变化,一经对比,“物”的品质也就自然彰显。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优秀文章的线索不止一条,比如《藤野先生》有明暗两条线索。但就我们写简单的记叙文来说,最好只确立一条线索,这样写出的文章更干净利落,更能突出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第四篇

好的记叙文,常常有一条线索贯穿全文。线索像链条一样,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使文章内容有机地连缀起来,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层次更加清晰、情感更加悠长。常见的线索有:时间线、空间线、人物线、事件线、物品线、情感线、问题线,等等。无论采用哪种线索来写,都要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线索必须紧扣文章内容。所选择的线索必须要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也就是说,选择的线索要紧扣主题,这样才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才能让读者通过线索把握文章的中心。如例文《妈妈的呼唤》,所选择的线索是“妈妈的呼唤”这一句话,这也就是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通过“妈妈的呼唤”来表现伟大的母爱。

2.线索必须贯穿文章始终。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从头至尾组织好所要表达的内容,这条线索必须贯穿于文章的始终,不能有头无尾,也不能有尾无头,更不能中间断线。只有线索贯穿始终,故事的来龙去脉才能清楚,文章的结构才能完整。如例文《妈妈的呼唤》,作者就是以“妈妈的呼唤”为线索,依次写了美丽的画面,想起妈妈的呼唤、爬山时妈妈呼唤我、在海边踏浪时妈妈呼唤我、妈妈催促我时厌烦妈妈的呼唤、妈妈不在家时想念妈妈的呼唤、理解妈妈的呼唤,有机地构筑起了全文情节,有始有终,层次分明。

3.线索必须凝聚文章情感。写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达情感,因此,所选择的线索必须能凝聚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例文《妈妈的呼唤》,从妈妈的呼唤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妈妈对孩子安危的担心、对孩子学习的督促,“那一声声看似平常的呼唤,都是母爱的流露,是亲情的传递”;从作者对妈妈的呼唤的想念、愉快地回应妈妈的呼唤也可以看出,作者也喜欢听妈妈的呼唤。

第五篇

今天姐姐来我家陪我玩,她看我这么无聊,就说要给我玩一个新奇的游戏,叫做——找线索。游戏规则也很简单,她给我提供线索,我根据线索一步一步的去完成任务,等我获得了终极任务闯关后,我就成功了。

姐姐说游戏的灵感是来源于电视上那些闯关的真人游戏。看着别人感觉很好玩,于是便想带我一起来体验一下。我非常的期待的给了她纸和笔,她让我去房间里面看电视等她,等她准备好一切的道具,然后再喊我出来闯关。

不一会儿,姐姐就好。我推开房门,发现门口有两个纸团。姐姐说这分别代表两个故事,你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方可开始。有一个是困难关,困难关卡要进行很多运动,还有一个是简单关。简单关有很多捷径,而困难关有三次线索提示。我随意一选,不好,选到了困难模式。

困难模式的游戏主题是帮小兔子找妈妈。一共有四关。第一关是要求我在第一个房间内找到一只丢失的小兔子,并用蹦蹦跳跳的形式把它抱在第二个房间进行下一个任务。我有一点惊喜,有一点害怕,找了好久。最终还是找到了藏在床底下,一个黑色包里的小兔子。

到了第二个房间后,姐姐说小兔子需要找妈妈,妈妈藏在书里面。需要在第三个房间的书柜里面,找到一只跟小兔子长得很像的书。我不怎么相信会有这样的书,所以选择了线索提示。姐姐给我的提示是“十个字”。

书名是十个字吗?可我没有那样的书呀。难道是姐姐自带的书吗?于是,我疯狂的去寻找书籍。最终还真找到了一本名叫《安东尼写给不二的情书》。这本书里面的主人公不二兔子,就是小兔子的妈妈。这本书是姐姐的。

完成了第二关之后第三关,也就是终极任务。小兔子知道了妈妈的样子之后,就要开始找妈妈了。小兔子需要在第一个房间内找到一只口红,在第二个房间内找到一只眉笔,第三个房间内找到一条围巾。小兔子需要打扮一番,然后裹得严严实实的出去找妈妈。进入三个房间是有条件的。第一个房间是跳绳一百次,第二个房间是唱一首小兔子乖乖,第三个房间是现学一个舞蹈。

终于可以进房间了。我找了好久,最终分别在文具盒里,电视机的后面和床头找到了三样物品。于是我给小兔子打扮了一番,完成了最终的任务。

姐姐告诉我,小兔子找妈妈,还是需要音乐的。在游戏的最后还需要给小兔子弹奏一曲欢送的歌曲,让她开开心心的去找妈妈。于是我完成了弹奏歌曲的附加任务。姐姐告诉我,游戏顺利闯关了。

