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类认知的文化起源读后感锦集

人类认知的文化起源读后感锦集

《人类认知的文化起源》是一本由迈克尔·托马塞洛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74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1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认知的文化起源》读后感(一):棘轮效应

研究“棘轮效应”可以理解人类文化的独特性,否则不能解释人为什么与动物不同。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人们就开始研究“累积进化”原理了。Boyd 和 Richerson (1985,1996) 提出,人类文化是在一种“累积文化演化(cumulative cultural evolution)”的机制下发展的。通过社会学习,人类能够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文化产物,并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这是一种累积演化效果,最终提高了自身的适应性。托马塞洛把累积文化演化形象地描述成“棘轮效应(ratchet effect)”, 托马塞洛说:

在这样一个进程中,更重要的不是创新,而是忠实可靠的传播。这种传播像一只防倒转的“棘轮”,可以防止倒退。托马塞洛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棘轮效应在一个新的高度上确立了传统的价值,传承的价值。人类若失去了“累积进化”,恐怕到现在还有和黑猩猩们一起争蚂蚁吃吧?

《人类认知的文化起源》读后感(二):模仿学习,“抄袭”并非是坏事

是否还记得,9个月大的时候,你就已经开始了模仿学习?当然了,这是在跟你开个小玩笑。迈克尔 · 托马塞洛说:

实际上,幼儿的身体条件和心智水平有限,不可能通过其他的形式进行学习,只能通过“模仿”。为此迈克尔 · 托马塞洛写道:

模仿学习体现了幼儿最初涉足他们周围的文化世界的情况,因为他们现在已经开始向成人学习或更准确地说是通过成人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认知方面有显著意义。重要的是,有几项研究已经确认: 这种学习不仅涉及在他人操作这个物体时所展示的物体之可供性,也不仅涉及在纯粹动作意义上的表面行为,而是大约在幼儿 1 岁左右,他们开始学习并且试图复制成人的目标和可选用来达到该目标的手段。

幼儿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进入人类的文化世界,模仿学习是从成人那里获得知识与经验的有效的手段。在模仿和创新之间,模仿的行为远远多于创新,创新不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模仿的价值是不容置疑的,正如迈克尔·托马塞洛强调的:

在所有的“学习形式”中,模仿学习是最强的一种形式。这种模仿学习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它使忠实传播成为可能,托马塞洛说,这种传播是必须的,可以为文化发展的进步在群体中先确立一个稳定的地位,从而为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一个平台。

《人类认知的文化起源》读后感(三):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这篇文章,大部分是《[人类认知的文化起源](http://book.douban.com/subject/7063022/)》的读书笔记。

科学探索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根本认识:人类在宇宙中,或者说我们在世界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人们曾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现在,我们十分想知道,这颗渺小的蓝色星球之外,是否还有像我们一样智慧的生命;人们曾经认为,是神赋予我们独特的生命,达尔文之后,我们渐渐确信,地球纷繁多姿的种种生物,都演化自同一个源头。

约600万年前,在非洲,一个大猩猩群体与同种隔绝,繁衍生息,后来又分裂为好几个不同的物种,它们是用双足行走的**南方古猿**。这些新物种最后都灭绝了,只有一个例外,它存活到距今约200万年前,有更大的大脑、会制造石器,它的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不仅需要新的物种名称,而且需要新的属名称,这个名称就是**人类**。

早期人类开始全球旅行,但是没有在非洲之外成功的长久存活。约20万年前,人类的一个种群开启了新的进化轨迹,具有新的生活方式,并迁徙扩散到全世界,在与其他人类种群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那就是**智人**,也就是今天的我们。

问题是,人类和大猩猩只有600万年的分离,这在进化的时间尺度上非常短暂,在200万年前人类整个进化过程中,没有迹象表明,人的认知技能有别于一般大猩猩,人类独有的认知技能凸显仅仅是在最近的25万年,随着智人出现才发生的,所以,根本没有生物进化常规过程所需要的足够时间,逐项生成各种认知技能,它们是发展复杂的工具和技术、各种形式的符号交流和表征以及社会组织和机构所必须的。

