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城市文化》读后感100字

《城市文化》读后感100字

《城市文化》是一本由[美]刘易斯·芒福德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6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城市文化》读后感(一):城市文化

最近在书这本书,确实是一部大著作,到现在为止才看了两章,但是可以看出,芒福德系统的研究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本来文化是一个抽象的词汇,城市文化就更加琐碎而复杂,芒福德用经济、军事、环境、宗教等史料把城市文化叙述的丰满生辉。

《城市文化》读后感(二):值得购买的工具书

粗略地看完。从中世纪城镇、巴洛克城镇、以焦炭城为代表的工业城镇、大都会几个时期梳理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其中,以采矿业为典型标志的工业城镇是作者批判的重点,此处负面建设达到极致,而大都会时期开始了对工业城镇模式的反思。作者主张生命经济,有机的生命体应该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书中诸多详实的例证显现论者对城市这一整体多方面的把握,包括城市形态,产业结构,政治组织,居住环境,卫生安全运输等多个领域的统一。

《城市文化》读后感(三):我来挑点刺。

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并不是一件快乐的过程。

好的地方,别人都说过了,在此就不再赘述。

谈谈不满意的地方。但也不敢对大师妄加批评。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1、结构并不严谨。每个章节单拿出来后会发现,一直是随着作者的想法写出来的。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这样在阅读时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与作者的“随之想到”做割舍。

2、书中的排版。笔者译等等能否换成脚注?本来就够乱了,结果加上并不是很重要的括弧笔者译实在是容易令人分神。

《城市文化》读后感(四):刘易斯《城市文化》随手记

本书凝聚作者多年心血,论述非常详实,以至于看的时候也实在不太痛快。

如果让文明中的破坏性势力占了优势,人类新的城市文化中的每一个方面都将遭受打击。之后,文中说明资本主义对中世纪城镇是破坏性力量。然而,资本主义为现代社会带来了技术进步等诸多可能性。作者是否自相矛盾?

顺便吐槽一句,书没看完发现了一些印刷错误,而且正文小页码第133页和134页之间夹着一页未标小页码 这种漏印的情况,我还真是第一次见。。印不好就不要贪心搞两种页码啊。强迫症给跪了。

《城市文化》读后感(五):有序的衰落——城市的前世与来生

[藏书阁打卡]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有一半以上的人住在城市,依赖城市,但谈到城市,当下的人们似乎千言万语,又似乎无话可说。我们可以面对城市的具体问题,对城市的房价、规划、交通、医疗、教育等滔滔不绝,但似乎对城市真正的内涵却无从下口?我们难以说出一座城市的气质、精神,更遑论一座城市的文化,北京在我们眼里似乎只是首都,巴黎又何从浪漫,似乎难以回答。城市给我们带来的真正问题是——人类为何要到城市里居住?人们如何创造了城市?城市又如何塑造了我们?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文化》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从城市的前世、当下与来生梳理了城市的文化史,也回答了城市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的问题。

“人们聚集到城市里来是为了居住。他们之所以聚居在城市里,是为了美好的生活。”众所周知,城市并不是从人类一出现就存在的产物,上古的人类,他们逐水草而居、打猎捕鱼,居住地是流动的、不安的场所,等到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定居发展成为部落、村庄。人类的进化依靠文化的积累,而文化手段则首推文字和城市。文字是抽象的,城市则是存在的。“安全性”是他们在这种“前城市”中获得的第一保障,然后才是温饱。再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形成了古希腊以城市为核心的“城邦”。城邦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而是独立自治的城邦国家。现代城市的起源,要从中世纪开始(参看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主要分为以下阶段:中世纪城市-巴洛克城市-工业城市-大都会-有机城市。

芒福德从人们对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偏见开始谈起,认为人类中世纪历史的真实情形,在很多细节方面,比先前的理解要丰富得多。其中主要表现在于产业经营和城市建造。从修道院的“城市功能”到中世纪商业的复兴,城市逐渐开始发展,“城市变成受人欢迎的地方是由于它有军事手段的保护,使之成为安全有利的生产和生活场所”。当然,中世纪的城市是盲目的、没有规划的,污秽物、垃圾遍地,活人与死人一起争抢城市的地盘。但中世纪以教堂为中心的十字形格局、公共开放空间的设置,也为现代的城市规划塑造了一个雏形。

