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萨摩亚人的成年》读后感精选

《萨摩亚人的成年》读后感精选

《萨摩亚人的成年》是一本由[美]玛格丽特·米德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20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萨摩亚人的成年》读后感(一):书摘

l 家庭环境对下一代的影响正不断被群体活动所抵消,人们通过群体活动建立该群体的正常准则。

l 教育不应当只成为某一种生活方式的特殊辩护士,不应成为只形成一种特别思维方式而拒绝所有外界影响的绝望努力;相反,它应当为所有这一切影响做好准备。

l 在萨摩亚,底线是不对别人过于关切,这也使得人们缺少深情厚爱。他们认为过度的感情需求一旦未能如愿,人们就有了发泄怨恨的倾向,这会导致越轨。

《萨摩亚人的成年》读后感(二):一个平稳青春期的设想

很朴素的通过他者认识自我的人类学研究。其研究,即使在当下也很有意义。

关于成长,关于青春期,直至现在,我们仍认为叛逆与斗争是不可避免的。作者的研究却向我们揭示了我们不曾注意到的,过保护下,突然走入社会,青少年的迷茫与无措。这个研究,在今天,在这里,更有意义。因为我们把太多太多的东西当作洪水猛兽了,我们总当心孩子们在电视上,在网络上看到什么不该看到的东西,害怕他们会走向犯罪的道路。那么我们又是怎么走过来的?正如作者指出的,重点是我们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这才能最影响孩子们的成长,性也好,死亡也罢,都是所有人要面对的客观事实,往后拖延并不意味着孩子们就能有足够的能力面对。因为,你的一切行动都在告诉他们,这些是洪水猛兽,小孩子不能接触,不是洪水猛兽让他们恐惧,是你让他们恐惧。

这一代人,注定生活在信息洪流之下,他们注定要从成千上万个选择中选择自己的人生,甚至走出自己的人生,这是我们无能为力的。 我们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展示事实,讲清道理。世界变化很快,父母无法指导我们,我们也无法指导他们,这也是我们首先要接受的事实。

总的来说,很有启发的一本书。

《萨摩亚人的成年》读后感(三):人类学的写作

有很多人因其米德田野资料的可信度进而批判该书,认为她先设定了结论,进而得出该书一文不值、并反复地证明人类学方法论的混乱且随意——看了很多评论,大都为此点减分。

我无法证明她的正确,或许萨摩亚本身就没有随和性的社会文化,或许她就是错误的。

但是,说实话,我很喜欢米德的行文。青春期焦虑不安的情绪与萨摩亚人的性自由对比,确实很有吸引力。最后写到,对美国教育的质疑与发展路径的讨论,更给书本有更多续写的空间。她的写作技巧切中了西方社会的迷思、亦将我引用思考。我想,若我不知道她的田野资料问题所在,那么我一定会心安理得地接受她的观点。

人类学的写作,需要有精彩的故事和充满技巧性的写作方式。最近我也想,应该要从民族志中,得到什么样的结论?我真的不想让我的报告结论复调重演。但是如今学术,模糊不清的观点才能让人无法反驳、也能让自己的学术不遭受到批评与反驳。特别是各式各样的学位论文,几乎是碎片化的现象陈述,加上两三个不痛不痒的观点。什么延伸乡村、反观文化,有几位能写得令人拍手叫好呢?

所以在我看来,米德这民族志,真的写得挺好的。

《萨摩亚人的成年》读后感(四):献礼!以生物性判断一个社会决定论神话的破灭

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一个人类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这句话就可以为一篇先入为主,为论而论的论文给予足够的评价了。

纵然再德高望重,如果科学研究已经到了与宗教迷信论证一样的境地,那么这样的创作者是带有罪的。可以设想那时的米德对导师给予的论题十分膜拜,因此她主动请缨带着“结论”去到自己的田野。用一开始就错误的立场和一开始就错误的论点进行研究,最终得到了伟大的结论。期间还对观察的样本及结论进行了蓄意的篡改。我想一个30岁不到的女性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从生物性来说,她有足够的理由。但从文化性角度来说,她的选择是肮脏的。所以本评论谨从生物性角度表示中肯的理解,并给出一颗星。

生物决定论的出发点是个体,在关注个体决定流程的过程中,来凸显生物性对社会行为本质的影响,而文化决定论的出发点则是群体,因为文化的起点源自群体的共性,在群体共性的基础上去讨论其对个人社会行为的影响,这不是决定论,而是影响论。个人感觉文化决定论的论调本身就是非人本主义的,因为强调了群体共性,再去评判个人行为的影响因素,这是缺少基本科学手段和准绳的。因此,我认为在判断“决定论”的过程上,应当以个人作为出发点,而不是先入为主地把判断的基础定位为群体共性。对于社会性的体现,这是对生物被决定之外的附属产物。人类行为的起点是延续种群的需要,而所有的文化衍生也都是伴随这个基本需求而出现的。

所以决定性的内容是种群的延续,诚如蜚蠊的文化(规则)并不决定了蜚蠊的“意识形态”,而是让更多蜚蠊存在下去的事实决定了蜚蠊的“意识形态”。蜚蠊们决定“怎么”存在下去,这是“文化”,这是影响因素,而非决定因素。这是伴随不同的土壤决定的,例如这些蜚蠊是在教堂,或者是生存在岩石荒地之间,抑或是在巨型马桶间里。

《萨摩亚人的成年》读后感(五):想要回答问题,但说的却是谎话。

“一个做过玛格丽特·米德的报告人的当地人,一个女人,那时年纪已经比较大了,告诉德里克·弗瑞曼,她们曾经给一个好奇的美国女人讲过这些故事,因为那个女人明显特别喜欢听黄段子。“

————BBC <亲历大师.人性之争>

米德试图回答”为什么人们变得如此焦虑,如此躁动“的问题,试图解决弗洛伊德所说的”人类文明必将毁于自身“的困境。

她的理论在日后引导了西方国家的性解放运动。倒退五十年,美国可是一个堪比今日中东的宗教国家,哪怕在同为泛基督教圈子的其他西方国家眼中,也属于极端保守的类型。

然而她的理论却构建在虚假的证据上。 她虚构了位于非洲的“理想国度”,推导出了虚构的理论,再用虚构的理论去指导本文明的社会变革。

我不否认,历史上有过类似的情况,就像伏尔泰将中国描述为哲学家的国度,改开初期的国人将西方国家视为天堂。

人们有时需要一个完美的他者,来映照出自身的不完美。

但是无论用何种理由开脱,也没法掩盖一个事实——玛格丽特·米德的”萨摩亚人神话“,已然破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