> 仅仅存在一种已知的生物机制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带来这种行为和认知上的变化……这个生物机制是社会或者文化的传播,在时间的尺度上,其传播速度比有机进化要快许多……

>

> 有一个合理的假说就是,现代人所显示出的各种令人惊异的认知技能,是人类以自己的物种独有的方式进行培养传播或者说文化传播的结果。

>

在这里,迈克尔·托马塞洛(Michael Tomasello)发现了一柄闪闪发光的钥匙。

> 最重要的是,人类的文化传统和人造物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行积累改进,即所谓的积累性文化进化,这在其他动物物种中是没有的……这种情况被称为“棘轮效应”……

>

> 因此,基本事实是,人类有能力共享他们的认知资源,而其他动物却做不到。因此,托马塞洛、克鲁格和拉特纳把人类的文化学习从形式更为广泛的社会学习中区分出来,定义了三种基本的形式:模仿学习、接受教导学习与合作学习。这三种类型的学习都是文化学习,它们之所以可行是因为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认知形式,即个体生命体有能力把同物种成员理解为与自己相同的生命个体,把他们理解为有意向有心智的生命体,就像自己一样。这种理解使得个体能够模拟他人的心智,因此他们就能够不仅是**从**他人那里学习,而且是**通过**他人学习……

>

> 假设进化事件的完整次序是:人类进化出一种新型的社会认知,它产生了各种新的社会学习形式,也产生了一些社会进化的新过程和积累性文化进化。这样就解决了我们在上文中提到的时间难题。因为它断定有一种、而且仅仅有一种生物适应,这种适应可以在人类进化的任意时刻发生,包括相当晚近的时候。那种被这个唯一的生物适应解放的文化过程不是无中生有地产生新的认知技能,而只是采用已有的、以个体为基础的认知技能,如大多数灵长类动物所具有的处理空间、物体、工具、数量、范畴、社会关系、交往和社会学习的技能,并把它们转变为带有社会集体维度的、以文化为基础的认知技能。这些转变不是发生在进化的时间尺度上,而是发生在历史的时间尺度上,在这个时代里,仅在数千年之中,就可以发生许多许多。

托马塞洛从三种不同的时间尺度上进行描述:

> **从种群进化上说**,现代人进化出了”认同“同物种成员的能力,这就导致了把自己的同种理解成与自我一样的具有意向性和心智的生命体。

>

> **从历史上说**,这就产生了文化学习和社会进化的各种新的形式,它就导致了具有文化人早物品和行为传统,二者在历史的时间尺度上不断地进行积累改进。

>

> **从个体发育上看**,人类儿童成长于这些以社会和历史的方式构成的人造物品和传统中间,这就使得他们(1)得益于自己群体中积累的知识和技能;(2)习得和使用基于视角的认知表征,采取的形式为语言符号(以及从这些符号中构建出的各种类比和隐喻);(3)把特定类型的话语互动内化到元认知技能、表征重述和对话性思维中去。

对于人类认知进化中的生物性和历史性过程,那些重要的事件深藏于过去,我们把握甚少,所以,托马塞洛更多的集中于人类认知的个体发育,人类儿童积极开发利用他们的生物和文化遗传的过程。

以上是托马塞洛《人类认知的文化起源》的主要观点和论证,下面讨论一些我感兴趣的零散细节。

A、书中提出了自闭症的例子(P8):

> 具有自闭症的儿童,尽管成长在积累性的文化产品之中,但没有能力利用其中的集体智慧,因为由于生理的原因,他们不具有必须的社会认知技能。

>

> 一个有想象力的成长于荒岛上的野孩子,尽管具有正常的头脑和躯体以及正常的感觉器官,但没有接触过工具和其他物质性的人造物品、语言、图形符号、书写、阿拉伯数字、图画,也没有接触过可以教给他们各种事物的人们,没有接触过其行为可供他们观察和模仿的人或他们可以与之合作的人。

>

> 这两种情感的结果(或许)是相同的:他们被排除在人类独有的认知技能之外。

泛自闭症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包括不同的类型,我想到:

有一部电影叫《[自闭历程(Temple Grandin)](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236904/)》。

有一本书叫《[我们为什么不说话:以自闭者的奥秘解码动物行为之谜](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016336/)》。

有一段TED演讲,Temple Grandin穿着绣花衬衫,标准的牛仔装扮,站在讲台上,她告诉我们,[世界需要不同类型的心智](http://www.ted.com/talks/temple_grandin_the_world_needs_all_kinds_of_minds)(the world needs all kinds of minds,可选中文字幕)。

B、托马塞洛提出(P8):

> 最重要的是,人类儿童使用他们的文化学习技能来习得语言和其他交流符号。语言符号是开发儿童的特别重要的符号性人造物品,其原因是,社会的前辈发现对世界上的事物进行归类和解释有助于人际交往……语言符号体现的是:个体解读事物的方式是可以选择的,从他们可以使用的各种解读方式中选择,也就是说,他们也可以用另一些语言符号解读这些事物,但他们没有用。语言符号因此也就使人的认知不受限于直接的感知情况,这不仅是因为语言符号能使对事物指称脱离这种情况,更是因为语言符号使得每个乃至于所有的对感知场合的表征同时有众多个。

>

> 后来,随着儿童越来越熟练地使用自己的母语,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事物的可能性也被开发出来了……

对此他做了更多详细的分析。

C、儿童早期的符号游戏(P86):

> 因此2岁大的儿童也许会拿起一支铅笔,并且假装它是一个锤子。霍布森指出,儿童这样做不仅仅是以不寻常的方式玩弄一支铅笔。在早期的符号游戏中,幼儿也关注成人滑稽的表情,因为幼儿们知道,这不是物体的意向性或常规性的用途,而非常规性的使用可以被视为”娱乐“。这种行为的一个解释是,符号游戏包括两个关键步骤。第一步,幼儿在使用物体和人造物品时,必须有能力理解和采纳成人的意向性。这就是说,儿童首先把意向性用途从与其香港的物体和人造物品”分离“出来,从而使这些物体在做游戏时可以换成”不相称“的用途。因此儿童可以把铅笔当作锤子来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着成人笑,表示这不是在做糊涂事,而是为了好玩。我认为,这种把物体和人造物品的意向性用途分开的能力,这种在符号性的游戏中把它们相对自由地互换的能力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它证明,儿童已经理解了体现在许多文化制品中的意向性用途,这表现在用途半独立于这些物品。

D、儿童从不同视角理解事物以及学习中的推理(P122):

> 在语言习得的早期阶段,儿童理解同一个场合有不同的方法……我能够要求**拥有**一个东西,但如果我仅仅是要求**使用**它,我的要求就更容易得到应允;我可以用说出名称的方式来要求得到那个东西,或者仅仅要求的是**那个**或者是**它**……儿童从他们开始能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以后不久,就马上能根据不同的交往场合,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式指称同一种事物。还有一个常见的情况是,在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的语言创造中,他们也能够拿起一个单个的物体,并说出该物体的不同的性质,如**潮湿**,**蓝色**或**我的**……

>

> 这种在”相同的“交往场合中,对各种不同语言表达式进行对比的能力在学习新词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克拉克的论证是,在词汇间做对比的原则,其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真的是人的一种推理行为,这种推理的路径是,”在当前场合,如果某人使用了**这个**词,而不是**那个**词,其中必然有原因“……

E、叙事(P147):

> 儿童在说话时也照例要经验到复杂的语言结构,其中有多个简单的事件和事态被串在一起,成为某种复杂的叙事,通常还有一个或多个参与因素不断地贯穿在各个事件中,并且还有因果性和意向性的联系,这就给这个完整的序列以合理的一致性,它使一个”故事“区别于各个事件的随机链条。儿童是怎样学会做这件事情的呢?儿童是怎样学会在多个事件之间跟踪相同的参与因素的呢?