这个游戏虽然不是很难,也不是很简单,但是很有故事性。我觉得很有趣,很新奇,这个游戏也激发了我动脑筋的兴趣,我好希望以后姐姐多给我布置这样的任务,这样的游戏。我也希望将来的某一天,我能够自己创造这样的任务,让姐姐玩,让更多的小朋友玩。

第六篇

阿索是个大眼睛,梳麻花辫的小姑娘。她有一双灵巧的手,每天下午放学后,都会用这双手来串山楂果。

阿索家里有只大竹筐,筐里有许多红红的山楂果。把果子串在细细的竹签上,然后蘸上糖浆,就能做出许多酸甜可口的糖葫芦。

可是,做这么多的糖葫芦干什么?哦,原来阿索的妈妈是卖糖葫芦的。妈妈每天都会在街头的小摊上卖糖葫芦,那些糖葫芦,都是阿索前一天晚上事先串好的。

可是这一天,阿索穿糖葫芦的时候却怎么也集中不起精神了。一串糖葫芦五个山楂果,她却时而串成四个,时而串成六个,脑子里,全是丽丽那条美丽的裙子。

丽丽是阿索的同桌。明天六一儿童节,老师安排阿索和丽丽表演舞蹈,排练了很多次,阿索和丽丽对舞蹈已经很熟悉了。可是今天,丽丽穿着一条漂亮的白裙子来排练舞蹈,她说那是妈妈特意买给她表演节目穿的。

可是阿索没有漂亮的裙子,她只有一条灰色的棉布裙子,已经很旧很旧了,如果穿着参加表演,也许同学们会笑话自己的。阿索想向妈妈要一条裙子,可是,她知道妈妈要卖许多串糖葫芦,才能买到一条漂亮的裙子。

到底要不要向妈妈要裙子呢?阿索反复问自己。

这样吧!就数一数竹筐里山楂果的个数,如果是单数,就向妈妈要裙子,如果是双数,就穿着自己的灰裙子表演节目。

一,二,三,四……阿索数呀数,终于数清了果子的个数——正好199个,是单数!那么,等妈妈回来,就让她给自己买裙子。可是,可是……妈妈天天做糖葫芦,一双手变得越来越粗糙,也许妈妈更需要一副手套。还有,妈妈每天中午的午餐是一个馒头,如果不买裙子,也许妈妈可以买几个包子来解解馋……

阿索犹豫着,最后决定穿着自己的灰裙子参加表演。

于是她把灰裙子叠整齐,放在床头,便躺下睡觉了。

那晚,阿索做了一个梦,她梦见自己穿着一条美丽的红裙子跳啊跳啊,那条裙子鲜红鲜红的,是山楂果的颜色。

第二天早晨阿索醒来时,真的发现了一条漂亮的红裙子,和梦里穿的那条一模一样,只是裙子上多了五颗山楂果形状的扣子。她不禁跳了起来。拉着红裙子在镜子前比来比去的时候,阿索看见了站在身后的妈妈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阿索穿上漂亮的红裙子去了学校。轮到她表演节目的时候,她便穿着那条漂亮的红裙子翩翩起舞,旋转的时候,整条裙子像极了一朵绽放的红牡丹。同学们都为阿索鼓起了掌,因为穿红裙子的阿索跳得真好!

放学后,阿索回家继续串山楂果。可是这一次,她不会再申错数目了,每串都是五颗。怎么这一次她记得这样准确?因为阿索知道,昨夜的灯光下,妈妈认真地在她缝好的红裙子上钉了五颗山楂果形状的扣子。

第七篇

课堂上,林老师神秘地拿出了一张毕加索的画——《梦》。

这张画以暖色调为主,给人以温暖的感受。画中画着一位少女,在美妙的梦境中。她有一头似太阳光芒的金发,眯着眼,嘴角上扬,好像在笑一样。头稳稳搭在肩上,身体自然地靠在椅背上,多么惬意啊!

画上的这位少女在梦中好像有什么高兴的事,也许她遇见了一位头顶着发着金色光圈的小天使了吧!你瞧,她身着白色的小短裙,还有一双透明的翅膀,还有着孩子般甜美的笑容,多么可爱啊!少女一定梦想和她一起飞上天空,去与小鸟玩耍,坐在白云上吃另类棉花糖呢!她一定还想环游世界,还想到太空飞翔,去感受那神奇的没有引力的太空去吧?少女一定在这时笑了,这个梦多么甜,多么美好呀!

毕加索一定要反复练习才可以画得这么惟妙惟肖吧?!虽然有些地方用色夸张,但是我觉得它带给人新奇的感觉!

我想他一定是脑子里装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点子,才能使画带给我们无限灵感,无限遐思。我听说他小时候成绩不好,但画画却是一绝,所以他爸爸让他学习画画,因此成就了一代名画家。

我觉得毕加索简直是一个奇才!当然,他也要通过细心观察,才会画得如此惟妙惟肖,才能让我们感觉到出神入化!