战争、瘟疫、动乱加速了城市的发展,统治者利用专制的强权对城市进行了塑造,巴洛克城市诞生了。巴洛克思想的奇功伟绩之一就是它对空间的重新组合塑造,城市空间的确立,也同时塑造了当时的生活。教会分崩离析(宗教改革),宫廷奢华繁琐的生活风气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炫耀不再仅仅是生活的核心,而是进一步成为这种新城市里人们生存的意义。另一方面,城市进一步的拥挤有瘟疫和暴乱的危险。

工业革命以后,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迁移和重新分布,使得城市涌入更多的人口。以机械论为中心、倡导秩序、目的、精确的工业城市出现了。城镇无限扩展,开放空间被不断侵入,因而形成了工厂-贫民窟的城镇模式,实际上,贫民窟的理想是一种人类对于城市的展望,从无产者的最底层生长出新的理想,渴求更合理的社会秩序和更人性化的生活方式。城市祈求在钢铁的框架和纵横的道路中,获得新生。城市的改进主要是从技术层面来看的,而城市的恶化则主要从社会价值的层面来衡量。

每座城市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沉积,或者说历史积淀层来加以解读。累积达到最大的点,过去成就和当前活动的焦点,就是大都会。城市不断打破边界,通过各种手段(垄断资本主义、信贷金融、财富积聚等)吸纳能量,但是大都会把人类的文明推动到更好的层面了吗?——显然并没有。大都会远不能正确地代表现代文明的力量,而成为了这些力量被人类充分利用地最大障碍之一。很大程度上,大都会开始衰落,一方面城市的基础设施跟不上人口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生活沦为金钱的走卒,感官的体验沦为数值上的增减。大都会的扩张,终究会给自己带来惩罚——城市沦为物质上的空壳,精神上的废墟。

芒福德从自己当下的城市生活(刚刚经历大萧条)出发,将城市的复兴定位为向“有机城市”发展。他认为,社会进程的目标不是让人类更加强大,而是让人类发展得更全面,更人性,更有能力发展人类文化的特性——正是此点使人类既不同于肉食动物也不同于没有思想的机器人。因而从地域主义的角度重新认识城市,地域主义即把城市当作区域个性的一种表达,反对过度的政治、文化中心化。只有全面认识到这个地区社会与城市的差异,才能创造富有活力的“有机城市”。芒福德认为,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除了生命;生育和生长的能力,生命体日日夜夜的除旧布新。当生命再一次在人类文明的潮流中奔腾澎湃,并战胜野蛮兽性的无情厮杀时,城市的文化特质就会兼具目的和手段的双重职能。有生命力的城市,自然可以处理城市的衰落、发展,这一切只是其有机生长的一个过程。

我们回到文章开始提到的主题,人类为何要到城市里居住?人们如何创造了城市?城市又如何塑造了我们?芒福德论述的城市史就是文明史,城市凝聚了文明的力量和文化,保存了社会遗产。城市和文字不一样,文字有可能失落,但是城市的建筑和形态规划、建筑的穹顶和塔楼、宽广的大街和庭院,都实实在在地表达了人类的各种概念。城市,无论对于经济学家,还是科学家之流来说,一方面是“存在之处所”,另一方面也是研究之对象和目的。就如乌鸦反哺一样,我们从城市诞生,同时也塑造城市。审视城市的历史,城市给予了我们教训:中世纪城市对当代规划师最重要的教诲就是限制城市的无序扩张,城市的人性化尺度以及城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巴洛克城市象征着人们在争取自身的城市环境的舒适生存方式的同时,也轻易丧失了其野性的生存状态,并且沦落入被人控制的状态。工业城市告诉我们,技术和建筑材质挽救不了城市,文明的毛病来源于城市文化。大都会告诉我们要正视城市的精神之觞。

我们聚集到城市是为了过美好生活,不仅仅是寻求安全、温饱,更深层次的是丰富、多样,正因为城市具有无限的丰富性,我们面对未来才不会显得单调乏味。城市文化的高级呈现就是我们的生活文化。城市是人类面对生存问题的共同处境,也是我们文化符号保存的共同场所。面对城市,一边是在城市的阴影下生存,一边是在对城市的反抗中生活,最终的目的是相互造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