托马塞洛只是提出了问题,还没有答案。

F、人类的以意向性/因果性的方式来理解世界的能力或者本能(P24):

> 我的假说是,从调解意向性/因果性的力的角度来理解外部事件的能力是人类独有的,它首先是在人的进化中出现的,从而使得个体能够预见和解释同类的行为,并且也被转移,用于处理惰性物体的行为。

>

> 我们不知道这种能力是何时产生的,但有一种可能是,早在20万年前的非洲某地,在人类进化的早期,它就是人类的特征了,这种能力甚至能够解释为什么他们能在与其他原始人类的竞争中胜出从而走向全球……

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类探索”客观规律“的好奇心和执拗是一种本能,同时,人类视可知或不可知的万物为我们相似的有意向的”生灵“也是一种本能,这两者也是推动科学和宗教产生的强大力量之一吧。

G、动词岛和填充,模仿学习和创造性,抽象和图式化等(P149~):

> 在早期的语言学习中,儿童所展示的几乎所有创造性都源于儿童的填空活动,也就是把新的不同的语言材料填入动词岛结构中的参与因素/名词的空缺……

>

> 用较大的语言结构向儿童展示不同语言元素的交往功能时,与成人有来有往的对话所起的作用时很关键的……

>

> 关于幼儿怎样在动词岛结构之间进行抽象或图式化,怎样创造更抽象、更具有创造性、更接近成人的结构,人们知之甚少……

>

> 有趣和重要的是指出,范畴化和图式化过程来自个体的认知发展路径,因为这些过程都是儿童自己完成的……

H、关于神话故事(P163):

> 在人类认知中,叙事的作用也应该被认识。布鲁纳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证:如果有一种文化(或者其他的社会单位,如家庭)讲述的故事是该文化认识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能够塑造其个体成员的认知……

I、因果关系(P189):

> 这大概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因果性就是人类认知的基础,因此语言的建构显然是因果性理解的历史产物,而不是原因。但它在个体发育方面所蕴涵的意义是,儿童不断地听到以因果的方式对具体事件的描述,而他们自己没有能力建构起这种方式……

>

> 然而,在儿童创造性的对事件进行因果性结实的个案中,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解释方式,儿童很快就学会了。例如在印度农村的贾拉利斯各个部族的人民之中,疾病和天灾是以原始的方式通过精神与人的罪孽的互动解释的,非洲中部的阿赞德人把许多不幸的事件归咎为魔法……

>

> 在这些场合中,有许多涉及“任意”规则和常规,因此儿童学习因果结构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与成人的对话……

J、表征重述(P201~):

> (卡尔米洛夫——史密斯)我的主张是,人类获得知识有自己专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让心智去从内部发掘已经储存在心智之中的信息,这些信息既有先天的,也有习得的,挖掘的方法是再描述它的表征,或者更精确地说,是用不同的表征方式反复再现其内部表征所展现的内容……

>

> 对于表征重述过程,有一个替代的说明是,它产生于个体采取一个局外者的视角看待自己的行为和认知……

>

> 这种对自己行为和认知的反思使用的基本技能是:范畴化、图式化和类推等,这些都被用在涉及外部世界之时……

>

> 也许事实上,所以这些都发生在同一种语言格式中,也就是说,儿童对世界的见解和成人对儿童的见解的见解都是正常的语言表达,这是这个事实,推动了这个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儿童就有能力在反思活动中应用他们自己的基本技能。

>

> 因此就有了这样一个推论:人类相互之间协调自己的社会行为的能力,也就是把他人理解为意向性的生命体的能力,是某种进化适应的目的,这种进化适应经过了进一步的个体发育,就产生出人类反思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产生出明确的知识系统的结构,如科学理论……

这部分描述和推理也非常重要,联想到《GEB》,关于符号系统的自指,暗示着自我意识的产生。

写下这些的时候,不由的想起久石让的原声音乐,想起北野武的那部电影,看似无关,想想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托马塞洛也举了聋哑人的例子,我想到的是,男主角**偶然**得到那个冲浪板,一个人造物,独自学习,然后,他参加比赛,再次试着融入有声的言语者的世界,最终,被自然吞噬,对于他和她,那片宁静的海,其中又有多少平凡而深切细腻的感触……跳出来,想想电影、音乐、故事、语言,情感的海潮吞没了理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