精彩点评:童颜的语言功力也很强,三言两语便将画的奇妙之处勾勒而来,言简意赅!最值得称赞的是你对“梦”的联想,飘渺而美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毕加索本人的“奇”小作者同样提到,并且评价得恰到好处!优++送给你,再接再厉!

第八篇

无论谁的死亡都使我不再完整,因为我与他们难解难分,丧钟为谁而鸣读后感。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题记

从《丧钟为谁而鸣》的书名开始,一向读完最后一页的那首诗。那首像是对所有的世界人民发出号召一般的诗,是我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始终都在被一种精神震撼着。

三天在作家的笔下通常是短暂的,而海明威却用超多笔墨将这区区三天时光刻画的历历在目。当我的目光在白纸黑字间流淌时,我的心就已经跟着主人公罗伯特一齐度过了那惊心动魄的三天。我为罗伯特得到了感情而高兴,为巴勃罗的畏缩不前而厌恶,为罗伯特失去战友而难过,为罗伯特的英勇牺牲而惋惜。在整个过程中,我所有的感受都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

直到读到最后一页,我才真切感受到作者所宣扬的精神是多么博大,它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不仅仅只存在于虚幻的小说之中,更温暖充盈着整个世界。经过二战的炮火洗礼,无数国家走到了一齐;经过印度尼西亚的巨大地震,无数孤儿又重获家庭;经过汶川8。0级大地震,从四面八方寄来的汇款和物品散发着人性的温暖;经过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在体育赛场上更加体现出世界人民的友谊与热情……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很多的例子,它们充分地说明了这个世界被一种博爱的温暖的人道主义精神所包围着,呵护着,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爱的温暖。这个世界是我们共同的世界,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每人都就应将自我心中最真挚的爱去温暖每一个角落。让周围的人都感受到温暖,将爱与温暖永远传播下去。

在二千年前的中国,伟大的孔子就已经对世界提出了设想,也就是所谓的“大同世界”。子曰:“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所指的正是人道主义思想的理念。人人都为公众事业尽心尽力,应对战争,应对死亡的威胁,应对全人类共同的灾难,同生死共进退,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越是在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越能体现出这种精神和人性的伟大。

没有人是自我一体的孤岛,人人都是世界本土的一份泥土。无论是谁被海浪给冲走,都使这个世界不再完整。当丧钟再度响起时,它不再只为一个人而鸣,它是为全人类而鸣!

第九篇

关于写著名人物的作文1000字 不懈探索的屠呦呦

她是一位85岁高龄的奶奶,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她是中医医学院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潜心研究40余年。她发现了“抗疟神药青蒿素”,挽救了上千万人的生命。

她就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

1930年12月30日,浙江省宁波市一个小女孩呱呱落地,它就是现在家喻户晓的屠呦呦。当时,家乡疟疾肆虐,给年幼的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从小就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对中药有了浓厚的兴趣。

到了青年时代,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在那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医药学学习,从此便与天然药物结下不解之缘。毕业后,分配在中药研究所工作。

当时,屠呦呦在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情况下做实验。由于经常和化学溶液打交道,屠呦呦的身体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即使是这样,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的去采集样本,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吃了巨大的贡献。

1967年,我国启动“523”项目,屠呦呦被任命为科研组长。要在设备简陋,信息渠道不通畅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这无疑是大海捞针。可这更激发了屠呦呦的斗志,她翻阅历代草本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终于在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包括青蒿在内的640多种草药。可在最初的实验中,效果并不出彩,研究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问题出在哪儿呢?屠呦呦重新翻找经典医籍,突然,“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使她一下惊醒。她马上意识到自己所用的“水煎法”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便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试验。

多少个日日夜夜,屠呦呦都守在实验室里实验、实验、再实验。终于,在历经190次失败后,她成功了!她发现了抗疟效果极好的青蒿素,在这基础上又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巨大的成功让屠呦呦团队激动不已,也震撼了整个医学界。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然而,面对如此高的成就与名气,这位85岁高龄的科学家却说:“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出艰苦的努力。我也没想到40多年后,青蒿素研究能被国际认可。总结这40年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是啊!成就事业需要长期、艰苦的付出,科学不是为了争名争利,而应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但可别看屠呦呦在工作研究中十分严谨认真,生活中的屠呦呦可是个“粗线条”的人。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朋友帮忙找找。朋友打开她的箱子,里面的东西放得乱七八糟,不像一般女生放得那么整齐。她做家务事也不太灵光,买菜之类的事基本上都由她先生做。

我们不仅要学习屠呦呦不懈探索的研究精神,不怕失败的进取意识,不畏困难挫折的态度,更要学习她执着追求、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