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没有选择的选择读后感精选

没有选择的选择读后感精选

《没有选择的选择》是一本由尤今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的243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200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有选择的选择》读后感(一):选择是件让人头痛的事

现在读这书确实有点儿早,连婚都没结.就看育儿的书了.呵呵.

在同事的推荐下借来看完了.和我想的差不多:一些痛并快乐着的事儿.一些很纠结又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事儿.和我想的有偏的是,其实生活有另一种.把孩子放在婆婆家.然后去旅游.这我以前想都没敢想过.

这书给我育儿方面的感触不多.因为关于怀'生'养,我听的太多了.她面对生活的态度让我眼前一亮.视线又宽了点儿.

《没有选择的选择》读后感(二):育儿心经,散文佳作

念中学时,心中“好散文”的标准,似乎是杨朔体。看到一只小蜜蜂,不管有没有感想,都要“我的心忍不住一颤”。大学时,余秋雨的散文当道,那种面对祖国山河,一脸沉重、满纸排比的气势,完全把我打败了。杨朔、余秋雨的书读多了,便以为世间的一饮一啄,都暗藏微言大义;柔曼的风花雪月,也攸关宏大叙事。于是,偶尔写点什么,下笔千言,世界历史、当今现状方方面面都谈到了,偏偏少了个体的情感、自我的体验。

与杨朔、余秋雨比起来,尤今显得太没有学问了。这本《没有选择的选择》,不过是一位母亲生儿育女的经验叙述。既没有治国经邦的策略,亦无关中华民族文化的走向,再加上文字表达,相对松散,没有四字成语,三行排比,有什么看头?然而,时代的风气变了,读者已然明白,亲切,自然,文从字顺,不矫揉造作,哪怕没有宏大的家园情怀,只要有真情实感,便是难得的佳作。

更何况,这本书,是一部宝贵的育子心经。所叙各事,对于政治家而言,也许只是“茶壶里的风暴”。但升斗小民,愿意在生老病死、吃喝拉撒、家长里短中去感悟人生,体验生活的,读尤今的书,会有更多切实的帮助。感谢尤今的慷慨分享,让我们借鉴到许多难得的经验。男性,女性,未婚,已婚,未育,已育,翻翻这样的书,是不会感到浪费时间的。

《没有选择的选择》读后感(三):因材施教的淡定妈

翻开扉页,尤今的大幅黑白照映入眼帘,眉宇间淡淡的微笑,知性而自信。这是一个多么淡定的人呐,从无冕之王,到教书育人,从新加坡安稳的生活,到异国他乡劳碌艰难的侨居,舍得下、拿得到,这是她的人生态度。而看过她的教育理念之后,我更觉得她是一个懂得因材施教的淡定妈。

尤今究竟是一个成功的母亲?还是一个强调自我的女性?很难定论,她的身上充满了矛盾。初初看时,尤今的几个儿女,幼时她都不曾亲自抚育。生产前也多是劳碌不堪,生产后有时竟然连月子里都忙着考试等等,非但母乳喂养于她没有发生过,就连亲自照看多半也是没有的。孩子们不是给婆母带大,就是给保姆照看,尤今则我行我素出国、写书、感悟人生。但这一切并没有阻止她教导孩子们成为栋梁之才,每一个孩子长成后优秀的表现就是明证,而尤今也自有一套对不同性格的孩子区别教育的方法理念,孩子们也并没有因为小时候的疏离而影响与母亲的关系,相反还都很爱自己的母亲。

我想首先来说,就如书名所说,小时候不能自己亲身带孩子,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因为工作、因为要转行的关键考试、因为产后抑郁症。。。这些原因都是横亘在尤今面前的重大阻碍,在每一个当下,她都无从选择,只能在适应环境的变化中寻找好的方式解决眼前的问题,所以孩子小的时候虽不能亲自照料,却能安排妥当,不失为没有选择的情况下的良策。

其二,在孩子们懵懂的知道一点世事以后,尤今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确实倾注了全部的母爱给孩子,因此孩子们与母亲的关系才会不受丝毫影响,反而更加融洽。比如带长子侨居的那段时光,分明是美好的,却为了孩子的哮喘而放弃一切,回国并重新投入学习、考试,转行从事更轻松能够有时间照顾孩子的教育工作;比如因为两个儿子的身体问题,一直严防死守的杜绝冰糕之类出现,并因此产生了很多日后一直为孩子们乐道的故事;比如对待孩子们不同的性格,尤今因势利导,令他们扬长避短茁壮成长;再比如对于某些原则性的问题,尤今毫不手软,甚至打了宝贝女儿两次,但起到的效果确实终生受益的。。。一个慈爱的母亲,再怎样也是孩子们心头最温暖的。

其三,尤今自己是一位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新女性,她在事业上的成功也为孩子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背后都寄托着父母无尽的期冀,其间甘苦自知。能够从容淡定的对待,难能可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