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非物读后感摘抄

非物读后感摘抄

《非物》是一本由[德]韩炳哲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页数:1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非物》读后感(一):去成为“爱物之友”(Ding-Freunde)?

看完诸多短评之后其实觉得留给自己“生产”或是“伪生产”的地方不多,可能真正促使自己动笔的还是那些心中的疑问。这些疑问在于虽然韩炳哲当然可以用“非物”指称信息,用非物对物的驱逐来描绘当代世界人类生活模式乃至存在状态的变革,但他的讨论终将指向何处呢?也就是说当他做出他对现实现状的一系列批判,又对“安静”、“心物”等范畴寄予了理想一般的托付之后,现代社会的救赎真的会因成为“爱物之友”而降临吗?当我尝试亲自从事人与物的讨论时,当然我也会习惯性地把人与物的亲密连结当作一种理想性的范式,但是又有太多不断被推翻的例子证明,很多看似亲密的收藏都生发自主体性的幻觉。或者一言以蔽之,在这类讨论进展至今,我们很难忽视至少存在以下两种方向,一种呼吁人与物真正的亲密,另一种则宁愿人与物毫无关系,还物以最纯粹的绝对的物性。很显然韩炳哲也两种都提到了,他所做的判断并不领先于其他人。

我脑海中的另一派想法是关于他的思考与写作的,因为从直观的印象上看,他对人工智能、对数字化、信息化等问题的总体判断与知识大众的想法都是类似的。并且,尤其是译者勘误的那处(中译本14页下注),指明他用的“老茧”原文当意为“不安”(两者在德文中拼写相近),并说出毕竟“老茧”和他下面谈“手”关系颇近这一点,让人不禁感到他的写作未免有点讨巧,尽管他早就不是第一个用这种字面游戏融入哲学讨论的人了。所以从总体上看,我会以为他此书的写作正是在援引“非物”这一概念的基础上,重述了一遍当代社会人与物的种种现状,包括重新阐释了诸如“共同体”这样的概念,再在继承罗兰·巴特的基础上做出种种当下与过去媒介差异的对比,再在继承海德格尔与本雅明等人的基础上发表种种对救赎的“吁叹”和就现实而写就的哀歌。这些对理解当下的技术世界、或所谓的“信息(时代或社会)”用处真的大吗,我不置可否。

《非物》读后感(二):“物”之两面性

韩炳哲的文字还是一如既往的凝炼和犀利,好像一把精湛的德式手术刀,游刃有余的剖开了现代社会与文化的肌理,直接血淋淋的摆放在我们的面前。 各式各样的引文和层出不穷的概念正宛如他所批判的信息文明那般,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根本使人来不及闪躲,顷刻间便被卷进这狂暴的思想游戏中,虽然在他笔下,信息社会正是用游戏取代了沉思,以(猎奇)体验驱赶掉深度,把安静替换为喧嚣。 毫无疑问,追随早年《时间的味道》、《他者的消失》、《爱欲之死》主题而来的关于“物”与“非物”的思索把他的哲学拉回到某种意义上的可触摸、可感知的面向,他把对信息社会,资本技术的批判逻辑与对“物”之为“物”行将消散的哀悼情绪糅合在了一起,确实“生产”出某种特别的味道。 只是在韩炳哲这些精妙的分析中,徘徊在字里行间的始终是一种“清晰”的感受,这种感受是诠释性的“含义”,拥有着“爽意”,而非诗歌性的“悬置”或不知所终的“通达”,前者也正是他对信息文化所批判和质疑的一部分。 对“物”与“非物”过于私人化的界定与语义模糊的对标,也把他的哲学探索推至过份的“独特”,比如弗洛姆从占有到存在中对和“物”关系的洞察实则和他的论述一脉相承,而非某种意义上的补充、更新甚至是由文化的进阶而来的断裂。 显而易见,在这样一个“技术物”所包裹的时代,“物”与“非物”并非对立的两极,因为“物”既承载着传统物与物质静默一切,充满着回忆和神性之光的能力,同时又潜含着中介信息,生成和传递信息,沦为信息傀儡的能力(麦克卢汉更是认为“媒介即信息”)。 这种关于“物”的两面性,正是如今我们需要去面对的。韩炳哲与点唱机故事虽然令人动容,但过于追求怀旧的味道并不能使我们更好的筹谋自身的未来。“心物”与“宁静”更像是一种状态,我们所需要的也许更是如何在“物”中去恢复那个正在丢失的“他者”,与之建立深刻的联系,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上手”,而非“在手”(海德格尔语)吧。

《非物》读后感(三):数字化的世界、外置性器官

韩炳哲的书总是表达出对当下现状的批判与反思。就像他所描述所描述的数字化时代的现状,他的文章与理论也体现为一种数字时代下的快餐式哲学。就像在疲惫的快节奏生活中,吃了一顿汉堡可乐,它不像传统的宴席分为前菜、汤品、甜点一样娓娓道来,而是直接将工业化好的思想呈现在面前,以性价比极高的形式满足短暂的精神饥饿

数字世界的永久性与瞬时性

数字化的世界既承担了永恒的使命,同时也揭示了一种转瞬即逝的隐喻。信息作为一串符号、一段文字被永久的留存在这个时空内,正是因为这种不褪色的永久保留性,让它像贪婪的黑洞吸收着一切可以被数字化的信息,促使着我们不知疲惫的投放和生产与浏览,像海边不断被冲刷的沙砾,不断的更新,同时也意味着不断的消失。历史上的大事在不停的在当下复写,一则新闻马上被下一则爆料给覆盖,它们好像永远的保留的互联网中,但好像又从未在人们心中留下过痕迹。

外置器官、智能手机

如今的我们的器官都已经外置了,车替代了我们的脚,微信替代了我们的嘴巴与眼睛和耳朵,整个互联网替代了我们储存信息的官能,我们依靠外物建立起来了我们整个庞大而无比的现代信息流社会,生活的世界逐渐从具体的现实转移到虚拟的空间之中。 我们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与各种信息、音效、图像杂糅。我们都是赛博格,作为一种混合的人机综合物而存在。 纯粹的主体性开始破碎。我们不仅让物来代替我们劳作,我们也开始用物来替我们思考、决策、分析。它们渗入了我们的精神与思想中,我们与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物质与精神的多重混合物 在此,手机与我们成了一种共生的关系,成为了我们最大的外置器官。我们都是介于虚拟与现实的中间人,它并非只是一种物质形态上的虚拟或者现实,它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主体性建构。我们或许可以短暂的远离手机,可是我们却无法逃离由自我与他者在手机之间所构建起来的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