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幸福的藝術读后感摘抄

幸福的藝術读后感摘抄

《幸福的藝術》是一本由安德烈著作,商務(香港)出版的平裝 / 16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17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的藝術》读后感(一):简单而不简约

书中主要是以黎明,正午,黄昏,深夜,再黎明的过程,像我们介绍了25幅名画,并冠之以幸福的周期。可能是因为原作是外文的原因,翻译过来的书没有那种让人恍然大悟不知不觉看透了什么的感觉,只是例行的介绍一些过程,比如说不幸来临的时候要坚持信念。everyone knows it。所以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画选得不错,解释还OK,装裱也不错,其他的就没什么值得看的了。

《幸福的藝術》读后感(二):书摘2

夏卡尔 《乡村生活》

贪婪是如何使我们忘却幸福的真谛,转而追求物质享受的呢?

薛萨克 《蓝色背景中的人物》

即使在灰暗的日子里,即使忧伤情有可原,即使备受折磨,即使一点都不讨人喜欢,咦?哦!呵……幸福就这么发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

弗里德里希 《帆船上》

逐渐远离自我中心,对别人敞开心怀,奉献自己的所有,是从爱到幸福的必由之路。

卡里雅利 《蓬托和儿子阿德里亚诺》

意识到自己的幸福来自于其他人,本身已是一种幸福。幸福在传递之中得以更新。在幸福的传播机制中,有一些“善”的轮回。所以,感恩,原是无尽意;谦恭的心离幸福比较近。

乔托 《赠衣》

Voragine在《圣土传》中记载:“真福者圣方济偶遇一破落贵族,见其衣衫褴褛,顿生怜悯,遂解衣赠之。”圣方济在“赠衣”后不久,即把自己的全部财产用于救济穷困者,因此被冠以“穷人”的雅号。幸福的生命力在于传播和分享。

《幸福的藝術》读后感(三):书摘3

华托 《基西拉岛的朝圣》

当一抹云朵掠过太阳、谈话变得冗长、面纱笼罩了忧伤的视线时,盛会嘎然而止,在这微妙的时刻,倒计时不如深呼吸。

萨尔金特 《韦尔特海梅尔家的爱娜和贝蒂》

夏季才刚刚开始,白昼就已日趋缩短。幸福携带自身的阴影向我们诉说着生命与死亡,这一抹阴影提高了幸福之光的价值。对幸福的清醒认识本身就包含对幸福末日的感知。接受幸福包括接受它的消逝。我们注定只能在幸福那出现与消亡的更迭中去体验它。

高更 《忧郁者》(《红裙女》)

倘若能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清楚障碍、免受痛苦,那么忧郁就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我们也出色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即倾听直觉。倾听,并不一定是遵从。

勃鲁盖尔 《牧归》

尽管将烦恼演变为灾难的欲望是如此强烈,在绝望中为获得幸福而行动才能改变这个世界,同时也改变着我们自己。严寒中的锻炼能使我们温暖,行动能使我们生机无限。这行动源于希望。这希望源于信念。

孟克 《科森的雪中大道》

当生活失去光明,我们要面对的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厄运和不幸。没有方向的时候,任何方向都可以前进。在天寒地冻中迷途的旅行者,请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

《幸福的藝術》读后感(四):书摘1

梵谷 《盛开的杏树》

作为有生命的活体,感受自己的存在,品尝活着这一基本的幸福:它脆弱而坚强,根植于生命,蓬勃向上,也最易受伤、被践踏和忽视。

克林姆 《女人的三个阶段》

找到幸福,或许只是回归幸福。左右一个人能否幸福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或许就是他对幸福的记忆(幸福的印记);然而,倘若缺乏令幸福感重生的意愿,模糊的记忆将毫无作为。

莫内 《艺术家的维特尼花园》

狭小的空间无法承载幸福,它常被痛楚、恐惧填满。幸福的天性指向无垠,它立足于落地生根和飞身而起之间的平衡。

弗拉戈纳尔 《蒂沃利的瀑布》

任何一种生活,都存在这样的一种深度,单靠匆匆的一眼,难以将其感知。(画家的弟媳曾这样评价他:“如果我想描绘一个孩子的喜悦、欢愉、任性、顽皮以及幸福,我将以他为模特儿;如果我想描述有益的特点,诸如善意、关照与温情,我将仍以他为模特儿。”画家自视为单纯的手工艺人,并不想以绘画谋生。一方面,那些轻巧优美的画作得到富人的垂青;一方面,对幸福格外有天赋的画家结束了自己贫寒而不为人知的一生。)

莫内 《蒙托尔热街》

只有幸福或对幸福的渴望才能使行动变得更持久。(1793年6月24日,法国国民公会通过的宪法修改了《人权宣言》,其第1条规定“社会的目的是求得共同幸福”。这部宪法并未实施。)

《幸福的藝術》读后感(五):书摘5

林布兰 《浪子回归》

自觉行动,可以带来心境的安宁。所有过错,所有痛苦,最终会在爱里化作幸福。那确信获得慈悲的人,那敞开慈悲胸怀的人,同步跨过了不幸和幸福之间的十字路口。

夏尔丹 《银质无脚杯》

画家的一生如同他的油画:平凡得如同一个谜。画家的绘画方式曾被称为一种“沉思的艺术”,可以使我们接近最基本的幸福,那就是自我的消融。在人生历程中,某些日子里,我们感到自己内心有一种安宁,就像弥漫在画作中的那种“物之安宁”,甚至是对一种更深远的安宁的共鸣。这极可能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意识的开始。

斯皮利亚特 《十月之夜》

幸福是临界,是过渡,是此在的天堂。天堂为我们明天许诺的一切,幸福今天就给了我们。(幸福使我如此喜悦,无需证据我已深信不疑,死神不再令人恐惧。——普鲁斯特)

莫内 《大自然中的人物习作:打阳伞的女人,面向左》

天空澄静明亮,暖风吹动,云彩缓缓掠过。伫立在风中的你,让我感到:这是一个幸福的时刻。这时候的你不是你,是一扇门,无人能关。这是画家最后一次画人物,实际上这个人物已经分解了,——“我从没有这样工作过,这是一种崭新的尝试,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把风中的人物像画风景一样画了出来”;此后他只专注于表现自然界的千变万化。

弗美尔 《地理学家》

地理学家已经深思熟虑,他意识到科学、工作和智慧,对他的寻找来说远远不够,还需要某种直觉或感情。他猜想这个难题的答案应该不在身外——地图、球体或者圆规的支脚,而就在自己身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